第465章 陌上花開

第465章 陌上花開

誰都沒想到,大文豪蘇軾居然有這樣的騷操作。

他在幹什麼?

說得好聽,他在輸出中原文化,聖賢經義,他在爲遼國掃盲,他爲天下人人有書讀,人人有功練的偉大事業操碎了心。

說得難聽,他在煽動遼國的權貴子弟謀反。

看看他挑選出來的知識點,什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什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大宋立國以來,哪個宋使敢這樣作死?

偏偏蘇軾就敢,他似乎無所畏懼,煽動謀反的話說得光明磊落,就只差明着告訴這些弟子們,拿起你們的武器,這世界不該是現在的樣子!

在座的弟子們也不全是無腦的,原本大家對蘇軾的授業感到非常榮幸,畢竟這位可是當世文豪,活的。

可是聽了幾堂課後,有些腦子不太笨的弟子開始感覺有點不對勁了。

中原文化源遠流長數千年,難不成古代中原的聖賢們都在教這些?

教大家遇到不公就謀反,就幹他孃的?

這……怎麼聽都不像是正常人能說出來的話,倒像是落草爲寇的盜匪之流纔會乾的事兒。

……蘇夫子拿錯教科書了吧?

於是,有了別樣心思的弟子表面恭敬,但還是默默記下了蘇軾授業的內容。

他們要回去問問長輩,這對嗎?

蘇軾渾然不覺弟子們的反應,或者說,他根本不在乎。

簡而言之,蘇軾要搞事。

身爲宋使,出使遼國以來,只與遼帝見了一面,就被耶律洪基輕飄飄打發了,把他仍在館驛不聞不問,就等他自己識趣告辭走人。

蘇軾怎麼可能就這麼走人?

宋使的身份,是趙孝騫親自說服官家,爲他爭取來的。

原本蘇軾已被章惇打壓得擡不起頭,縱然章惇被趙孝騫整治得服軟了,但蘇軾個人仍然前程黯淡,除了告老致仕,別無他途。

是趙孝騫最後拉了他一把,不惜搭上自己的面子,在官家面前遊說,官家纔給了蘇軾一次機會,讓他出使遼國。

重任在肩,躊躇滿志的蘇軾,到遼國後卻被當頭淋了一盆涼水。

他被遼帝忽視了,他這個宋使毫無存在感,遼帝沒興趣與他談兩國的事。

趙孝騫好不容易爲他爭取的前程,而他出使一趟遼國啥都沒幹,就這樣灰溜溜地回去了?

當然不行!

蘇軾雖已是花甲之年,但仍滿腔報國的豪氣,無論對大宋,還是對趙孝騫,他都無法辜負。

所以蘇軾要在上京搞事,他要讓遼國的君臣權貴都注意到他,他要讓遼人都能聽到他的聲音,他還要爲大宋立功,爲趙孝騫長臉。

哪怕因此搭上自己的性命,蘇軾也在所不辭。

他的家國情懷,他的豪放灑脫,不能只體現在文章詩詞裡,詞章再華麗,也不過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他要實實在在爲大宋做一些事,他的人生理想,從來就不是什麼大文豪,而是成爲這個積弱百年國家裡挽狂瀾的砥柱中樑,上報君恩,下澤黎民。

被遼帝冷落,蘇軾就已有了搞事的心思,不過沒找到合適的時機,所以他才一直賴在上京不走。

開玩笑,啥事都沒幹成,蘇軾怎麼可能走?

直到數日前,宋遼前線傳來消息,趙孝騫率部全殲遼軍五萬,耶律淳倉惶逃竄,大宋收穫立國以來最大的勝利。

聽說消息後,蘇軾激動壞了,獨自在館驛內又哭又笑,又是面南而拜。

平復情緒後,蘇軾定下神,他知道,搞事的時機來了,宋軍的勝利是他最大的底氣,有了這股底氣,他才能從容不迫地給遼國權貴子弟授課,才能這般作死地煽動權貴子弟們謀反。

權貴子弟們會謀反嗎?

當然不會,作爲遼國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怎麼可能拆自家的牆角。

但蘇軾給弟子們授業的內容一定會傳出去,這就夠了,他要遼帝耶律洪基看到他,正視他,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與他聊。

那時候,纔是他這個宋使爲大宋發光發熱的時候。

課堂上,蘇軾繼續侃侃而談:“都吃過雞蛋吧?雞蛋這東西,從外部被打破,它不過是別人嘴裡的一道菜,如果它從內部破殼,那麼它就是新生,你們品,仔細品,品其中的道理。”

蘇軾再次給權貴子弟們種下了邪惡的種子。

很多弟子開始露出困惑之色,察覺不對勁的人越來越多,但衆人表面上還是非常恭敬地表示受教。

蘇軾微笑捋須。

如果你們覺得老夫上的課不對勁,相信老夫,那不是錯覺。

一堂課結束,弟子們紛紛告辭。

蘇軾坐在屋子裡,有一口沒一口地飲着酒,表情非常的愜意。

一道身影悄無聲息地走進屋子,不等蘇軾詫異,來人卻轉身關上了門,然後笑吟吟地看着他。

蘇軾打量來人一番,皺眉道:“你是何人?”

來人朝蘇軾躬身長揖一禮:“下官皇城司勾當公事甄慶,是河間郡王趙孝騫的屬官,奉趙郡王之命,特來密見蘇學士。”

蘇軾一愣,接着喜道:“趙孝騫封郡王了?”

甄慶微笑道:“郡王殿下爲大宋立下蓋世潑天之功,理應晉爵。”

蘇軾連連點頭,提起酒罈狠狠灌了一口,似乎在爲趙孝騫慶賀。

“沒錯沒錯,確實值得封郡王,趙子安,哈哈,郡王殿下,好樣的!不愧是趙氏子弟,不愧是我大宋昂藏大丈夫!”

說完蘇軾斜瞥了甄慶一眼,道:“老夫雖向來不喜皇城司,不過在這異國他鄉,你又是子安的屬下,不知爲何老夫卻瞧你有些順眼了。”

甄慶臉上仍堆滿了笑容,態度不敢絲毫失禮。

“能被蘇學士看順眼,實在是下官三生之幸,下官多謝蘇學士垂青。”

蘇軾嗯了一聲,淡淡地道:“你來見我作甚?”

甄慶恭敬地道:“下官今日接到郡王殿下的密信,信中囑咐下官見蘇學士一面。”

“子安要你轉告老夫什麼?”

“郡王殿下讓下官轉告蘇學士,‘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蘇軾當即一愣,接着眼眶迅速通紅,渾濁的老淚不由自主地滑落蒼老的雙頰。

這句話不是趙孝騫和蘇軾所創,它是五代時期吳越王錢鏐寫給王妃的家信裡的一句話,短短一句,道盡相思。

值得一提的是,錢鏐的後人英才輩出,爲千年後的華夏付出甚巨,其中包括錢公學森先生,錢公三強先生,錢公偉長先生等等。

蘇軾甚敬錢鏐其人,曾經親自爲錢鏐書寫碑文,併爲“陌上花開”這一句賦詩三首,名曰《陌上花》。

今日蘇軾又聞陌上句,又恰逢春暖花開的時節,應情應景,卻是知交好友催他歸矣,其中情義,怎能不令他流淚涕零。

默默流淚半晌,蘇軾方纔哽咽地道:“回去轉告子安,老夫……暫不歸也。”

甄慶訝然:“爲何?”

蘇軾搖搖頭,從懷裡掏出一封早就寫好的信,道:“轉交此信給子安,老夫不歸之因,其中盡述矣。”

說完蘇軾朝甄慶揮了揮手,道:“速回,莫引人注目,你我雖道不同,但都是報國的漢子,身處龍潭虎穴,爾等當保重。”

甄慶說不出話來,將信妥善地收入懷中,然後沉默地朝蘇軾長揖一禮,正欲告辭,甄慶卻突然轉身,道:“郡王殿下還有一句話欲轉告蘇學士。”

“說。”

“郡王殿下說,他在真定府親自獵得一頭壯年黑熊,特意爲蘇學士留了一隻熊掌,而且是肉質肥美的前掌,熊掌已醃製風乾,就等蘇學士歸來,與您大快朵頤。”

蘇軾哈哈一笑:“子安那文弱模樣,居然能獵熊?騙鬼去吧,簡直不知廉恥!”

說着說着,蘇軾又流下淚來,臉上卻強撐着笑:“告訴子安,熊掌給老夫留着,一口也不準動。”

…………

飛狐兵馬司。

趙孝騫坐在官署正堂,面前站着一名從真定府遠道而來的文吏。

文吏大約是真定府推官之類的人物,趙孝騫沒仔細問。

他是被李清臣派來稟事的。

上月,趙孝騫率部與遼軍激戰之時,真定府來了一批官吏。

官吏是朝廷經政事堂諸位相公商定,由吏部從一批寄祿官中篩選了一批,補充到真定府各個官職位置上的。

自從趙孝騫以雷霆手段拿問了劉謙諒等官員後,真定府的官場幾乎被清除了一半,涉案官員皆被拿問下獄,押送汴京治罪。

犯官拿下了,位置卻空了,真定府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李清臣一人身兼數職,人都快累成狗了。

而朝廷的辦事效率卻奇慢無比,趙孝騫催請政事堂補充真定府官吏的奏疏遞上去兩個多月了,直到今日那些官員才赴任。

這樣的效率,趙孝騫也真是開了眼界,又不方便在奏疏裡指着章惇的鼻子罵街。

面前的文吏稟報過後,便垂手安靜地站在一旁,一臉恭敬地等候趙孝騫的吩咐。

趙孝騫沒什麼吩咐,他這個真定知府如今是類似於精神領袖般的存在,從來不管正事,都扔給牛馬們去幹。

牛馬們倒也自覺,尤其是李清臣,身爲真定府判官,大小事務仍老老實實派快馬送到飛狐兵馬司稟報,生怕給趙孝騫留下擅專的壞印象。

其實趙孝騫根本沒印象。

他放眼的地方,說是星辰大海未免有點誇張,但絕不止真定府的一畝三分地。

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66章 可敵遼騎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41章 忍無可忍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80章 狄家有女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54章 初識同僚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83章 親仇必報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565章 暗藏機謀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354章 貼身高手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59章 名臣蘇轍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59章 名臣蘇轍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章 世子出馬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34章 奸佞之子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31章 汴京勾欄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64章 又見狄女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5章 所謂罪名第343章 千金之子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270章 人間清醒
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800章 籌辦登基第66章 可敵遼騎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41章 忍無可忍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80章 狄家有女第176章 所謂正邪第776章 強行釋仇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54章 初識同僚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83章 親仇必報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565章 暗藏機謀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354章 貼身高手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356章 啓程赴任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59章 名臣蘇轍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59章 名臣蘇轍第686章 慷慨赴死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4章 世子出馬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34章 奸佞之子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637章 世子醉酒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31章 汴京勾欄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64章 又見狄女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5章 所謂罪名第343章 千金之子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566章 消極對峙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270章 人間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