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密奏入京

第451章 密奏入京

真定府一萬禁軍,在趙孝騫的一聲軍令下,併入了龍衛營。

至此,龍衛營在編兵員已有三萬五千餘。

當然,這一萬禁軍併入龍衛營後,還需要更嚴格的操練,以及與原來的龍衛營將士在軍事和情感上的融合。

目前這一萬禁軍是上不了戰場的,他們沒有裝備火器,就算裝備了也不會用。

同時趙孝騫還要向汴京請示,畢竟火器仍是大宋軍中最大的機密,一萬禁軍併入後,需要趙煦點頭才能配發火器。

龍衛營是汴京的上四軍之一,他們的忠心程度是值得信任的,所以趙煦能夠把火器裝備給他們,可這一萬禁軍是否值得信任,趙孝騫只能在奏疏裡說服趙煦。

一萬禁軍在真定城外西郊大營集結啓程,開赴龍衛營大營。

與此同時,邵靖奉命調撥一萬廂軍入駐西郊大營,接管了真定城的防務。

這一萬廂軍算是廂軍裡的精銳,趙孝騫沒有食言,將以前禁軍的庫房存下的甲冑和兵器全部發放給廂軍,廂軍裝備甲冑和新兵器的將士已近一半,剩下還不夠的,當然是主動開口向朝廷要。

李清臣是趙孝騫的牛馬,趙孝騫何嘗不是朝廷的牛馬。

大佬們在汴京吃香喝辣,氣定神閒如同談論天氣般談論宋遼局勢,談論一場場勝利,佔下的土地如何分配,利益如何消化。

憑啥他們那麼悠閒愜意,而趙孝騫卻只能領兵在前線,日夜飽受風霜之苦,牛馬一般拉磨轉圈兒?

所以趙孝騫絕不會跟朝廷客氣,也根本不會顧忌什麼,需要什麼了直接上疏向朝廷要,他自己懶得想辦法解決。

既然讓牛馬拉磨,就得承受打工人比厲鬼還重的怨氣。

這段時間趙孝騫與汴京的來往簡直打破了以往的記錄。

要錢,要糧,要人,要戰馬要甲冑要兵器……所有缺的東西,都向趙煦和章惇開口。

奏疏裡反正就一句話,不給不行。

想要我繼續打勝仗,想要改變宋遼的局勢,就必須給我做好後勤,以舉國之力把我麾下的軍隊養得白白胖胖的。

而汴京朝堂方面,果然也無法拒絕他的要求,這段時間陸陸續續有錢糧和甲冑兵器送來真定府。

畢竟,誰能拒絕一支幾乎等於天下無敵的軍隊呢。

不知不覺間,趙孝騫和麾下的龍衛營,已經承載着大宋君臣百姓無比厚重的期望,上次滅遼軍五萬的捷報,讓大宋君臣看到了希望,長久以來懦弱膽怯的觀念已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原來,所謂無敵的遼軍,其實也是可以被打敗的。

原來,我們大宋的禁軍並不弱,我們是可以在遼人面前昂首挺胸的,以後再遇到遼人,可以不必唯唯諾諾妥協退讓,更不必求和,你們其實沒那麼厲害,你們也被我們打敗過。

至於歲幣,以後想都不要想,大宋絕不會再給。

“國格”的意義,是一個國家勝利之後找回來的尊嚴。

而面對給他們找回尊嚴的龍衛營,他們提出的任何要求,朝廷自然是有求必應。

因爲龍衛營還將要出征,還要打出更多的勝利。

…………

真定城內。

趙孝騫搬家了,搬到了犯官劉謙諒曾經的府邸。

這座府邸確實夠大,在真定城內屬於數一數二的豪宅了,前後五進的宅院,宅子裡有十幾個偏院,後院還有假山池塘,裝飾也做得極度豪華,有些地方甚至逾制了。

趙孝騫又從府庫裡提了一筆錢,說是請風水先生堪輿一下風水,去一下晦氣。

李清臣一臉肉疼地批出了一萬兩銀子,依依不捨地交給趙孝騫,叮囑他精打細算,可一而不可再,府庫存銀亦不多矣,下次別來了。

趙孝騫不客氣地收下銀子,回以一記“下次缺錢我再來”的眼神。

查抄犯官家產是趙孝騫親自參與的,抄出了多少銀子,府庫還剩下多少,趙孝騫比李清臣更有數,真定府接下來兩三年的支出應該是足夠了的。

本郡王爲國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嗎?

搬家之前,趙孝騫還是花錢令工匠改掉了府邸裡逾制的地方,這種把柄絕不能留,一旦被坐實,就是一場滔天大禍,而逾制的地方又不能給趙孝騫提供什麼實質性的享受,幹啥留着它?

於是,趙孝騫攜三女歡天喜地搬進了新家,陳守和賈實領着禁軍高手們吭哧吭哧把雞零狗碎的家當全搬了進來。

新家該有新氣象,趙孝騫又令人找到城裡的人牙子,買了二十來個丫鬟家僕,僱請了一位管家,再安排了五十餘禁軍駐守前院,保護家宅安全。

門楣上高高掛起了一塊牌匾,上書“河間郡王府”,牌匾必須是黑底金字,表示這戶人家有權有勢,財大器粗。

現在,這個新家終於有了幾分郡王府的威儀模樣,打從門前路過的官員百姓皆一臉敬畏,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裡面放狗咬人似的。

真定城裡休息了幾日,趙孝騫身心得到了極大的舒緩,尤其是身體,每天都被榨得一滴不剩,三個女妖精法力高強,趙孝騫每天使出渾身解數,付出數億精兵的代價,仍然時勝時敗。

當趙孝騫的腰子開始感到痠痛時,他突然開始思念龍衛營的袍澤將士們了。

軍營比盤絲洞好啊,那裡的人多樸實多純粹,對你好就是純粹的好,不會想着晚上睡了你,也不會用各種媚術掏空你的身子。

趙孝騫決定了,明日就離開真定城,回龍衛營駐地。

等自己的腰子恢復後,再回城與三個女妖精拼了。

算算日子,與耶律淳約定的交易也快到了,龍衛營又要出兵北進,奪佔飛狐兵馬司,如此重要的行動,趙孝騫必須親自指揮。

…………

汴京,延福宮。

一封密奏驚動了趙煦。

本來陪在劉賢妃身邊,忍受這婆娘各種作妖的趙煦匆忙回到福寧殿,鄭春和早在殿外等候,見趙煦來了,急忙躬身見禮。

趙煦不耐煩地一揮袍袖:“廢話少說,子安的奏疏何在?”

鄭春和從懷裡掏出一份奏疏,奏疏封了口,用火漆打上了印。

趙煦神情一緊,先是小心檢查了一下火漆封口,確定無人拆動後,才緩緩撕掉火漆。

鄭春和非常識趣,知道這是一份密奏,於是默默地後退兩步,並轉過身背對着趙煦。

趙煦拆開密奏,上面是趙孝騫熟悉的字跡。

這個子安,文才詩才極佳,汴京各大青樓至今傳唱他的詞闕,偏偏不知怎麼回事,趙子安的一手字卻寫得奇臭無比,歪歪扭扭比三歲啓蒙孩童都不如。

趙煦每次看到他的字都會忍不住捏住鼻子,彷彿看到了一坨坨狗屎,一臉嫌棄且怒其不爭。

這次趙煦拆開密奏,看到趙孝騫這筆臭字後,眉頭一皺,下意識又捏住了鼻子。

這個子安真是……

將來待他凱旋歸京,朕一定給他找個當世大儒,專門教他練字。

趙煦暗暗發狠,然後忍住滿腹嫌棄,逐字逐句開始看奏疏。

潦草地掃了一遍,趙煦赫然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倒吸一口涼氣,於是再看一遍,又看一遍……

看了一遍又一遍,趙煦終於確定密奏裡的內容真實無誤。

“居然活捉了遼國皇太孫耶律延禧?”趙煦目瞪口呆,擡頭怔怔地看着殿外瓦藍明朗的天空,仍然有些驚愕地喃喃自語:“這個皇太孫還是自己送上門去的?”

太神奇了,世界難道是一個巨大的草臺班子?

一個正常人都幹不出這種事,遼國皇太孫是吃錯了什麼藥,自己送上門被宋軍俘虜了?

呆怔許久後,趙煦終於消化了這個消息,此刻他終於明白,爲何這道奏疏趙孝騫非要以密奏的方式送來汴京。

這是驚天動地的大消息啊!

遼國皇太孫在手,大宋接下來怎麼辦?

對大宋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就跟一個人中了五百萬鉅獎一樣,都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利用這個巨大的利好消息,爲大宋爭取利益的最大化。

趙煦腦子裡冒出各種想法,他想用耶律延禧向遼國索取各種利益,土地,城池,甚至……燕雲十六州。

當然,趙煦很清楚這是不現實的,耶律延禧值不了那麼多,耶律洪基也肯定不會爲了一個皇太孫捨棄太大的利益。

所以提的要求就必須注意尺度,不能把遼國逼急了,他們若索性掀了桌子,大宋什麼都得不到。

思慮良久,趙煦發現這件事不是他個人的智慧能解決的,於是小心地將密奏貼身收好,然後揚聲道:“鄭春和,傳旨,馬上令章惇,曾布,許將三人入宮議事。”

鄭春和領旨,剛轉過身,趙煦又叫住了他。

神情深思許久,趙煦補充道:“請楚王叔也一併入宮吧。”

鄭春和一愣。

請楚王入宮議事?這是個什麼信號?

不敢多想,鄭春和躬身領旨,匆忙離開。

未多時,四人匆匆入宮,章惇等人一臉淡然坐在福寧殿內,疑惑且深思的目光,不時瞥過坐在一旁的楚王趙顥。

宮人傳旨議事,章惇三人是朝中重臣,不是宰相就是樞密院使相,他們入宮議事已成了家常便飯,不足爲奇。

可是今日,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這個肥肥胖胖的老紈絝爲何在此?

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88章 意外之死第812章 登基大典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15章 捅馬蜂窩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37章 自污上善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76章 強勢威壓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78章 新式戰法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23章 少年模樣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382章 罪臣底線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397章 主動出擊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496章 上京來人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20章 股東大會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654章 女真統一
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88章 意外之死第812章 登基大典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15章 捅馬蜂窩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37章 自污上善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76章 強勢威壓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78章 新式戰法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23章 少年模樣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382章 罪臣底線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397章 主動出擊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325章 摸魚郡公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638章 純潔朋友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496章 上京來人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20章 股東大會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640章 師出有名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654章 女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