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歸京密議

突如其來的消息,炸得趙孝騫腦子有點懵。

“小皇子薨了?”趙孝騫驚道:“是生病嗎?什麼病?”

張商英嘆了口氣,道:“太醫說是驚厥寒邪,本不算大病,可小皇子自出生便身體不好,短短數月生病不斷,這次終究沒扛過去……”

趙孝騫抿了抿脣,剛聽到這個消息時,他確實有些震驚,可仔細想想真實歷史上的小皇子趙茂,確實是出生三個月便夭折。

這一刻他突然覺得命運的奇妙,因爲他的出現,歷史的軌跡明顯改變了,可有些事情卻仍然固執地按照原有的軌跡發展。

嘆了口氣,趙孝騫道:“官家想必很悲痛吧?”

“是,官家罷朝三日,把自己關在寢殿裡不見任何人,當時給小皇子診病的太醫,被官家一怒之下斬了兩人,流放刺配十餘人,太醫院幾乎都被清洗了一半。”

“官家這次召我回京,是爲了……?”

張商英嘆道:“我不過是個傳旨的中書舍人,怎麼可能知道官家的心思?”

趙孝騫點點頭,然後拍了拍他的肩:“……你還說你混得好,騙我!”

張商英:“…………”

跟他聊天真的很難讓人愉快啊,這種人應該沒有朋友吧?

趙煦急召,趙孝騫不敢耽誤,立馬叫來狄瑩六女,囑咐狄瑩照看好郡王府,六女依依不捨地與他道別,將他送出了城外。

帶着陳守等禁軍剛出城,趙孝騫便勒馬停下,叫人取來紙筆,在路邊寫下一道調令。

令折可適領龍衛營五千兵馬,帶足火器彈藥,即日出發前赴西北,與環慶路經略安撫使章楶配合,對西夏國境進行無差別襲擾,適當打擊西夏邊軍,屠戮搶掠西夏邊城部落,對西夏朝堂造成震懾。

寫下調令,讓陳守派快馬送至拒馬河大營,趙孝騫這才安心上路,直奔汴京。

原本打算半月後對西夏警告,算是爲即將開啓的收復燕雲之戰鋪墊一番,這將是一場大戰,趙孝騫不希望西夏這個不知死活的國家參與進來,擾亂他的戰略。

趁着大戰未啓,先發制人狠狠敲打一下西夏,也是趙孝騫制定的戰略中的一環。

一路風馳電掣,趙孝騫一行人朝汴京飛奔。

三日後,趙孝騫終於趕到汴京城外,熟悉的城牆輪廓在隆冬風雪中巍峨聳立,城門外值守的禁軍披戴鐵甲,手握長戈,身上積滿了厚厚的白雪。

趙孝騫入城,連楚王府都來不及回,徑自上了御街,直奔延福宮。

宮門外遞上腰牌,趙孝騫等了一會兒,便見鄭春和一臉欣喜地出了宮門,見面便行禮。

“郡王殿下可算回來了,官家和奴婢等得好辛苦。”鄭春和笑吟吟地道。

趙孝騫笑道:“數月不見,鄭內侍的臉色更紅潤了幾分,我掐指一算,估摸鄭內侍至少增了十年陽壽。”

這話聽着提氣,鄭春和眉開眼笑,連道託福。

然後鄭春和領着趙孝騫入宮,走進宮門後,趙孝騫掏出一把黃金葉子,迅雷不及掩耳地塞進鄭春和懷裡。

鄭春和一陣驚愕,一臉受了侮辱的樣子:“殿下你這,哎,你這,真是,真是的……”

嘴上說着,鄭春和卻不着痕跡地把黃金葉子往懷裡塞得更緊了,眼神彷彿注入了一股靈泉般的活力。

看着鄭春和的模樣,趙孝騫就知道,自己的VIP月卡充值成功了。

“奴婢受了殿下如此恩惠,卻無一事可報答,實在羞愧得很啊!”鄭春和惋惜地嘆道。

“一點零花錢而已,鄭內侍不必記懷,你我的交情何必言謝。”趙孝騫客氣地道。

頓了頓,趙孝騫問道:“不知官家突然召我回京,所爲何事?”

鄭春和搖搖頭:“官家下旨很突然,奴婢也不知原因,但是奴婢猜測,可能與小皇子薨逝有關。”

趙孝騫愕然睜大了眼:“小皇子薨逝,召我回京作甚?”

鄭春和嘆道:“小皇子薨逝的原因,恐怕沒那麼簡單,薨逝當日,官家便密召皇城司勾當公事魏節來見,這些日子下來,沒查出什麼端倪,可官家應是確定小皇子薨逝不簡單。”

“官家急召殿下回京,約莫是想讓殿下偵辦此事,給那可憐夭折的小皇子一個交代。”

趙孝騫驚愕道:“我只是個在外帶兵打仗的主帥,查案的事爲何……”

鄭春和也有些愕然:“殿下難道忘了,您也是皇城司勾當公事,而且是皇城司第一把交椅,魏節查不出來的事,官家當然要指望你了。”

趙孝騫一怔,然後拍了拍腦袋。在外帶兵太久,習慣了大開大合的路數,一時間竟好像真忘了,我特麼還兼職大宋特務頭子呢。

“鄭內侍,我在外太久,不知皇城之事,小皇子薨逝究竟有何內幕?”趙孝騫神情凝重地問道。

鄭春和搖頭:“奴婢日夜貼身服侍官家,可官家並未透露太多,小皇子薨逝後,官家的脾性變了許多,整個人有些……陰鷙了,旁人也更猜不透官家的想法了。”

趙孝騫心頭一沉,都說男人一輩子都是孩子,但每次經歷人生的風浪後,都會令男人更成熟。

趙煦二十多歲經歷喪子之痛,想必這段日子他的脾氣心性已改變了不少。

以後朝堂的袞袞諸公,大約能體會到什麼叫“伴君如伴虎”了。

定了定神,趙孝騫平復了心情,跟着鄭春和來到福寧殿。

進殿之後,趙孝騫二話不說先行臣禮:“臣趙孝騫,奉詔趕回汴京覲見。”

殿內的長案後,傳來趙煦爽朗的笑聲:“子安不必如此,你我兄弟間何必講究這些虛禮,快過來。”

趙孝騫小心地走近,見趙煦表情欣喜,眉宇間雖然沉積着陰鬱之色,但跟以往也沒太大的區別。

坐在椅子上,趙孝騫謹慎地道:“臣在真定府驚聞宮闈鉅變,臣心中悲痛,亦望官家節哀,官家還很年輕,調養好身子,將來開枝散葉不難。”

趙煦沉默了一會兒,道:“朕以後大約是不容易再得皇子了。”

趙孝騫愕然:“官家何出此言?”

趙煦淡淡一笑:“朕自幼體弱多病,常年湯藥不斷,朕甚至還試過道家丹藥,茂兒薨後,太醫給朕把過脈,說是天生精弱,得二女一子已是蒙天之幸,日後再想得皇子,只能靠運氣了。”

趙孝騫驚訝地張了張嘴,一時竟不知該說什麼安慰。

殿內氣氛有些寂然,帶着幾許壓抑的氣息。

良久,趙孝騫低聲道:“官家寬懷,人不能跟自己過不去,天道有陰陽,人間有病即有藥,官家這點小毛病定能治好。”

“若太醫指望不上,臣以後多留意民間的名醫,爲官家求醫問藥,如若遇到合適的人,臣便馬上將他推薦入宮。”

趙煦笑了:“子安有心了,放眼朝堂,能對朕如此忠心者,朕唯見子安一人。”

“官家言重了,朝堂之上忠臣良將實多,並不知臣一人。”

趙煦笑了笑,也不與他爭辯,顯得有點莫測。

“你送來的一窩蜂,朕親自試過了,非常不錯,子安心思靈巧,滿朝上下對火器運用得如此得心應手者,也僅只子安一人了,此物神奇,朕都不知子安是如何想出來的。”

趙煦誇得很用力,顯然對一窩蜂這東西確實是發自內心的讚賞。

“上次與遼軍交戰,中路折損三千將士,臣心疼得不行,與麾下將領聊起過程,我大宋折損的三千將士,主要是因爲遼軍當時衝破了我軍第一防線。”

“燧發槍雖厲害,但不宜近戰,我軍的折損是與敵人近身肉搏造成的。”

“臣日夜苦思,於是想出了一窩蜂,專門用來剋制兩百步內的敵軍,而且以開花散彈的方式炸開,能大面積對敵軍造成殺傷,此物究竟威力如何,日後收復燕雲之戰時,臣打算試一試。”

趙煦笑讚道:“好,好!不愧是子安,果真長了一顆玲瓏心。此物與燧發槍配合,戰場之上無論遠程還是近戰,我軍皆可無敵矣,收復燕雲的難度怕是更小了吧?”

趙孝騫也笑道:“沒錯,臣造的一窩蜂,其實就是爲收復燕雲做準備,將來若用來攻城,想必效果也不差的。”

趙煦又與他聊了一會兒家常,說起宗親的一些瑣事八卦,聊天時他的表情跟以往一樣正常,甚至不時還開心爽朗地大笑幾聲。

但趙孝騫一直揣着小心,剛經歷喪子之痛的趙煦,還沒過幾日便能笑得如此開心,本身就有點不正常。

最怕的是帝王將真正陰鷙的心思,都完美地藏在心裡,對外卻不形於色。

趙孝騫不得不小心,因爲他是手握十萬兵權的主帥,這樣的人往往是第一個被帝王猜忌的。

聊了半晌,趙煦漸漸收起笑容,臉上變得面無表情,緩緩道:“朕突然召你回京,子安可知所爲何事?”

“臣不知,接到官家旨意後,臣當日便啓程了,臣久離皇城,不知汴京發生了何事。”

趙煦沉默了片刻,緩緩道:“朕召你回京,是爲了要你查緝小皇子薨逝一事。”

“朕知道,茂兒的死不尋常,朕要你查出來。”

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27章 新賬舊賬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504章 衆生皆苦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1章 開新號了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17章 家財散盡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12章 度盡劫波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181章 入鄉隨俗第14章 其志甚偉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81章 生母馮氏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17章 家財散盡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56章 王府進財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15章 捅馬蜂窩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98章 小乙歸心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43章 公仇私怨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53章 站隊大勢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18章 不密失身
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767章 提審二王第27章 新賬舊賬第537章 子嗣之憂第504章 衆生皆苦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106章 一舉多得第393章 天降橫財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425章 意外之圍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1章 開新號了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17章 家財散盡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696章 正義旗號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163章 揚長而去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12章 度盡劫波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314章 棋子殺機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181章 入鄉隨俗第14章 其志甚偉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439章 籌碼利益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81章 生母馮氏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17章 家財散盡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56章 王府進財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265章 金殿之爭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516章 鋪墊偏袒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15章 捅馬蜂窩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166章 延續香火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98章 小乙歸心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43章 公仇私怨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53章 站隊大勢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18章 不密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