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叔侄衝突

第718章 叔侄衝突

自古以來,宮闈最敏感也是最危險的時刻,便是皇帝大病,無力主持局面之時。

那時的皇位,就像一隻失鹿,引羣雄共逐。

趙顥今日進宮就是爲了提醒向太后,必須將隱患消除,所有親王和趙氏宗親都應驅逐出宮。

向太后是個舉一反三的聰明女人,也經歷過宮闈的殘酷廝殺,自然明白了趙顥的意思。

於是她不僅下了懿旨將所有趙氏宗親驅逐出去,嚴令不奉詔不準入宮,並且還派宮人向樞密院使曾佈下令,以太后的名義請調汴京上三軍禁軍一萬,披甲執戈入宮。

趙煦昏迷後,延福宮的老大就是向太后,太后本無調兵權,但在與政事堂和樞密院通氣的前提下,太后與羣臣可以從權處置,臨時調兵。

於是一個時辰後,汴京上三軍中的一萬禁軍匆匆入城,將延福宮從裡到外圍了起來。

樞密院幾位大佬緊急開會,上下達成了一致,在官家沒有醒來之前,樞密院嚴守規矩,不準任何人調動一兵一卒,京畿內外但有官員或武將擅自調動兵馬,必須嚴查到底。

頃刻之間,汴京上空風雲變色,一股莫名詭異的氣息沉沉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走出延福宮門的趙顥面色陰沉,眉頭緊鎖,出了宮門後,趙顥的腳步越來越慢,似乎在思考着什麼。

今日進宮不爲別的,就是爲了把所有親王和宗親的路全斷掉。

趙顥要讓親王們知道,有的遊戲太高端,你們光憑身份還遠遠不夠,連門都進不來。

趙顥唯一忌憚的,是端王趙佶。

沒辦法,人家是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所謂的兄終弟及,若趙煦有了不可言之事,不出意外的話,太后與羣臣商議的結果必然是趙佶即位。

但趙顥並不認同這個結果,在趙煦駕崩之前,他想逆天改命。

這些年做了那麼多見不得人的事,不就是爲了今日有足夠的籌碼傾力一搏嗎。

緩步走到楚王府的馬車前,趙顥停下了腳步,扭頭叫來了一名親信。

“快馬赴真定城,告訴世子,官家今日吐血昏迷,病情危重,恐時日無多,世子須堅握燕雲兵權,不可放手,不必聽候任何朝廷調令,此楚王一脈生死存亡之際,萬不可心存仁念。”

趙顥的臉色顯然有些猙獰,眼中不再掩飾地透出一股濃濃的野心味道。

親信抱拳領命而去。

趙顥的表情終於漸漸恢復正常,長嘆了口氣。

自己的兒子自己瞭解,他是個極有主見的人,話是送過去了,但趙孝騫不一定肯聽,自從他嶄露頭角後,做人做事總有他自己的方式,趙顥也沒把握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到他身上。

“還是過於重情啊……”趙顥搖頭嘆息。

趙煦病重,趙孝騫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把持燕雲兵權,還是爲了顧全君臣之誼不計後果趕回汴京,趙顥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會如何選擇。

兒子的一身本事是毋庸置疑的,大宋全靠有他纔有今日的揚眉吐氣,可惜他終究不夠心狠。

但凡他的心腸稍微冷酷一點,就憑兒子的本事,還有他這個父親的暗中支持,今日的朝堂之上早已是楚王父子一手遮天的局面。

自古以來,有本事卻太重情的臣子,下場往往很慘。

幸好,他這個父親心腸比兒子狠多了。

明明兒子這麼有本事,這皇位憑什麼不能爭一爭?宗親又如何?不是順位繼承人又如何?

唐太宗也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但一場玄武門事變,刀箭入宮,劍履上殿,誰敢說天命不歸?李世民能做的事,楚王父子爲何不能?

趙孝騫最大的優勢,是他和李世民一樣,在軍中和民間有着極高的威望,這便是爭奪天下的資本。

隨着趙煦的病倒,楚王父子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如同逆水行舟,不止是不進則退,而是不進則死。

若真換了趙佶即位,猜猜他登基後第一個挨刀的人是誰?

思忖過後,趙顥正要登上馬車,卻聞身後有腳步聲靠近。

趙顥轉身,赫然發現端王趙佶正滿面猙獰地瞪着自己。

趙顥一怔,接着噗嗤笑了:“端王?哈哈,今日倒是有緣,竟在宮門外偶遇了。”

雙方早已撕破了臉,趙佶連演都不想演了,瞪着趙顥道:“聽說楚王剛纔進宮,與太后進言,請逐親王出宮,未奉詔令不準入宮覲見官家?”

趙顥笑道:“不錯,正是本王進言,如何?”

頓了頓,趙顥打量了趙佶一眼,道:“看端王的模樣,似乎吃了個閉門羹?嘖嘖!”

趙佶憤怒至極,咬着牙道:“皇兄病倒,做弟弟的進宮探視一下又如何?楚王進此讒言,置天家倫常親情於不顧,官家醒來如何饒得過你?”

趙顥冷笑:“官家醒來只會讚我辦事得力,這般時節端王無故進宮,打着探視的幌子,你究竟是何居心,自己心裡不清楚?”

趙佶語滯,一時竟不知如何辯解。

沉默對峙半晌,趙佶突然冷笑:“楚王莫得意太早,官家若有不可言之變,這大宋的皇位依然是我的,兄終弟及,我名正言順,我勸楚王自識進退,莫讓自己走上絕路。”

趙顥也冷笑:“那可不一定,再說,官家今日只是昏迷,你卻已惦記上皇位,簡直是大逆不道。”

趙佶眉頭一挑:“誰聽到了?誰作證?” 趙顥臉上仍帶着憨厚朴實的笑,卻突然出手,一記巴掌狠狠扇在趙佶的臉上。

啪的一聲脆響,趙佶被扇懵了,一臉不敢置信地指着他:“你,你你……”

趙顥收回手,嫌棄地在自己的衣裳上擦拭幾遍,冷冷道:“不知尊卑長幼的東西,本王忍你很久了。”

“見了面連聲‘王叔’都不叫,再敢這麼沒大沒小,本王非拉你去宗正寺,咱們在老宗正面前論個是非短長!”

見趙佶捂着臉,驚怒地盯着自己,趙顥挑了挑眉:“不服氣?咱們換個地方講道理去?”

趙佶氣得渾身直顫:“好,好!楚王叔今日之賜,晚輩記下了,容後必有所報。”

趙顥懶洋洋地道:“場面話交代完了沒?交代完了就快滾。”

“對了,官家病重之時,你最好老實點兒,本王時刻盯着你呢。”

趙佶一聲不吭,怨毒地看了趙顥一眼,然後轉身就走。

趙顥仍是一臉呵呵憨笑,但看着趙佶背影的眼神卻瞬間陰鷙森然。

這時一名下人悄悄靠近趙顥,湊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

趙顥聽完兩眼一亮,吃驚地道:“火炮?射程可至兩裡外?着彈之處深數尺,方圓丈許皆寂?”

下人肯定地點了點頭。

趙顥猛地一拍大腿:“吾兒天縱奇才,哈哈!”

“快!回王府!”

…………

真定城。

趙孝騫這幾日都魔怔了,每天抱着兒子不鬆手,除了餵奶沒那功能,其他的時候都是兒不離手。

兒子對他這個父親似乎也頗爲投緣,被趙孝騫抱在懷裡,孩子晶瑩清澈的大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彷彿要將父親的眉眼深深地記在腦海裡。

不過照顧嬰兒也很累人,隨時哭鬧,隨時拉撒,有時候喂着奶,本來吃得正歡,猝不及防就吐奶,又是一陣手忙腳亂收拾。 шωш✿Tтkǎ n✿C○

當然,很多事情不需要趙孝騫親自動手,府裡請了奶孃,還有衆多的丫鬟,麻煩的事就交給她們解決,趙孝騫只管抱着安靜乖巧時的兒子。

現在的趙孝騫總算明白“有子萬事足”這句話的含義了,古人的總結果然精妙,此時的他不就是這種心態。

郡王府的後院裡,每天都出現父慈子孝的一幕,畫面特別溫情感人,除了孩子屙粑粑的那一刻。

看着趙孝騫抱着孩子滿院子漫步,狄諮站在廊柱下,一臉的百感交集。

若這孩子是狄瑩生的,那該多好,妥妥的郡王府嫡長子,鐵打的地位,誰都搶不走。

緩步走上前,狄諮盯着滿臉慈愛的趙孝騫,道:“朝廷派來的幾十名將領,賢婿真不打算理會了?”

趙孝騫一怔,道:“對啊,我好像還是一軍主帥呢,差點都忘了……”

狄諮:“…………”

你是真的心大!

“官家顯然已對賢婿不放心了,接下來朝堂恐有針對賢婿的參劾,官家或是將賢婿召回汴京任高官,或是順水推舟卸了你的兵權,不論哪種結果,對你都不妙。”

狄諮嘆了口氣,道:“當年我父親便是如此,官家卸下了他的兵權,把他召回汴京任樞密院使,沒過兩年便涉事查辦,貶謫地方,父親鬱鬱而終,狄家上下多年翻不了身。”

“賢婿,殷鑑在前,你的一舉一動當三思啊。”

趙孝騫逗弄着懷裡的孩子,淡淡地道:“岳丈且寬心,今時不同往日,我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輩,有些事情不過是沒到火候,時機未到,暫時蟄伏而已。”

狄諮皺眉道:“你說的‘時機’是指……”

趙孝騫沉默片刻,卻不答反問道:“若是汴京有了變故,岳丈認爲我該留在北疆還是回汴京?”

狄諮一驚,以趙孝騫的身份,絕不會亂說話,說出口的話必然是有的放矢。

“汴京會有何變故?”狄諮追問道。

趙孝騫搖搖頭,他所知道的信息實在太犯忌,現在不能對任何人坦白。

於是趙孝騫接着道:“若留在北疆,死死攥着兵權不放手,我便是奸佞之臣,有謀逆之心,勢必與官家和朝廷直接翻臉……”

“若是老老實實被召回汴京,則兵權盡解,只能淪爲砧上魚肉,哪怕被封再大的官兒,生死仍只在官家的一念之間……”

嘆了口氣,趙孝騫似笑非笑地看着狄諮,道:“岳丈若是我,當如何選擇?”

(本章完)

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474章 西夏來使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77章 校場試槍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上架感言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50章 官封實權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13章 撞開封印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98章 小乙歸心第38章 又見佳人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35章 其勢漸成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20章 股東大會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63章 防身利器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7章 奏疏之禍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17章 家財散盡第78章 新式戰法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819章 刀兵奪權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79章 野心萌芽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37章 自污上善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55章 轄下所屬第28章 杖脊薄懲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29章 新交摯友第118章 身敗名裂
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474章 西夏來使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49章 爲母則剛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666章 殺官奪馬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77章 校場試槍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94章 上架感言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50章 官封實權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348章 仇人相見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735章 安頓妻兒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13章 撞開封印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98章 小乙歸心第38章 又見佳人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35章 其勢漸成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20章 股東大會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63章 防身利器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7章 奏疏之禍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724章 幽而復醒第17章 家財散盡第78章 新式戰法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819章 刀兵奪權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79章 野心萌芽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37章 自污上善第410章 愚昧非議第55章 轄下所屬第28章 杖脊薄懲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798章 議選新君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29章 新交摯友第118章 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