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主帥人選

作爲舊黨核心成員,蘇軾能被任爲江南東路觀察使留後,已經很不容易了。

章惇手握權柄,對舊黨大肆打壓的環境裡,蘇軾以舊黨官員的身份異軍突起,除了他與趙孝騫的關係莫逆,章惇不便得罪外,當初蘇軾出使遼國時的表現確實足夠亮眼。

多方面考慮後,章惇才願意放過這個異黨分子,但也不喜歡蘇軾留在汴京礙他的眼,於是一腳把他踹到江南去了。

這一世的蘇軾,命運與史書上的不同了,是個好消息。

趙孝騫與人交往不在乎他是什麼立場,新黨也好,舊黨也好,那是人家自己的政治主張,就像有的人喜歡吃肉,有的人喜歡吃素一樣,純屬個人的事,私人之間的交往先看政治傾向未免可笑了。

以後這幾日,李清照果然登門了,小姑娘是真的不知啥叫客氣話,趙孝騫隨口一說她便當真了。

於是趙孝騫只好帶李清照滿大街轉悠,這幾日逛遍了大相國寺,御街,州橋勾欄,連城外的幾座皇家林苑也去過了。

李清照表現得很興奮,跟在趙孝騫身邊蹦蹦跳跳,完全沒有傳說中“易安居士”的溫婉多才的樣子。

她還是個十五六歲的小女孩,正是蹦蹦跳跳的好年紀,趙孝騫也想蹦蹦跳跳,就是拉不下臉。

相伴而遊的這幾日,趙孝騫確實明顯感受到李清照對他若有若無的情愫。

這種感覺很微妙,李清照嘴上與他稱兄道弟,一副純潔至交好友的模樣,可趙孝騫總能感覺到,在他視線不及的地方,她的那雙美眸時刻看着自己,像纏繞大樹的藤蔓。

但當趙孝騫的視線轉回來時,她的目光立馬移向別處,一臉開朗的笑容,仍舊是那個單純無暇的小姑娘。

趙孝騫不知如何迴應她的情意,至少現在不是時候,於是這幾日與她同遊時,他只能裝聾作啞。

數日後的清晨,王府來了一名宮人,傳旨官家召見。

趙孝騫穿戴好官服,出門上了馬車進宮。

福寧殿外,鄭春和正在殿外的廊下等候,見趙孝騫走來,鄭春和上前親熱地行禮招呼。

趙孝騫也含笑回禮,目光朝殿內一掃,然後看向鄭春和。

鄭春和讀懂了他目光裡的意思,於是輕輕搖頭。

左右環視一圈後,鄭春和壓低了聲音道:“官家的身子愈發不行了,這幾日都罷了朝,今日召殿下覲見,興許是官職的事,昨日樞密院送來幾道奏疏,官家足足看到深夜。”

趙孝騫的心裡頓時有了數。

他已回京,兵權已卸,但燕雲駐軍至今未任新的主帥,對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來說,沒有主帥容易出事。

想來今日趙煦召見他,約莫就是爲了燕雲駐軍主帥的人選了。

於是趙孝騫整了整衣冠,走入殿內。

趙煦這次沒有坐在桌案邊,而是半躺在牀榻上,他的牀頭仍是堆積如山的奏疏公文,趙煦的面前支了一張小矮桌,人躺在牀上辦公。

趙孝騫上前見禮,趙煦扭頭露出了笑容。

“子安來了,快坐。”

趙孝騫觀察趙煦的氣色,相比上次微服同遊州橋,這才短短數日不見,趙煦的臉色愈見灰敗。

大病之人,他的臉色不止是單純的蒼白,而是看他的氣色。

此刻趙煦的氣色很不好,至少在趙孝騫所有見過的活人裡,他是最像死人的那個。

第一眼看去,就感覺趙煦渾身的精氣都被抽走,眼眶深陷,面無血色,渾身上下纏繞着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死氣。

趙孝騫心頭愈發沉重,他知道,趙煦真的時日無多了。

長長嘆了口氣,趙孝騫低聲道:“官家還是靜養身體爲好,朝政暫時可交給政事堂的宰相們,官家的身體這般境況了,何必仍勞於案牘,耗幹精氣。”

趙煦苦笑道:“朕的身體自己清楚,這已不是靜養的問題,當初若不是輕信術士的話,誤服了他們煉的丹藥,朕或許還能多活幾年……”

趙孝騫語聲漸冷:“那幾名術士謀害官家,是誅九族的大罪,官家若不忍,臣願爲官家分憂。”

趙煦搖搖頭:“罷了,朕已放歸了他們,金口難悔,一切是朕的報應,若臨死前還殺人,朕也擔心造了殺孽,誤了朕的來生。”

“朕唯一的皇兒襁褓之時便夭折,那段時日朕心神俱裂,亂了分寸,做了不少錯事,大肆選秀,寵幸新婦是其一,錯信術士,誤服丹藥求延壽是其二,這兩樣都透支了朕的身體,以至於此。”“說到底,做錯事的人是朕,怪不了別人。”

趙煦黯然沉默片刻,隨即擡頭又露出了笑容。

“子安,朕現在每日清醒的時辰不多,大部分時候都是意識模糊混沌,所以朕今日召你進宮,有話便直說了。”

“是,官家但有旨意,臣必遵從。”

趙煦沉吟半晌,道:“燕雲駐紮十萬大軍,如今是許將暫代主帥,但許將此人才高,卻性格優柔,不宜扶正。”

“朕打算另遣主帥赴任燕雲,許將仍爲副使,至於種建中,宗澤等將領,當初皆是子安栽培起來的,朕本打算將他們調任西北和河東等軍中,不過軍中人事調度不可過多,只能徐徐圖之。”

趙煦的語氣愈見平靜:“朕應該活不過今年冬了,當初滿腔熱血,希望在朕有生之年一統天下,其實如今大宋已具備了這些條件,只待一個合適的時機便可北伐,這份功績,大約是要留給下一任新君了。”

趙孝騫黯然道:“官家……”

趙煦擡手打斷了他,道:“生老病死,世人難免,朕也不例外,子安不必傷懷。”

“朕暫時不調任種建中宗澤他們,也是爲將來北伐遼國做準備,良將難得,如若抽調他處,恐會造成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情況,降低了我大宋北伐的勝率,不如讓他們留在軍中。”

“一兩年後,朝廷約莫已囤積了足夠的糧草,那時便可北伐遼國,一統天下了。”

趙孝騫黯然嘆道:“官家好好保重身體,一兩年後,臣願留在汴京,爲官家繼續分憂,坐看官家創下大宋歷代帝王從未有過的功績,耀於祖宗廟堂。”

趙煦眼眶一紅,垂頭哽咽道:“朕也想見到那一天啊,可惜天不假年,夙願難成,偌大的功績只能留給下一任帝王了。”

趙孝騫嘆了口氣,這時候他實在不知如何安慰趙煦,因爲趙煦比任何人都清醒,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了,安慰他的話都顯得那麼空洞無意義。

趙煦很快恢復了平靜,強笑道:“天意如此,如之奈何,罷了,認命便是。”

“子安,今日朕便會下旨,任你爲知樞密院事,日後樞密院便由曾布和你共掌,現在朕想徵詢的,是燕雲主帥的人選。”

趙孝騫皺了皺眉,腦中飛速運轉。

燕雲主帥的人選,趙煦應該早就心裡有數了,嘴上說着“徵詢”,其實只是“通知”,也算是給他這個前任主帥面子。

“一切由官家定奪,臣絕無異議。”趙孝騫立馬回道。

趙煦滿意地一笑,道:“朕這裡有個人選,參知政事,諫議大夫,廣德軍節度使陳鬆齡,子安覺得此人如何?”

趙孝騫想都沒想,便道:“臣以爲甚妥,臣贊同官家的人選。”

趙煦冷不丁道:“你說說,陳鬆齡多大歲數,容貌如何,性格如何,曾經所任何職……”

趙孝騫:“…………”

“子安……你是不是根本不認識陳鬆齡?”

趙孝騫尷尬地扯了扯嘴角:“啊這……”

陳鬆齡是誰,趙孝騫是真的不認識,他對朝堂向來保持若即若離的距離,認識的朝臣都是一些重量級的大佬。

這位叫陳鬆齡的,名字前面一大串官銜,其中最有含金量的是“參知政事”,這就相當於副宰相了。

但大宋的副宰相很多,政事堂裡除了章惇是老大,其他的幾乎都是副宰相,趙孝騫又沒在政事堂任職,怎麼可能個個都認識。

趙煦失笑搖頭:“子安你啊,不必如此避嫌,朕召你商議,是真的徵詢你的意見,沒有別的意思。”

“陳鬆齡此人,性格頗爲沉穩,前些年子安還未嶄露頭角,大宋處於弱勢之時,他便一力主張停止歲賜,抗擊遼國,屢屢上諫說我大宋喪權辱國,君臣失節……”

趙煦接着道:“元祐年間,陳鬆齡還只是兵部侍郎時,朕便看過他的一篇策論,寫得很不錯,唯一的缺點是當時我大宋國力不足,戰力孱弱,不足以支撐他的這篇策論戰略。”

“如今燕雲缺帥,朕想來想去,覺得此人或許可以一試,子安覺得如何?”

趙孝騫能說什麼?

他當然是同意啦,不然呢?

燕雲主帥,其實任何人都可以,因爲陳鬆齡就算赴任燕雲,短時間內是無法掌控兵權的,以種建中和宗澤在軍中的威望,陳鬆齡到任後,最少半年內要跟這倆人鬥智鬥勇,才能慢慢把兵權抓在手裡。

半年的時間,足以滄海變桑田了。

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64章 又見狄女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98章 小乙歸心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12章 度盡劫波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148章 兄友弟恭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43章 公仇私怨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56章 王府進財第4章 世子出馬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17章 家財散盡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6章 越收越緊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350章 經略安撫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87章 堂下何人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72章 醉後社死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40章 勢如水火第88章 意外之死第28章 杖脊薄懲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406章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74章 雅號半闕第191章 同衾同槨
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612章 女真完顏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533章 此消彼長第64章 又見狄女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431章 南升北降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98章 小乙歸心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61章 驚天大案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500章 變故突生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12章 度盡劫波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759章 升降任免第148章 兄友弟恭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43章 公仇私怨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56章 王府進財第4章 世子出馬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17章 家財散盡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785章 宮闈喪儀第6章 越收越緊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350章 經略安撫第326章 報國之志第87章 堂下何人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482章 歸來如舊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678章 舉國同慶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72章 醉後社死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40章 勢如水火第88章 意外之死第28章 杖脊薄懲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553章 南營會師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406章第597章 登門道歉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74章 雅號半闕第191章 同衾同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