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澶淵已破

第407章 澶淵已破

接下來的兩天,趙孝騫在大營內巡查監察。

不僅要親自清點糧草軍械戰馬甲冑,還要親自看將士們操練。

龍衛營的操練與別的軍隊不同,重點練的是三段式四段式的陣型,以及火器擊發的準頭。

在如今女真部落還沒有完全崛起之前,無可否認的是,遼國的鐵騎仍是天下第一。

至於這個天下第一什麼時候走下坡路,趙孝騫表示快了。

一個國家的軍隊是否強大,跟國家的政治經濟是緊密捆綁的。

如果君主昏庸,朝堂腐敗,民不聊生,惡果就會很快波及到軍隊,軍隊的兵源素質會受到影響,與之相關的甲冑,兵器,戰馬等等,質量都會受到影響。

古往今來,沒有任何朝代在朝堂腐敗透了的前提下,還能保持軍隊強大,戰無不勝,好事兒都讓它佔全了,想啥美事呢。

大宋其實也腐敗,商業發達的環境下,國庫歲入不少,腐敗是不可能避免的。

趙孝騫管不了那麼多,只能說,在他的職權範圍內,儘量做到賬目清晰,不是不容許貪腐,而是別貪太多,超過了他心底的紅線,他就要殺人了。

幸好龍衛營的糧草輜重賬目還算清白,有一點小小的出入,趙孝騫裝作無事,輕輕放過。

整軍備戰的同時,龍衛營的無數探子也放了出去。目標正是距離龍衛營駐地數十里之外的一萬遼軍。

這支遼軍是遼國邊境常駐軍隊,屬於遼國的禁軍。

遼國的官制跟大宋大同小異,說是基本抄襲大宋也沒毛病。

但遼國的軍制卻與大宋不同,遼國也有禁軍,廂軍和鄉軍,不同的是,他們還有宿衛軍,部族軍,漢軍,以及渤海軍等。

畢竟是遊牧民族發展來的,遼國本身就是諸多部落聯合起來的朝代,各個部落都有精銳青壯,這些精銳兵馬便屬於部族軍。

這些精銳的部族軍往往是衝鋒陷陣的主力,戰事結束後,部族軍便原地遣返,回到各自的部落,繼續過着打獵放牧耕種的生活,下一次征戰時再上馬出征。

駐紮在真定府邊境的一萬遼軍,隸屬於遼國西南安撫司所節制。

往年的太平時日,這支軍隊基本是三年一度換防,直到去年開始,宋遼的關係驟然緊張,這支一萬人的兵馬也漸漸換成了遼國的精銳。

度過了一個歡欣的除夕後,兩日後的子夜,龍衛營駐地的氣氛突然變得肅殺,大營內不斷有戰馬的嘶鳴聲,將領的喝罵聲,人人都在沉默中穿戴甲冑,清點兵器。

大營帥帳內,趙孝騫擂鼓聚將,龍衛營指揮使以上將領皆入帥帳。

今日的趙孝騫也穿戴上了一身魚鱗甲,頭上的雙翅鐵盔在火把的映照下尤爲顯眼。

此刻的他一言不發地坐在帥帳主位上,眉目不擡,面沉如水,只是靜靜地聽着帳外的擂鼓聲。

三通鼓畢,種建中清點衆將人數,然後稟報全部到齊。

趙孝騫示意,陳守在帥帳中央鋪開一張碩大的地圖。

“折可適可在?”趙孝騫道。

一陣甲葉撞擊聲,折可適出列抱拳:“末將在。”

趙孝騫指着地圖上的一萬遼軍駐地,道:“予爾一萬兵馬,一個時辰後出發,直撲遼軍大營,發起突襲,將這支兵馬完全吃下,能辦到嗎?”

折可適激動地道:“能!末將願立軍令狀,若放跑了這一萬遼軍,末將提頭來見!”

按照狗血套路,當別人主動提出立軍令狀,這時候趙孝騫應該溫言寬慰,表示我相信你的能力,不需要立軍令狀云云。

但趙孝騫怎麼可能狗血?

既然你捨得死,我當然捨得埋。

盯着折可適的臉,趙孝騫笑了:“好,回頭你先把軍令狀立好,不需要提頭來見,此戰若因你的指揮而有了閃失,罰你五十軍棍,當一年的馬伕,沒問題吧?”

折可適將胸脯拍得啪啪響:“沒問題,還是提頭來見吧,這種順風仗末將若輸了,也沒臉活着回來見郡公了。”

趙孝騫笑了笑,不置可否。

想了想,趙孝騫突然道:“宗澤何在?”

沒人吱聲,種建中小心地道:“郡公,宗澤奉您的軍令,正在真定城外西郊大營,整頓原張嵐麾下的一萬禁軍,以及四萬廂軍兵馬。”

趙孝騫一怔,自己好像還真忘了。

這是大宋第一次主動進攻遼軍,事關重大,趙孝騫本就沒指望過真定府原來的駐軍。

畢竟剛經歷大亂,趙孝騫不大信任這支兵馬,這次突襲行動,趙孝騫根本沒打算讓這支兵馬參戰,留在後方別給自己添亂就好。

想了想,趙孝騫遲疑道:“上次仗義直言,說那頭黑熊是我親手打的那個誰,叫啥名來着?”

衆將一愣,其中一名將領卻欣喜若狂,竄出來抱拳大聲道:“末將龍衛營指揮張嶸。沒錯!上次正是末將仗義直言,實話實說!”

話音剛落,人羣裡一陣陣“呸”聲此起彼伏。

張嶸卻絲毫不以爲恥,反而得意洋洋。

別以爲武將都耿直,有本事又能抓住機遇,馬屁拍得及時且恰到好處的人,不管在哪裡都混得不會太差。

這不,郡公就記住我了不是。

趙孝騫打量了張嶸一眼,扭頭問種建中道:“此人智勇如何?”

種建中鄙夷地瞥了張嶸一眼,但還是實話實說:“張嶸勇武尚可,勝在智謀出衆,常有出人意料的主意,指揮任上已五年,尚無機會升遷。”

趙孝騫點頭,道:“說人話就是,這傢伙性格油滑,鬼點子多,武力方面就有點不夠看了,是這意思吧?”

張嶸臉色一垮,種建中卻微笑道:“郡公所言正是。”

趙孝騫沉吟片刻,道:“這事兒倒是用不着什麼武力,咱們龍衛營的風格與別人不一樣,不過確實需要一點機靈勁兒……”

“張嶸。”

“末將在。”

“予爾兩千兵馬,繞路到遼軍大營北面,折可適發起突襲後,若遼軍潰逃,你負責在他們潰逃的路上截住遼軍。”

張嶸大喜抱拳:“末將領命!”

趙孝騫緩緩道:“按照狗血流程,你現在應該……”

張嶸立馬反應過來,大聲道:“末將願立軍令狀!”

“懂事!”趙孝騫笑讚道。

然後趙孝騫望向種建中,道:“老種啊,接下來你領一萬兵馬越境北上六十里駐紮,放出斥候嚴密監視飛狐兵馬司的動向,若飛狐兵馬司有兵馬開拔馳援真定府邊境,列陣擊之。”

種建中沉穩地道:“是,末將遵令。”

趙孝騫再次凝視地圖,折可適負責發起突襲,張嶸負責截住潰軍,種建中負責打援。

行了,爲了對付這一萬遼軍,趙孝騫絲毫不敢輕視,慨然以獅子搏兔之姿對陣,方方面面給這一萬遼軍安排得明明白白,若還是吃不下他們,說明這一萬遼軍的生辰八字都特麼硬得離譜了。

看着帳內的衆將領,趙孝騫緩緩道:“再次重申一遍……”

“我大宋首次主動進攻遼國,那麼就意味着當年的所謂‘澶淵之盟’已破,將士們動手不必心存顧慮,那不是你們該操心的事,敵我對陣,往死里弄。”

“大宋境內,將士們不準騷擾百姓,不準搶掠欺凌農戶,不準破壞村莊房屋,誰若敢違了軍紀,立斬!”

“但若出了大宋國境,你們自己看着辦,愛幹啥幹啥,搶多少錢財牛羊和女人,看你們的本事,我不管也不問。搶少了別抱怨,自己窩囊能怪誰?”

衆將立馬被點燃了,一個個嗷嗷叫,興奮地搓手大笑。

等的就是這句話!

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6章 官封朝奉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99章 英雄救美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78章 新式戰法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644章 校場實戰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41章 忍無可忍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2章 醉後社死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01章 故人美人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82章 憤而揚鞭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58章 知音難覓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14章 其志甚偉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61章 一戰雙捷第100章 秋後算賬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13章 撞開封印第36章 生母之愛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9章 深宮天聽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82章 憤而揚鞭第336章 宗親宮宴
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6章 官封朝奉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99章 英雄救美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272章 分量漸重第78章 新式戰法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644章 校場實戰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763章 禍水東引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41章 忍無可忍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2章 醉後社死第375章 聯姻渡種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593章 恭喜官人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01章 故人美人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82章 憤而揚鞭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324章 相忘江湖第58章 知音難覓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420章 興師問罪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14章 其志甚偉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61章 一戰雙捷第100章 秋後算賬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708章 新帝新臣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205章 帳下獻計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13章 撞開封印第36章 生母之愛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332章 爲國舉才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9章 深宮天聽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82章 憤而揚鞭第336章 宗親宮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