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萬人夾道

第512章 萬人夾道

還是原來的味道,活脫脫的“爺青回”。

當年趙孝騫剛穿越過來,就發現趙顥把王府的家產送了人,無償獻給玉清宮的青陽老牛鼻子。

現在又來了。

這活爹到底怎麼回事,非跟自家的家產過不去,想方設法地禍禍,偌大的遺產真是一點也不打算留給兒子啊。

“送都送了,還能如何?”趙顥也覺得有點心虛,沒底氣地道:“總不能登門讓他們還回來吧?還要不要臉了。”

趙孝騫冷哼道:“先記着,收了禮就得辦事,不能壞規矩,若是收錢沒辦成事兒,可就別怪我發飆了,我瘋起來連親爹都打……”

趙顥:“…………”

親生的,親生的……

家裡的獨苗,家裡的獨苗……

趙顥喃喃唸叨了幾句,情緒迅速平和下來。

“事不宜遲,既然回來了,你趕緊去一趟延福宮覲見官家,此事必須得到官家的支持,不然必死。”趙顥嚴肅地道。

趙孝騫點頭:“孩兒這就去,待從延福宮回來後,再去芳林園拜見孃親。”

趙顥揮手:“去吧,老夫再坐一會兒,然後回王府裡等你消息。”

“父王坐這裡作甚?死心吧,您釣不上魚的。”趙孝騫勸道。

趙顥冷哼:“老夫不釣魚,我已讓人僱了幾條漁船來,今日必誅它們九族,老夫就在這兒等着看它們的下場。”

隨即趙顥擡頭朝他慈祥地一笑:“吾兒快去快回,回來喝魚湯。”

…………

從汴河邊出發,趙孝騫從開遠門進城。

進城後並沒有去延福宮,而是直奔兵部官署。

邊帥歸京,第一件事不是見皇帝,而是交兵權,但凡懂事的人都該這麼幹,不然人都回京了,手裡還握着邊塞的兵權,這不是作死嗎?

領着陳守等數百禁軍在城門外下馬,趙孝騫步行入了城門。

城門值守的禁軍隨意地瞥了趙孝騫一眼,接着一愣,兩眼睜大,一臉的驚訝。

“尊駕可是河間郡王殿下?”值守的都頭試探着問道。

趙孝騫一樂:“沒錯,是我。”

都頭頓時露出敬畏崇拜之色,後退了一步,朝趙孝騫躬身抱拳:“拜見郡王殿下!”

身後的一衆禁軍也跟着行禮,場面突然間變得很莊穆,四周的百姓莫名其妙地看着這些行禮的禁軍,紛紛交頭接耳議論不已。

趙孝騫也愣了,半年沒回來,咱大宋就連陌生人見禮都這麼隆重了嗎?是我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了?我的臉被時代的車輪碾過去了?

沒等趙孝騫發問,都頭卻一臉恭敬地道:“殿下在真定府揚我大宋國威,兩敗遼軍,洗刷我大宋百年之恥,爲我大宋軍民爭得太平,殿下是我大宋了不得的大英雄,理當執禮以表敬重。”

話音剛落,旁邊圍觀的百姓都反應過來了,頓時欣喜道:“原來是河間郡王殿下!郡王殿下歸京了!”

接着四周的百姓們也紛紛後退避讓,恭恭敬敬地朝趙孝騫行禮,臉上都帶着莊重敬服之色。

衆人行禮很虔誠,無關身份地位,純粹是一種對待英雄的禮遇。如同廟觀拜謁神佛一般,將英雄高高供起,唯有如此,才能表達他們對英雄的敬意。

趙孝騫驚訝地環視四周,臉上不覺動容。

這種被衆人敬仰崇拜的感覺,是他兩輩子都沒經歷過的。

難怪古往今來那麼多人嚮往當大英雄,原來當英雄的感覺真的不錯。

“俠”之一字,萬人夾道歡迎。

今日趙孝騫終於親身體會到這個字的含義了。

迎着禁軍和百姓們崇敬的目光,趙孝騫不知該說什麼,只是朝四周躬身回禮,然後步行入城。

消息如瘟疫般傳開,從城外到城內。

趙孝騫入城後每走一步,都能看到百姓們主動避讓,恭恭敬敬地站在路旁行禮。

原本熱鬧喧囂的汴京城,隨着趙孝騫的入城,以他爲圓心的範圍內,彷彿被按下了靜止鍵。

沿路遇到的官員,禁軍將士,百姓,商人,無論任何人,都自動自覺地讓路並躬身。

有膽大的百姓還主動上前,行禮之後深深地說一句“殿下戍邊辛苦。”

趙孝騫臉上麻麻的,萬衆矚目的感覺令他有些不自在。

終於,趙孝騫在街上站定,環視四周苦笑道:“諸位不必如此,我不是什麼英雄,不過是奉旨行事而已,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戰死沙場的將士。”

周圍的百姓商人們點頭附和,然後趙孝騫繼續邁步前行,路邊的人仍舊恭敬行禮。

趙孝騫不得不加快了腳步,有點後悔爲何不準備一輛馬車入城,搞得這麼高調,不符合他的性格。

走了半個時辰,來到御街邊的兵部官署,趙孝騫入內,向值守的兵部堂官交出了當初的任命文書和調兵虎符。

今日值守的堂官是一名兵部郎官,趙孝騫不認識。

進後堂見到他後,趙孝騫主動交出了文書,虎符和綬璽,郎官一愣,見是趙孝騫本人,表情立馬變了,急忙起身,畢恭畢敬長揖到地,口稱拜見郡王殿下,最後一絲不苟地完成了兵權交卸。

官員百姓對自己的態度,趙孝騫都已經麻木了,只好勉強笑了笑,交卸過後立馬轉身離開。

進城到現在,莫名其妙接受了英雄的待遇,這是趙孝騫始料未及的。

出了兵部官署,趙孝騫直奔延福宮。

剛到宮門外,又見到一位熟人。

趙煦的貼身內侍鄭春和,正站在宮門外,笑吟吟地注視着他。

趙孝騫急忙上前,鄭春和先行一禮:“郡王殿下,久違了,幸見殿下玉容如故,奴婢心裡高興得緊。”

也不知什麼時候養成的習慣,趙孝騫見到鄭春和就下意識掏兜。

然而今日趙孝騫手剛伸入懷,就被鄭春和阻止。

“殿下,奴婢今日奉旨迎候,奴婢也是打自心底的誠心相迎,只爲一見故人,殿下若拿出黃白之物,未免污了奴婢的一番真心。”

趙孝騫頗爲意外,但還是哈哈一笑,也就灑脫地不表示了。

“勞累鄭內侍親自出宮迎我,實在是受寵若驚呀。”趙孝騫笑道。

鄭春和也笑道:“殿下回城就鬧出了大動靜,街頭巷尾的百姓商人皆隆禮拜見,謂爲京師美談,皇城司稟奏了官家,官家聽聞殿下歸京,喜不自勝,又不便親自迎出宮門,便令奴婢在此迎候。”

趙孝騫急忙朝宮門行了一禮,以表謝恩。

WWW ⊕ttκд n ⊕¢ ○

鄭春和領着趙孝騫入宮,沿途見到值守宮闈的禁軍班直,將士們也紛紛朝他行禮。

不得不說,趙孝騫率龍衛營兩敗遼軍,殲敵八萬的功績,早已傳遍了大宋,如今趙孝騫在大宋的聲望之高,都已出乎他自己的意料了。

在他看來,自己不過是奉旨跟遼軍打了兩仗,手裡掌握着先進又霸道的真理,勝利也沒什麼稀奇的。

對趙孝騫來說,他不過是完成了上司派給他的工作,僅此而已。

可在大宋臣民的眼裡,趙孝騫做到了百年來大宋無人能做到的事,前線的一次次勝利,都令大宋臣民臉上有光,百年來積下的恥辱憋屈,也隨着兩次勝利一掃而空。

就憑這一點,趙孝騫便已值得大宋臣民的敬重崇仰,多重的禮都能理所當然地承受得住。

隨着鄭春和進了宮門,趙孝騫看着周圍熟悉的宮殿,甚至還有不少面熟的宮人,不由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走在去往福寧殿的路上,鄭春和走路始終保持着半躬身的姿勢,也不知累不累。

走了一會兒,鄭春和突然小聲地道:“官家並未召殿下回京,殿下爲何突然回來?”

趙孝騫也小聲道:“我闖禍了,回來受死……”

鄭春和一愣,急忙道:“不至於的,不至於的,以殿下如今的聲望,滿朝上下沒人敢動您。您可給官家長了大顏面,就算闖了一點點小禍,官家也不會對殿下太苛責的。”

趙孝騫嘻嘻一笑:“這禍闖得有點大,怕是官家都難保住我。”

鄭春和都有點忐忑了:“殿下究竟闖了什麼禍?您把天捅破了?”

“差不多吧,這不急忙回來求救,請官家親自出手補天呢。”

趙孝騫說得不正經,鄭春和看了他好幾眼,無法確定他的話是真是假,只好保持沉默,二人一路走到福寧殿。

剛走到福寧殿,卻見一身黃袍的趙煦站在殿外門口,朝趙孝騫溫和地笑,眼中露出和煦溫暖之意。

趙孝騫一怔,急忙上前行禮:“臣趙孝騫,未奉詔歸京,請官家恕罪。”

沒等趙孝騫彎下腰,趙煦已上前一步托住了他的胳膊。

“子安突然回京,必有重要的事,先不提這個,讓朕好好看看你……”

說着趙煦上下打量他,良久,突然嘆了口氣:“子安消瘦了許多,也黑了不少,戍邊應是很辛苦的,爲了大宋,爲了朕,子安夙夜操勞,餐風露宿,苦了你了。”

趙孝騫感動地道:“都是臣的本分,說不上辛苦,能爲官家分憂臣已很知足了。”

君臣重逢,沒有轟轟烈烈的場面,彼此一句暖心的問候,已勝過世間諸多繁文縟節。

一手握住趙孝騫的胳膊,趙煦拉着他往殿內走去。

“來,你我兄弟半年不見,子安好好與朕說說戍邊的經歷……真定府一敗再敗遼軍,朕從報捷奏疏上依稀能看到子安坐鎮中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雄姿,教朕好生嚮往,快來與朕說說。”

趙孝騫苦笑道:“教官家失望了,畫面沒那麼熱血,臣不過是下了幾道軍令,將士們依令而行罷了,稀裡糊塗也不知怎的,遼軍就敗了。”

趙煦一愣,接着哈哈大笑:“連勝兩仗,殲敵八萬餘,卻被你說得如此輕巧,子安可不準謙虛,如實與朕說說。”

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77章 校場試槍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51章 權柄如刀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19章 加恩封官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13章 岳父登門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71章 再見花魁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14章 其志甚偉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44章 校場實戰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385章 大索全城第7章 奏疏之禍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97章 秩序恢復第13章 撞開封印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700章 夫妻團聚
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77章 校場試槍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111章 現場錄史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428章 意外決戰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633章 巡營請罪第51章 權柄如刀第217章 都城空虛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19章 加恩封官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713章 岳父登門第285章 理財祖宗第585章 再度分田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71章 再見花魁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14章 其志甚偉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49章 快了快結第364章 到任真定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316章 高端獵人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44章 校場實戰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594章 世子大喜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481章 文豪斬敵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634章 帝王猜疑第385章 大索全城第7章 奏疏之禍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398章 聞戰而喜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97章 秩序恢復第13章 撞開封印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680章 兄弟生疑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726章 萬人夾道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774章 爭取時間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700章 夫妻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