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臣禮失矩

汴京,端王府。

趙佶穿着一身道袍,盤坐在蒲團上,面前香案上供着老君金身,案上一爐香火,嫋嫋檀香升騰。

屋外,王府的下人們都在忙碌,他們收拾行李,打包細軟,端王喜愛的物件兒,尤其是多年來所作的字畫,和四處蒐購而來的奇石,全都打包裝上馬車,送進延福宮。

先帝趙煦住的福寧殿,趙佶自然是不肯入住的,裡面死過人,他嫌晦氣。

太后與他商議後,趙佶決定暫住延和殿,它本是皇帝散朝後休憩的地方,這幾日經過改繕後,成了趙佶臨時的寢宮。

這座寢宮趙佶其實也是不滿意的,但他馬上要即位,總不能剛坐上那個位子就要求擴建延福宮,朝臣難免議論,只能等過幾年,位子坐穩了再議。

此刻端王府的下人打包行李物件,就是要提前送去延和殿。

明日便是登基大典了,趙佶的心情很激動,他又想偷偷穿上黃袍,在銅鏡前顧盼,可越是臨近登基,越要注意言行,趙佶猶豫了很久,終究決定今日不穿黃袍了。

明日他就能堂堂正正穿上黃袍,在延福宮大慶殿接受百官朝拜,不必急於今日一時之快。

激動的心,顫抖的手,趙佶簡直度日如年,心情怎麼也安定不下來。

於是趙佶令人請來老君金身像,在老君前盤坐冥想,以求靜心。

長史周興折悄悄走了進來,他似乎比趙佶更激動。

明日他所侍奉的明主就要登基了,作爲從龍之臣,趙佶對他是頗爲信任的,將來進政事堂已是板上釘釘,再熬個幾年,興許能當上宰相,畢竟潛邸從龍之功的含金量,不是旁人能比的。

走進屋內,見趙佶闔目冥思,但周興折眼尖地發現,趙佶的眼皮在微微發顫,顯然他根本沒有冥思,只是閉着眼而已。

明日就要登基了,趙佶怎麼可能靜下心,換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淡定。

於是周興折走到趙佶面前,低聲道:“殿下,汴京羣臣皆上表,賀殿下明日登基,即皇帝位,包括政事堂的宰相們,還有樞密院和六部等官員……”

趙佶雙目未睜,只是淡淡地道:“楚王和成王父子可上表了?”

周興折笑道:“上了,父子分別已上表,裡面的措辭大同小異,也是恭賀殿下登基。”

“他們父子這幾日在作甚?”趙佶又問道。

“據王府的眼線說,父子倆好像整日都待在王府裡,楚王縱情聲色,終日與他的侍妾們歌舞飲宴,成王則在鑽研吃食,他似乎對這方面頗感興趣,偶爾也出門逛逛,最常去的是州橋的勾欄。”

趙佶沉默不語,眉頭卻漸漸蹙了起來。

見趙佶對父子倆如此在意,周興折小心地道:“他們一切都很正常,明日就是殿下的登基大典,還怕他們掀起什麼風浪不成?”

趙佶卻緩緩道:“我心中總有些不安,而且越來越強烈……”

“就是因爲他們太正常了,反而給我一種陰謀算計的感覺。”

說着趙佶喃喃道:“趙孝騫難道真的認命了?他很清楚,我若即位,遲早會對付他的,燕雲的兵權我也根本沒想過給他,他已無憑仗,爲何還能如此淡定?這很不正常……”

周興折冥思苦想,卻終不得其解,苦笑道:“可他們父子真的很正常啊,趙孝騫手裡唯有王府禁軍數百,這點人馬在汴京能掀起什麼風浪?”

面對毫無破綻的趙顥趙孝騫父子,趙佶也不知哪裡值得懷疑,他只是心中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可做人做事總不能憑預感去做,於是只好暫時擱置。

“其他的朝臣呢?他們真的如表奏所說,真心恭賀我登基即位嗎?”

周興折笑了:“真不真心的,他們當然不如下官真心,放眼朝堂,唯有下官是實實在在真心希望殿下即位的……”

趙佶瞥了他一眼,知道他這是趁機表忠心,也是在隱晦地提醒,當皇帝后不要忘了他這個從龍功臣。

於是趙佶笑了笑:“我即位後,你可入政事堂,宰相章惇我是一定要罷黜的,但你在朝中尚無威望,不可能馬上讓你當宰相,再熬幾年,資歷攢夠了,興許能讓你上去,只要能保證你的忠心。”

周興折大喜,急忙雙膝跪拜下去:“臣,多謝陛下厚恩。”

趙佶大悅,卻謙遜地擺手:“叫早了,叫早了,明日纔可這般稱呼,君子當慎獨,不可欺於暗室。”

周興折也笑:“是是,臣記住了,臣一時嘴快,明日再這般稱呼陛下便是。”

趙佶笑出了聲,心情極爲愉悅。

明日就登基了,從此他的人生便是極貴至尊,此時除了心頭隱隱的那點不安的預感,一切都很美好。

…………

與此同時,楚王趙顥正在慶壽殿內,與向太后談笑閒聊。

有了父子倆的支持,端王即位才如此順利,向太后對趙顥再無防備,就算是接見趙顥,也屏退了宮人,收起了珠簾,以真顏相見。 對太后來說,端王的位置想要做穩當,還是少不了趙顥父子的支持,尤其是趙孝騫的支持,太后早就看出來了,趙孝騫是大才,這樣的人才必須要重用,至少趙佶即位後的前幾年裡要重用。

倒不是太后多有政治遠見,事實上她對政治軍事並不太關注,也沒資格參與,她的願望很簡單,那就是穩定。

朝局穩定,邊疆穩定,宮闈也穩定。

她在後宮安安心心當她的太后,一直到終老,這輩子也算值了。

所以對趙孝騫這種特別有能力的人,既要安撫,也要提防,同時還要重用,這纔是爲君之道。

這些帝王之術,太后打算等趙佶登基後慢慢教給他。

對待那些有本事但與帝王有恩怨的朝臣,打壓或是殺掉,終歸不是帝王該做的,這點容人的胸襟都沒有,這個帝王無疑不稱職。

此刻太后屏退了宮人,收起了珠簾,以這般姿態招待楚王趙顥,用意就是安撫重臣,示以天家誠摯之心。

“本宮看楚王的氣色,比往日紅潤了幾分,好像……身材還瘦了少許,是本宮的錯覺嗎?”太后笑吟吟的,甚至跟趙顥開起了玩笑。

趙顥摸了摸肥胖的肚子,苦笑道:“臣的那個逆子,非要臣減肥,說什麼胖子多病,必不長壽,臣若想多活幾年,就必須戒掉口腹之慾。”

“臣本不想答應,可那逆子堅持,每日三餐親自監督,每日吃素,少油少鹽少肉,臣沒辦法,這些日倒是莫名瘦了幾分,大約是餓瘦的……”

太后掩嘴笑道:“子安的一片孝心,到了楚王嘴裡,怎就成了‘逆子’?他也是爲了你的身子着想,希望你多福多壽,而且確實有了成效,看楚王現在的模樣,豈不比往日精神多了?”

“若這也是逆子的話,天下不知多少父母都渴望有這麼個‘逆子’呢。”

見太后發笑,趙顥兩眼頓時一亮,那明媚成熟的笑容,實在勾在了他的心巴上,趙顥竟有些難以自持。

而太后發笑時,見趙顥那一臉色眯眯的樣子,心中赫然驚覺,發現自己的舉止不妥,有失禮儀了,尤其還是當着這個滿城皆知的風流老紈絝面前,也不知這老貨此刻腦子裡轉着什麼齷齪的念頭。

於是太后立馬收起了笑容,變得端莊威嚴,神聖不可侵犯。

趙顥的呼吸卻更急促了。

好生反差的寡婦,太勾魂了!無論哪種模樣他都喜歡。

“楚王,楚王!”太后的呼喚聲令趙顥回了魂。

“楚王爲何發呆,是有什麼事要辦嗎?倒也不必在此陪本宮閒聊,正事要緊。”太后關切地道,但話裡的隱晦意思,其實已是在逐客了。

趙顥急忙道:“臣無事,只是臣突然想到一件極爲機密之事,此事關乎端王登基,所以臣欲密奏於太后當面。”

太后一驚,神情頓時凝重起來,左右掃視一圈,宮人早已被屏退出去,殿內只剩了她和楚王二人。

“殿內只有你我,楚王儘管道來。”太后坐直了身子道。

趙顥露出遲疑之色,道:“此事極爲機密,太后請恕臣冒犯之罪,臣想靠近太后一點,否則恐隔牆有耳,難免事泄。”

此時二人的距離,是合乎宮闈禮制的,二人相隔至少數丈之遠,說話都要不自覺地放大音量才能讓對方聽到。

若趙顥真要面奏機密事,這個距離無疑是不妥的,幾乎跟拿個大喇叭到處吆喝沒有區別,那還能叫機密嗎?

太后蹙眉,有些猶豫,畢竟寡居多年,她向來注重名聲,若是與男子太過接近,尤其對方還是她的小叔子,這要是傳出去……

然而趙顥說的機密事實在太勾人,說什麼關乎端王即位,這件事是太后的利益所在,她總不能無視。

猶豫良久,太后咬了咬牙,低聲道:“你,你……可以靠近本宮一些。”

趙顥支起肥胖的身子,顛顛兒地上前,臉上帶着溫和憨厚的笑,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到了太后跟前,按照規矩,趙顥只要坐在太后的對桌說話足矣,但趙顥卻很無禮地繞過矮桌,一屁股坐在太后的身旁,與她肩並着肩,屁股挨着屁股。

太后大吃一驚,頓時漲紅了臉,驚怒道:“你,你這……太無禮了,楚王怎可如此……”

趙顥卻正色道:“機密大事,自然要附耳面奏,太后莫想歪了,臣是有口皆碑的正人君子。”

羞憤的太后身子使勁地往後靠,試圖與他拉開距離,而趙顥卻屁屁緊逼,就是屁股隨着太后的後靠,而一寸寸地挪近。

太后終於勃然大怒:“趙顥,你放肆!”

(本章完)

第25章 汴京震動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66章 可敵遼騎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66章 可敵遼騎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6章 生母之愛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406章第49章 又見佳人第73章 才子人設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26章 世子有請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86章 收拾善後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69章 忘年交好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12章 度盡劫波第67章 雄心立生第61章 驚天大案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459章 不期而遇第116章 武將賜勳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14章 其志甚偉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643章 破碎月光
第25章 汴京震動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66章 可敵遼騎第96章 危急救駕(求首訂!!)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144章 贖身脫籍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655章 郡王外宅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66章 可敵遼騎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563章 敗退追擊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20章 是友非敵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6章 生母之愛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406章第49章 又見佳人第73章 才子人設第226章 驚世捷報第26章 世子有請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335章 真內侍傳秘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86章 收拾善後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47章 議和之爭第715章 君臣爭執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35章 真定大捷第69章 忘年交好第451章 密奏入京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12章 度盡劫波第67章 雄心立生第61章 驚天大案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378章 惡官酷吏第459章 不期而遇第116章 武將賜勳第588章 活祭龍王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351章 授官聆訓第756章 美食難負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287章 求偶者衆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780章 大限在即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244章 整整齊齊第494章 君臣相左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14章 其志甚偉第603章 謀逆不赦第643章 破碎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