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勢單力薄

第814章 勢單力薄

即將登基的皇帝,被爆出謀害小皇子,那麼這個登基大典還能繼續辦下去嗎?

對朝堂羣臣來說,答案是非常明確的。

一旦被捶實了,這種殺人兇手,而且是殺太子的兇手,是絕對不可能當皇帝的。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無論是仁是義,一個殺儲君的人都是罪大惡極的。

如果趙佶被捶實了,羣臣還能當作什麼都沒發生,繼續讓趙佶登上皇位,大宋天家和朝堂臣子都將成爲天下人的笑柄。

天下的士子百姓無論如何都不會承認君臣的合法性,然後大宋各地的野心之輩將會藉此謀反,社稷很快將陷入舉國大亂,兵禍連年。

問題很嚴重,這已不單單是件謀殺案了,它關乎大宋皇帝的合法性,今日朝堂內只有三千朝臣看着這一幕,但很快全天下的人都將知道今日發生的事。

事情鬧到這一步,其實不管趙佶有沒有嫌疑,他的皇位都已搖搖欲墜了,哪怕他證明了自己的清白,事後也要花費漫長的時間來洗白。

趙孝騫站在大慶殿內,冷眼看着陸長珅一步步將話題引到趙佶身上,字字誅心。

這是一場有預謀的行動,今日登基大典上發生的事,是由趙孝騫,章惇以及一衆政事堂的大佬們合謀,陸長珅不過是被推出來打頭陣的先鋒,真正的主謀如趙孝騫章惇等,此刻還一言未發。

今日的趙孝騫,對這場鬧劇的最終勝利頗有把握。

早在數年前,趙孝騫便已看清了趙佶的弱點。

趙佶最大的弱點,是沒有根基。

是的,趙佶在朝中的根基其實很弱,這些年儘管他有籌謀,也刻意拉攏過一些朝臣,但屬於他的陣營太弱了,一陣小風小浪就能把他掀翻。

不是趙佶不想在朝中發展勢力,而是大宋的法度森嚴,宗親子弟不得擅交外臣,趙佶拉攏一個兩個沒事,但他絕對不敢肆無忌憚地在朝堂上擴張勢力。

趙煦在世時,趙佶只是一位親王,大宋的法度規定他什麼都幹不了,只能閉門讀書,或是縱情風月,汴京那麼多監察御史的眼睛,都在冷冰冰地盯着這些宗親子弟。

而趙孝騫,最初在朝堂上也沒有根基,但他另闢蹊徑,奉旨領兵抗擊西夏和遼國,並且立下了蓋世戰功,甚至以一己之力扭轉了大宋的國運。

當一個人的功勞大到有些離譜,並且在朝野間擁有極大的威望之時,“根基”這東西,會主動向他靠近。

因爲精明且聰明的老狐狸們都知道了他的實力,也知道跟着他混不會差,更知道與他爲敵是多麼不明智的事,不如與他結盟,爲了共同的利益訴求而站在同一條戰壕裡。

根基太弱會有什麼影響?

對普通人來說毫無影響,吃喝照舊,日子照樣過,每日爲了生計繼續奔波。

但對一個即將登上皇位的皇帝來說,可就太要命了。

比如此刻,如果趙佶在朝中有一批忠誠的鐵桿親信,那麼當陸長珅破壞大殿禮儀,喊出第一句話的時候,他根本不會有機會說出第二句話,就會被忠於趙佶的朝臣們噴得體無完膚,然後被禁軍班直拖下去清醒清醒。

而不是像現在,陸長珅與趙佶在對噴,而其餘的朝臣則一臉玩味和漠然,冷眼看着這位新君氣急敗壞地跟陸長身爭辯。

無論今日是什麼結果,趙佶現在的模樣,他的尊嚴和威信已蕩然無存。

此時此刻,就連趙佶最信任的端王府長史,未來的政事堂宰相周興折也不敢出聲了,躲在人羣裡努力地彎曲了膝蓋,力求泯然於衆人。

周興折不傻,從古至今,沒人敢在皇帝的登基大典上鬧事,今日既然有人敢鬧,他就不可能天真地覺得這只是陸長珅個人的行爲。

這分明是一場羣臣參與,密謀已久的大陰謀,今日在場的三千朝臣不說人人有份,但絕對與政事堂那些老狐狸脫不了干係,或許,趙顥趙孝騫父子也少不了。

這些手握權柄的大佬們共同參與的陰謀,周興折怎麼敢出聲?

權力是一座山,它能輕易地將周興折這種小螻蟻碾成齏粉。

同時周興折看着今日的場面,心裡已漸漸確定了一個事實,趙佶這個皇帝,怕是當不成了。

就算他跳出來幫趙佶爭辯,也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會把他的性命搭進去,而他的行爲,將是一種愚蠢的自我犧牲,除了在史書上徒留笑柄,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周興折此刻退縮了,趨吉避凶是人的本能,他不過是凡人,酒色財氣,七情六慾他都有,當然,也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樣怕死。

周興折能想到的事,趙佶難道想不到?

沒人知道,趙佶此刻的心情已陷入了絕望。

最初陸長珅驟然發難,趙佶以爲只是他的個人行爲,可是當他與陸長珅爭辯越久,別的朝臣卻仍一言不發,如同局外人看戲似的,好笑又冷漠地看着這一切時,趙佶就已陷入了絕望。

誠如周興折所猜測的那樣,今日的登基大典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陰謀。

陰謀的目的,就是讓他這個原本合理合法的皇帝變成不合法,甚至捶實他是謀害小皇子的殺人兇手。

此時的趙佶瞋目裂眥,人已處在崩潰的邊緣。

詰責發難,猝不及防,他根本沒有絲毫準備,而這件事不交代清楚,今日的登基大典也不可能繼續。

趙佶雙目赤紅,舉目四顧,孤立無援,於是情不自禁地扭頭望向一旁的向太后。

驟然看到向

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45章 打就打了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90章 接親出逃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84章 闖宮拿人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58章 知音難覓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69章 忘年交好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5章 官家親臨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90章 接親出逃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501章 徹查九縣
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45章 打就打了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618章 初審線索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611章 秘召回京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141章 一妻一妾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702章 心術不正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90章 接親出逃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717章 力挽狂瀾第559章 錯誤策略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322章 熱血天子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278章 獵人獵物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263章 所謂文官第788章 剔除淘汰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84章 闖宮拿人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599章 戰舞懾魂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58章 知音難覓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445章 爵晉郡王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69章 忘年交好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32章 姻緣玉成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341章 各謀報仇第546章 不亦抽乎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41章 忍無可忍第75章 官家親臨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562章 潛移默化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124章 邀獵逐鹿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90章 接親出逃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75章 戰後清點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501章 徹查九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