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紫微星暗

第716章 紫微星暗

從古至今,無論是廟堂還是江湖,總會有一羣別人眼裡看來是傻子的人。

普世價值多爲利益,偏偏這羣傻子的眼裡,個人的利益從來不是第一位的,國家社稷纔是。

只要對國家社稷有利,自己吃虧甚至犧牲都無所謂。

這種傻子不多,但不可否認,他們確實存在於歷朝歷代。

當下別人認爲的“傻子”,卻往往能在青史上留名,很多人說“時間會證明一切”,這句話用在傻子們身上很合適。

傻子不傻,只是在利慾薰心的人眼裡,他們滿腹的不合時宜。

安燾就是這樣的傻子。

老安已六十多了,正是即將告老致仕的年紀,朝堂浮沉大半生,爲官之道自然是很熟了,不懂事的話很少說。

看在別人眼裡,他就是一個歷經兩朝的老油條,渾渾噩噩地站好生命裡的最後一班崗,只等着退休領養老金。

所以此刻的福寧殿裡,趙煦和章惇都頗爲吃驚地看着他。

他們沒想到,這個快退休的老頭兒,臨老突然支棱起來了,居然敢當面跟官家唱反調了。

偏偏君臣二人實在想不通,安燾雖是樞密院副使,可趙煦對燕雲駐軍換將的決定,與安燾的個人利益不能說毫無關係吧,簡直是八竿子打不着,這老貨今日到底發什麼瘋,非要較這個真?

他們當然想不通,因爲趙煦和章惇的思路跟安燾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他們想問題首先想的是利益,自己的或是他人的。

而安燾,這次進宮掀桌子純粹是爲了大宋社稷,毫無私心。

如果一定要說爲了利益的話,安燾此刻爲的是國家利益。

“官家,大宋如今已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官家完成了歷代先帝的夙願,不誇張的說,大宋歷代君主裡,官家應是被青史美譽的中興雄主,名聲絲毫不遜秦皇唐宗……”

安燾渾濁的老眼此刻無比清澈,定定地注視着趙煦,沉聲道:“明明是一片大好的形勢,老臣不明白,爲何官家突然出此昏聵之舉,此舉豈非自毀長城,被後人恥笑?”

趙煦雖然年輕,可他畢竟已經是成熟的帝王了,成熟的帝王有個共同的毛病,那就是剛愎自負,聽不得反對意見。

於是趙煦的臉色也沉了下來,冷冷道:“不過是換了一批將領而已,厚卿先生何言‘自毀長城’?這話是不是太過分了?”

“怎麼會過分?”安燾也冷笑道:“遼國雖敗,卻仍虎踞北方,他們仍有傾力一搏之力,放棄燕雲是他們迫不得已,一旦得知我大宋換了將領,軍中有內部分化爭鬥的跡象,官家覺得遼國不會趁機而動?”

“還有西夏國主李幹順,此人雖年輕,可聽聞亦有雄才大志,如今不過是被章楶的西北軍暫時壓制而已,一旦得知我大宋王師不復昔日戰力,李幹順焉能視而不見?”

“官家,如今正是我大宋逆水行舟之緊要時刻,君臣不疑萬衆一心方可實現官家一統天下的志向,如此重要的時刻臨陣換將,猜忌功臣,架空主帥,老臣謂官家‘自毀長城’,說錯了嗎?”

一番話瞬間令君臣之間的矛盾衝突升級。

趙煦臉色漸漸鐵青,努力剋制着自己即將爆發的脾氣,看着眼前這位兩朝老臣,終究還是硬生生忍住了。

“厚卿先生,朕換將自有用意,我王師火器無敵於天下,換幾個將領不至於削弱我軍戰力,遼國依舊不敢動彈。”

安燾冷笑:“官家莫忘了,我大宋的火器是何人所造,如今契丹未滅,便已成兔死狗烹之局,天下人聞之見之,豈不心寒?三軍將士豈不軍心動盪?”

“官家縱是要削趙孝騫的兵權,也不必如此急不可待,再等幾年又何妨?眼下這個節骨眼上把趙孝騫架空,分化削弱燕雲駐軍,此舉實在昏聵糊塗,令親者痛仇者快!”

趙煦垂下眼瞼,身軀微微發抖,不知是因爲氣憤還是悲涼。

他並不是昏君,焉能不知安燾的話其實句句在理。

有些事情原本能做得更溫和,更順理成章的,如今急着下詔換將,說實話,猜忌功臣的吃相確實有點難看了。

可趙煦已經沒時間了。

最近半年來,趙煦只覺得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太醫們每每診脈後,只會說些寬心安慰的話,說得好像並不嚴重似的。

但趙煦的身體狀況自己清楚,他的大限快到了。

小皇子薨逝對他的影響終究太大,尤其是皇家無後,更令他心急如焚。

所以那段日子他着了魔似的下詔選秀,寵幸宮嬪,甚至不惜服用術士的虎狼之藥,爲的就是想爭取時間,讓嬪妃們懷上自己的子嗣,將來好傳位於他。

可惜事與願違,寵幸了那麼多嬪妃,不僅沒人懷上子嗣,反而把自己原本已經很糟糕的身體折騰得更差。

病根大約便是那段時期種下了,這兩個月來,趙煦接連莫名吐血多次,儘管太醫們一再溫言安慰,可趙煦從太醫欲言又止的神情裡看出來,自己或許已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大限不遠,趙煦對死亡愈發恐懼,對大宋的未來更是焦慮,脾氣也就變得越來越暴躁多疑。

在他原本的計劃裡,大宋收復燕雲後,趙孝騫麾下的王師應該明年再次北伐。

這一戰傾舉國之力,必須將遼國徹底滅亡,然後再繼續裝備火器,接下來滅了西夏,以及西邊的吐蕃諸部,真正完成大宋的一統。

可人算不如天算,誰能想到趙煦二十多歲的年紀,人生卻已走到了盡頭。

皇帝大限將至,許多計劃都必須改變,首先便是臣子擁兵的隱患,必須在他活着的時候解決,哪怕這個臣子是趙孝騫,哪怕他根本沒露出任何不臣的跡象,但他終究仍是隱患,兵權必須解了才能安心。

正因爲眼下急迫的形勢,趙煦卻不得不做出如此急躁的舉動,沒有任何鋪墊便對燕雲駐軍換將。

這個舉動看在朝臣眼裡,自然便理解成猜忌功臣,吃相難看,因私心而自廢武功,反正是種種負面的評價。

此刻眼前的安燾,便是這麼看趙煦的。

然而趙煦有苦說不出,自己大限將至的消息更不可能主動放出去,絕對會造成朝野動盪。

殿內君臣爭執激烈,趙煦的臉色時青時紅,透着一股不健康的青紫,他努力深呼吸,喘息漸漸加劇。

殿內一直沒說話的章惇心頭一沉。

章惇是宰相,他的消息渠道比安燾強了許多,最近宮闈流傳着一些傳聞,大多跟官家的身體有關。

消息傳到章惇的耳中,對趙煦的身體,章惇大抵已有了一些不好的猜測,此刻看到趙煦的臉色,章惇漸漸肯定了傳聞不虛。

見安燾仍要與趙煦爭執,章惇急忙制止:“厚卿先生,此事不忙議論,過幾日朝會上說如何?”

安燾怒哼一聲,他與章惇當年是同榜進士,但從無同榜之誼,兩人的關係其實很不合。

正要反駁章惇幾句,卻見章惇臉色蒼白,不停朝他使眼色,安燾一愣,再看了看趙煦不正常的臉色,安燾心中一驚。

“官家恕老臣失言,今日老臣言語失當,惹怒官家實非本意……”安燾急忙賠罪。

老油條不愧是老油條,風向不對立馬認慫,若把官家刺激出好歹來,這罪名他可擔不起。

章惇對殿外沉聲道:“鄭內侍,官家貴體抱恙,速召太醫來!”

趙煦喘息了片刻,漸漸平復了情緒,朝二人無力地揮揮手:“爾等退下,容朕清靜一下……”

二人不敢多留,急忙告辭。

趙煦獨坐殿內,神情一陣恍惚,鄭春和匆忙入殿。

“官家怎麼了?奴婢已緊急召了太醫……”

趙煦擺手:“朕已藥石無醫,不必了。”

又喘息了一陣,趙煦語氣虛弱地道:“傳旨樞密院,燕雲駐軍的糧草截留一半下來,駐軍囤糧夠半月之用即可,省下的一半從江南各州府官倉調運,經湘水漕運往南,送去大理和交趾兩國……”

鄭春和仔細記下,躬身領旨。

趙煦交代過後,從書案上取過一個紅絨小盒,打開盒子,裡面赫然是一粒拇指蓋大小的紅色丹藥,丹藥剔透晶瑩,流光溢彩,卻透着一種詭異的光芒,顯然是術士所煉的丹藥。

趙煦垂頭盯着掌心的丹藥,思忖良久,將它塞入口中嚥下。

神奇的是,丹藥剛入腹,趙煦的臉色便漸漸轉爲健康的紅潤,萎靡的精神此刻也好了許多,乍一看還以爲他原本就是個正常的健康的年輕人。

旁邊知情的鄭春和一臉憂色地看着趙煦,只有他知道服用這丹藥跟飲鴆止渴差不多,官家服用半年,丹藥的效果只能保一時健康,但官家的身體本質上已經越來越差。

短暫的健康狀態,令趙煦舒服了許多,長長呼出一口氣後,趙煦臉上甚至露出了久違的微笑,側頭看着鄭春和,趙煦正要說點什麼,突然見他臉色一變,原本紅潤的臉色瞬間蒼白髮紫。

旁邊的鄭春和還來不及反應,趙煦便突然張嘴,哇的一聲,吐出一口濃稠泛黑的鮮血,整個人呆坐在椅子上,身軀搖晃了幾下,最後重重栽倒在書案上,失去了意識。

鄭春和大驚失色,扯開嗓子大喊:“快來人!宣太醫覲見,官家昏過去了!”

(本章完)

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81章 生母馮氏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82章 憤而揚鞭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45章 打就打了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592章 後周柴氏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80章 狄家有女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5章 所謂罪名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289章 禍福難料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516章 鋪墊偏袒
第247章 奉旨辦案第617章 父慈子孝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81章 生母馮氏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672章 殺兔儆馬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495章 邊帥定邊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82章 憤而揚鞭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510章 疾馳赴京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663章 江湖好漢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45章 打就打了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240章 峽谷伏擊第675章 河間之盟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157章 名臣當保第592章 後周柴氏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102章 聖駕歸京第80章 狄家有女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32章 人生初見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806章 大軍將至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105章 流民聚集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5章 所謂罪名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289章 禍福難料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768章 敲山震虎第206章 令許擄掠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213章 重要棋子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523章 何人掀桌第506章 屠刀震惡第227章 晉爵郡公第554章 融入破冰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264章 殺雞立威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516章 鋪墊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