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日薄西山

皇權其實也是一樁買賣,需要與各方面的人談條件。

條件談攏了,作爲臣子我支持你當皇帝,而且不遺餘力地幫你治理好江山。

若是談不攏,那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世界的本質沒有那麼多的真善美,普通人根本想象不到,隱藏在陽光背面的東西有多麼陰暗。

此刻趙孝騫也身處陰暗中,看着趙佶咬牙切齒卻不得不妥協的樣子,趙孝騫笑了。

對趙佶和太后來說,這是一場很認真的交易,他們當真了。

“燕雲兵權交給我,我可爲端王平滅遼夏,端王即位兩年內,說不定便成就文成武德一代聖君,在你的治下大宋一統江山,足夠你在列祖列宗牌位前得瑟了。”趙孝騫笑道。

趙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他對大宋一統天下的興趣並不大,他只想當皇帝,從此在後宮驕奢淫逸地生活一輩子,手握皇權,醉臥美人膝。

人的志向決定了他的高度和成就。

趙佶不是趙煦,他沒有太高的志向,他當皇帝是爲了權欲,以及安享太平盛世,讓自己心底裡的各種慾望徹底放飛,無人阻攔。

現在趙佶還沒即位,便已經具備亡國之君的潛質了。

見雙方已經談攏,太后最爲高興,欣慰笑道:“既如此,本宮便與兩位說定了,官家……之後,朝堂商議新君之時,還請兩位慷慨陳詞,堅定支持端王。”

頓了頓,太后似乎有些不放心,於是補充道:“子安想要的,端王已經給了,這樣的條件拿到簡王面前,可不一定能答應,再說素聞簡王性情暴戾,不比佶兒有儒雅君子之風,選擇端王是你最正確的決定。”

趙孝騫笑了笑,道:“太后所言甚爲有理,臣也一直覺得端王比簡王強多了,爲大宋萬世社稷計,臣會堅定不移地選擇端王。”

四人坐在殿內,各自相視一笑。

一項關於皇權過渡的交易,就算真正達成了。

宮宴自然是吃不下去的,趙顥父子於是識趣地起身告辭。

走出慶壽殿,趙顥的心情顯然很不錯,肥胖的身子走得緩慢,嘴裡卻哼着不知名的黃色小調兒。

趙孝騫一手攙着他,忽然道:“父王,您覺得端王剛纔信了我們嗎?”

趙顥冷笑道:“信了纔怪,你可是他的仇人,換了是你,你會如此輕易相信仇人倒戈幫你嗎?”

趙孝騫點頭:“孩兒也是這麼認爲的,這個時候的結盟,誰都靠不住。”

趙顥瞥了他一眼,道:“你與章惇已經結盟了?”

趙孝騫笑了:“沒錯,現在事情變得越來越有趣了,章惇支持簡王,堅決反對端王,孩兒與他結盟。”

“今日太后支持端王,孩兒又與端王結盟,咱們父子這是兩頭吃,左右逢源,主打一個誰也不得罪。”

趙顥嗯了一聲,道:“不過這種左右逢源的事,只能瞞得一時,你我行事尤須謹慎,否則一旦露餡兒,咱們要面對的就是兩面圍剿。”

趙孝騫淡定地道:“無妨,聽說官家昨夜昏迷,這次比較嚴重,可能大限在即了,燕雲的大軍也該調動了。”

“我有大軍在手,且看誰能將我圍剿。”

趙顥左右環視一圈,低聲道:“你所造的那種紅衣大炮,老夫已令死士造出了兩百門,正秘密運往京畿,有此神器,汴京禁軍我等亦不懼也。”

“父王,運輸途中小心點,莫被人察覺到了。”

“呵呵,晝伏夜出運輸,又刻意繞開沿路城鎮,不會被發現的,這可是咱們鼎定江山的殺手鐗,老夫寶貝得不行,不會有任何意外的。”

趙孝騫點了點頭。

皇權更迭,各出權謀,但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也不見他苦口婆心勸服李建成把皇位讓給他,最後還是靠着殺人流血才達到了目的。

趙孝騫要做的也是如此。

與端王達成交易,與章惇結盟等等這些,其目的不過是拖延和掩人耳目,燕雲大軍纔是趙孝騫最後的底氣和實力。

人在局中,別老以爲自己是棋手,在棋盤上把對方殺個片甲不留。

冷靜下來想一想,首先你要跳出棋盤外,環顧四周,確定自己不是棋子,更不是棄子,然後再平心靜氣與對手下棋。

古今中外太多失敗的例子,他們有個統一的毛病,那就是全特麼以爲自己是棋手。

趙孝騫不止一次讓思維跳出了棋盤外,像森林裡的一頭猛虎,警覺地觀察四周。

確定不是棋子,那是自保。

確定自己是棋手,纔有資格謀算。

此刻提起燕雲大軍,趙孝騫腦海裡更添幾分凝重。

燕雲大軍是他的底氣和實力,但他們同時也承擔着爲大宋戍邊的重任,與幽州相隔不到百里的北方,便是遼國境內。

大宋汴京風雲涌動之時,趙孝騫更看重的還是邊境安寧,若是因爲他抽調了燕雲駐軍,而致遼軍犯邊,他趙孝騫便成了大宋的罪人。

父子倆並肩走出宮門,趙孝騫叫來了一直守候在宮門外的陳守。 “派個心腹親信,去一趟遼國上京,與蕭兀納和蕭奉先見面,轉告幾句話……”趙孝騫低聲叮囑道。

…………

遼國上京。

耶律延禧即位後,遼國的國策已經全然改變。

契丹人如今已認清了現實,軍事方面已經主動轉攻爲守,邊境上的遼軍開始朝北方收縮。

儘管宋遼簽下的盟書不大靠得住,但如今的遼國君臣已無暇顧及這些。

與大宋停戰,不代表和平。

如今令遼國君臣焦頭爛額的,是東北方面的女真部。

完顏頗剌淑完成了女真統一後,這個古老又苦難的少數民族部落,陡然煥發出驚人的生機與戰鬥力。

有了大宋經海路提供的糧食和軍械後,女真部更是如虎添翼,不到一萬女真戰士,短短數月便攻下了吉州,英州,最後破了黃龍府。

黃龍府是遼國軍事重鎮,隨着它被女真部佔領,遼國君臣大驚之下,終於認真起來。

恰好這時宋遼簽下了和議,兩國休戰,於是耶律延禧將南方的兵力匆匆調往東北平叛。

可惜遼國勢頹,軍事上也已出現了頹勢,畢竟國中腐敗的風氣早已傳染了軍隊,遼軍上下不能一心,戰鬥力自然是直線下降。

從南方抽調了近五萬遼軍,再加上東北統軍司的近十萬兵馬,十幾萬人氣急敗壞地撲向黃龍府,試圖收復。

然而這個時候的女真部已團結了各個飽受契丹欺凌的民族,如渤海族,奚族,生女真,達魯古部,甚至還有契丹族內部的一些族人,然後完顏頗剌淑招兵買馬,已經擴軍至十萬人。

十萬女真戰士守黃龍府,遼軍根本攻不下,數月之後後勤糧草供應出現了問題,遼軍只能灰頭土臉撤兵。

至於被女真部佔領的黃龍府,以及東北廣袤的城池土地,遼國君臣一時間也拿他們無可奈何,只能憋屈地默認現狀。

無論遼國君臣願不願承認,現實就是,遼國確實已經日薄西山了,曾經被遼軍碾壓的大宋,他們已畏之如虎,就連向來被契丹人視作奴隸的女真部,如今都招惹不起了。

黃龍府丟了,東北廣袤的城池土地也丟了,遼軍試圖收復卻未果,只能捏着鼻子默認了現實,不僅如此,爲了安撫女真部,耶律延禧還忍着噁心遣使,親自給完顏頗剌淑封了個名叫“惕隱”的官職。

官職當然是沒有實權的,它主要的職司是管理遼國皇族內部事務,大致相當於大宋的宗正寺。

一個女真叛賊,讓他管理遼國皇族的內部事,這不扯麼。

連續數月,又是和議又是安撫,遼國似乎恢復了和平,上京的權貴和富人們繼續笙歌曼舞,四海昇平。

沒人注意到,這個爛到根子的腐朽帝國,已經風雨飄搖。

今日一大早,蕭兀納和蕭奉先還在睡夢中,便被宮人匆匆叫醒。

耶律延禧召見。

二人穿戴官服,匆匆趕到遼宮,進殿行禮之後擡頭,卻見耶律延禧一臉喜色,多日陰霾的臉上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蕭奉先是耶律延禧的大舅哥,二人這些年已經很熟了,於是蕭奉先笑着問道:“陛下今日氣色紅潤,不知因何事欣喜?”

耶律延禧從桌案上拈起一份密奏遞給他,道:“你們先看看。”

蕭兀納和蕭奉先二人掃了一眼,頓時露出驚愕之色。

這份密奏是從大宋境內傳來的,遼國雖然轉爲守勢,可遼國的眼線一直不曾間斷對大宋的監視和打探。

密奏上只說了一件事。

大宋官家病危,燕雲主帥趙孝騫或被大宋官家猜忌,已卸下燕雲兵權,匆匆趕回汴京了。

蕭兀納和蕭奉先飛快對視了一眼。

密奏上說的事,對二人來說算不得什麼新聞。

早在趙孝騫回京之前,他便派人告之了二人。

作爲遼奸,蕭兀納和蕭奉先這次對趙孝騫表現得很忠誠,儘管心裡偶爾也冒出反水的念頭,但最終還是十分理智地放棄。

他們對天下形勢看得越來越透徹清醒了,無論燕雲宋軍的主帥是不是趙孝騫,對宋遼局勢不會有任何改變。

遼國的滅亡,是遲早的事。

這不是悲觀,而是鐵一般的現實。

對唯利是圖的蕭兀納和蕭奉先來說,這個時候更要抱緊大宋的大腿,爲將來的前程埋下伏筆。

這時候若是再次反水,跟特麼49年參加guo軍有啥區別?

“陛下,臣已看完密奏,不知陛下的意思是……”蕭兀納試探着問道。

耶律延禧笑道:“天不亡我大遼,宋國官家病危,天下即將動盪,我大遼的機會來了……”

蕭兀納苦笑道:“不,根本沒有機會。陛下當知趙孝騫曾經也被宋國官家急召回京,那時先帝也覺得機會來了,連遣三路大軍南下,結果被宋軍殲滅了十餘萬。殷鑑在前,臣請陛下三思。”

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42章 殺馬砸車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28章 貧窮世子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1章 驚天大案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14章 其志甚偉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10章 君臣初見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729章 背後黑槍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35章 其勢漸成第50章 官封實權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4章 世子出馬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20章 股東大會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章 開新號了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2章 王府獨苗第19章 加恩封官第812章 登基大典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240章 峽谷伏擊
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42章 殺馬砸車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684章 馬幫兄弟第328章 貧窮世子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438章 水落石出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61章 驚天大案第275章 佈局設套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753章 市井故交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14章 其志甚偉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129章 封賞功臣第419章 遼使突至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10章 君臣初見第673章 童謠之威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729章 背後黑槍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25章 汴京震動第352章 要啥給啥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605章 天網恢恢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790章 打破平衡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35章 其勢漸成第50章 官封實權第151章 紹述之爭第242章 御駕親迎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683章 親赴析津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4章 世子出馬第469章 營救蘇蘇第241章 抽絲剝繭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20章 股東大會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442章 火器升級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133章 封侯因果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1章 開新號了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98章 小乙歸心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357章 士氣如虹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2章 王府獨苗第19章 加恩封官第812章 登基大典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488章 施恩謝恩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271章 恩仇笑泯第466章 漢使之風第186章 啃老初衷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245章 行賄內侍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340章 雙管齊下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240章 峽谷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