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5章 科舉實行,皇權漸盛!

秋日的洛陽,城闕巍峨,洛水湯湯。

在暖陽的輕撫下漸漸甦醒,煥發出勃勃生機。

城中的大街小巷,熱鬧非凡,店鋪林立,行人如織。

酒肆、茶坊裡,滿是談天說地的百姓,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而此時,洛陽最大的酒肆——悅來居,更是熱鬧得如同炸開了鍋。

一衆書生圍坐在一起,桌上擺滿了酒菜,但他們卻無心品嚐,熱烈地討論着即將到來的會試題目。

這些書生都是經過鄉試、院試的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此刻匯聚洛陽,只爲在會試中一舉奪魁,踏上仕途,實現自己的抱負。

“如今天下安定太平,此次會試,我看必定是考校治國之道。”一個身着藍色長袍,面容清秀的學子站起身來,高聲說道。

他叫蘇然,來自江南水鄉,自幼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對治國理政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

“蘇兄此言差矣。”另一個身材魁梧,聲音宏亮的學子立刻反駁道。

他叫趙虎,出身行伍世家,雖讀書不多,但對軍事謀略頗爲精通。

“天下雖被我大漢重新一統,但並不安定。各地匪患不斷,別有用心之人衆多,依我看,考校戡亂之策纔是重中之重。”

此言一出,衆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一時間,酒肆中爭辯聲四起,支持考治國之道的和支持考戡亂之策的分成了兩派,各抒己見,互不相讓。

“諸位,且聽我說。”一個一直默默坐在角落裡的學子緩緩站起身來。

他出身貧寒,卻勤奮好學,憑藉着自己的努力一路走到了現在。

“治國與戡亂,本就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如今大漢初定,既要安撫百姓,發展民生,又要平定匪患,維護治安。所以,我認爲此次會試,這兩方面的內容都會涉及。”

衆人聽了,都覺得雲路說得在理,爭論聲漸漸平息下來。但很快,又有人提出了新的問題:“就算知道會考這兩方面的內容,可具體會出什麼樣的題目呢?”這一問,又讓衆人陷入了沉思。

就在酒肆中書生們議論紛紛之時,洛陽皇宮之中,大漢天子劉禪正端坐在御書房內,眉頭緊鎖,看着手中的奏摺。

這奏摺上,寫的都是各地官員上報的關於匪患和民生的情況。

“天下方平,這些學子便是我大漢的未來,是官員的儲備。此次科舉,一定要選出真正有才能的人,爲我大漢所用。”劉禪喃喃自語道。

科舉制度不僅是選拔人才的途徑,更是他削弱世家的利劍。

在大漢,世家勢力盤根錯節,掌控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對皇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劉禪希望通過科舉,選拔出一批出身貧寒、沒有背景的人才,打破世家對官場的壟斷。

“陛下,費禕求見。”一個太監輕聲說道。

“宣他進來。”劉禪放下奏摺,坐直了身子。

費禕快步走進御書房,行了大禮之後,說道:“陛下,此次會試的題目,臣等已經擬定好了,請陛下過目。”

劉禪接過題目,仔細看了起來。只見上面寫着兩道題目:其一,當今大漢初定,民生凋敝,若你爲官,將如何治理一方,使百姓安居樂業?其二,各地匪患猖獗,嚴重影響百姓生活和國家穩定,若你統兵,將如何制定戡亂之策,徹底根除匪患?

劉禪看罷,微微點頭:“這兩道題目出得不錯,既考校了學子們的治國理政能力,又考校了他們的軍事謀略。此次會試,務必要做到公平公正,選拔出真正的人才。”

“臣遵旨。”費禕領命而去。

會試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洛陽貢院外,人頭攢動,書生們懷揣着夢想和期待,早早地來到了這裡。

他們身着整潔的衣衫,手持考具,臉上洋溢着自信和興奮。

“此次會試,我定要高中進士,光宗耀祖。”蘇然看着貢院的大門,眼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

“蘇兄,一起努力。”趙虎拍了拍蘇然的肩膀,笑着說道。

雲路站在一旁,靜靜地看着這一切。

他心中沒有太多的豪言壯志,只想着能夠發揮出自己的水平,不辜負這些年的努力。

隨着一聲鐘響,貢院的大門緩緩打開。

書生們魚貫而入,按照各自的考號找到自己的座位。

考場內,氣氛緊張而嚴肅,只有筆墨在紙上摩挲的沙沙聲。

蘇然拿到試卷後,仔細看了看題目,心中暗喜。

這兩道題目,正是他們在酒肆中討論過的,他對這兩方面的內容都有着深入的思考,此刻正好可以大展身手。

他略作思索,便提筆寫下了自己的見解。

趙虎則眉頭緊皺,思考着如何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戡亂之策。

他雖然對軍事有所瞭解,但真正要將這些知識運用到實際的題目中,還是有些吃力。

不過,他並沒有放棄,憑藉着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努力地答題。

雲路不慌不忙,他先在腦海中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然後有條不紊地寫下了自己對治國和戡亂的看法。

他的答案既全面又深入,既有理論依據,又有實際的操作方法,充分展現了他的才華和能力。

時間在緊張的答題中悄然流逝。

不知不覺,一天的考試結束了。

書生們陸續走出考場,臉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有的面帶微笑,自信滿滿;有的眉頭緊鎖,神情沮喪。

“蘇兄,考得如何?”趙虎看到蘇然,連忙迎了上去。

“還算順利。”蘇然笑着說道:“你呢?”

“我感覺有些吃力,不過也算是盡力了。”趙虎無奈地搖了搖頭。

雲路走了過來,說道:“不管考得怎麼樣,都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就安心等待結果吧。”

等待結果的日子裡,洛陽城依舊熱鬧非凡。

書生們有的在客棧中閉門苦讀,爲接下來的殿試做準備;有的則結伴出遊,欣賞洛陽的美景。

蘇然、趙虎和雲路三人也不例外,他們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梭,感受着這座古都的魅力。

終於,會試放榜的日子到了。一大早,貢院外就圍滿了人。

蘇然、趙虎和雲路三人也早早地來到了這裡,他們的心中既緊張又期待。

“快看,放榜了!”不知是誰喊了一聲,衆人立刻圍了上去。

蘇然、趙虎和雲路三人也拼命地擠到前面,眼睛緊緊地盯着榜單。

只見榜單上,蘇然的名字赫然在列,他高中了進士。

趙虎雖然沒有考中,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而云路,更是名列前茅,成爲了衆人矚目的焦點。

“恭喜蘇兄,恭喜李兄。”趙虎雖然有些失落,但還是真誠地爲他們祝賀。

“趙兄,你也別灰心。此次雖未考中,日後還有機會。”蘇然安慰道。

雲路也說道:“是啊,趙兄,以你的才華,將來一定會有一番作爲的。”

三人正說着,突然聽到一陣喧鬧聲。

原來是一羣世家子弟,他們看到自己家族的子弟沒有考中,頓時惱羞成怒,開始在貢院外鬧事。

“這科舉肯定有貓膩,我們家的子弟這麼優秀,怎麼可能考不中?”一個世家子弟大聲喊道。

“對,一定是有人作弊,我們要討個說法。”其他人也跟着附和道。

書生們看到這一幕,都紛紛搖頭。

他們知道,這些世家子弟平日裡養尊處優,不學無術,考不中是理所當然的。

現在卻在這裡無理取鬧,實在是可笑至極。

蘇然、趙虎和雲路三人也沒有理會他們,轉身離開了貢院。

他們知道,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

通過了會試,接下來還有殿試。只有在殿試中取得好成績,才能真正踏上仕途,實現自己的抱負。

回到客棧後,三人便開始爲殿試做準備。

他們日夜苦讀,互相交流心得,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和見解。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殿試的日子就到了。

洛陽皇宮的金鑾殿內,氣氛莊嚴肅穆。

劉禪高坐在龍椅上,目光掃視着臺下的書生們。

這些書生,都是經過會試選拔出來的精英,是大漢未來的希望。

“此次殿試,朕只有一個問題。”劉禪緩緩開口說道:“你們認爲,如何才能讓我大漢長治久安,繁榮昌盛?”

書生們聽了,紛紛陷入了沉思。

片刻之後,便有人站起身來,開始回答問題。

他們的答案各不相同,有的強調要重視民生,發展經濟;有的主張加強軍事力量,抵禦外敵;有的則提出要改革制度,削弱世家勢力。

蘇然站了起來,他條理清晰地闡述了自己的觀點:“陛下,要讓大漢長治久安,繁榮昌盛,需從多方面入手。首先,要重視民生,減輕百姓的賦稅徭役,鼓勵農桑,讓百姓安居樂業。其次,要加強教育,培養更多的人才,爲國家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再者,要改革吏治,嚴懲貪官污吏,營造一個清明的政治環境。最後,要處理好與世家的關係,既要藉助他們的力量,又要削弱他們的勢力,防止他們尾大不掉。”

劉禪聽了,微微點頭,對蘇然的回答表示認可。

接着,雲路也站了起來。

他的回答更加全面和深入,不僅提出了具體的措施,還分析了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

他的回答,贏得了在場衆人的陣陣掌聲。

殿試結束後,劉禪對這些書生的表現非常滿意。

他根據他們的回答,選出了一甲、二甲、三甲的進士。

蘇然和雲路都高中了一甲進士,成爲了狀元和榜眼。

趙虎也憑藉着自己的努力,考中了二甲進士。

科舉結束後,蘇然、雲路和趙虎三人都被授予了官職,開始了他們的仕途生涯。

他們深知,自己肩負着國家和百姓的期望,一定要努力工作,爲大漢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而在洛陽城的大街小巷,人們也都在談論着這次科舉。

這次科舉,不僅選拔出了一批優秀的人才,也讓人們看到了大漢的希望。

從此,洛陽城的故事,又翻開了新的一頁。

……

洛陽,大漢都城,巍峨的太極殿在日光下閃耀着莊重的光輝。

殿宇飛檐斗拱,雕樑畫棟,每一處細節都彰顯着皇家的威嚴與尊貴。

шωш ●ⓣⓣⓚⓐⓝ ●CO

殿門前的青銅麒麟昂首而立,彷彿在守護着這承載着天下命運的朝堂。

諸葛亮身着一襲長袍,步伐沉穩地邁向太極殿。

他面容清癯,眼神中卻透着睿智與深邃,歲月雖在他臉上刻下了痕跡,卻無損他的風采。

他此次前來,是爲了向劉禪諫言科舉學子任用一事。

步入殿內,諸葛亮恭敬地行了大禮:“陛下,臣有要事啓奏。”

劉禪端坐在龍椅之上,身姿端正,神色間帶着上位者的威嚴與自信。

他擡了擡手,示意諸葛亮起身:“丞相請起,有何事但說無妨。”

諸葛亮微微躬身,神色凝重地說道:“陛下,此次科舉所出學子,若如此急匆匆下派爲官,臣以爲可會太着急了些。他們雖才學出衆,但未經官場磨礪,或許能力不夠,臣建議應先培訓一二,再行外放爲官。”

劉禪聽後,輕輕一笑,目光中透露出堅定:“丞相所言雖有道理,但能通過科舉者,皆是有能力的人,不至於連官都當不了。如今大漢百廢待興,關鍵位置不讓他們去坐,自然有其他人去坐。”

劉禪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語氣中帶着不容置疑的決斷。

諸葛亮微微皺眉,心中暗自思量。

他明白劉禪急於任用科舉新貴,以平衡朝堂勢力的心思,但他更擔憂這些年輕學子缺乏經驗,難以應對複雜的官場局面。

“陛下,官場之事,錯綜複雜,學子們空有理論,恐難以應對實際政務。培訓一番,方能更好地爲陛下分憂,爲百姓謀福。”諸葛亮言辭懇切,目光緊緊地盯着劉禪。

劉禪靠在龍椅上,眼神望向殿頂的藻井,似乎在思索着什麼。

片刻後,他收回目光,看着諸葛亮說道:“丞相,朕明白你的擔憂。但時不我待,大漢如今急需新鮮血液注入官場。這些學子出身寒門,沒有世家的掣肘,他們一心只爲朕效力,爲大漢效力。”

劉禪微微一頓,後面有一句話他沒說出口,關鍵位置掌控在他這個皇帝手中,皇權自然強勢,而世家的權柄必然會被削弱。

諸葛亮心中長嘆一聲,他深知劉禪此舉意在打壓世家,加強皇權。

這些年來,世家勢力在朝堂上盤根錯節,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朝廷政令的推行。

劉禪想要通過科舉選拔人才,打破世家對官場的壟斷,這本無可厚非。

但如此急切地任用新科學子,難免會讓朝堂陷入動盪。

“陛下,臣理解陛下的苦心。但臣還是懇請陛下,給學子們一些時間,讓他們在朝中歷練一段時間,再下派爲官。這樣既能讓他們熟悉政務,又能避免因經驗不足而犯下大錯。”諸葛亮再次進諫,語氣中滿是誠懇。

劉禪沉默了許久,他知道諸葛亮是爲了大漢的長治久安着想,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良久,他緩緩說道:“丞相,此事容朕再考慮考慮。朕會在兩者之間尋得一個平衡,既不耽誤大漢的發展,也不讓這些學子走太多彎路。”

諸葛亮見劉禪如此說,也不好再強求,於是再次行了大禮:“陛下英明,臣告退。”說罷,他轉身緩緩退出太極殿。

諸葛亮離去後,劉禪靠在龍椅上,閉上了眼睛。

任用科舉學子只是他改革朝堂的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着他。

但他堅信,只要他牢牢掌控着皇權,就一定能夠帶領大漢走向繁榮昌盛。

太極殿外,陽光依舊燦爛。

微風拂過,殿角的風鈴發出清脆的聲響,彷彿在訴說着這朝堂之上的風雲變幻。

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148章 破局點,國運之戰!486.第481章 抉擇!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第440章 兄弟就是拿來賣的!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867章 柱國國公,縣鄉亭侯!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431章 正奇結合,以吳練兵!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532.第527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求保底第314章 魏王心如鐵石,曹植才高八斗!第314章 魏王心如鐵石,曹植才高八斗!第61章 變故突生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568.第563章 帝御八女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894章 天象有異,陰陽失衡!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6章 鳳雛龐統499.第494章 改造關中匈奴,羌氐!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363章 劉禪:其他話先別說,我幹了再說!第912章 國本之爭,秦王大婚!第332章 編撰農書,南中大開發!542.第537章 戰略主動變被動。曹真:我成小第140章 勸進稱帝,孫曹聯盟請假條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第869章 青徐土崩,暗流明起!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第167章 刮骨療毒,劉禪二氣曹孟德!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523.第518章 將軍沙場死,神關羽最後的波紋第216章 梅開二度,兵聚壽春!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第38章 擒王斬首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514.第509章 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723章 君子豹變,兩虎爭食!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911章 敕封秦王,漢有大志!第412章 步練師與張春華!第759章 圍點打援,軍心崩潰!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883章 蛇鼠一窩,度田困局!第621章 喪家之犬,亡國滅種!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第806章 只誅賊首,離洛能活!第277章 大將軍也反了?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671章 人心帝術,天下格局!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138章 太子劉禪展神威,講武堂風采初現!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5章 大理城破,公子駕到!(求追讀!)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265章 不搶回甄宓,誓不爲人!第379章 陰謀的味道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11章 講武武選第135章 劉禪生擒曹子孝,宛城風雲!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
第719章 調徵渠帥,共赴國難!第148章 破局點,國運之戰!486.第481章 抉擇!第36章 兵出成都,劍指南中!(求追讀!)第308章 論功行賞,行萬里路!590.第585章 戰術成功,戰略失敗!第47章 殺兄弒父,挑撥離間!(追讀200加更第190章 魏國亂不亂,劉禪說了算!第32章 南中四郡(求追讀!)第397章 我吳國豈是他劉公嗣的後宮?第260章 汝水以南,將盡入他手矣!第440章 兄弟就是拿來賣的!577.第572章 攻略涼州,隴西講武!第57章 進駐王城!(求追讀!)第867章 柱國國公,縣鄉亭侯!第53章 孟獲遁逃,大理城危!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431章 正奇結合,以吳練兵!第858章 強幸魏後,生存之道!532.第527章 勃勃生機,萬物競發!(求保底第314章 魏王心如鐵石,曹植才高八斗!第314章 魏王心如鐵石,曹植才高八斗!第61章 變故突生第796章 城破殉國,大河冰封!568.第563章 帝御八女第750章 天命八年,勢如破竹!第894章 天象有異,陰陽失衡!第259章 美人柔情第426章 尋陽防線,襲擾!第630章 利益相關,江東隱患!第98章 南中事畢,孟獲授首!(二合一大章)第59章 捨身成仁劉公嗣第346章 劉禪:小小江東,還敢不給我當狗?第452章 風流債似乎是有點多了。第92章 陸遜:此子日後必爲江東之患!601.第596章 大爭之世,太子承乾!第6章 鳳雛龐統499.第494章 改造關中匈奴,羌氐!599.第594章 百官,麻將,備戰!第358章 宕渠震動,魏國設局!第169章 三馬食槽,劉禪三氣曹孟德!(已訂第301章 司馬懿被劉禪搞出PTSD了!第115章 陸遜:又是他孃的劉公嗣!(求訂閱第363章 劉禪:其他話先別說,我幹了再說!第912章 國本之爭,秦王大婚!第332章 編撰農書,南中大開發!542.第537章 戰略主動變被動。曹真:我成小第140章 勸進稱帝,孫曹聯盟請假條第673章 人當十萬,舌定幽州!第123章 再見孫尚香,今已非昔比!490.第485章 張遼夜奔!第869章 青徐土崩,暗流明起!第624章 父慈子孝,仲謀落幕!第167章 刮骨療毒,劉禪二氣曹孟德!554.第549章 天下英雄真如過江之鯽!第459章 祭皇陵,劉備的人格魅力!第708章 天下未定,殺雞儆猴!523.第518章 將軍沙場死,神關羽最後的波紋第216章 梅開二度,兵聚壽春!第781章 兵下浚儀,東線斷絕!第38章 擒王斬首第350章 齊人之福難消受,江東美人計!(求第279章 籌糧小問題,坑人更是我劉禪的專業第445章 磨刀霍霍向北行,興復漢室就在前,514.第509章 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第258章 劉禪納命來!第1章 我和趙雲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第723章 君子豹變,兩虎爭食!第319章 欲得長安,先下隴西!(月票50加更第851章 洛陽之戰:亡國在即!第911章 敕封秦王,漢有大志!第412章 步練師與張春華!第759章 圍點打援,軍心崩潰!第473章 正奇相合,圍點打援!第835章 佞臣奸邪,東市斬首!第902章 東宮羣英,死灰復燃!第303章 畢其功於一役,不得不贏的理由!第641章 江東講武,軍號天雄!第883章 蛇鼠一窩,度田困局!第621章 喪家之犬,亡國滅種!第174章 孟德薨逝,梟雄落幕!第806章 只誅賊首,離洛能活!第277章 大將軍也反了?第403章 魏國內政,爭寵!(月票加更!)第671章 人心帝術,天下格局!第685章 止戰之殤,後方之憂!第670章 鮮卑犯邊,吳質醻對!第138章 太子劉禪展神威,講武堂風采初現!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37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5章 大理城破,公子駕到!(求追讀!)549.第544章 聲東擊西,直搗黃龍!第265章 不搶回甄宓,誓不爲人!第379章 陰謀的味道第436章 給岳母治病,長子已經出現?第456章 這口大黑鍋,你背好了!第11章 講武武選第135章 劉禪生擒曹子孝,宛城風雲!第472章 漢國的實力,魏國的兵鋒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