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

第182章 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

蘇武慢慢打馬走在這杭州城的大街之上……

這杭州城,二十萬戶,只看這街道之寬敞,鱗次櫛比之店鋪樓宇,那白牆黛瓦飛檐翹角……

可見其昔日繁華之景象,更也可見昔日裡這裡的人生活的場景……

卻是眼前,一片蕭瑟,街面冷清到了極致,商業活動全部停止,街上除了賊人的屍首,不見旁人……

這百萬之賊,給這座二十萬戶人丁的繁華大城帶來的打擊,已然不可想象!

但蘇武也知道,這裡畢竟是兩浙之中心,乃至江南中心之一,只待賊禍一過,要不得幾年,這裡就會恢復往日繁華之景象……

杭州城爲何如此繁華,只因爲這裡,水路也通,陸路更通,更還通海路。

北宋一朝,海貿極其發達,這不僅是說東亞的海貿,更也說南亞、西亞,乃至地中海,歐洲……

北宋海貿之發達,能到得什麼地步?

福建泉州之地,能有好幾萬的外國人常住,那裡各種教派的教堂林立,什麼祆教、婆羅門教、景教、清真……

那裡更還有久居的外國人在當地成爲大族,其中蒲姓爲最,甚至有泉州蒲半城之名。

也是這蒲姓大族,在南宋滅亡之際,在當地倒戈不說,還割據城池,成爲蒙古人的幫兇,幫着追殺南宋皇族……

這個蒲姓人家,也在後來朱元璋復國的年代,被屠戮全族……

蘇武想起這些,不免也是知道這杭州城裡,其實也有不少高鼻深目的外國人。

不免還想,此時大宋之天下,六個市舶司,也就是六個“海關”衙門,分別是廣州、杭州、明州、泉州、溫州,最後一個便是京東密州,密州算是其中湊數的,也是唯一一個北方市舶司。

六個市舶司,其中三個,就在兩浙,杭州是中心之地,杭州海灣裡,若是無有這場亂事,那也是海船林立,遠比山東之地多得多。

至於明州,其實就是寧波,溫州就不必多言了,這兩個地方,還都在杭州附近不遠,明州更與杭州在一個海灣之中。

這兩浙之地之富庶,不僅因爲江南魚米之鄉也,也還因爲海貿之發達。

這個時代海貿能帶來多大的財富呢?

往前推幾十年,慶曆年間的數據,六個市舶司,一年海關稅收就有一千九百七十五萬貫,這僅僅是海關稅收,還有給商人帶來的貿易利潤,乃至城池裡的商稅,那更是天文數字……

別的不說,就這份海關收入,哪怕一個女真人頭價值四百貫,也夠買下所有女真的人頭了。

蘇武打馬在杭州的大街上,想着這些,他在想什麼?

想的自然是錢,當然,也不是想着海貿之事,海貿自有人去做,蘇武一時半刻還真插手不到這些生意上來。

但就看眼前這蕭條的杭州城……

蘇武想的是……買買買!

這城中,越是大戶,此時越是人丁不多,死傷慘重,所有商業上的關係網,上下游,其實都被破壞……

買什麼?

自是買房屋,買地皮,此時來買,價格必然低到不可想象,幾乎就是白菜價。

不是蘇武有意要發這戰爭財,而是蘇武需要大量的經濟來源,江南兩浙去京東兩路,水路也行,海路更便,雖然看似相隔千里,其實就是沿海“毗鄰而居”。

發展之道,便也不必侷限一地,這杭州也好,越州(紹興)也罷,都在賊寇肆虐之下,正是抄底的時機,與其讓別人來抄底,不如讓蘇武來抄底。

再加上如今蘇武在江南之名望,乃至蘇湖之地豪富人家的人情。

這事,越發可做。

但蘇武自己,沒有那個時間空間來做,自就要尋人來做,留大批人手在此,杜興先幹起來。

至於這件事到底交給誰?

善於經營的撲天雕李應,再合適不過。

這種事,還是得父老子弟來行,父老子弟有根,有家族親眷,更好掌控。

再想這杭州之地,將來也要來個知府相公,這位知府相公也很重要,如今是童貫打下了杭州城……

自不用說,童貫當操弄其中,此人必也是蔡京王黼朱勔等人的對立面。

蘇武想來想去,只要這些事都妥當了,這杭州越州等地的抄底大計,必會給蘇武帶來不可想象的利益……

什麼造肥皂燒玻璃,與這種事比起來,那真是不可相提並論……

馬上就得幹,明日開始就得讓杜興帶人着實來幹,先去杭州府衙,府衙裡有存檔資料,也要控制在手,土地與宅邸地契之類,在官府裡都有存檔,只需要“按圖索驥”,事半功倍。

只要願賣,那就願買,價格只看怎麼談,眼前之杭州,至少已是十死其五,人心早無,怎麼都好談……

哪裡來的錢?蘇武此時手中還有不少,後續的……

蘇武也不急,先把童相公迎到杭州府衙裡來,府衙已然改成了皇宮,先讓軍漢們把那些僭越之物都收拾一下。

大事之前,先開小會。

蘇武與童貫兩個人的臨時小會議。

童貫之喜,就在臉上,便是進了府衙,還當真好好把這“皇宮”參觀了一番,邊走邊說:“沐猴而冠也……”

蘇武也笑:“小賊之輩,野心甚大,不免貽笑大方……”

童貫雙手背後,笑着來看蘇武:“你說……此番報捷,該如何與官家去說?”

蘇武只道:“實事求是去說即可……”

童貫點着頭:“實事求是也是應該,其中門道,你也當學,晚間啊,我親自執筆來擬,你呢,在旁看着……好好學一學其中門道……”

“多謝樞相……”蘇武點頭答着,興許也真要學,說話是門學問,實事求是也是門學問。

童貫已然就來問:“子卿啊,這城內約莫有多少錢糧之物?”

蘇武還真“約莫”了一下,也就是各處存放錢糧的地方,都去看了看,便也來答:“錢財之物,那些金銀布帛之類,全加在一起,約莫有一千萬貫上下,糧食一時算不清楚,但三五十萬人吃一年,當是不在話下……”

童貫眉頭一皺:“怎的只有一千萬貫左右?”

蘇武其實也頗有些失望,就這麼全城去搶,這杭州城,也不可能只搶得出一千萬貫之數,翻上幾倍纔是正常……

蘇武想了想,答道:“許是那方臘臨走之前,帶去許多,只管再追到方臘之所在,興許還有一筆鉅款……”

二人之間的小會,便是話語直白得緊。

童貫點着頭:“糧食帶不走太多,畢竟這滿城之人也要養活,還有周遭州府也要賑濟,不能真把百姓都餓死了……但這錢財……”

童貫說到這裡,腳步微微一停,便也來看蘇武。

這是考驗嗎?顯然不是,這是商議。

蘇武只管來說:“各部出了力氣的,撫卹賞功之類,自當先給,當是大手筆。至於如何分一分,倒也不必太多……”

蘇武此時,已然是謀大事的層面了,大手大腳的念想不適合此時與童貫之間的商議。

童貫只問一語:“你攏得住他們嗎?”

這個問題,顯然很有深意。

攏不攏得住,就是各部之人,服不服他蘇武,能不能按照他蘇武的想法來辦事。

財帛動人心,按理來說,這般打破杭州城,那城內之兵,應該到處在搶,此時此刻,卻是被蘇武提前之軍令,只把這些錢糧之處都一一控制。

這已然就算是攏住了……

接着要做的,那就是賞功與撫卹,升遷之類的,在童貫在蘇武,錢財也一樣。

怎麼讓各部都不生嫌隙,都安然接受,這也是門大學問。

蘇武點了頭:“當是攏得住。”

童貫一臉欣慰:“那再好不過。”

說完此語,童貫接着邁步去走,又開口:“剩下來的錢呢?你準備如何處置?”

蘇武等的就是這話,只答:“運往汴京,那是萬萬不可……”

那當然不可,這個時代的巨量錢財,可以藏在家鄉家族裡,但童貫可沒有家鄉家族可言。

但一定不可以運到京城童貫的宅邸去,爲何?

因爲這需要大量的車駕人手來運,這是瞞不住人的,若是這麼多東西往童貫的宅邸去運,那真是東京城裡最大的熱鬧了,只怕整個東京城都要來看熱鬧,天子都要來看看熱鬧……

那童貫命就活到頭了。

“自是不可往東京去運,你繼續說說就是……”童貫也在皺眉。

這錢有時候也是麻煩事,當然,也萬萬不可能把這錢直接交給蘇武……

蘇武便答:“樞相,如今,這杭州之地,土地屋舍賤得了最低,既然錢動不得,不若就買東西,都花出去……”

蘇武也不打算與童貫藏着掖着,這事,還得靠童貫來辦,有時候,道理很簡單。

這錢,童貫不可能直接都給了蘇武,童貫也不是那品格高尚之輩,把錢都上交朝廷,那這錢自然就要有去處……

那自然都是以童樞密的名義來運作,只要運作,童樞密自然也要人手來幫他運作。

至於這錢,最後到底屬於誰……

其實不重要,錢數大了一定地步,必然不會屬於某一個人,只會屬於一方勢力,或者一方組織。

誰代表了這方勢力或者這方組織,這錢自然就屬於誰,確切來說,是屬於誰來管理運作。

現在,童樞密來代表,那就是童樞密的名義來運作,將來,童樞密失勢了,或者去了……

反正,蘇武深刻明白其中道理,這筆錢,好說……

還有一個道理,這錢生出來的利益,屬於誰並不重要,給誰用才最重要,這錢,還能給誰用呢?

別人興許也能用上一些,但其中大頭,不給他蘇武用,還能給誰用?

此時,蘇武也不可能瞞着所有人,把這些錢摟到自己口袋裡,但,摟不摟,其實區別不大,真去摟了,反而得不償失。

童貫腳步慢慢在走,腦袋裡也在想,卻是一語來:“買下這麼多產業,便要大量人手來經營……更要信得過的人手來經營,否則,那也是麪餅打狗去……”

童貫歷經世事,那也一眼就看透其中,這朝廷也好,私產也罷,一旦不在自己親手握着,看不住,都是白搭。

上位者,有上位者的視角。

蘇武只管來言:“下官願承此事……”

“你?”童貫腳步又停,來看蘇武。

蘇武也不慌亂,只道:“若是理不順,下官賠出來就是!”

蘇武直接給個兜底方案。

童貫眉頭一鬆:“那倒是也可,子卿啊,你本也知道,朝廷正是缺錢之時,樞密院裡更是捉襟見肘,來日要起大戰,這錢缺得緊呢,你說要買土地房舍,這倒不是不可,畢竟錢花出去再生錢,最好不過。但你也要知道,到時候要用,當也就要有才行……”

“下官知曉,那這事,下官就承下來,來日起大戰,下官自也在陣前,無錢豈不是用命去說笑……其中利害,下官銘記在心。”

蘇武直白非常,就是要把這事爭到手來,可不止是眼前杭州城內的,還有方臘帶走的,不止是杭州的錢財,還有州縣五六十個……

這筆鉅款,就是一個巨大的基金,這差事可不簡單,承接在手,其中利益,更不必多說……

童貫終於認真點了頭:“好,既然你這麼說了,那此事,就允了你,你可辦好,萬萬不要辦砸了。”

“遵命!”蘇武點頭。

如今,局勢大不同,就看歷史,往後之戰,劉延慶能臨陣而逃,而种師中卻因爲賞賜不繼戰死。

兩人本都是戰功而起的西北悍將,頭前也都是生死戰場上奠定的名望,爲何陡然區別那麼大?

蘇武不免再想,劉延慶其人,與麾下之兵,何以打完方臘,陡然就不善戰了?乃至靖康之後,劉延慶之子劉光世,依舊大軍在手,卻也是表現得一塌糊塗,屢戰屢敗,卻又能次次都成建制逃脫,也混了箇中興四將之名……

而种師中身邊,哪怕最後戰死,依舊還有親衛之人跟隨不散共同赴死?

興許問題就出在這方臘之戰,劉延慶帶兵到江南兩浙之地來打過方臘,而种師中沒來。

乃至也想……按理說,童貫在這一戰之中,其實並沒攏住巨量的財富。

換句話說,許也是劉延慶剿方臘,歷史上是居首功的,劉延慶本該是軍中老大,就當是此時此刻蘇武這個角色,劉延慶當是縱兵發了巨量之財富,兵荒馬亂之中,都是奮勇敢死之輩,滿城亂賊在剿,童貫也無奈何,說不出什麼來……

而如今不同了,蘇武纔是首功,更也是軍中老大,他蘇武不縱兵,劉延慶也沒資格縱這個兵了。

就好比剛纔,童貫問一語蘇武,城中多少錢糧,蘇武是實話實說,其實也能不實話實說,就說五百萬貫,四百萬貫,有何不可?

童貫又怎麼可能一一去數呢?

只要蘇武能與各軍之人媾和清楚,雨露均沾,大家滿意,事情就到此爲止了。

但蘇武不這麼做,自有不這麼做的道理。

蘇武其實只有一念,他還想贏,贏那宋遼之戰,再贏那宋金之戰。

蘇武也知道,來日戰陣之上,他其實就是歷史上童貫的角色,哪怕童貫還在。

當然,蘇武必不可能是童貫的官職,只是那個角色而已。

童貫與蘇武的小會還在繼續,便是童貫接着又問:“北邊之軍,你準備如何打發?”

如何打發?

蘇武牙關一咬,直白說道:“城中糧食多,自是不能讓他們餓着……”

“嗯?”童貫顯然意外,就問:“當真一錢不給?”

“他們不是有朝廷的俸祿嗎?他們既然不曾立功,豈能受賞?當然,樞密院衙門,那也是不差的,死傷撫卹,自不能少!”

蘇武答得認真。

“你真也不怕徹底把人得罪死了,那可不是譚稹一人,那是京畿各軍,還有一個辛興宗……”童貫興許覺得蘇武這麼幹,多少還是有些不妥。

也是童貫樞密院使當久了,從來不會這麼行事,天下各路,禁軍八十萬餘,廂軍四五十萬,每一張嘴,那都要照顧到,生怕出亂事。

蘇武卻答:“樞相,早就得罪死了,難道我多給他們一些錢財,他們就會念我的好?並不會,那又何必給呢?亦或是他們心中不忿懷恨,還敢在此時譁變不成?他們要是有這般膽氣,那就讓他們變一變看看……”

蘇武如今說話,當真不同以往。

童貫看着蘇武,也是稍稍一怔,想得一想,道理也對……

蘇武繼續來說:“只待戰事鼎定,殿前司下各軍,是拉攏是打壓,樞相心中當也有定計……”

童貫便是慢慢來答:“若是以往,興許還有拉攏之可能,而今,那殿前司下各軍,是萬萬不會到你我之手的……”

童貫說出了一個道理,帝王之術也,趙佶再怎麼不會當皇帝,這點基本的心思與手段還是有的……

帝王之術,平衡之道。樞密院已然要成一家之樞密院了,童貫的樞密院,且童貫其人,還無人能替,但凡不是這多事之秋,童貫也當不了這麼久的樞密使。

既然是這無奈之局,天子也好,相公也罷,便是萬萬不可能讓京畿之禁軍還落童貫之手,這便是一個小學生都能明白的道理。

這甚至與信任與否沒有關係,他就是帝心人心,乃至就是隱性的制度。

蘇武只管來答:“那就更不必給錢了,糧食可以多給,只管教他們吃飽就是!”

童貫笑了笑:“你這廝啊……器量小得緊。”

蘇武也笑:“只管下官是那樞密院裡最壞的人!樞相不需與他們多言,只管我來言,他們要恨,便只管恨我一個!”

蘇武主動背鍋,給童貫背鍋,哪怕童貫也不一定要蘇武來背鍋。

但童貫聽來,笑意更濃:“你啊,長進得真快,到得天子駕前,我也當少些擔憂……那此事,我就不多管了,你當是軍中一應之事,皆在你手,只當讓他們覺得我是老了……”

蘇武立馬來說:“樞相身強體健,便是百歲也不難……”

“哈哈……”童貫擺着手,再邁步,那一步跨度也大,只道:“那譚稹想來也當入城來了,到時候啊,你自去見他,就說……我病了!”

蘇武明白,童貫此時心中也爽快,兩浙路制置使,頭前多大的威勢?頤指氣使,耀武揚威,不把人放在眼裡。

而今倒好,也就只配與五品的軍將蘇武說話了。

“樞相放心,我自當讓樞相心中再爽快一二……”蘇武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有些人頭前露的那些臉,那就要痛痛快快打回去。

樞相心中,不免也有一種昔日謝安那“小兒輩大破賊”的裝逼之感。

人,怎麼能不喜歡裝逼呢?

只是年紀大了,見識多了,要裝的是高端逼。

怎麼才顯得更高端?童貫擺擺手:“誒……兩浙路制置使,封疆大吏也,不可慢待。”

這脈搏,蘇武是摸得一清二楚,只管愣頭愣腦說道:“他自不把樞相放在眼中,我又豈能把他放在眼中?”

“你這廝……你這廝……誒呀,不通人情,還當多學。”童貫回頭來,擡手點了又點。

“若是譚稹之事,那我不學!”蘇武一語鏗鏘。

“唉……不可教也!”童貫邁步去,好似還真生氣了一般。

蘇武只管後頭跟着,再晚一些,各部軍將都匯聚而來,還有大會要開,還有得忙碌……

許多工作要安排,最眼前的,那就是個杭州百姓發糧,大軍圍困好些日子,不知已然餓死了多少,又還有多少人就在餓死的邊緣,早發一顆糧食到手,多救幾個活命。

城內,賊軍大量投降之事,也要安置,蘇武船隻也多,只管一船一船抓緊時間往家中運,乃至還可以租用民間船隻,海船也行。

只是杭州灣裡沒多少海船了,都往廣州泉州之地去躲避戰亂,還要等上一些日子,纔會回來……

大會在開,各種差事議定之後,就要先來論功行賞,升官加爵之事,那還得之後來說,此時此刻,只管先發錢。

只聽蘇武來問:“城中各處錢糧之地,當是不能生出亂事來……”

劉延慶只管笑着來答:“蘇將軍放心就是,有將軍之令,豈敢亂來。”

韓世忠也笑道:“將軍放心,都看管得嚴嚴實實,我那裡點數也點好了,只等將軍調撥就是!”

如今,軍頭蘇武,在這軍中當真有人心,衆人信任自不必說,便是人人都知道,蘇將軍,定是不會有什麼厚此薄彼之事,義薄雲天之名,那是說笑?

蘇武不亂來,那便是誰也不亂來。

蘇武笑着點頭來說:“好,那全軍上下,自當一視同仁,死傷撫卹,皆按照我軍中規矩來,想來諸位早早也知道了,不作更改。賞功之事,也是一樣,披甲之賊頭,一顆三十貫,未披甲之賊頭,一顆十貫。至於其他大賊,按照大小,百十貫到一千貫,先登諸部,諸位擬個名單,軍功大小你們自議,只管擬來了,一百貫到五百貫不等……足額發放,另外,但凡列陣參戰之戰兵,一人再賞二十貫,輔兵十貫。”

此時此刻,衆多軍將當面,蘇武要做的,那就是雨露均沾,誰都有,誰都一樣。

跟着蘇將軍上陣就能發財,這件事,要整個大宋都知曉。

劉延慶已然就笑:“蘇將軍果然高義也!”

那姚平仲都笑起來了:“如此,兒郎們當是喜笑顏開,我代兒郎們拜謝蘇將軍!”

韓世忠哈哈笑來:“嘿嘿……我就知道,將軍最是疼惜兵將!”

倒是武松魯達等人,笑是笑,並不多說,便是習慣了,知道勝了,那錢就嘩嘩的來。

蘇武還來繼續說:“待得這些錢都發下去之後,各部,再來與會,到時候……”

說到這裡,蘇武故意停了停,一臉笑容看了看衆人。

劉延慶便是來問:“蘇將軍,到時候如何?”

蘇武先環看一圈,看的是衆人希冀的目光,感受過之後,伸手出去,左右劃過,再來開口:“到時候啊,諸部,諸位,哈哈……”

不說明,但其實就是說了。

衆人個個喜笑顏開,互相對視,這還用說破嗎?這還能不懂嗎?蘇將軍何許人也?

“多謝蘇將軍!”劉延慶知道,在場衆人,都要發財了。

便是這江南來得好,開戰之前,蘇將軍就讓衆人發了一筆,打完之後,顯然又要發一筆、

“拜謝蘇將軍!”王淵都起身來拜了。

且看衆人,一一起身來,關勝也是激動不已:“拜謝蘇將軍!”

姚平仲倒是不起身,也不說什麼拜謝,只是嘿嘿笑着,他就是這個脾氣。

韓世忠只管一語來:“哥哥,我就不說什麼了,只管等着與你痛飲一場!”

那劉光世也起身來:“哥哥,同飲同飲……”

蘇武擡手一揮:“好了好了,不是掙這一遭,還有一遭呢,接下來,當要追擊那賊首方臘,他身邊,必也還有豪富身家,那些各地賊寇,想來身家也是不菲,只待徹底肅清賊寇……諸位,哈哈……”

“願爲先鋒!”韓世忠最先開口。

劉光世便也來說:“次次都是你爲先鋒,此番,該我當一回先鋒!”

這是什麼?這是爭功勞嗎?不全是,這是“搶錢”。

便是都知,此後之戰,可不比今日,此後之賊,更都是驚弓之鳥。

蘇武擺手笑道:“還早還早,先鋒之事再說再說……至於加官進爵,只待樞密院慢慢來定,諸位放心就是,只管是我在樞密院裡,誰的功勞也埋沒不得,我都一一看在眼中,到時候,我自與諸位據理力爭!”

別人說這話,那興許是場面話,蘇武說這話,那自不會假。

衆人又是起身來謝,連那姚平仲都起身來謝一語:“蘇將軍若是在樞密院裡把這件事辦得公平公正,我自記在心中就是!”

其實這話,也並不妥帖。但姚平仲能說出來,那就已經不容易了,他這輩子,就是不會說話,乃至賞功之事,他頻頻吃虧倒黴,吃誰的虧?就是吃童貫的虧,童貫是真的不喜歡他。

這人,倒也讓人喜歡不起來。

蘇武聽得這話,也愣了愣,他倒也不計較,只管來笑:“姚將軍此番,穩固中軍,死戰不退,再怎麼說,當也至少升個從四品!”

姚平仲聽得一愣,看了看蘇武,卻道:“蘇將軍可莫說大話。”

什麼鬼?

蘇武又愣了愣,還是劉延慶去拉了拉姚平仲,埋怨一語:“誒,老姚,你這廝……蘇將軍什麼時候說過大話?莫要胡說八道。”

姚平仲也反應過來了,連忙又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若是當真遇到難處,便也不必如此,蘇將軍盡力就是,從四品與否,我也不那麼在意……”

蘇武臉上好看多了,這老將軍也是……難怪不招人喜歡,但……蘇武喜歡,只管又說:“只待來日看着就是!”

“多謝蘇將軍!”姚平仲終於說了句好聽的。

蘇武左右一瞧,便道:“那城中差事,就先拜託諸位了。”

劉延慶大手一揮:“好說好說……”

會開到這裡,大概就要散了,只待之後再來開會,蘇武已然起身……

卻是門口忽然聽得呼喊:“兩浙路制置使譚相公到!”

譚稹,身後帶着軍將三四十人,呼啦啦魚貫而入,架勢倒是威武不凡。

那譚稹頭前第一個,進門來,更是眼神看天花板,龍行虎步而入,便先開口:“何事笑聲連連?論功行賞呢?怎的不等本使同來商議?”

在場衆人,轉頭去看,只看那譚稹腳步往前來,直往中間去,那中間之處,本有龍椅,當然,此時龍椅被清出去了,便無座位。

譚稹走過去,站定當場最前正中,左右一掃,又問:“童樞相呢?論功行賞,怎的童樞相不來主持?”

蘇武本是坐在左手第一,此時自也就是坐在譚稹身側,便是來答:“童樞相身體略有不適,歇息去了。”

只聽得此語,譚稹面色稍稍一喜,左右再看:“唉……童樞相啊,爲國操勞數十年,年歲如此大了,還在爲國奔走,着實教人敬佩。年歲大了,花甲早過,六十有六,本也不該再讓他奔走這千里之地,皆是我等不堪,不得天子看重信任,不能讓朝廷放心,所以無奈,唯有讓童樞相如此操勞,果真,操勞出病來了,豈不教人痛心?不免也是那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古往今來,人臣之楷模也……”

誇得實在是好。

說得也實在是清楚明白,說得蘇武面色也變,劉延慶心中也緊。

死而後已,一個死字,此時在許多人心中,在劉延慶心中,那就是千鈞之重……

蘇武橫眉看着譚稹,這張臉,得打!

卻聽譚稹又說:“既然童樞相不能主持此論功行賞之事,那便由我代勞吧,且說說,此番破城,得錢糧多少?如此也好賞賜軍功,也好賑濟百姓……”

爲什麼譚稹來晚了?因爲頭前沒人通知他來參與這個會議。

爲什麼他又能趕到?因爲他派人盯着看着,豈能錯過?這城池之中,錢糧無數,豈能不爭?再不爭,麾下八萬多軍,哪裡還有軍心人心可言?

這一語,只聽得劉延慶王淵姚平仲等人,面色一沉,這蘇將軍都已經分好了,卻又要橫生枝節……

這上官又萬萬惹不起,兩浙路制置使,哪怕拿劉延慶來比,官職之差距,那也是十萬八千里。

莫不是……頭前蘇將軍所言,都要不作數了?

如之奈何?

那就是又來八萬多人來分……

只問,那北路八萬之軍,做了什麼?是先登了?還是退了援賊?

衆人豈能不知,南邊已然攻城,北邊還動都不動,這麼點小心思,滿場誰看不懂這點心眼子?誰能不氣憤?

唉……

衆人皆是無奈,心中也緊,話語自也不敢來說,這可怎麼辦?總不能真就沒點公平公正可言吧?

衆人目光,自覺不自覺,都往蘇武看去。

衆人卻也擔憂,童樞相不在,蘇武真說起來,也不過是個從五品武夫罷了……

第327章 急急急,三個急!第12章 來啊,打二十大板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87章 我不是文盲!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200章 朕乃永樂聖公,朕乃天子,天命在朕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148章 好戲就要上演了,定是教你大開眼界第218章 相公待我好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第297章 陛下有令,不戰了!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68章 都監說笑第264章 可是那般的好漢大丈夫?第347章 大王是說看他來日鬧一鬧?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115.第115章 將軍大恩,小人沒齒難忘!第197章 今日撥亂,正是吾輩!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240章 隨陛下遷西京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114.第114章 萬萬不敢捋蘇將軍虎須!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331章 朕要下詔,廢天子再選儲君!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273章 願爲蘇帥牽馬墜蹬,百死無悔!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137章 老了好,老了就看不到了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164章 悍勇敢死又如何?前赴後繼又如何?十萬之眾又如何?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11章 都頭當真好膽氣第333章 好女婿,你就學吧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230章 君子風範,不外如是!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81章 陛下放心,我還能勝第53章 拜見欒師父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59章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348章 誅殺國賊!106.第106章 當亡,該亡。第55章 見過哥哥!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273章 願爲蘇帥牽馬墜蹬,百死無悔!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113.第113章 你還有幾分本事呢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第80章 主人饒命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第38章 投石問路第147章 尿了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17章 他蘇武算個甚麼物什?第220章 我兒,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110.第110章 那就先剿一剿嘛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134章 他一個武夫,何以有資格代朝廷招安與我?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
第327章 急急急,三個急!第12章 來啊,打二十大板第239章 大事不好,餘睹叛國去也!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95章 都監威武!將軍威武!第177章 錢糧之處,把握在手!第87章 我不是文盲!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200章 朕乃永樂聖公,朕乃天子,天命在朕第254章 哥哥此話當真?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148章 好戲就要上演了,定是教你大開眼界第218章 相公待我好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21章 只聽說水泊梁山起了大賊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第125章 呸!什麼東西!第297章 陛下有令,不戰了!第215章 學士果真不羈之人也!有先賢之風!第68章 都監說笑第264章 可是那般的好漢大丈夫?第347章 大王是說看他來日鬧一鬧?第75章 合夥生意,一起發財第271章 你當真謀逆不成?115.第115章 將軍大恩,小人沒齒難忘!第197章 今日撥亂,正是吾輩!第225章 天下軍漢是一家!第240章 隨陛下遷西京第129章 將軍!一定要殺光他們!第267章 我自與城池共存亡!第323章 哎哎哎!毀了毀了毀了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306章 我夫君的兵,夫君不回,誰也不能動第158章 命懸一線,且看你如何求生?第282章 他他他會死?第123章 已是精銳,可當大用也第67章 設計拿賊?這多無趣第176章 你啊你啊,膽子比天都大!第8章 二郎啊,你當聽都頭的話語纔是114.第114章 萬萬不敢捋蘇將軍虎須!第205章 新城,你來吧第79章 小乙哥來了!第331章 朕要下詔,廢天子再選儲君!第166章 不要,奴家不要你去!第2章 都頭,你再好生考慮一二第72章 豈不教人笑掉大牙?第273章 願爲蘇帥牽馬墜蹬,百死無悔!第172章 將軍真乃是軍中及時雨也!第35章 狗急跳牆,不得不防第91章 你你你不是好漢!第137章 老了好,老了就看不到了116.第116章 差充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第211章 詩詞,小道爾,不堪一弄!第164章 悍勇敢死又如何?前赴後繼又如何?十萬之眾又如何?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第222章 尋死不是這般第11章 都頭當真好膽氣第333章 好女婿,你就學吧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230章 君子風範,不外如是!第58章 容我再思慮,再思慮第281章 陛下放心,我還能勝第53章 拜見欒師父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59章 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第348章 誅殺國賊!106.第106章 當亡,該亡。第55章 見過哥哥!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273章 願爲蘇帥牽馬墜蹬,百死無悔!第159章 有賊有賊!救命救命!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329章 來都來了,哥哥帶你搏富貴!第334章 大勝啊,定要大勝!113.第113章 你還有幾分本事呢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第80章 主人饒命第253章 得辦,得辦好!第130章 今夜莫求饒!第332章 在下大名趙構!小字德基。第152章 老天著實不公!第38章 投石問路第147章 尿了第350章 漢唐歸矣,漢唐復矣!第17章 他蘇武算個甚麼物什?第220章 我兒,當不是貪生怕死之輩!第296章 這般是爲何啊?第258章 恕罪恕罪,大學士恕罪啊第257章 報了此仇,便是喜!第84章 畜生吶,畜生都不如啊!第279章 不好不好,這不是米擒!第317章 此子,斷不可留也,着實乃僭越悖逆第7章 五百貫,你聽不明白嗎?110.第110章 那就先剿一剿嘛第191章 剝皮抽筋,油鍋煎肉!第134章 他一個武夫,何以有資格代朝廷招安與我?第219章 子卿,聽你的就是!第20章 對,哥哥說得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