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老頭不舒服,何雨柱卻是開心的笑了起來。
總不能什麼事,都只能他一個人難受,有苦大家一起吃麼。
當然,何雨柱不光會“威脅”,他也會哄人。
何雨柱笑道:“您老少來這套,要是廠子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在國際上闖出一點名聲。
廠里老工人吹牛的時候,肯定是把您掛嘴上。
到時候,我們這些人,還不知道被拋到哪去了。
再說,我給您一個實際好處,等明年您退休了。
我返聘您來我們學校當校長。
到時候,從這個學校出去的人,都是您的學生。
看到我們那個高級班沒?
要是以後這個班,正式展開。
裡面要是出個把研發上的人材。
您想想,到時您老的臉上是不是很有光彩?····”
“嗝···”何雨柱的忽悠還沒說完,老艾同志突然就打了個飽嗝,他詫異的說道:“咦,我還沒吃午飯,怎麼感覺這麼飽呢?”
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畫餅充飢的梗,大家都懂。
不過拿出來在電視機廠當段子說的,還是何雨柱先搞起來的。
以前都是何雨柱拿這個梗“譏諷”老艾的許諾。
如今,老艾同志終於抓住了機會,把這個梗又還給了何雨柱。
何雨柱湊上前去,在老艾耳邊低聲說道:“您老還別不信,現在各個大學這上面都不教學了。
您幫我找幾個對數控有研究的老師,只要咱們這學校能發展起來。
以後我讓那些人,給您在學校塑座雕像。”
“真的?你不是糊弄我老頭子?”老艾也是低聲說道,看他臉上的精彩神色,明顯就是動了心。
雁過留聲,人死留名。
只要是有追求的人,很少會對名氣不感興趣的。
哪怕老艾知道這個時候,提這種事不是很符合目前的形勢。
但何雨柱的話語,就像個鉤子一樣,鉤的他心裡癢癢的。
何雨柱點點頭,倒是正色了一些,他看看天,看看左右前後,這才嘆息着說道:“老牛這些人回來,您老就該看出點什麼了。
就像您老想着退休,要選好一個接班人一樣。
·····唉····”
何雨柱說的並不隱晦,老艾這種老江湖肯定能懂。
他也是下意識的看看天,神色複雜,最後卻也是嘆息了一聲。
港島,小丫頭何媛蹦蹦跳跳的,揹着她的小揹包出了學校。
原本在四九城留的兩個小辮子,如今已經變成了披肩長髮。
那張帶着點嬰兒肥的臉蛋,也是消瘦了一些,讓她的美更加立體化。
身材倒是繼承了她媽的優點,小丫頭原來對這個事很苦惱。
因爲她的前凸後翹,加上她那張遺傳自劉婷,有些國泰民安的臉蛋,在學校裡,在大街上,總能吸引很多異性的目光。
按照小丫頭自己的話語來說,就是恨不得割掉一點。
她的心態能轉變過來,還多虧婁曉娥。
這個“嬸嬸”在郭書苗坐月子的時間段裡,很好的替代了郭書苗的“工作”,並且給小丫頭解決了她厭煩的問題。
這個事情,還真的只有婁曉娥能做到。
因爲,郭書苗略等於無。雖然到港島這兩年,郭書苗因爲生活變得富裕,營養充足,也是有一定的增幅。
但底子就在那,就算翻倍,也是比不上婁曉娥的規模。
跟劉婷就更無法比較了。
所以她是從來沒有過何媛的這種煩惱。
也不說別的了,就說她生了個閨女,何大清各種下奶的湯,天天給她燉。
但她閨女的肚子,還需要請奶媽解決。
那個小肉丁,還沒到認人的時候。
但要是婁曉娥跟郭書苗坐在一起,郭書苗抱,小肉丁就哭。而婁曉娥抱,那小肉丁就使勁往婁曉娥胸口各種蹭。
按照婁曉娥請的嬰幼兒營養師解釋,這是因爲婁曉娥身上的母性氣味更重一些。
這讓郭書苗相當鬱悶。
wWW ▪ttκд n ▪¢○
婁曉娥帶着何媛去了專門的女性內衣店,比如說現在港島東家的品牌“戴爾芬”,就是主打高檔女性內衣品牌。
既然是高檔品牌,那裡面自然不光是賣幾件內衣啥的。
那裡面還有各種專業人士,會對何媛的心理進行開解。
至少現在的何媛已然能正視自己的美麗,而不是因爲她的長相,身材比同齡女孩子“優秀”,而感到煩惱與焦慮。
這個事情後,也讓何媛跟婁曉娥的關係越加融洽。
就連何大清,也從原來的擔心害怕,變成了贊同。
何媛跟同出來的女同學們,告別過後,目光就掃向了停在路邊的各個小車上。
原來都是何大清安排司機過來接她。
但最近小丫頭的業餘生活,變得充沛了許多。
婁曉娥經常過來接她,出入各種高檔場合,帶着她去見識一下。
也就是培養何媛所謂的貴族氣質。
後世,所謂貴族氣質,成了一個玩笑。
某些“名媛”穿幾件品牌衣服,借輛豪車,然後去某個高檔會所,合夥拍照打卡···
連倒杯紅酒,拿着刀叉,都得給別人說出個一二三來。
好像她們那樣纔是高貴的。
當然,一開始那些人,還真忽悠了一些暴發戶給她們的奢侈買單。
後來網絡發達,那些玩法,也是玩不通了。
也就是咱們人口基數實在太大,所以還能容忍那些妖怪橫行。
但嚴格來說,那些“名媛”做的也對也不對。
名媛氣質的確是要薰陶的。
就像一開始的何媛,吃西餐的時候,連刀叉都用不好。
但婁曉娥教她的第一課,並不是怎麼使用刀叉,而是讓她別緊張,就像是在自己家裡吃飯一樣。
按照婁曉娥的說法,就是所謂的西餐,中餐,不過是飲食習慣上的不同。
普通人吃西餐的機會少,再加上一些人有意無意的宣傳,纔會把這種飲食習慣想的更加高級一點。
其實都是一樣的。
“·····當年,四九城的譚傢俬宴,不收錢,但誰去吃飯,都是習慣性的給家裡的廚子,一百大洋以上的打賞。並且還要給主家帶些文雅的禮物去。
至少也得是有年頭的文房四寶。
那一頓飯吃下來,花費的錢財,就相當於今天的幾千塊了。
·····”婁曉娥一臉姨母笑,對着何媛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