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物有所值(今天還有一章)
1963年1月,春節。
高振東和婁曉娥帶着孩子回到了婁家,等到過完年,婁守行和賀五也要回港島去,這個年,那是必須在孃家過的。
“振東,我們商量的事情,我已經在京裡和各個相關部門聯繫過了,基本上都沒有問題。對於我們給此次災區捐款的事情,相關部門對我們的行爲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感謝。”
婁守行在京城也沒閒着,他是典型的行動派,四處奔走,將前段時間幾人商量的事情落實得明明白白。
“那黃金的事情?”高振東對這個事情比較有興趣。
“呵呵,相關部門對我們的想法讚不絕口,就四個字——有多少收多少!”婁守行提起這個事情就樂得合不攏嘴。
“振東、曉娥,你們放心我來管理這個慈善基金?”賀五笑道。
婁曉娥對於這個問題自然是沒什麼好回答的,看着高振東就行了。
高振東笑了:“那有什麼不放心的,唯一的問題是就怕把五姐累着了,大哥心疼了找我麻煩。”
對於賀五和家裡人,高振東心裡有數,不至於,真不至於。而且基金是有制度的,也不是管理者想幹嘛就幹嘛。
賀五笑得更開心了:“他不會,他知道我就喜歡做這些事情。對了,曉娥,你也在裡面掛一個董事吧?”
高振東搖搖頭:“她就暫時不用了,不太方便,日後再說。”
這種虛名董事現在也沒什麼好掛的,婁曉娥有自己的路,等年齡再大一兩輪再考慮這個事情還差不多。
見高振東已經一口回絕,本來欲言又止的婁父這才滿意的點點頭,沒有再開口。
振東心裡門兒清,把握得住,果然沒什麼好擔心的。
他看了看自家閨女,嘿,這還真是個有傻福的。
婁曉娥毫無所覺,靠在高振東身上笑得沒心沒肺的。
隨着子時到來,鞭炮聲四起,屬於國人的真正新年來到了。
高振東和婁曉娥抱着兒女,看着婁守行跟個孩子似的,拉着賀五在院子裡探頭探腦的放鞭炮煙花,覺得這一年那是真沒白過。
對吧?髒三兒!
——
三分廠是沒有春節假的,或者說,這時候除了學校,所有的單位都沒有多長的春節假。
從三分廠到十七機部以及各部委,從下到上,該發福利發福利,該獎勵表彰評級考覈的工作也都做完了,該升的升,該降的降,該獎的獎,該懲的懲。
一切都是那麼的有條不紊,順理成章。
上班了還沒幾天,這天,高振東剛到辦公室,三分廠技術處的同志就來找他。
“高總工,你叫我們做的那個東西,現在做好了,而且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運行,工作很正常。”三分廠技術處機械科的同志很是高興,這東西幾乎和電沒有太大的關係,高總終於把目光投向我們這邊了。
以往的機械科,主要是打輔助,但是這一次,他們是絕對的主力,而且這次的這個東西在機械科的同志看來,絕對是重量級的,至少讓十一機部、十三機部的同志們大吃一驚,奉若瑰寶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十一機部負責機械,但是十三機部負責整機,而且是一種很大宗的整機。
高振東一聽,也很高興,這東西得快,哪怕有點問題也得先弄出來,越快越好。
“怎麼這麼快?”高振東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
機械科的同志笑道:“又不是量產,不考慮工裝夾具模具等等所有的東西,只造那麼五幾臺,老師傅們慢慢搓也搓出來了。想要量產就肯定沒這麼快。而且你指定的材料都是被你做出來過的,在廠裡直接就能調,省了不少功夫,這些材料用上去也都很合適。而且我們也把在研製中的數控機牀應用到加工上,大大的提升了加工速度。”
對於工人師傅們來說,他們不需要試驗、不需要改進和研究,就是對着圖紙搓一套而已,雖然比較複雜,但是人多力量大,又有數控機牀做輔助,速度還真挺快。
說穿了,現在用的都是純手工打造,很多與批產相關的內容都是被跳過去了,總體上自然花不了多少時間,三分廠乃至三軋廠的高級技工們可不是吃素的。
但是這種方式到了生產的時候就不合適了,手搓絕對沒有工業化流水線來得快。
“都測試過沒有?參數指標達不達標?”高振東對這個很關心。 “測過了,完全符合你給的設計指標,高總,你算得可真準!”機械科的同志在這一點上,對高總佩服得五體投地,估算得太準了。
“走走走!我們去看看。”高振東放下手裡的事情,拔腿就和機械科的同志往機械車間走。
進了機械車間,一臺不算太大的機器靜靜的放在那裡,一根從差不多正中心伸出來的主軸裝着皮帶輪,被皮帶連到了另外一臺機器上,另外這臺機器被一束線纜連接了一臺計算機,計算機屏幕上,一條曲線上下波動,上方有個數字,數字在90左右跳動着,後方的單位隱約能看見是“kw”。
這臺機器發出“轟隆隆”的聲音,但是不算太吵,而且機器運轉很是平穩。
高振東看着這東西,把手一伸:“測試結果呢,給我看看!”
機械科的同志連忙從一堆記錄裡,找出一份來。
“高總,這是最近的一次,你的設計真是神了!”
對於他們來說,這臺稱得上小巧玲瓏的發動機,居然能爆發出90kw的功率,也就是120馬力以上,這讓他們都不敢相信這東西是自己造出來的。
雖然對汽油要求特別高,現在最高標號的70號汽油都沒法用,辛烷值要求高達90多,就連這次試驗用的油,都是在高總的指導下,添加了其他添加劑才能使用,但是這臺發動機本身的設計無疑非常成功。
這個沒辦法,現在國內的成品汽油就只有56號、66號和70號,著名的解放大卡,用的就是66號汽油。
高振東看着最核心的幾個數據,樂得合不攏嘴,一次全網搜索換來的東西果然很值,而且工人師傅們給力啊!
耗時短、加工精度高,至於說這裡面有數控機牀的功勞,但是數控機牀也是同志們自己做出來的,沒毛病。
“試驗多久了?”
負責試驗的同志指了指一個LED顯示牌:“這一次,已經滿功率連續運轉100小時了,另外一臺的交變負荷試驗也持續了72小時以上。”
按照高振東搞到的相關標準如GB/T 19055、18297,試驗時間本來是不應該這麼短的,但是這不是剛造出來嘛,而且對於三分廠的同志們來說,這已經是奇蹟了。
他們就沒見過2.0發動機能爆發出120馬力,而且還能連續穩定運行100小時的。
高振東滿意的點點頭,可以了,剩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做,但是這個東西要先公佈出去,讓同志們知道有這麼個東西,能達到這個性能,以便提前規劃。
他轉頭向廠辦的同志道:“你馬上聯繫部裡,就說我們三分廠有個和發動機有關的成果明天要驗收,邀請部裡派人蔘加。另外,請部裡代爲邀請十一機部、十三機部的相關同志,一起來驗收這個成果。”
說實話,當十七機部領導接到三分廠這個申請時,腦瓜子裡嗡嗡的,這是啥?
如果說材料是十七機部本行,電子和計算機是高振東的本行的話,那發動機這玩意兒就哪兒哪兒都沒和他們挨着。
高振東是怎麼想起來整這玩意的?而且看樣子還幹得不錯,這簡直是讓人摸不着頭腦。
十七機部領導知道高振東的習慣,這麼大張旗鼓的東西,絕對錯不了,而且肯定是已經成功,至少是基本成功。
算了,這事兒沒法多想,這種事情發生在高振東身上,一點都不奇怪,十七機部的領導和總工也是習慣了。
還能怎麼樣,部裡的同志這麼捧場,那就享受成果就好了嘛。
至於負責機械的十一機部和負責機動車輛的十三機部,比十七機部這邊還懵。
沒聽說十七機部有發動機的計劃啊,而且他們也不是搞這東西的料。按說這種東西哪怕是立項,都得先經過這兩個部委,可沒想到十七機部那邊居然不聲不響的就搞一個出來都要驗收了。
高振東:嘿嘿,我立項的流程和人家不太一樣。
不管怎麼說,看着邀請通知上鮮紅的十七機部公章,兩個部委不約而同——去,去看看他們在搞什麼幺蛾子。
不過十一機部的同志倒是多少心裡有點數,十七機部別的不知道,但是那裡真有個寶貝,這種事情也不好說。
這一點點區別的結果就是,十三機部來了位科技司的司長,十一機部來了位領導的副手。
第二天早上,看着一輛輛車子陸續進入三分廠,三軋廠的同志們都知道,三分廠不知道又有什麼新東西出來了,加上前一天下午三分廠技術處機械科同志又在小食堂齊聚一堂,這件事情幾乎是板上釘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