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正當老毛子和花旗佬在海盜海上鬥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在髒三一再侵略我們,甚至在9月,他們在山南西段悍然開火,對我們造成傷亡,並且號稱要打到我們高原首府去的背景下,我們終於忍無可忍,無需再忍。
正義的鐵拳,向髒三的頭上砸去。
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他們曾經讓我們戰士流血的山南西段。
在西段的最西邊,這裡是三兒的一個旅在此重兵駐守,他們西線旅的兵力沿着河谷,由西向東一字排開,綿延大約15公里。
按照計劃,我們是一部分兵力切斷最西邊那個湖,倒不是爲了別的,這部分兵力的目的很有意思,防止他們往第三國跑,這裡再往西,就是夾在我們和髒三中間的另外一個國家,我們自然不可能往人家家裡追,只好先計劃一開打,就切斷這個方向。
事實證明,這並沒有什麼卵用,三兒跑路的時候,那真是肆無忌憚,因爲和第三國的邊界線貼着山南西段,從北向南不止這一點。
甚至連髒三西線旅的旅部,都是緊貼着那條國界的,爲了達到這個目的,又不讓自己的旅部在山頭上吹冷風,這幫大聰明甚至把自己的旅部建在了三面環山的大坑裡。
這特麼就很謎。
後來爲了不讓一顆子彈飛入第三國,我們的高原本地戰士甚至從懸崖上一躍而下,1V5槍挑5個髒三,沒辦法,他們奔着人家國境線去的,往那個方向我們不能開槍,有紀律的。
這都是後話,此時還沒發生呢。
正式的兵力部署,是一個團貼着西線與第三國的邊界線,穿插迂迴到敵人西線旅的旅部去回手掏,另外兩個團正面進攻。
20日清晨7點半,炮火準備開始。
要說這時候的炮火準備,比幾十年後都是152、155、300的大管子,至少也是40公里的122不同,可以算是寒酸,沒辦法,大傢伙根本運不過來。
原本只能是82迫擊炮、75無後坐力炮這些能跟隨輕步兵行動的傢伙事兒,身管重炮根本進不來,特別是後期前出和追擊的時候。
這些東西的射程,其實很有限,大概就是從這個山頭打到那個山頭的本事。
不過在這裡,事情有了那麼一些變化。
我們炮兵同志的手上,有了射程達到12公里的107火!
這在和髒三的作戰裡,算得上是遠程重器!
“這個炮好啊,就這麼一根一根的,人背馬馱的就上來了,裝好就能打!”
“是啊,要沒這東西,光靠那幾門82迫、75無,這炮火準備可就差了老鼻子。”
“這兒哪有82迫75無啊,都跟着部隊上去了,搞炮火準備的只有我們。”
“有我們就夠了,一門十二管,這兒這麼多門,絕對夠髒三喝一壺的。”
“別光顧着聊天,射表別選錯了,這兒的海拔是4000到5000米,射程比標準條件的12公里還要遠,可別打飛了!”
“錯不了,每個炮排都有那個能校時能定高度的計時器,準着呢。”
這個炮射程遠,我們的兩個火箭炮營甚至隔着一道山樑,在反斜面佈置了多個炮陣地,就這,所有陣地到達戰場各個地點的距離,也沒超過10公里,甚至大部分需要打大仰角才能消耗掉多餘的射程。
“前方的偵察兵同志把座標都傳回來了,按照戰前計劃,各自按照對應的偵察兵同志數據,裝訂火力諸元。”
“早就裝訂好了。”有同志笑道。
雖然這個炮營只是兩個營,但是他們針對的是不同的目標,敵人這個一字長蛇陣分佈在15公里範圍內的多個核心陣地上,不可能都打一個地方。
佈置在反斜面,是看不見敵人的,以這個炮12公里的射程,瞄準什麼的自然就無從說起,根據各出擊部隊偵察兵同志的數據來裝訂吧,他們手上有定位設備,準得很!
“一發!發射!”時間來到7點30分,炮營幾個陣地上同時發起了怒吼,雖然分在幾個地方,但是彼此間分秒不差。
雖然對定位系統很有信心,但是規程規範還是要遵守的,先打一發看看情況。
各個陣地上,一枚枚短胖短胖的107火箭彈拖着長長的尾煙,向空中飛去。
河谷對面髒三的某陣地上,一名包着防彈頭巾的士兵正在露天廁所裡撇大條,突然聽見空中有聲音傳來。
“炮彈!”敵人顧不得提褲子,立馬就連滾帶爬的滾進工事,趴到了地上。
至於擦一擦這種事情,三兒嘛,懂的都懂。
不愧是打過S2的,這方面經驗很豐富,傳承也還不錯,判斷很準。
別看我們天天嘲笑髒三,但那是我們,換這個世界上90%以上的國家,還真就沒這資格,比如約翰牛也不能,人家也真不是非洲大區那種匹配機制下的產物,該有的基本素質還是有的,甚至少部分人還很過硬。
聲音由遠及近,“轟”的一聲在工事旁邊炸開,這位撇大條的敵人算是幸運的,但是幾名沒來得及滾進工事的敵人就沒那麼幸運,被無數的鋼珠打成了篩子,最慘的一位,甚至直接被爆炸的火球吞沒了。
或者說這枚火箭炮彈很幸運,試射第一發就能有戰果,這可不容易。
前線各陣地上,守在炮隊鏡前的偵察兵馬上拿起步談機,向後喊話。
這點兒距離就不用慢慢發消息走信息站那邊了,直接喊話就行,哪怕火箭炮營在山背後,但是山頂架着中繼臺呢。
各火箭炮陣地上,指揮員的指令不約而同:“無需調整。全彈發射!每炮5輪。”
各炮位大喜,看來這定位系統真好使啊,第一炮就這麼準!
手搖發電機給我狠狠的搖起來!這炮真好,電池能擊發,手搖發電機也能。這裡高寒,電池不太可靠,同志們都是用的手搖發電機。
急襲15分鐘,就是你們能打多快打多快,反正15分鐘打完收工。
“嗖~~嗖~~嗖~~嗖~~”
“嗚~~嗚~~嗚~~嗚~~”
一時間,各個陣地上火光迸射,煙塵四起,一枚枚火箭彈帶着風雷,向敵人飛奔而去。
不過十來秒時間,火箭彈打完,戰士們衝上去,重新裝彈、校正方向,再次搖起發電機。
要說高振東上輩子那條線,打三兒的時候應該也用上了一些火箭彈,但是要論規模,恐怕很難和這條線相比。
畢竟這是成建制的把火箭炮給弄進來了,他上輩子那條線,這時候107還沒搞完呢。
兩個營一共36門炮,15分鐘急襲,大概能打4~5輪,這就是差不多2000發火箭彈飛出去了,一發彈重18.8公斤,這一次炮火準備,就是40噸的物資沒了。
但是值得。
此時髒三西線旅的各個陣地上,已經變成一片火海,這個炮現在別的彈種沒有,就一種,殺爆彈。
一時間,敵人的陣地上狼煙四起,鋼珠亂飛。
一些簡易工事被直接掀了蓋,裡面的敵人無一倖存。只要是在陣地表面的敵人,哀嚎四起,甚至連哀嚎都沒有來得及,就被送上了西天。
只有在戰壕裡、永備工事裡的要好一些,戰壕在地面下,死角衆多,只要不是直接鑽到戰壕裡,那就有生機,無非就是耳朵聾一聾,眼睛鼻子出點血,頭上蓋點沙土之類,一時間倒也還死不了。
至於永備工事,厚重的鋼筋混凝土對於沒有直接命中,只靠衝擊波和鋼珠殺傷的殺爆彈來說,有些超綱,這畢竟是髒三苦心經營多年的永備工事,硬度還是有的。
他們是大地堡套小地堡,靠核心地堡和外圍小地堡,構築了極爲完備的防禦體系,髒三是抽象,不是傻子,該做的工作他們還是會做的,尤其是這個工作可以保命的前提下。
這也是有人質疑我們,認爲相比戰果,傷亡過大的主要原因,說犧牲的同志有點多。
這其實就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當然,還有一種,是非蠢即壞或者又蠢又壞。
以沒有重火力支援的輕步兵,在4000米左右的海拔,頂着高原反應,疾行穿插,靠一點82迫、75無、老40火這樣的東西去支援,在不利地形條件下,去硬啃敵人經營了多年的永備工事羣,能打出敵我傷亡4:1或者5:1的交換比,已經是神仙了。
在戰史的描述中,不乏爆破筒、炸藥包這類經典的場景,這一方面說明了我們戰士的英勇,另一方面也說明條件的確很有限。
在這場反擊戰中,捨身炸碉堡的英雄,出現了好多個,均被追記一等功!
但是在這條線上,情況有那麼一點不同,我們物資更多了,手段也更豐富了。
一隻小蝴蝶扇着自己的翅膀,在後方虎視眈眈的盯着敵人們。
“出擊!”一到預定攻擊時間,數十平方公里的各個戰場上,指揮員們不約而同,在同一時間發出了命令。
沒有衝鋒號,這不是衝鋒,這是需要穿插包圍,相互配合,出其不意的攻堅戰。
一個個的戰鬥小組,一名名身手矯捷的戰士,提着鋼槍,揹着裝備,躍出隱蔽所,向敵人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