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準備了一堆
“嗯,你說得有道理,那一點點重量,就算是沒有其他提升,單單爲了解決這個喘振問題,也值得搞!”不論從王總這邊,還是空軍那頭,付出這一點點代價能把飛機的安全性提升一個級別,他們也是願意的。
而且他手握改材料帶來的巨大推力紅利,對於這點點重量,根本不在乎,無論如何,高壓壓氣機那兩級葉片重量,也不可能完全抵消掉換材料提升渦輪前溫度帶來的推力提升。
高振東點點頭:“對,再說了,我們對這個也不是完全沒有應對手段,我們把R-11的材料換掉一部分,把這部分重量摳回來!”
換材料?聽見這個王總可就不困了,高總工說換材料,和別人換材料可是不大一樣的,別人換材料,那材料還得想辦法去找,否則就沒法換,就好像LYP-6要是沒有591合金之前,他們幾乎束手無策只能求助於十七機部一樣。
但是高總工說換材料,那就證明一件事情——這些個材料吧,他多半是心裡有底的。
橫跨多專業的綜合型專家,就是這麼豪橫。
“換哪些?換哪種?”王總很是光棍,直擊要害。
“材料我們換鈦合金!把冷端等非高溫位置,儘可能的換成鈦合金!另外,有一些鎳基鑄件,我們也可以換掉,儘量把重量摳出來!”
鈦的比重是4.5,比起鐵的7.8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鈦合金的重量也就重不到哪裡去,而且鈦合金的優點是比強度很高,比鋼鐵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這就意味着相同的力學機械性能要求下,鈦合金比各類合金鋼要輕得多,這一點同樣以輕出名的鋁可就不行了,比強度差,想要達到相同的強度,綜合算一算,還是用鋼鐵吧。
不過鈦合金的高溫性能和高溫合金比,就不大趕得上,在這一點上,此時還得靠591高溫合金過日子。
R-11的鈦合金用量並不高,高振東恰好知道LYP-13到底在覈心構件上都用了些啥。
“動作這麼大?”王總有點發懵。
“試一試嘛,哈哈哈。我的考慮是這樣……”
高振東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發動機的大致結構,結構與準備改進的基本一致。
他對着這個結構圖,從進氣口開始,直到燃燒室、高低壓渦輪、加力燃燒室,裡每一處關鍵部件,將他們的用的材料一一標註清楚,其細節甚至詳細到了壓氣機軸、各級的葉片、盤、轉子、定子、環等,無不纖毫畢現。
王總看着這張圖,瞠目結舌,不是,你是不是平時都在研究這玩意呢?怎麼能詳細到如此程度?
不過這上面有好多東西壓根不知道是個啥……王總工很是苦惱:“高總工,這上面有好多材料,從牌號來看,現在我們都沒有吧?到底是個什麼性能啊?”
我們都沒有,是一種比較剋制的說法,實際上的意思是——這特麼都是些啥玩意兒?沒見過。
這的確不能怪王總孤陋寡聞,高振東自己都知道,這裡面有不少材料在現在那是沒有的,但是這沒關係,能找到。
相當一部分鋼鐵材料他自己正在倒騰的鋼鐵手冊裡面是有的,像是1Cr11NiW2Mo這種,以及一大批GH3044、GH1015以GH打頭的材料,至於像剩下少量鎳基合金、TC11鈦合金之類,他也能找得到怎麼造。
感謝故鄉的饋贈!!!
“啊對對對,你說的這些都是新材料,就是準備把原來的材料換掉的。”高振東笑得開心得一批。
“這麼多?”王總被高振東這手操作秀了一臉,一愣一愣的。
換材料和換新材料是兩碼事,有的材料雖然早就存在,但是經過研究發現能用在這裡,那就難度不大,但是眼看着高總工這張圖上,自己瞅着眼熟的東西就沒幾個,總結下來,除了591之外,別的替換材料幾乎都不認識。
這還是因爲591覆蓋掉了好幾種非鑄造高溫合金的生態位,否則他還能看到更多不認識的玩意兒。
“啊對,就這麼多,要換就換好一點的。來,王總,你來看看他們的性能,評估一下我的這個建議怎麼樣。”
這些新材料的性能,王總一無所知,想要他就這麼直接換上去恐怕是有些不合適,還得給人家看看性能,纔敢放心替換。
“行,我先看看。”
高振東打了一個電話,讓三分廠的同志把所有涉及到鋼鐵材料手冊的新材料的性能表都送過來,打完電話,他還樂呵呵的道:“這其中一部分,我們已經做出來了,或者正在試驗中,我們提供出來的數據還是很可靠的,呵呵呵。”
這一部分鋼鐵合金,是他在獲得黔山改進的LYP-13FI資料之後,就先提前準備的。8次自由搜索機會,物有所值。
這番操作着實讓王總他們驚訝:“高總,你就爲了這件事情,提前爲我們開始準備材料了?這可如何敢當啊。”
要是我們不聽你的建議,那你不是白做了?
高振東愣了一下,哈哈笑了起來:“要是我不提前準備,我設計我的這個替換方案你們恐怕不敢動手啊。” 王總他們一聽,也對,要是沒有一定的準備,高總這個材料替換方案實在是……都已經不能叫激進了,簡直叫做瘋狂。
這就成了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關係。
這讓他們很是感動,高總工爲了發動機的改進工作,犧牲很大啊,要知道,他這些提前的準備,可能打水漂的。
其實王總他們不知道的是,也不至於那麼誇張,都是順帶着批發出來的,無非是先挑哪幾個的問題。
這時,三分廠技術處的同志已經把高振東要求的那些材料性能表提了過來,王總很是鄭重的接了過來,要是這個改進沒做好,簡直對不起高總工的辛勞。
高振東讓王總和他帶來的幾位同志先看着,消化消化,自己則是在一旁直接手寫剩下的幾種材料的性能表。
王總他們一邊看,臉上的喜色就越濃。
“這這這……這簡直就是爲了發動機量身定做的!”
“換,傻子纔不換!能提升50度的溫度,或者降低哪怕是1%的重量,也是好的。”
“誒,你還別說,高總工選擇的材料,可謂是恰到好處,剛好適合用在他選的地方……”
高振東一邊聽,心裡一邊樂,LYP-13FI在90年代不算什麼好貨,但是放到這年頭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這種吸引力,也包括它的設計和用材,對於這年頭的同志們來說,多多少少有些降維打擊的感覺。
王總翻着材料性能表,嘴裡嘖嘖不已,特別是看到其中大部分的狀態都寫着“已驗證”三字時,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這怎麼好意思,感覺自己過來像是吃酒席的時候連吃帶拿一樣。
然後他就發現,沒了!性能表翻着翻着翻沒了!
他擡頭看向高振東:“高總工,好像還有幾種這裡面沒有?”
高振東停下筆,指了指自己的頭:“你等一下,我在給你寫,剩下那幾種要麼是鈦合金,要麼是鎳基合金,還沒有系統性的開展工作,還在我腦子裡呢。”
王總這才聽出來,原來鋼鐵材料在高總工這裡,是系統性工程,這個推論讓他肅然起敬!
能把一類材料幹成系統工程的,有多牛逼都不用細說。哪怕王總在自己專業裡已經是頂級選手,但是對於高振東的這種騷操作還是不得不表示敬意。
他剛想到這裡,高振東把手上的東西也寫完了,順手就遞給了王總:“來,王總,看看。”
TC11鈦合金,K417高溫鎳基鑄造合金……
王總看着高振東剛手寫出來,還熱乎着的清單,對高振東的景仰簡直猶如滔滔江水,綿綿不絕。
“高總,鈦合金加工起來有困難啊,現在我們對於整體成型,在北方技術的支持下,還算是有眉目,正在突破之中,但是精密加工,實在是沒有這個能力。而且這個TC11……”看着TC11,王總就直皺眉頭。
“這個不用擔心,這就是我到黔山工作的時候,想起R11仿製工作的原因,黔山隔壁的蜀省,有個大鈦礦——紅棉釩鈦磁鐵礦!我們正在和這個鈦礦合作,研究鈦合金和鈦合金加工,這方面你們不用擔心。”
果然,高總工對所有基礎條件,都是有所準備的,王總放下心來。
“那就好,那就好,咦……這個K417……”
他揉了揉眼睛,又仔細看了一遍。
“好!太好了!有了這個K417,我就能試着在這幾個零件上使用無餘量精鑄工藝了!”
“而且這東西比普通鎳基合金輕了很多,密度低了5%!”
5%的密度差,在發動機材料裡可算是不小了,尤其是既要滿足發動機苛刻的工作條件,還要想輕,那就更不容易。
K417,一種鎳基高溫合金,和591相比,熔點略低一些,不過也是接近1400度的樣子,但是鑄造性能比591好,能用在一些特殊的地方。
原本他們用的類似材料,比重在8.9左右,可是高振東給他的這種,密度是8.3,而且高溫性能更好,這讓他怎麼忍得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