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

王曾深深的感覺到,倭島肯定發生很厲害的事情。

這些倭女絕對不是倭王進獻,因爲倭女們相傳最多的話就是,存了多少布、多少錢。更重要的一句是,回到阿蘇山後,她們可以領到錢與布。

阿蘇山!

發現了這個古怪之後,王曾下嚴令,告訴所有的老婆子管好自己的人,所有倭女不得在人前閒聊,只有要營區休整關閉的時候,纔可閒聊。

在營區開放的時候,個個都要當啞巴,若不服,割舌頭。

王曾下完這道命令後便起程往鳳翔而去。

王曾在當面問一問劉安這倭女的事情,王曾深深的感覺到事情應該不普通。

兩天後,鳳翔。

劉安正在鳳翔縣待客。

劉安等的楊延浦沒到,卻來了另一個人。

楊嗣回京受封之後,因爲閒下來小病一場,所以也沒機會去占城,便回鄉休養。病完全好了之後回到汴梁聽說劉安帶幾千禁軍去平亂,心說自己閒着也是閒着,就向樞密院請了一個差事,又帶了三千禁軍到了鳳翔。

楊嗣的到來對於劉安來說是意外之喜。

北方二楊。

楊嗣、楊延昭。這兩個算是這個時期中小規模作戰的帥才。

楊嗣來了一聽說有仗打,連幹三大碗酒之後,什麼宴會都扔到一旁,拿上了劉安給的兵符授權就往模壁軍塞而去。

王曾急急往劉安這裡來,楊嗣急急離開。

兩人相遇,只是匆匆施禮後就各自跑來。

王曾到了劉安處,問清劉安沒有公務正在休息便推門而入。

“王兄,來嘗一嘗紫陽的茶,江南的茶清淡、紫陽的茶味重,各有千秋。”

王曾坐下:“劉兄,有件事情我不吐不快。”

“是倭吧。”

“是。”

劉安搖了搖頭:“王兄,你若是真閒我倒有事派給你作。”

“劉兄!”王曾雙手一撐桌子。

劉安抱着茶碗:“王兄,我劉安的爲人你知道,倭人的事情我是不想連累你。你若聽了就必須作出選擇,要麼和我一起生、一起死。要麼現在與我割席斷義。”

“若不違大義……”

王曾沒說完劉安就打斷了他:“什麼叫大義,天地君親師嗎?”

“是。”

“那我劉安敬的天地。”

王曾愣住了,他想了許多也沒想到劉安會說這一句。

劉安繼續說道:“你想說君爲天子,那後周柴氏呢?誰沒敬天子,都是放屁的話。我實話告訴你,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辦,你若再想聽下去,你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王曾盯着劉安,一字一句的問:“什麼重要的事情?”

“什麼重要的事情?你說這天下什麼事最重要?”

“我……”王曾給問住了,一時間也不知道如何回答。

劉安說道:“我的目標是,永不收農稅。我問你,你能作到嗎?朝堂上那位能作到嗎?朝堂上那位是好人,一個真正的好人,對我劉安也好,對我劉家也非常好,但太軟弱了。你想聽,我就告訴你一句。”

王曾坐了下來,他想聽。

劉安說道:“高麗王是我殺的,高麗金氏一族以及高麗王族幾乎要被我殺光了,現在坐在位置上的王詢是假的,我挑出來的人假冒的。高麗現任相公是我劉安的家臣,占城王也一樣。你還要聽嗎?”

“要。要聽。”

“倭筑紫島現在是戰爭狀態,筑紫島上所有的莊園主,就象是咱們戰國時的諸侯吧,除了阿蘇家之外,其餘全是敵人,那邊一直在戰,一直在殺。殺光所有的貴族,活下來的只有奴隸,倭人沒有平民,除了貴族就是奴隸。”

王曾想了想問道:“你作這些圖什麼?”

“圖什麼?哈哈哈!”

王曾沒笑,只是嚴肅的看着劉安。

劉安說道:“我問你,爲什麼歷代皇族、王族都享受奢華呢?”

這個問題王曾能回答,王曾立即回答道:“可以說,天下在供養皇族。”

“對,我要用天下來供養大宋。我來和你算筆賬,別說你不知道我的算學。”劉安拿出一張紙寫道:“在咱們的徽州種一畝桑林需要的成本大約是五百錢至八百錢,再加上養蠶的人力等,出三十斤生絲需要大約三千錢,我算的對不對。”

“差不多。”王曾沒計較這些細賬,有的地方低於這個數字,有的則高於。

現生絲的市價大約是每擔十貫至二十貫錢,依質量有價格的區分。

劉安繼續說道:“在倭島,一擔生絲的價格爲四貫錢,而且這錢還包括了給前往倭島辛苦的咱們大宋佃戶一個豐厚的收入。”

“差,差這麼多?什麼品級?”

“品級不知道,杭州商盟推算應該不低於中等上品,有可能達到上等下品。”

王曾聽到這個品級內心有了價格,在汴梁中等上品的生絲大約是十六貫一擔。那麼就是四倍的價格差異。

王曾很是疑惑:“爲,爲什麼差異這麼大?”

“我大宋一個一等桑農,一年錢糧布鹽的收益折算錢成差不多是六十貫至八十貫錢,對不對。”

“對。”

“倭島,同等級別的桑農一年只有十幾貫錢,而且乾的活比大宋的桑農更重。這個用專業的名詞叫作剩餘價值壓榨,這個詞也可以用在大地主對佃戶上。還有,大宋燒一擔普通的二兩油瓷瓶的成本是兩貫三百文,放在高麗僅四百文。因爲高麗人工便宜。”

王曾已經說不出話來。

他是狀元沒有錯,可劉安講的這些東西已經完全顛覆了他的認知。

劉安又說道:“你以爲,我劉安在欺負人,或是搶奪嗎?”

“錯。”

劉安站了起來:“拿倭人原領民來說,他們一天只有雞蛋大小兩人糙米飯糰子就感覺幸福無比了,他們吃的比這個還差。你王曾當年家貧,我問你吃過最差的,也沒有吃過麩皮吧。”

“沒,沒有。”王曾如實回答。

劉安笑了:“我來告訴你我去之前阿蘇家的情況,阿蘇家中平時就是一小碗米飯外加一塊醃蘿蔔。最奢侈就是把海里的東西亂七八糟煮一鍋。我去之後請阿蘇家吃了一餐,結果阿蘇家病了幾十人,爲什麼?”

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節 開榜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九六節 獻策
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四一一節 打就沒錯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一二四節 好厲害的一隻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三節 開榜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一九六節 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