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

這還沒完。

專用的上弦器,掛弓身,八石弩自帶木架,四十五度吊射。

在箭飛出去的時候劉安對耶律隆慶說:“一萬弩兵,配一萬輔兵,兩軍對陣,我估算動作快一點,騎兵衝到陣前的時候至少可以射兩箭,頭一箭是預裝好的,第二箭上弦需要十息,十息騎兵可以衝七十步。”

耶律隆慶側頭看了一眼劉安:“這東西,需要弩兵,一萬女娃娃也能殺人。”

“恩,我試過,普通的女兵不可能在十息內完成上弦掛箭。”

耶律隆慶說的是意思是,劉安這種機械已經是殺器了,不需要專業訓練的弓手,只要用上弦,按軍官的命令調整角度,聽命令按下機扣就行。

可劉安的回答讓耶律隆慶無語。

大宋,一石弩是軍方標配,至於弓,普通的士兵在官方的記錄中是九、八、七鬥三種弓,兩石就是管制軍械,八石機弩也就是劉安這身份敢帶出來,換個人,就算是曹瑋都要去樞密院解釋一下,認個錯。

宋軍騎兵用的是弩,一石弩。

遼軍的騎兵用的是弓,九鬥弓。耶律隆慶曾經的屬珊軍中最精銳的一營用的是號稱兩石弓,實際就是一石七鬥。

(注,遼軍騎兵屬珊軍最精銳的騎射弓,大約相當於現代的七十五磅弓。很強。”

耶律隆慶突然笑了:“你在向我示威嗎?”

“不,真的示威的話,我用千門炮把面前的山抹平,你相信嗎?”

“信。”

耶律隆慶不懷疑,劉安的神威將軍炮他沒見過實物,但見識過威力,四門炮就讓幽州的城牆少了一角,千門炮抹平一座土丘不要太容易。

劉安在臉上搓了搓:“說個事,你別翻臉。”

“翻臉,你說。”耶律隆慶內心升出了一種極不好的預感。

劉安說道:“我打算賣這種弓給你,讓你可以裝備部隊,價格……”耶律隆慶打斷了劉安:“別說好事,先說能讓我翻臉的壞事。”

“行,我接到消息,你安排在國內城的兵馬全滅,你的兩萬兵馬,女真人號稱十萬,渤海人三萬還是四萬,全滅。”

耶律隆慶臉色變了幾變,長長的吐了口氣:“既然之前有約定,敗了就敗了。”

劉安試探着問了一句:“你不生氣?”

“生氣不就代表我輸不起,所以不能生氣。”

沒錯,劉安與耶律隆慶以前有過約定,高麗那邊的戰爭,遼國調派女真人爲主力,遼國最多派兩萬士兵參與。而劉安這邊,高麗兵爲主力,劉安最多隻能派一千宋兵。

現在,女真兵敗了,還連累了兩萬遼軍全掛。

耶律隆慶能說什麼,輸不起這個名聲他不想背,但損失確實很大,那是他精心挑選的兩萬人,可以說至少有三千人將來會是新屬珊軍的底子。

劉安又補了一句:“爲了怕你翻臉,我昨天夜裡就派信使北上,要北防各鎮、各軍小心戒備,防止遼軍南下。”

“唉!”耶律隆慶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不會有人南下的。我爲何到汴梁來,因爲中京要讓幽州南院在三月前送布匹三十五萬尺,絲綢兩千擔,食用精香料……”

說到香料的時候,耶律隆慶無奈的搖了搖頭,很顯然他不想說下去了。

劉安卻追問:“多少?”

“很多。”

“很多是多少?”

“就是,十萬斤。”

劉安驚呆了。

就算是大宋皇帝也不敢開口讓某一路送香料十萬斤,不說某一州,就是讓占城送精香料十萬斤,精香料指的是那些高價的,珍貴的香料。

在食物香料裡,胡椒算、肉桂算、豆蔻算。

對於遼國來說,還要加上香味、茅香草、草果等他們必須要用的。

以草果來說,占城那邊每擔的離港價格大約在一千二百文左右,這是乾果的價格。運輸到明州後這個價格加上市舶司收的稅,價格已經漲到了每石兩千七百文。再運到汴梁,汴梁城的市價是,每斤四十五文。

武清港的收貨價是每石三千六百文均價,依質量有加減。

幽州那邊的商人出貨價每石在七貫至九貫,這是均價,依季節,海上運輸的時節,還有需求量等,上下浮動在百分之三十範圍內,這是正常的價。

十萬斤就是一千擔,武清港的採購價格應該在五千至六千貫左右。

劉安這麼一算後問:“這才五千貫,也沒多少。”

耶律隆慶笑着搖了搖頭:“若加上以前每季須送到中京的。”

話說到這裡就夠了。

劉安懂,這臨時增加的貢品就是最後一根稻草。

耶律隆慶又說道:“我在中京有人,所以這道正式的公文送到幽州之前我就離開,我沒有接到公文,這事就要往後延時,但總是躲不過的。你現在明白,我爲何要讓宋商大量投資各種修河、修路、採購之事了吧。”

劉安搖了搖頭:“沒這麼簡單,我還是感覺有陰謀。”

“有沒有,你防着便是。你可以自己計算,一面是我母后提議減稅,一面是中京要增加南院的供給,這事一算便知。”

耶律隆慶沒胡說,若劉安真去算就會發面這其中差額有多少。

一邊要減稅,一邊要供給。

南院拿不出這些了。

劉安問:“你沒算幽州城增加的商稅。”

耶律隆慶說道:“今天,我給你說說你可以調查到,但估計你們宋人還沒有意識到的事情。不爲別的,只讓你明白我沒有騙你。”

耶律隆慶示意自己的侍衛把一處火堆給自己準備好,然後給一塊野豬排骨,一隻前腿,然後準備好酒,其餘的讓護衛們自己去處理。而後一邊燒肉,一邊對劉安說道。

“我們大契丹被你們漢人害了。”

這一句,雷的劉安不輕。

沒等劉安問,耶律隆慶就說道:“漢人降臣給聖宗創造了我大契丹的朝政體系,你想不到,漢官佔據了多少牧場,多少田地。當然,我契丹貴族佔的更多。後來,諸宮衛被漢臣鼓動大量佔有大地。”

耶律隆慶原本以爲漢官提供都是漢禮的製作。

最近發現,其實不是。

這其中有坑,很深的坑。

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四六節 鹽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四六節 鹽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
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一四六節 鹽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一四六節 鹽第三五零節 西番平定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二十九節 傻劉安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三三七節 六穀內亂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四十一節 搞定兩個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