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

寇準繼續講着他知道的歷史。

“在約一百多年前,乙室部是契丹人的王。而後迭刺部的耶律阿保機當選爲可汗,卻不願意再另選,耶律一族成爲了契丹國的王。乙室部分裂,一部分不服,一部分成爲了開國四部落之一,有人稱之爲國舅部,改姓蕭。”

張齊賢補充了一句:“遼人有文史記載,拔裡二房,曰大父、少父;乙室已亦二房,曰大翁、小翁。”

劉安語出驚人:“乙室雄反不反我也不關心,我在意耶律隆慶反不反。”

寇準冷着臉:“乙室雄反不反,很重要。”

“寇公,一點也不重要。倭島未來不會有糧食產地,倭島就是一個種桑,捕魚,開礦的地方。糧食全靠占城那邊往這裡運。他反或是不反,沒有糧食他能翻天?沒有水師,他有種游回遼東去。”

寇準說道:“冬天大海會結冰,可以步行回到遼東。”

“讓他回,長白山在我手,高麗在我手,他真有能耐往北繞兩千裡回遼東,我倒是看一看,他在無邊的海上有多大本事。”

劉安爲什麼這麼自信。

因爲海面結冰從這裡走回遼東,可能嗎?

有可能,但機率會非常小,海冰不可能象遼東的河水那裡一但結冰就是一整個冬天,海水的冰不可能連成一大片,至少在倭島這周邊不可能,又不是北極。

所以,少量的人員通過冰面跑回去有可能,大規模的軍團級行動靠海水結冰回到遼東,只能說自尋死路。

寇準輕輕一拍桌子:“閉嘴,聽我講。”

“好。”劉安雙手捂着嘴。

寇準黑着臉:“你去找乙室雄談一談,他若有心,你明白。”

“明白,我明白。”劉安趕緊應了下來。

張齊賢放下碗擡起頭:“你讓他明白什麼,他又明白了什麼。你們什麼都明白了?”

劉安點了點頭:“我明白寇公讓我明白什麼,更是明白我應該明白什麼?”

“那就好,明白了明白什麼就好。”張齊賢點了點頭。

劉安確實明白,寇準就是讓自己和乙室雄談一談,試探一下口風,然後藉機下黑手,就算挖不過來也要給遼人添點堵。

張齊賢靠近劉安了一些:“告訴你一個未經證實的小秘密,乙室雄待乙室劃比親兒子都好,至於爲什麼,沒有人知道。我在幽州的時候,聽說有人爲了求乙室劃花了許多錢,結果這些錢被遼國有些貴族給騙了。”

“有這事,我回頭打聽一下。”劉安對這種八卦很有興趣。

張齊賢搖搖頭:“這事不急,眼下還有件重要的事。”

“什麼事?”

張齊賢雙手一背站了起來:“這倭島銀山的事情喊了這麼久,沒有親眼看到,當真是可惜的很。”

寇準也說道:“對,今天出發,去銀山看看。胡旦既然有興趣打仗,就讓他去打。他作事,我信得過。”

劉安有點小糾結,他不知道銀山那邊是不是把面子活作足了。

張齊賢是禮部尚書,唯一的缺點就是吃,其餘的都非常好。

可銀山……

越看劉安猶豫,寇準就想立即去看。

必有鬼。

不用猜,這是事實。

一百多裡走海路,然後有滑桿挑着當天下午就能到銀山。

到銀山的時候,正好到了下午收工開飯的時間,聞着香味飄出幾十裡的味道,劉安鬆了一口氣。

到地方後,寇準對劉安說:“別跟着,我們自己去看看。”

“行。”

寇準與張齊賢讓人用滑桿擡着,直奔最大的幾個礦洞。

首先,看看飯菜如何。

寇準和張齊賢一走,就有三個老頭如鬼一樣從樹林之中出來站在劉安面前:“侯爺。”

“三位,禮部尚書。”

“明白,明白。”三人猛點頭。

劉安說道:“無論在汴梁、杭州、金陵或是徽州,咱們的商人都要臉,誰欺負下苦人,欺負的狠了這傳了出去怕招不到工,也會受同行白眼,甚至會有官府過問。但荀子說過,人性本惡,所以我才叫人提醒你們,面子上要過得去。”

一老掌櫃拍着胸口:“過得去,絕對過得去。”

“很好,之前我有句戲言,你們可別當真。”劉安說過什麼,把女人當男人用,把男人當牲口用。這話可不能傳到張齊賢耳朵裡,否則自己真的會被彈劾的。

那老掌櫃馬上回答:“侯爺放心,咱們講的是按勞發錢,一筐礦石算一筐的錢,多勞多得,有人下井榦六個時辰,咱們也是講究人,象這樣的情況都會勸阻停工休息,再多發一筐兩筐的錢。”

“恩,很好。”

劉安滿意的點了點頭,示意帶路:“走另一邊,別和寇公與李公遇上。”

“侯爺這邊走。”

話說寇準與張齊賢,到了一處大的礦洞。

此時礦洞已經停工,倭馬被拉到一旁喂料,工人們則在吃飯。

宋商是講臉的,他們還沒有心黑到給人吃糠。

寇準親自到分飯的廚師那裡看了一眼,旁邊掛着一個牌子:不限量,若有浪費或是剩餘鞭一至十。

寇準摸了摸牌子上的墨跡,再聞了聞後點點頭:“恩,這牌子應該是有一個月了。”

不是臨時製作的。

再看飯,每人一碗湯,空湯可以加,但豆腐限量,每人只能要三塊。豆腐的大小就是麻將那麼大一塊。湯裡有海帶,這東西寇準吃過,在汴梁還挺貴的,一斤幹海帶聽說要三十文錢。

然後是煮蘿蔔,這東西在這個季節是奢侈品。加了一點醬油,還有鹽。

寇準很滿意的點了點頭,朝堂上幾位重臣議過,既然想收倭歸宋,那麼倭人也要視爲半個宋人。

蘿蔔是去年筑紫島種的,不種糧食,不限量的種蘿蔔,各種蘿蔔,然後挖洞保存。

接下來是一種魚醬,不知道什麼魚的,醃製品,一罈罈的擺在那裡,這個限量,每人每份只有一勺子。

然後就是不限量的主食,一隻又一隻的飯糰子。

寇準看了好半天也沒有分清,這東西是什麼,感覺很古怪。

張齊賢對寇準說道:“這東西倭島專供,使用三成的飴糖渣、兩成的豆餅、兩成的陣碎米渣、一成的麥粉、兩成的不知道什麼糧食渣混起來蒸成的。”

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八十一節 天上掉下來的醋罈子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十節 放肆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十五節 一塊肥肉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
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八十一節 天上掉下來的醋罈子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七節 關於錢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十節 放肆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五四節 安家費,可拿到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七五節 人怎麼都跑了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十五節 一塊肥肉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