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長安故城

沈柳生的黨羽都同意了沈柳生的提議,於是沈柳生突然發難,殺死了徐德基,然後進軍營告訴了蕭銑。

蕭銑大吃一驚道:“現在正是興義師,撥亂反正之時,但我們卻忽然自相殘殺,我怎麼能作這樣的首領?”

蕭銑說着便走出了軍營大門。沈柳生大爲驚慌,跪在地上請罪。蕭銑責備沈柳生,但因身邊多有沈柳生的人馬,怕惹得沈柳生狗急跳牆,便又寬言赦免了沈柳生,隨後才與衆人列隊入巴陵城。

董景珍對蕭銑道:“徐德基是倡義大業的功臣,沈柳生卻無故擅自殺害徐德基,不殺此人,怎麼能治理國家?況且沈柳生作了很長時間的強盜,現在雖然參預大義,但其兇惡悖逆的本性末改,我們與他共處一城,勢必會生變亂,失掉現在的機會不殺掉他,後悔就晚了!”

蕭銑本就有殺沈柳生之意,這時故作爲難的反駁幾句後,便聽從了董景珍的意見。

巴陵城是董景珍的地盤,他要對付沈柳生自是十分簡單的事情,當晚,他趁沈柳生入睡之時,便帶着數千人馬殺向沈柳生的住處,砍殺沈柳生親衛數百人後將沈柳生從被窩裡拖了出來,仍到了牢房中,之後蕭銑以勾結隋官之罪下令將沈柳生處死,沈柳生的黨羽都潰散離去。

大業十三年十九日,蕭銑築壇燃燒祭火,自稱樑王,因其時有異鳥鳴叫,所以改年號爲鳳鳴。

蕭銑稱王后,立即派遣諸將攻略四方,蘇胡兒拔豫章郡,楊道生奪取南郡,張繡略定嶺表,西至三峽,南至交趾,北距漢水,全都爲蕭銑所有,兵力強盛,有四十萬之衆。

至此,隋朝郡縣已紛紛變換了大王旗,仍屬於楊廣的地盤無多少,而隋朝的國祚,也已即將走向末路。

十月二十日,李淵設置丞相府官屬,任命裴寂爲長史,劉文靜爲司馬。

李秀寧的部下何潘仁在得知李淵晉封唐王后,便派前太子洗馬、以直言敢諫著稱的李綱進入長安覲見,李淵久聞李綱之名,便將他留下,任命他爲丞相府司錄,專管選用官員之事。

李淵又任命前考功郎中竇威爲司錄參軍,讓他制訂禮儀。竇威博物多識,是李淵正妻竇氏的從父兄,李淵得勢後,已任命許多竇氏一族的人爲官,而這些竇氏一族的人,似乎都對李隱不怎麼待見。

李淵設置丞相府官屬後,便將府庫中所有的東西都拿出來,賞賜隨他入關中的有功的人,不過卻發現長安朝廷原本的財政卻有些捉緊,右光祿大夫劉世龍獻策道:“現在義師有幾萬人都在京師,柴草貴而布帛賤,請允許砍伐長安城中六坊和苑中的樹木爲柴,用來換取布帛,可以得到幾十萬匹布帛。”

李淵採納了這個建議,將換來的幾十萬布帛都賞賜給了有功之人,軍民百姓無不稱讚李淵慷慨有義,於是更加的擁戴他了。

李隱的京兆尹衙署,設在長安故城,每天所做之事無非是安撫百姓、安置流民、剿滅郡內盜匪等事,因爲李氏剛入關中,百廢待興,故而京兆郡的雜事確實不少。

京兆郡爲關中之菁華所在,人口稠密,別地的十幾個郡可能都不能與之相比,故城離長安相差只二十餘里,所以也是人來人往的所在。

故城有駐兵五萬,乃李隱精挑細選後的嫡系精兵,現在仍歸李隱統轄,護衛京畿要地,所以李隱現在不僅要處理京兆郡的政務,軍務也同樣要處理,幸而有房玄齡、宋正本等人幫忙處理,不然這些天非得將他累壞了不可。

這天,李隱忙裡偷閒的的與蘇定方等人打算去故城的酒樓吃頓好的,犒勞犒勞一班隨他出生入死的手下,也順帶的犒勞一下自己。

當走到鬧市之中的時候,李隱忽見前邊圍了一羣人,不知發生來了何事,便帶着蘇定方等人走了過去。

李隱走到近前後一看,見是一個身形彪悍的弱冠青年,手牽着一匹插着標的駿馬站在那裡,似是要賣馬,而青年的身前,有幾個衣着華貴,腳步輕浮的子弟帶這一幫奴僕,當中一人這時嗤聲笑道:“小子,你這劣馬頂多值二十貫錢,本少爺能看上是你的福氣,你到底賣不賣?”

身形彪悍的的青年甕聲道:“沒有三百貫,就給我滾開!”

“呦呵,還挺橫的,知道本少爺是誰嗎?本少爺叫竇實,我爹可是扶風郡公,我叔更是慰撫使竇軌,我叔爺爺說出來只怕要嚇死你,乃唐王新任的司錄參軍竇威……”這位叫竇實的人話還沒說完,那青年便一臉不耐的打斷道:“我不管你爹你叔你爺爺是誰,沒三百貫錢,別想買我的馬!”

竇實氣極而笑,從奴僕那裡拿過二十貫錢仍到那青年的腳下,“你這馬本少爺今天要定了,今天你是賣也得賣,不賣也得賣!”

竇實說着,便向身邊的衆奴僕發出了指示,讓他們搶馬。

“我看誰敢!”兩道聲音同時響起,一聲是那賣馬青年喊的,另一道聲音卻是李隱說的。

竇實瞥眼看向李隱,“小子,你敢多管閒事?知道本少爺是誰嗎?”

李隱笑了一聲,“扶風郡公也算又才能之人,怎麼會有你這種品行卑劣的兒子,竇慰撫使、司錄參軍要是知道了,只怕也會羞於與你同族。”

竇實平時確實爲竇氏族人所嫌棄,李淵得勢後,許多竇氏子弟都獲得了勳名職位,就竇實沒有所得,整天只帶着一幫人四處打着李、竇的名號欺凌霸弱,招搖撞騙。

故而李隱所說的竇軌、竇威等羞於與竇實同族之言,頓時刺中了竇實的痛處,他氣得手指發抖的指着李隱,恨恨的道:“你……你真是吃了豹子膽了,我定要你好看!”

蘇定方喝道:“我看你纔是吃了豹子膽了,竟敢對晉國公這般無禮!”

“晉……晉國公?”竇實以及周圍的人這時都驚呆了。

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134章 說李靖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六十章 尋芳院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272章 鴆酒第三章 魂殤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十八章 來護兒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七十五章 當有李氏爲天子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19章 齊聚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49章 渡河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八十三章別用心思第二十二章 卑奢城第261章 進洛陽第三十七章 平壤之戰第187章 誰能爲帥?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十章 夜市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三章 魂殤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九十一章草原商隊第205章 下套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109章 尉遲恭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七十七章 打獵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二十章 奇襲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50章 回河內第229章 願今後,勿生帝王家第183章 暴打李元吉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102章 井陘關第241章 決戰介休第八十六章驚變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243章 風雪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227章 兵出潼關第183章 暴打李元吉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121章 蘇定方第182章 無法無天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07章 徵遼結束第150章 地盤搶奪第三章 魂殤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七十九章虎將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242章 援軍
第六十四章 酸棗城攻防戰第134章 說李靖第六十五章 洛陽城外第六十章 尋芳院第167章 圖謀巴蜀【求訂閱!】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272章 鴆酒第三章 魂殤第126章 李密之野望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十八章 來護兒第十五章 孟津渡第七十五章 當有李氏爲天子第208章 教妻射箭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232章 最虛弱的時刻第156章 入主關中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273章 暴風雨前夕第270章 李靖平蕭銑第119章 齊聚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146章霍邑之戰(上)第149章 渡河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八十三章別用心思第二十二章 卑奢城第261章 進洛陽第三十七章 平壤之戰第187章 誰能爲帥?第三十一章 大亂起第十章 夜市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246章 討伐李密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十三章 除夕夜宴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四十六章 封賞第三章 魂殤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五十八章 濟水之戰第九十一章草原商隊第205章 下套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163章 河東郡攻防戰(下)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109章 尉遲恭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六十六章 各自手段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140章 劉武周起馬邑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七十七章 打獵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二十章 奇襲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50章 回河內第229章 願今後,勿生帝王家第183章 暴打李元吉第145章 戰略吹捧第234章 獨孤懷恩第二十五章 賭徒文成德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二十一章 周法尚第五章 落草爲寇第197章 軍中貪墨第七十三章 有女初長成第102章 井陘關第241章 決戰介休第八十六章驚變第八十五章 殺心第231章 丟城失地第243章 風雪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227章 兵出潼關第183章 暴打李元吉第170章 除夕夜 (上)第121章 蘇定方第182章 無法無天第四章 唐國公府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107章 徵遼結束第150章 地盤搶奪第三章 魂殤第十一章 俏書生第七十九章虎將第158章 長安故城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242章 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