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軍中貪墨

在原本的歷史上,李密在這次戰敗後,是直接歸降了大唐的,而當李隱在從隴右班師回朝的途中,得知李密竟是退守河內郡後感到大爲詫異,不過略一思索後,知道這隻怕是他這隻蝴蝶的到來後,所影響的後果。

李隱對此也沒多在意,李密經此一敗,雖沒有歸唐,但要想重複之前的聲勢,應該是不可能的了。

當李隱的大軍行到渭水附近的時候,李淵派遣使者對李隱道:“薛舉父子殺了我們很多士卒,務必殺光他們的同黨以告慰死去的冤魂。”

這時,入關歸唐的魏徵已到長安,他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向李淵進諫道:“薛舉、薛仁杲殘暴地殺害無辜者,這正是他滅亡的原因,陛下如此做法,不久與他們父子一樣了嗎?所以對那些已心悅誠服的官員百姓,不能不加安撫!”

李淵聽後,覺得有理,便即派人去將給李隱送信的信使給追了回來。

渭水河畔,李隱立於營帳前,看着四周白茫茫的天地。他帶兵出發的時候,秋風剛起,而得勝歸來之時,已是雨雪霏霏。

這時的天氣雖不好,但營寨中行走的士卒軍官,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此次他們跟隨李隱大敗西秦,一舉攻佔了隴右,軍中每個人的功勞都不小,而大唐對有功之士是向來最不吝賞賜的。

所以可以相像,待他們回到長安後,能得到的賞賜定是不少,到那時,還打着光棍的,終於可以置辦聘禮娶媳婦了,而成家立業了的,也能多爲家裡添加些家用了。

而個別的漢子則在這時癡癡的想到,村裡的那個美貌姑娘小芳也不知道找了婆家沒有,若是沒有……

“還是跟着晉王好啊!”不少士卒紛紛看着營帳外的李隱感慨到,普通士卒不像朝堂上的那些高官有那麼多心思,只要誰能帶着他們打勝仗,便由衷的擁護誰,而此時他們最擁護的人,自是非李隱莫屬了。

李隱站在營寨外,任由小片雪花撒落在頭頂、身上,出神的想着許多事,出征數月,不知小虎兒有沒有長高一些,觀音婢與採蓮小蝶她們相處得不知好不好,還有,井陘關的冬天,不知也是否如此地一般的冷。

“晉王,降臣禇亮求見。”親衛的聲音忽然響起,將李隱的思緒拉回了現實。

李隱吐出一口白氣,走進了營帳坐定,“讓他過來吧!”

禇亮便是已滅西秦國的黃門侍郎,便是他在薛仁杲窮途末路之時,建議出城投降李隱的。

李隱滅西秦國後,受納了其中的一些人爲手下,禇亮便是其中之一。李隱知禇亮爲人無謀略,政務能力也是一般,但卻是個博覽羣書,善於詩文的人,在歷史上還是唐初十八學士之一。

而禇亮的兒子禇遂良,那更是將來大名鼎鼎的書法家,相信後世練字的人,都會臨摹過他的《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等傳世墨跡。

到面前爲止,李隱的帳下還是大老粗居多,禇亮這種文士收入麾下也不無不可,即使對破敵無用,但閒來無事之時,讓他畫一副什麼《晉王殺敵圖》、編一曲《晉王破陣樂》,讓後人瞻仰一下自己的威風事蹟,也是可以的。

不久後,禇亮從外面走了進來,向李隱行了個大禮,“稟晉王,有與小官一起歸降的將士向我反應,他們的過冬衣物尚有不足,還請晉王也爲他們着想一二纔是。”

李隱緊皺眉頭的向左右親衛道:“傳行軍元帥府典籤長孫無忌來我大帳!”

長孫無忌自入關中後,便在李隱手下辦事,但在觀音婢嫁給李隱之前,一直沒怎麼爲李隱辦過事實,因爲仍在猶豫是該效力於李隱好,還是效力於李世民好,不過在觀音婢嫁給李隱之後,便開始全心全意的爲李隱辦事了。

李隱交給長孫無忌辦是事有很多,既讓他參與軍機,也讓他處理各種文書,還則讓他負責部分後勤方面的事宜,天氣轉冷後,爲士卒發放過冬衣物的事情,也是長孫無忌在負責。

長孫無忌很快頂着風雪到了李隱的營寨。此時的長孫無忌,早已不是當年李隱在翠雲峰下初見之時的那個青蔥少年了,他已成親數年,現在蓄起了鬍子,顯得十分的沉穩。

李隱立即向長孫無忌道:“輔機,爲什麼禇先生說西秦歸降的那些士卒衣物不足?”

長孫無忌一臉疑惑的道:“不可能吧,半個月前,從長安運來的最後一批過冬衣物已全部發放完畢了啊!”

李隱相信長孫無忌是不會對他撒這種謊的,以長孫無忌的爲人,更是不會做出貪墨軍用物資的事情來。

▪тtkan▪¢○

“吳漢!”李隱沉聲喊了一句。

“屬下在!”李隱的親衛營主將吳漢立即應聲出列。

李隱道:“你帶着本王的親衛營人馬,配合輔機去將此時調查清楚了,若發現真是有人從中做了手腳,無論是誰,都立即捉來本王面前!”

“屬下遵命!”吳漢與長孫無忌應聲而去了。

一旁的禇亮,見李隱對自己反應的意見這麼重視後,頗感欣慰,一種遇見明主的感覺油然而生。

長孫無忌作爲掌管發放物資的人,對整個流程十分熟悉,所以哪裡最有可能出現問題,心中已是有數,在親衛營的士兵配合下,很快查出了原來是平原王李白駒,將原本屬於歸降士卒的過冬衣物給私自扣留了。

李白駒雖貴爲平原王,統領一部兵馬,但吳漢可沒管這麼多,立即讓親衛營的士兵將李白駒給綁了。

“你們好大的膽子,竟連對本王如此不尊,本王可是聖上堂弟!”李白駒掙扎着大聲喊道。

吳漢笑道:“我的王爺,您就消停一些吧,晉王可是對我說了,無論發現是誰對物資做了手腳,都立即捉去見他,您是自己走,還是我們押着您走?”

李白駒哼聲道:“本王有腳,自己會走!晉王他也是得叫我一聲叔父的,他能把我怎麼着?”

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117章 雁門被圍(下)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173章 報復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十六章 招人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八十三章別用心思第102章 井陘關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205章 下套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226章 徵北大將軍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113章 蘇威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237章 劍指劉文靜第242章 援軍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181章 儒生入敵營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75章稽胡反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137章 家書傳建成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二十章 奇襲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27章 大海寺之戰第135章 蒲山公營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49章 渡河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117章 雁門被圍(下)第十九章 蠍子島第216章 朱桀滅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245章 北海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122章 竇建德第176章 李、王再戰中原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129章錢糧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139章 劉文靜使突厥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239章 歸唐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250章 回河內第204章 東宮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188章 大婚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173章 報復第240章 追擊
第260章 生擒建德第117章 雁門被圍(下)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120章 大業十二年第173章 報復第三十四章 公主找第118章 江淮二雄第九十九章 南歸第143章 李密的難處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十六章 招人第248章 除夕比鬥第八十三章別用心思第102章 井陘關第162章 河東郡攻防戰(上)第178章 江都之亂(上)第205章 下套第七十四章 拳打虞柔第226章 徵北大將軍第254章 洛陽八要地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230章 程咬金來投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113章 蘇威第五十五章 再升官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九十章 李隱的坐騎第九十八章 退敵第三十二章 大業八年第237章 劍指劉文靜第242章 援軍第六十二章 李密三策第181章 儒生入敵營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75章稽胡反第180章 殺戮繼續第137章 家書傳建成第212章 河西攻略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二十章 奇襲第136章 李密亂中原第138章 招降王君廓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128章 國柱坍塌第六十七章 楊廣再撤兵第八十九章 馬場第127章 大海寺之戰第135章 蒲山公營第192章 王世充血染東都第八十四章 傅鷹之所見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九十四章塔布部落第142章 攻略西河第144章 進軍關中第五十六章二徵遼東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五十九章 知己知彼第149章 渡河第172章元旦大朝會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201章 河北戰局第117章 雁門被圍(下)第十九章 蠍子島第216章 朱桀滅第114章 突厥南下第245章 北海第171章 除夕夜(下)第122章 竇建德第176章 李、王再戰中原第238章 先發制人第二十八章 趨之若鶩第129章錢糧第186章 高墲戰敗第八十一章 盂縣第198章 還師長安第139章 劉文靜使突厥第255章 竇建德飲恨薊城第239章 歸唐第五十一章 結拜第七十一章 兵敗第195章 李密兵敗北邙山第四十四章 戰後第250章 回河內第204章 東宮第三十三章 鏖戰第四十七章 宇文智及第七十八章 反殺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154章 屈突通援長安第七章 轉變之始第188章 大婚第189章 天有二日第九十五章 草原之夜第159章 帝王心術第173章 報復第240章 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