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

東郊未解圍,忠義似君稀。

誤落胡塵裡,能持漢節歸。

捲簾山對酒,上馬雪沾衣。

卻向嫖姚幕,翩翩去若飛。

《送裴判官自賊中再歸河陽幕府》

唐代:岑參

——我是劇情分割線——

而在黃河北岸的懷州(今河南省沁陽市)境內,同樣自長安逃歸而來蓬頭裹面仿若乞兒,還有多重凍傷和潰爛處的大齊新朝右金吾將軍、華州防禦使,前河陽大將劉經,也撲倒在白髮蒼蒼而愈發老態的河陽節度使諸葛爽面前,痛哭流涕的動情嘶聲叫喊道:

“司徒啊,某家差點兒就見不着您老尊容了啊。。”

“某家實在有愧所託,那些兒郎們都沒能帶回來了啊。。”

“實在無顏以對司徒了啊!本想着路上就這麼跳了大河一了百了!但想着有些內情須得親口秉明司徒,這才厚顏苟活至今。。。”

“金辰(劉經字)能夠自險惡境地中路途迢迢歸來報訊,亦是我河陽軍的不幸之萬幸了,老夫豈有再多加苛責之理。”

而諸葛爽亦是有些動容的親手將其攙扶起來,隨即又轉頭喊道:

“。來人,還不快護送劉都兵下去救治和休息。。千萬保重身體,也勿言什麼輕生求死了,不過是在西京的些許挫敗和磋磨,難道還要令我再失一員得力干將麼?”

然而,當滿身狼狽不堪的劉經被攙扶出去之後,諸葛爽卻是重新恢復到了面無表情當中,而對着低頭進來領命的節衙判官張仲禮吩咐道:

“好好地照看,莫要吝惜飲食用藥,財帛女子一應所需,皆給最上等的成色,勿使其儘快康復過來。”

然後,諸葛爽又對着在場的另一名衙推杜巖節道:

“順便再留心一二,平日裡他都與那些舊日人等有所往來,逐一稟報於我。待到調養好了,就安排他到潞州(諸葛)仲方處陣前效力吧!”

“司徒,難道是?。。”

然而,身爲謀主之一判官張仲禮卻有些驚訝的欲言又止道:

“此番金辰自長安安然得歸,你覺得又多少乃是天生的運氣使然呢?。。”

諸葛爽卻是鬍鬚微顫的嘆了口氣道:

“有些事物,還是莫要有機會說出來的纔好;如此處置也算是成全彼輩多年追隨一場的恩義把。。”

“司徒,莫不是朝廷要贏了?”

張仲禮越發驚訝道:

“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只要有雄踞山南的太平賊。。軍在,鄭堂老就算拿下長安或是關內又如何,多半也難逃個勞師動衆的慘勝之局,哪裡還有多少餘力顧及其他呢?”

諸葛爽卻是搖搖頭道:

“可要是朝廷一旦輸了,那便是萬事皆休毫無指望和將來可期了。若非如此,又何須將金辰給刻意放歸回來,也不過是圖擾人心的權謀手段而已。。”

當然了,諸葛爽還有沒有說出口來的內情。就是自去年冬天這些日子以來,他暗中自覺身體漸漸不虞,原本日啖酒肉數升,還能老當益壯的隔三差五招幸和御使姬妾的日子,也在漸漸力不從心的遠去當中。

要是他的兒子諸葛仲方是個才具和氣量出衆之輩,那他到也不介意在自己餘生最後的光景裡,再一次冒險跳反朝廷的陣營,好爲自己的兒子鋪出一條繼續出將入相的坦途大路來。反正他諸葛爽只是一介小吏出身,先投龐勳再降朝廷又附黃巢的幾易門庭了,實在也不差這點口風和名聲的負累。

然而現實情況是,諸葛仲方雖然經他耳提面醒的浸染多年,能夠變現出來的也就是按部就班的中人之姿而已;所以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求穩求定,避免麾下的任何冒險傾向,而讓兒子能夠堪堪接掌和守住這份基業就好。

爲此,他也不惜付出一些壯士斷臂式的代價,將那些立下功勞卻隱有不好駕馭傾向的“驕兵悍將”們,給暗中羅織罪名處置發落掉;或是想辦法明升暗貶的轉爲刺史、營田官等文職;與掌握兵權的機會隔離開來。

而對於極少數實在沒有太大破綻和藉口的,卻又不得不要論功行賞的有功之人,他就就乾脆順水推舟以開拓新的地盤和局面的諸般理由,給逐一分遣出去帶兵作戰,而變相隔絕在了鞭長莫及的他方。

比如之前派遣劉經爲代表,率部助戰追隨黃巢的本部大軍;又在成功擊敗了魏博軍之後,將另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李罕之以支援爲名派去參與關內大戰的尾聲。但沒有想到這廝好死不死的會去窺探太平軍的虛實,結果倒是省了一番後續的手尾。

所以,就像是他前些年曾經將崔安潛派來聯絡的好幾撥使者,使人冒充山棚強梁之輩暗中下手,坑殺在太行山中的陘道中一樣;這一次他也派人守在了函穀道的東端,將所有進入懷州境內的疑似使臣存在,不分來歷的都溺死在黃河裡。

這樣從明面上看,他所代表的河陽鎮三州五縣之地,就永遠沒有接到來長安求援或是來自朝廷方面策反、籠絡的機會,而繼續一邊加緊向北攻打和奪取河東東南部的上黨/澤潞之地,一邊穩如泰山的坐視關中戰局的成敗和隔岸觀火下去。

然而與此同時,他又對關東各地自發趕來馳援關內的地方人馬,格外的網開一面;不但開放了境內的河陽橋三關和孟津渡,還就近提供了許多糧草、器物的接濟和便利;也算是相當的仗義和麪面俱到了。

但是這一次本以爲該陣沒在關內的劉經居然逃回來了,他也不能表現的太過刻薄寡恩,而愈發失了軍中地方的人心和口碑。所以只能藉口用這種“靜養”的理由和辦法,將其變相的軟禁起來留待日後的慢慢炮製了。

畢竟,現如今無論是劉經還是李罕之,留在河陽鎮本地軍中的影響力,已經隨着那些在一系列人事遷轉當中,被打散別遣的部舊、親緣而大多不復存在了。在這種情況下,諸葛爽倒不介意再給劉經一個陣前效力的機會。

按照他的盤算和規劃,如果劉經能夠在諸葛仲方的陣前,繼續奮力以赴一切如昔的話,諸葛爽到也不介意給他一個潞州刺史兼守捉、團練使的名位和實權。在新佔之地繼續爲河陽鎮效力當下。

但是他如果陰有怨懟和不甘,或是在私底下依舊往來活躍的話,那戰陣之中一支意外的“流矢”,也足以絕此後患了。那“痛失大將”的諸葛爽,也少不得要爲他好好的哭過一場,而加倍鼓舞軍中士氣爲之報仇雪恨了。

想到這裡,諸葛爽忽然誕生了一個想法;如果關內的那位黃王這一次在劫難逃的話,那事實上佔據了都畿道及其周邊的一(河南)府五州(鄭、汝、許、陳、汴)大部的那位朱老三,便就是在中原地區義軍勢力最大的一支領頭人了。

也許該進一步鞏固和加強,這股一河之隔南鄰勢力的共盟關係,才能再將來天下愈發動盪不堪的最周變局當中,後顧無憂的全力應對河北的激烈局面。隨即他叫來自己跟隨有年的掌書記道:

“替我修書一封。。。。願約爲兒女親家,嘗續多年盟好。。”

——我是劇情分割線——

而在橫貫而過的洛水已然徹底解凍,重新變得濁浪滾滾的洛陽城中。被人所惦記的朱老三,也在忍不禁打了一個噴嚏而裹緊身上的長裘之後,繼續詢問着從山南東道的襄州地方探訪歸來的使者:

“不知,阿母近來可好呼?”

“老封君身子骨甚好,中郎(朱存)亦是侍奉備至,膳食湯藥,日夜不綴呢。。”

作爲探訪使者的通贊官寇彥卿,謹小慎微的應道:

“小郎君和夫人亦是左居別苑,得以日夜探視,晨昏定省,往來無慮;諸般奴婢、起居器物一如舊邸。。”

聽到這裡,朱老三愈發覺得百感交集而又百味翻沉起來了。自己作爲變相人質的妻兒老母,居然能夠和兄長的家眷一起別宅而居,還能夠保持某種程度上的出入無礙,這不可謂不是一種變相的善意使然了。

“。。。夫人還特命卑下稍來親手縫製的春衫、夏衣數件。。。此外,尚有言語請詢於留守。。”

然而寇彥卿渾然不覺的繼續說道:

“說。。”

正當滿是緬懷之情的朱老三,聞言不由精神一振。若非是不得已的緣故,他也何嘗願意把自己頗爲珍重的妻兒送到南方去呢?

“夫人說了,小郎君如今已是孩提之年,頗有些喜動好學的情跡;可否令其就近入蒙,以習人倫義理。。。”

聽到這裡朱老三不由猶豫了一下,雖然他早年是街頭閒子的出身沒有多少文墨見識,但也知道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尤其是作爲他這一方面勢力領頭人的子女,若是隨隨便便的受教於人,少不得會在將來埋下一些立場和傾向性的隱憂和是非來的。

“也罷,就隨她所願好了。。”

但是最後朱老三還是點頭應承了下來。畢竟,相對於亳州營妓所生而小字遙喜的這個小兒子,他還有個一直帶在身邊教導的長子友裕可以以爲依仗;此外就在他夫人張惠南下爲質的這段期間,他身邊的姬妾之中也已然有兩人相繼懷有身孕了。

所以,這麼一個在外爲質的小兒子將來的立場和傾向,也不是那麼特別要緊的事情了。至少相比眼下他所需要對應迫在眉睫的局面,儼然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這時候,一名倉促奔走進來將弁帶來的突發消息,卻讓朱老三再也沒有心思顧慮其他了。

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一百章 弊情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一百章 弊情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700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908章 虎竹救邊急(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續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一章 活着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三章 活着(下)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
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864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二)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一百章 弊情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1057章 旌甲被胡霜第一百章 弊情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700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908章 虎竹救邊急(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續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920章 按劍心飛揚(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978章 彎弓射賢王(中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713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第五百六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一章 活着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三章 活着(下)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