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

在隆隆的炮擊聲中,最終李明達親率的涼州官健(曠騎),還是有些遺憾的放棄了對於城下潰亂士卒的追擊,而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在乾涸的護城河裡,居然又重新聚攏整隊出一個不規整的陣容來。

而少許追殺上頭而不顧號令想要繼續上前驅趕的官健騎兵,卻是被門內側開出來貼着牆根列陣的數排賊軍,利用護城壕與人人馬的高度落差,以火器接連齊射所中紛紛落馬下來;而僅剩少許倖存的騎兵忙不迭的掉頭奔逃回來。

“踹之不散,潰而復聚,果真是朝廷深以爲忌憚的悍賊啊!”

控馬奔走當中李明達卻是臉色肅然道,隨又對左右下令:

“吹號徐進,莫要戀戰,火速轉到城南。。再隨我多多擊破賊勢!”

隨着不斷吹響起來的螺號聲,仿若滾滾洪流一般幾乎氣勢未減多少的涼州官健,很快就拉長了隊形踏過已經被衝破多處而顯得一片狼藉的營盤,與城牆下屍橫枕籍戰場的間距;如涌潮一般的迅速飛逝在了城牆東南角處。

而這些涼州官健從城東轉戰到城南,彷彿也只是費了大半個時辰而已,大多數騎兵連人帶馬也只是看看出了一身熱汗。然而,就是在城東的這一陣耽擱和拖延,出現在他們面前已然是從煙火四起的先揚軍營壘中迅速收隊回來,以刀槍弓弩的嚴整以待的緊密陣列。

這一次,就再也沒有任何虛張聲勢和避重就輕權謀餘地了。望着已然被點燃處處的先揚軍陣營,飛馳而至的涼州官健,幾乎是輕車熟路又默契十足一般,在堪堪距離最大射程的百步之外,突然就人馬嘶鳴左右分裂開來,而變成抄掠過太平軍多重結陣兩測的鶴翼之勢。

只見這些如同展翅飛禽一般拉長延伸而出的輕騎,在飛掠過太平軍陣列側邊的那一剎那,卻是紛紛揚起手中搭箭的角弓,幾乎是毫無間歇的接二連三方放射如雨;就在這麼盤旋而過的十幾個呼吸之間,他們就已然宛如行雲流水的一氣飛射出四五隻到七八隻的箭矢。

而以四平八穩而內在中空方陣應對的太平軍側列,也毫不猶豫在口令和哨子聲中追逐着這些飛馳掠陣的人馬,而以預先設定的提前射界,持銃越過垂下刀矛持牌蹲伏姿態的白兵頭頂上,不停放出一陣又一陣的層疊煙氣和細密彈丸來。

只見一時間咻咻的箭羽與灼熱的鉛子破空往來交織着;不斷在白羽顫顫和血色迸濺當中,貫倒太平軍陣排頭忙碌着往復裝彈放射的銃手和縮身蹲守的白兵;或又是波及到飛馳之中的騎士,頓然人馬嘶鳴的驟然翻倒在地又被毫無間歇的踐踏過去,或是仰面失身墜馬被倒拖而走出隊列。。。。

而作爲光州王氏兄弟的老三也是唯一剩下的單身狗,原本居於第四排待機和負責轉填子藥、遞送火銃的王審圭,也已然隨着不斷替補向前的序列,而最終站到了大陣外圍第一列直面敵勢的排頭位置。而那些負責半蹲持牌掩護他們的白兵,也已然變得稀稀拉拉。

而那些仿若是無窮無盡的敵騎還在他們的面前,不斷交錯盤旋的掠陣而過而拋投出而拋射出綿綿的箭雨來;相繼倒下同袍的鮮血也多次濺落在了他的臉上和身上,也在一點點的削弱和壓迫着他的精神和士氣,讓手中裝填的動作在手腳顫顫中,變得越發滯塞和遲緩起來。

然而他終於出現了一個失誤,居然未能取下清膛和填壓子藥的通條,就在已經變得凌亂不少的口令和哨子聲中,忙不迭的放射出去;然後就在驟然迸濺開的火花和煙氣當中,將他頭臉手臂都變成燻黑的顏色,而後仰倒在其他人身上,手中制式長銃更從前端崩開成了幾條長碎片。

下一刻,一支流矢就穿透了他的鑲鐵肩甲而釘在了膀子裡,撕痛的他半邊身體都要失去了氣力。但是反而是讓他一下子清醒了過來,就像是回憶起了那些教習用竹鞭刻在他們骨子裡的本能一般,另手抓過身邊一名倒地呻吟同袍的未發火銃,而架在勉強擡起來的血糊糊手臂上,對着數十步外菸塵中的人馬光影扣發出去。

然後在沒來得及確認戰果,他就被幾隻大手同時向後拖曳着,擠過後隊側身讓出來的間隙;而出現在了已經躺倒和依靠着許多傷者、若干屍體的空地上。十多名臂綁紅袖套的救護軍士正在拿着刀剪、棉紗繃帶和藥膏帖子,忙碌往來期間而激起一陣此起彼伏的慘叫和痛呼聲。

雖然王審圭已經流了半身的血,但是隨後一名救護士給他臉上臂上塗了燙傷膏藥,又查看和確認了他膀子上的箭簇已經嵌入肩胛骨之後,只能暫且剪斷箭桿而連同箭簇一起用膏藥帖子糊起來,再纏上固定的繃帶以爲應急處置。然後作爲擁有部分行動力輕傷員,加入到了單手裝填火銃的輔助序列中去。

這一切對於王審圭而言仿若是經歷了許多事情的格外漫長,然而然而對於整個城南戰場而言這也只是火石之間的事情。正面接戰中就再度出現了新的變化。在如同分波逐流的涼州官健所掀起的漫天煙塵中,再度響起了格外沉悶的奔踏聲。

下一刻,一支人馬具甲臉上還罩着猙獰獸面的騎兵,就像是神兵天降一般的,從那些環繞着太平軍中空大陣盤旋往復,而只有鱗甲和鑲鐵甲的涼州官健中突殺了出來。而這也是李明達賴以爲一錘定音的殺手鐗——西涼甲騎,也是甲騎具裝在這個時代的最後絕唱。

乃是當年姑臧李氏追隨議潮公踹破吐蕃諸藩,征戰多年的健兒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悍善戰之士;又騎乘以姑臧草原上所產負載、衝刺兼長的涼州大馬和吐蕃健馬的混種;這才能夠承當的起人鎧甲馬的全套負重和衝陣爆發。因此,當他們出現在戰鬥中的那一刻,也是決定勝負成敗的最終時刻。

幾乎是伴隨着歸義軍建立的過程,而打下來“西盡伊吾,東接靈武;得地四千餘里,戶口百萬之家;六郡山河,宛然而歸”的偌大基業。雖然當年的初代甲騎已經老去,但是他們弓馬嫺熟的子弟繼承了兵甲和職業,繼續成爲郭義軍威懾周邊內外羣番的重要組成力量。

後來歸義軍決議東進,他們又在鄭堂老所代表朝廷方面的全力支持下,盡起西北各鎮積存的甲械以爲武裝。而將戰馬身上原本用來防箭的毛氈和皮革,給換成了真正的紮鐵護胸和鐵質的面兜、雞頸。如今更是李氏所屬兵馬的核心精華所在,只是考慮到在長安城中的會戰中派不上多大用處,這才專門用以京畿南面監防太平軍的舉動。

而現今在這些驟然現身人馬一體的猙獰鐵流面前;那些猶自不斷放銃的太平軍陣列,也像是收到了驚嚇和動搖一般的,幾乎是齊刷刷的轉身向後狂退看了好一陣距離;卻是又重新合成了新的凹陷陣型,宛如退潮後海灘礁岩一般的,露出了成排架在輪轂上的粗短管子,以及手執小旗的灰布甲兵卒。

雖然他們在狂奔而至的甲騎面前,同樣的難掩臉色發白泛青而手腳顫顫,但還是按照日常操訓的本能動作,麻利不停完成了最後的準備工作,然後紛紛的伏低了身體。而在後方陣列中見到這一幕的李明達,亦是心中一跳而臉色大變的嘶聲喊道:

“吹角加速,衝上前去。。”

“交錯散開,避免集中一線。。”

“吹號,另兩翼遊弋隊壓上。。。”

然後,幾乎是接二連三迸發而出的震響和臉面轟鳴聲,就徹底淹沒了李明達及其麾下將弁們,在戰場上所能夠發出的一切聲音。

而首當其衝的涼州甲騎之中,作爲李明達的侄兒李明振之子的衙前鄺騎兵馬使李光金,也在身下坐騎受驚仰踢而起的激烈反應當中;眼睜睜的看見對方粗管之中,所噴吐、迸射的暗紅色火光和鉛灰色的大團煙雲,還有密密麻麻破空而至的細細軌跡,在驚駭受挫的甲騎之中兜頭蓋腦的飛散開來。。

下一刻,他胯下坐騎胸口、腹部就多處血肉迸濺的炸裂開來,又趨勢不減的貫穿撕裂了他的一條臂膀和小腿;就此連人帶馬迎頭栽翻在地又滾撞了十多步去。而被這一陣迎面痛擊給打斷了氣勢如虹的涼州甲騎們,也在坐騎驟然受驚的人仰馬翻和嘶鳴亂叫當中,嚴重分散了最爲寶貴的速度和衝力。

因此在幾個呼吸之後,居然就只有寥寥數十騎得以依照慣性和勢頭,衝進了那些太平軍炮隊之中,將其驅趕逐殺開來。然而他們突入之勢,卻又被相對沉重的炮架和狹窄的陣地間隙,給阻擋和攔住了去路而只能躍身而起,又在下一刻成爲炮隊之後整好以暇火銃攢射的靶標。

突然出現的炮隊齊射固然是打亂了甲騎具裝的攻勢,然而在正戰兩翼側後方掠陣的其他涼州官健,也已然得令毫不猶豫的撲殺上前;在付出了相繼被擊倒一地的代價之後,也衝進密集舉起刀矛和尖刺的陣列之中,奮力左衝右突的鏖戰起來。

只是,隨後從內側投擲而出的成排火油彈和爆彈,也相繼炸開在了他們後續突入的隊列之中,而再度製造出了一個個短暫的戰場隔斷;而僅僅就是這麼片刻的隔斷和緩衝,就足以讓被突入和打散的陣列重新聚攏起來,用手中的銃刺和其他尖刃戳殺着落單的馬肚和腿腳,將其鮮血淋漓的掀翻在地或是遍體鱗傷的驅趕出去。

又過了不知道多久之後,已確認包括甲騎衝陣在內的多種進攻手段,已然無法取得更多戰果也難以繼續改變了局面的李明達,也只能望着煙火繚繞的戰場之中,雖然殘缺處處卻依舊保持着基本陣容的太平軍大陣,黯然下令吹響了了撤退的螺號。

只是當他從欲罷不能的激盪情緒中慢慢恢復過來之後,心中卻是難免肉痛和後悔起來了。因爲就是這麼城東和城南的大半日對陣下來,他前後約莫損失了一千多的騎兵,其中就包括了一百多彌足珍貴的甲騎;而殺傷的敵軍步卒陣列也不過是倍半與此。無論如何怎麼計算,這種交換比決計是算不上是什麼優勢和上風的。

然而更讓他生氣的是,無論是他在城下怎麼廝殺連天血戰當場,作爲被救援對象的先揚軍和姚州團結所部;居然就只是在營壘之中坐視觀望不前。若果他們能夠及時主動出擊和響應的話,只怕取得的戰果還會更大一些,城南對陣的結果和損失比也會更好看一些吧?

李明達如此恨恨想着,卻是不再理會那些時候前來聯絡的信使;不管不顧的徑直回到了城西的本陣當中。然而當他轉過城牆的西南角卻是突然心中一沉,因爲在他眼前本該是嚴防死守起來的本陣營壘,赫然也升起了好幾道大白天也可以看得十分清楚的明亮火光和煙柱。

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雲翻2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三十章 突現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三章 活着(下)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
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一百九十二章 雲翻2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書中竟何如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三十章 突現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十)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812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下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活3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四百三十九章 輾轉不相見(下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三章 活着(下)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946章 列卒赤山下(續)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