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

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揚州死,禪智山光好墓田。

縱遊淮南

唐代:張祜

——我是分割線——

江陵城內,大講習所附近的考試院外,足足有丈高數十步長的公告大木榜前。被稱爲“小登科”的新一輪入榜名單下方,也有成羣結隊的年輕人等在翹首以盼的巡閱之間,發出一陣又一陣抑揚頓挫的感嘆聲來。

“恭喜年兄,這次複試得以過榜,只怕到了淮南之後愈發前程不可限量了。。”

當即有人充滿熱切與羨慕的當街相互道喜起來。

“過譽了,過譽了,這不過是吏目以下十一等階的選人而已,當不得如此。。尚需我輩同勉奮力,以踐清平世間!”

被恭賀的年輕人穿着一身生員風格的淺藍束身衫胯,亦是難掩喜行於色的回答道:

“你這是謙虛甚個,這般去了淮南之後只要能夠作出基本樣子來,依照異地、戰地條例優先升轉爲吏目,乃至諸吏之長也未嘗可期的。”

這是稍加了解內情的人,在那裡向着左右賣矜持弄着

“學弟所言甚是啊,督府的放官選人一項更加嚴格的,若能做足了一任吏長之後,那真是不是親民官也勝是親民官的資歷了啊。。”

同樣也有人在歡喜有加的附和道:

“我家中有兩個晚輩後進,方纔考入文員科的附屬學堂,日後保不準相應的實習,還要仰仗年兄顧看呢。。”

這是仗着關係好和足夠親熟的同學,籍此先敲邊鼓、打基礎了。

“在下於晴明樓上定下了包廂,還請諸位同年賞臉了。。”

又有同樣生員裝扮的人湊趣的喊道,這是已經迫不及待要拉關係和延攬人脈的存在。

他們這些商人家庭出身的子弟,無疑是如今太平軍治下最有力的堅定支持者羣體之一。雖然那位大都督未必看的上眼,而一度戲稱爲利益的聯盟。但是太平軍到來之後,他們這些“五民之末”的境遇,一下子獲得很大的轉變確實不爭的優勢。

不但各種多如牛毛的捐稅和雜課、關卡都不消失了,水陸道路也變得十通八達而行道通商的風險大爲減低;事實上就連相應的社會地位都變相的擡高了不少。道理也很簡單,在太平軍清算完那些豪姓大族、官宦胥吏之家以後,自然就會需要相應的階層上升來填補相應的空白。

更何況,因爲家庭淵源的關係,他們往往在記賬文書和數算上有着天然的優勢使然,而得以比別人容易入選早期太平軍治下的選人、用人體系。然後,又伴隨着太平軍的治政理念中,被打破了吏員到官的天然界限,而擁有了更加廣闊的前景和未來。

要知道在前朝治下這麼多年下來,他們這些商人子弟雖然可以通過寄戶和掛籍等手段,繞過朝廷的限制而參與到鄉試和貢舉當中。但是實際的情況則是,無論他們花費多少代價和努力,也改變不了在仕途中飽受歧視和壓制的現狀。

就算考上了也只能擔任一些末微之職,想要更進一步就是癡心妄想了。因爲他們在朝廷的體制之內根本爭取不過那些豪門大戶、士族官宦之家,就算是偶有成功的範例也是機緣巧合之下以重金打造出來的結果。

因此,當有人發現一貫風評酷烈、刻毒的太平軍,居然對他們網開一面、敞開方便之門之後,就毫不猶豫的轉換了立場和態度,變成太平軍最堅定的支持者和社會改造的推動力之一,哪怕是那些曾經身爲世家大族分支和關係戶的存在也是一樣。

不僅是因爲太平軍所征服和清理過的地方上,都擁有無限的商機和利潤的驅使;只要能夠提供協力與合作就大多能得到回報。也因爲這個因爲太平軍的緣故,而得以剛剛變相跨越和上升了階層的新新羣體,迫切渴望着鞏固自己的社會定位和作用。畢竟,只要是人多少都會爲對自己更有利的方面打算的。

就算是世家大族的分支和有所淵源的關係戶等外圍商家,在這種趨勢下也不可避免要更多爲自己謀求利益和前程;相比在舊有宗族、尊卑的等秩森嚴體系下,繼續爲這些本家、宗族、郡望奔走和奉獻下去;難道還比得上在太平軍主導的新秩序下,爲自己家族謀求更好生活和前景使然麼?

雖然太平軍的規矩和限制很多並且堪稱繁複,但是隻要習慣了在相應體制和框架下行事之後,反而能夠變相的令人安心。作爲逐利而行或是坐而謀生的商人,他們最擔憂的反而是沒有規矩,或者說是明明有規矩卻沒有任何人當回事的亂世之際。

而作爲另一個有力的競爭羣體,那些地方上的世代吏員之家的子弟後代。然而因爲長期奔走活動於鄉里的緣故鮮有是背景和手上乾淨多少的,最終能夠經過太平軍嚴格的清算體系,而存留下來也是數量有限,而以刑名律條的實際運用爲擅長,卻難以形成足夠的壓力。

相比之下,那些行商、坐商和匠戶、工坊之家,雖然也有種種的積習和陋俗,壓榨學徒、夥計和囤積居奇之類問題,但是在遭到太平軍的整肅和改造之後,反而也是最容易接受轉變和改造,而得以在太平軍主導的新秩序下存留下來的羣體。

其中,前者可以靠數算和文字的基礎,在太平軍的舉試當中走上計吏、文員的捷徑;而後者則可以靠家傳的手藝和天賦,走的是各級營造、工場體系的路線。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那些通過農學和宣傳、教化系統,得以進入相應仕途的傳統貧寒士子,或是大姓旁支遠宗的庶流子弟。

然後,他們自己也按照加入太平軍治下的先後順序和親疏遠近的三六九等,地域、鄉黨和宗親上的淵源,而又分作了許多個大大小小的商家團體和會社、行館;而又保持着長期既有(內部)競爭也有(對外)合作的態勢。

比如:其中資格最老、資本最厚的無疑是來自兩嶺的廣府系海商;而巴結最甚則是王婆先爲首的關內京兆商人;在數量上最多,但是平均本錢最小的是湖南商戶;最沒有存在感的則是荊南本地商家;而自從太平軍平定江東三路之後,實力雄厚的常、蘇、杭、越、明等沿海世商團體,又一躍其上成爲其他人最有力的競爭者。

所以,這一輪的復考也是這些背景下的商人團體,另一個變相角力和競爭的途徑和舞臺之一。事實上,這也從某種方面變相促進了新一輪地方私人辦學的興起浪潮。爲了逢迎和附和太平軍所需要的“經世務實之道”基本要求,各種教授方技和吏務的學館、蒙塾,也隨着贊助者的要求而開始出現在一些名城大邑之間。

更有一些明顯寄食和流寓南方的儒生文士,開始以儒家理念牽強附會的鼓吹。來自《太平田畝綱要》《太平聖庫制度》《太平政略》《清平綱領》內的主張和義理,其實是重現上古“三代之治”諸位聖王、先賢的“天下爲公,老少皆贍”的大音希聲云云。或又是將太平軍執行的公屯官營制度,形容爲堪比周公“封建天下,井田公制”的當代濟民救亡善政。

道理也很簡單,沒有人想錯過眼見得新朝定鼎之際的機緣使然,哪怕是南朝的格局也足以讓大多數人受用無窮了。然而太平軍卻不怎麼看得上傳統的經義辭賦、道德文章,於是此輩爲了身前身後得前程使然,假寄託名先人大賢進行攀附和溯往既源就不可避免了。

(就好比後世那些打着復興傳統文化的“新儒家”“國學”旗號之流,而拼命往新民主主義運動的產物——社會主義中國碰瓷和騙資源的套路一般)

當然了,這些已經進入大講習所中修學這些生員,因爲除了特定專業和同好性質的藝文結社之外,其實是禁止任何實質性的同鄉團體和帶有政治傾向、訴求的社團組織。但是也攔不住他們在就在各種家庭背景的贊助之下,以各種同年、同院、同科、同目、同課之類的名目和紐帶,所進行結交往來的一個個大小圈子;

或者說其中真正懷有抱負、理想和奮進者有之;想要改變現狀和自身境遇者有之;只是變相投機和追逐功名者亦有之;但是躋身末尾而隨大流混日子的,哪怕最終考覈輟落也在所不惜,或是資質有限卻努力削尖腦袋擠進來,只爲構築相應的人脈淵源的亦是有之。

因此,但凡大都督府下講習所的每一次升考和選人大試之後的放榜,幾乎都是這麼一輪衆生百態的活市儈情景。而這一次因爲攻略和經營淮南的需要,而進行摸底式的擴選,同樣也是他們所重視的機會之一。

與此同時,鄱陽湖的江口處,一艘形制怪異,中軸凸起形同駝背的水輪車船也在江試當中。

“鳴大鐘一次!

推動槓桿,啓動活塞和泵頭……

鳴大鐘兩次!

打開爐膛,引燃鍋爐,注入石炭……

鳴大鐘三次!

齊聲讚頌,公輸般與墨子祖師流澤萬世。”

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938章 殺氣凌穹蒼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1019章 分兵救朔方(下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
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卷戎旌(下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938章 殺氣凌穹蒼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870章 野死諒不葬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1019章 分兵救朔方(下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四百三十四章 遠道不可思(中第四百八十五章 而功施社稷(下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872章 野死諒不葬(下)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五百七十四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三)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六百零三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下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八十一章 惟德被生民(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遭遇上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919章 按劍心飛揚(中)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三百七十三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