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猶記登壇日

在周淮安於江邊例行的題記(裝完逼就走)後,丹徒戰後的梳理和整頓還在繼續着。

潤州丹楊郡乃是這個時代江南屈指可數的望要大州之一。歷代盛產:衫羅,水紋、方紋、魚口、繡葉、花紋等綾,火麻布,竹根,黃粟,伏牛山銅器,鱘,鮓等土貢和風物。在官府賬面上的民戶就有十萬二千二十三,口六十六萬二千七百六。其中富戶大族官宦又大多匯聚於這座丹徒城內,再加上那些奴婢子女和其他隱匿人口,實際數量怕不要翻上一番的。

因此,只有打下了丹徒之後,才知道其中所獲何其豐厚啊。周寶身爲江淮租庸調副使身兼東南轉運院事,籍着備寇爲由截流下來江南各道的地方財賦和土貢,還有巧立名目來羅括地方的歷年所得。因此在各處倉稟之中,各種財貨、物資、糧草堆如山積、數不勝數。

光是粗粗統計出來的財帛部分,就一下子將這次出兵以來的各種花銷和靡費給衝平;還能結於下足以支撐好幾場戰役的預期軍費。另外在節度使周寶的宅邸和另外幾座名下館園之中,又有約莫價值十幾萬緡的抄獲。這還不算對城中蝟集的那些豪門富戶大族宦門,剛剛展開的後續抄沒和清算所獲呢。

然後,這裡乃是江東漕運匯聚的起點和大運河南端的樞紐。因此內城外郭十幾處散佈的正倉、轉運倉、軍供倉、常平倉、義倉等建築羣落之內,稻米慄麥積聚了足有三十幾萬石之多。足供闔城軍民百姓張開肚皮吃上大半年還有餘了。

內城和牙城武庫之中,亦有可以裝備數萬人份的新舊刀矛劍牌;其中宣潤本地所產的弓弩箭矢和相應配件,更是成倍於此。只是甲冑的比例要小得多,約莫只有三千多領的全鐵甲,五千多領的鑲皮甲,數百具更加精緻明光和兩當鎧。其他衣被帳毯之類的軍資更是數不勝數。

而且在此之前裡面的積存,已經被周寶以備盜和供軍的名義散出去相當部分。若不是之前太平軍主動把守軍的有生力量引出來殲滅當場的話,光靠原本義軍的傳統圍城和填壕戰術,就怕全部餓死了或是人打散了也未必能夠打下來的。

再者,這裡同時又是中唐以來,鎮海節度使的理所和江東轉運諸使的所在,各種衙門的配置相當的齊全比同一個小朝廷。因此這裡留下來的歷代圖籍簿冊相當齊全和完備;光是相應的吏員、從事就足有數百人,這同樣也是一筆相當寶貴的財賦。

然後,城中又有形形色色的作坊和數量不菲的工匠,其中又以織造印染相關的行會最衆;甚至還有好幾家以雕版聞名印刷的書坊。而官辦的制鐵所和銅器場,專門爲鎮海行營提供裝備的甲弩坊,裡面亦有大量的物料和成品,以及熟練的工匠、學徒和役使。

而城外渡口碼頭和官軍水寨所獲的大小船隻,又讓太平軍的水面輸送和作戰編制,在賬面上再度得以擴充了好幾番(招募補充到足夠人手,在操使熟練並形成戰鬥力是要時間的)。

當然了,再獲得這麼一大筆進項之後;並不能像傳統義軍那樣大都一鼓作氣散發下去,多多益善的擴充人馬,再海吃海喝的縱情狂歡上十天半個月的,順便把自上而下各位頭領、頭目的私囊給塞滿滿的就算了事。都要依據制度歸入太平聖庫制度當中,再按照輕重緩急的需要編列出方方面面具體的用途。

比如用在軍中獎賞功勳和犒勞多方面出力的多寡;採買、徵集民間物資和有償招募勞役,賑濟地方貧苦孤寡和進一步補充本地兵源;還有對於收編義軍別部的後續整編和俘虜的改造,地方城防和公用設施的修繕;新舊船隻和甲械的修造、補充,等等諸如此類不一。

最終其中的大多數的要陸續裝船轉運回江陵去,作爲對於後方源源不斷輸送支持和後勤保障的反哺;太平軍以佔據治下七八成從事集體農業生產的人口,來保障和供養餘下其他用途的人口比例,目前已差不多達到了一個極限。

因此,糧食可以在江陵到嶺西的沿途就地儲存和內部消化掉,工匠和勞役可以在荊南就地安置,財物則要繼續南下轉運到廣州去,就此折變成其他太平軍所需的資源和產出。

預計最終只留下大半數的甲械、兵器,以及包括幾個重要據點在內的基本儲備,足供大約三萬人馬(包括協同的別部義軍在內)規模的數月之用就好了。

在這一片紛亂不止的過程當中,曾爲官軍使者的鎮海行營孔目官,也在數名軍事的看押和跟隨之下,徒步走過了看起來變得蕭條了許多的街道。

雖然青石的街面上已經被收拾乾淨,甚至還鋪上了防滑利行的黃沙,但是位於街市望要位置沿途兩旁,那些林立茨比的朱門甲地、高牆烏瓦背後的人家,已經陸陸續續空出了好些地方了;

而剩下的人家裡也是門戶緊閉而一片愁雲慘淡,還隱有嗚咽和嚎哭聲的情形;作爲太平軍發明名爲黑名單上的存在,他們顯然在擔憂着某種即將到來,卻又無可避免的命運;據說,其中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舉家被遷荊南、湖南,甚至是往嶺南和安南去,另行開始異鄉的生活而已。

不過李師成隨即也在心中自嘲了一下,難道自己也不是這黑名單上的五類分子之一,需要清算和正別的舊屬官吏中的一員麼。之所以還沒有遭受道這種待遇和結果,主要是因爲前些日子裡他的一些作爲和表現。

他不但在城破後親自帶人看守和鎖死了,存放着事關節衙軍機的名錄圖籍簿冊案牘的內架閣庫;而趕走了好幾波試圖放火或是流竄過來搶東西的亂兵。還主動爲接管府衙各處設施、要點的太平軍將士,提供某種意義上按圖索驥式的協力和幫助。

因此,有這麼一個積極主動的出頭鳥爲榜樣和典範;也自有一些心存僥倖的投機之輩站出來效從和配合;多少也讓接下來在太平軍強大武力保障和威懾下,城中各處接管和清查行動,獲得了某種意義上的事半功倍效果;

所以,這次他也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個機會,一個面見那位太平軍之主進行陳情和闡述,以決定他們這些舊有體制人等的何去何從的命運所向,

(到底是剝奪身家所有而發配到南邊地方去勞動改造;還是有所寬赦的輾轉到大講習所裡去編書、寫回憶錄;還是在甄別和改造後充實到相應的教學崗位上去發揮餘熱;乃至給與一定留用的考察期以觀後效的可能性。)

然而,隨後在城外碼頭一處臨時熱火朝天的工地上;他就見到了這位並沒有重重森嚴的儀衛在旁,而顯得相當恬靜閒淡而又高深莫測的太平軍之主。

僅僅是對方轉頭過來的澄淨目光,就讓他有一種被洞徹入骨的錯覺,而讓許多打好腹稿和盤算,就像是被晨光照散的霧靄一般無所遁形了。

“說吧,你想要什麼。。”

周淮安毫不贅言開門見山的問道。

“在下,在下,想問貴軍要一個人頭。。”

李師成猶豫了下,再度鼓起勇氣開聲道。

“你要誰的人頭。。”

周淮安不禁有些詫異道。

“潤州刺史楊茂實之子,小衙內楊平安的人頭。。”

李師成卻是好不掩飾的恨聲道。

“可說明下緣由麼。。”

周淮安似乎稍來了點興趣。

“實在是難以啓齒的辱家之恨,門第之仇。。以我的身微力輕,怕是用事無望了。。然而貴軍所向,卻是給了我一線之機。。遂意厚顏苟且相求當前了。。”

李師成微微咬着牙齒透聲道。

“那就憑你,又能拿出怎樣的價值和條件來了。。不要和我說之前的投獻之舉,就算沒有你來出首,自然也會又別人的機會;只不過是給你掙到這麼一個面呈的機會而已”

周淮安卻是形容無波的道。

“我曾經侍奉過那位渤海郡王,也經受過周令公的陰私勾當。。節衙之內大小干係不敢說盡皆知,但也是能拿準其中大半。。府衙之下大小人等也是無所不識的;乃至城中大多數的背景來歷,亦是可爲襄助一二。。”

李師成繼續咬着牙齒決然到道。

“只是事後,我自然不求能夠苟存己身,只求給我家人一條活路而已。。”

“我明白了,”

周淮安卻是不以爲然的道。

“你如果表現的足夠價值的話,莫說是區區一個小衙內,就算是楊茂實的人頭,我也可以交給你。。這廝想要易裝潛逃,卻是被我的麾下在城門處識破了。。”

“但憑君上驅使。。。”

李師成卻是有些驚異過望,而又破釜沉舟一般的當即拜倒下來

相繼詢問和交代了一些事情,將李師成送走之後。周淮安心中對於他的評價,也從稍微有點良知和底線,卻又侷限於自身環境和格局的傳統官僚;稍爲提升到注重家人而有所擔待,不惜爲之赴難的好父親、好丈夫角色。

至少從用人的厚黑學上說,這也意味着更多的可控性和被掌握的弱點。處理完這件不怎麼要緊的小插曲後,周淮安再度將眼光看向遠方江上的地平線。

因爲隨着丹徒與江寧之間的水陸恢復往來暢通,今天是窈娘從江寧過來的日子,周淮安不免心中充滿了某種若有似無的憧憬和悸動了。

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五十章 餘響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七章 在北 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639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下
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五十章 餘響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七章 在北 下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六百零二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二百八十三章 輾轉(下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1028章 虜陣精且強(中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639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