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

王審知聞言不由冷着臉揮刀便奮力斬下。

然而閉目待死的女子,卻是沒有感受到痛楚和血流如注的輕快解脫,重重喘了幾口氣後又睜開眼來。卻是纏掛住她枝杈被舉高的刀刃劈斷了好幾支。

“爲何如此。。難不成奴這半死不活的殘缺之身,還能令貴部有所受用麼”

女子才用沙啞聲音無力反問道道。

“我輩進可是弔民伐罪爲困苦聲張的義軍,又不是濫殺無度的賊寇和殘民逞欲的官兵,一切行事皆有章程和目的所在。。”

王審知卻是不由生出一股子反逆和氣結的複雜心態,而用一種自己也無法形容的語氣一邊道來,一邊再度砍下了一根樹杈。

“勿論你該不該死,當不當受這個遭遇;只要是還是活着一口氣,都得先經過公審和論罪之後才能定奪。。

“若是令人當衆爲千夫所指,那奴還不若就此死了也罷。。”

那女子一動不動依舊趴在樹上,有氣無力道。

然而這時又有一支樹枝被王審知砍斷下來,卻是撕拉一聲也鉤扯下來了這女子的裙衫,頓時露出大片雪白得讓人一時轉不開眼睛的腰肌曲線來。

“奴這副皮囊,可還入得軍爺眼中呼。。”

女子卻是盯着有些麪皮發紅的王審知。臉色愈發蒼雪的慘笑道。

“只是,還請看在這副皮囊尚可一用的份上,莫要再騙奴這將死之人了。。豈不聞,落入賊軍手中的官宦貴家富室的女眷,只怕是生生不堪得想速速求死都要難了。。”

“這又是什麼混帳話。。不過是滿肚子陰私的小人之心而已。。”

王審知不由有些怒不可遏的停手下來,大聲反斥道。

“那些廉恥寡義的賊子是那些賊子,太平軍自有太平軍的做法和章程。從來就不齒爲欺凌寡弱、侵暴婦孺之輩,素來是撞見一個就捉殺一個以儆效尤的。”

然後他又氣不過的補充到。

“更莫說我太平大都督府之下,亦是有婦人光明正大出來從軍和做事、入官的。。如今正在這園中協從行事,稍後便可到來,倒叫你這個只會陰私度人的愚頑婆娘,好好見識一番。。”

“倒是你這婆娘,又是怎麼落到半死不活與樹上的這般地步。。倒還有臉面質疑和揣測他人麼。。”

“竟有此事麼。。不過,軍爺倒是所言不假。。”

聽到這話女子頓然無比暗淡下來,而愈發臉色蒼白垂下臻首,用一種自艾自怨乃至自嘲的語氣幽然道:

“之前妾身總覺得自己該是那人心中最特殊的一個。。卻不想事到臨頭的危難之際,也是最先被推出去的那一個。。”

然後,女子突然又開聲道。

“既然如此,奴家忽然不想要死了。。這位軍爺,可有心立下個大功勞麼,只要能讓奴。。。”

然而她的這番話音剛落,隨着最後一根斬斷的枝條徹底撕裂開來的裙裳,而令衣不蔽體的她就此落在了有些錯愕的王審知手臂之間。

“哪隊的小子,竟敢欺凌婦女。。”

正在兩者近在咫尺的面面向覦之際,突然遠方傳來了一個破鑼般的怒吼聲。卻是生的比王審知還要粗壯的女卒隊頭杜胡雯,正邁動兩支簸箕般的大腳飛奔而來。

這一刻的王審知不由心驚膽寒而胯下生涼,甚至出現了隱隱的幻肢痛來,而失手就把這全身幾無遮掩還有好幾處裂傷的女子,給不管不顧的信手管丟在了泥地上,再度嬌聲痛呼起來。

——我是分割線——

江陵附近的一條新修碎石覆土的道路上,一輛運載了四五個臨時乘客的寬邊牛車,也在慢吞吞的行駛着。

因爲幾個月時間內相對出色的表現,而被推舉兼職了所在鄉里的宣教幹事,並且還剛剛參加完短期培訓和傳達會的王仁壽,也在車上心情複雜的患得患失之中,看着自己將要帶回去宣講的幾本小冊子。

因爲在這一刻,他只覺得不是這世道變得瘋狂了,便就是自己已經瘋了。因爲他在這基本小冊子上看到了許多似曾相識的東西,而讓一度自負所學的他不免充滿了飽受打擊的震驚和失落。

但是更讓他吃驚的是,據說這種冊子居然給印製了上萬的數量,來發放到太平軍治下的各處工場、礦山,田所和屯莊之中,以爲當地夜校宣講之用。

可要知道,這世上哪裡有一路反賊,會事無鉅細而長篇大論的闡述自己爲何要造反的道理和因由,還想辦法要廣而告之的,想方設法令那些出身微賤的泥腿子人人知曉呢。

難道不該是對着大多數矇昧不明的世人,隨便喊幾句高大上的“弔民伐罪”“清君側”之類口號,最多具列一下“七大恨”什麼因由;好令道理越簡單越能使有心人,可以自行解讀餘地纔算好麼。

更別說這幾本小冊裡,不但簡明列舉了許多造反的因由,還透露了各種造反的方法和路子;以及造反之後如何建章立制,如何區分敵我來肅清內部和團結盟助,甚至如何打擊和摧垮那些把持了晉身之途和社會資源的舊勢力所屬。

要知道,雖然所用的語言十分的粗淺直白,但是其中闡述的道理和範例,無不是與自古以來流傳的屠龍技有所暗合,甚至有所推陳出新的意味和前所未聞的見解之道。

然而這種本該屬於稀罕而珍貴的學識與見歷,難道不該是隻在歷史悠久的古老門第和世家中流傳;然後正逢天下紛亂之時,再以國士身份被邀請和延聘出來。

出將入相的行那革弊出新或是撥亂反正的中興故事,或又是在改朝換代的羣雄爭霸中以爲一時的王佐助力,而在青史之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佳話和典故來麼。

而不是就算是始蒙的《兔園冊》、《訓字初解》一般,隨隨便便的拋售與田間地頭,而輾轉於販夫走卒、田稼農夫的口耳相傳之間啊。然而對其中琢磨的越多,王仁壽有很快變得不寒而慄起來。

因爲這種淺而易見的見識,也許放在大都督府治下大多數人當中也未必能夠領會多少麼,甚至很有可能就此泯然於大衆而少有結果。

可是這天下的卑賤、寒庶之流何其之多也,哪怕是千百人中才得以有一二個領悟或是明瞭之,而起了奮發振作之心後局面就完全不一樣了。此輩的整體數量擺在哪裡,最終萬里挑一的遴選下來的數目,也是積少成多的相對可觀。

所以在這一刻,他忽然有些明白那位大都督,爲何堅持不多用那些舊屬官吏和士人的氣量和格局所在了;因爲這些原本在私家門第要敝帚自珍的東西,在這兒就完全是人人衆所皆知的常識,而自有取用和選拔的天然基礎啊。

想到這裡,王仁壽又愈發覺得這位大都督高深莫測起來;最起碼他敢於散佈這些原本只能售於帝王家的淺顯屠龍技學問,自然就有着相應更加高明的駕馭手段,和長久制約的底氣所在纔是。

而放眼天下之大,相對於這種別樹一幟的胸懷和莫大格局,就算是當世的五姓七望之家,或又是老牌的代北勳貴世族,也未必能夠養的出來。

倒更像是上古傳說中,諸如教授出孫臏、龐涓這對相愛相殺,攪動戰國七雄風雲師兄弟的“鬼谷子”之流,不世的隱逸奇人傳承。

只是當滿肚子心思轉動的王延壽,坐着牛車走到一處路口,卻被扎堆看着告示木版而議論紛紛的人羣,給暫時堵住了去路,而不得不停下來打聽消息。

“你沒聽說麼,大名鼎鼎的南陽郭氏完了啊。。”

“這可是郭汾陽後人,前代國公之家,南陽一等一的郡望門第啊。。”

“前代國公之家又怎麼樣,就連家主以下都被打破了塢壁,拖出來受審判罪,再被圍觀之衆給投石砸物活活砸死在當場啊。。”

“這可又是爲何啊。。南陽郭氏雖有抗拒之舉,但是好歹也該有名門的體面上”

“還不是聽說這郭氏當代家長,道貌盎然之下卻是嗜好銀佔婦人的貨色。。”

“在其私園中查獲了許多各州各地失蹤的良家女子啊。。在事敗後更是令人將其逐一推樓墜死,又堆柴火燒其藏院,以爲毀跡。。”

聽到這些話語的王仁壽不由有些手腳冰涼,而渾身發顫起來。這郭汾陽身後的家族自德宗朝後,可是號稱五朝戚里的所在啊;南陽郭族更是在郭氏一門顯赫七子八婿之中,僅有受封國公的兩家之一。

而這個衝擊,可是毫不亞於當初在太平軍定期發佈的小抄上,看見了在長安登基的新朝大齊,受封的文武百官之中,赫然有這太原王氏晉陽嫡系的當代地位最高者——前堂老王鐸的名字。

他當時還可以勉強寬慰自己,這也許是那些關內之賊虛張聲勢的欺騙手段;但是當南陽郭氏也毫不留情被剷除的消息,則是打破了他的最後一點幻想和僥倖心理了。

一想到日後的祁縣王門也有可能遭遇類似的覆頂之災,他就不由得心急如焚起來,而愈發能夠理解當初那位長輩的交代;也堅信唯有自己想方設法的出人頭地,可以拯救家鄉和親族於水火不測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一章 活着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五百零八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四章,還是活着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五百九十六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第一百章 弊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937章 兵威衝絕幕(續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還二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
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一章 活着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四百零五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二百五十章 端倪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636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四十七章 後續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五百零八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四章,還是活着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五百九十六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第一百章 弊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二第937章 兵威衝絕幕(續二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一百八十一章 忐忑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三十八章 優待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910章 戎車森已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740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五百四十一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二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還二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