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君父心思

李恪話音落地,朝堂上頓生軒然大波。

再審杜伏威一案。

這意味着什麼?旁觀者或許還反應過來,但李孝恭和當年事件參與者,相關者卻心中巨震。

再審意味着什麼?李恪爲何會突然提出這樣的建議?

就像他說的那樣,因爲他是吳王,是安州大都督,瞭解南方情勢和民心?這樣的說辭只能是冠冕堂皇的藉口。

但不得不承認,卻又是合情合理,極有分量的諫言。吳王言及南方諸事,實在是順理成章。

而且李恪很聰明,用了“再審”二字,而非重審。

他沒有否定當年定案的結論,只是讓再審一次,結果和上次一樣也行,這樣江淮百姓便無話可說,再無猜疑。

當然了,如果結果不同,自然另當別論。總之一句話,目的是爲了安定民心。

很冠冕堂皇,卻又很有分量的理由,至少讓人不好反駁。

當然了,如果有心,也並非找不到反駁的理由。比如擡出高祖皇帝李淵,畢竟這是當年李淵親自下旨定論之事,現在妄自再審,難免有對高祖皇帝不敬的意味。

可這裡有個特殊情況,如果旁的朝代,擡出開國君主,後世帝王難免會有敬畏和顧忌。

但李世民是大唐第二代帝王,截至目前的功勳是蓋過開國高祖李淵的。最重要的是,玄武門之變的九年裡,李淵一直是太上皇。

太上皇是個很微妙的身份,武德九年,還算年富力強的李淵退位了,似乎足矣說明問題。

敢於迫使老爹退位,李世民會敬畏所謂的高祖皇帝?

當然了,明面上或許不得不如此,但是心底裡。李二陛下一定會很厭煩牴觸。如果誰在這個問題上讓他不痛快,那麼他多半也會讓誰不痛快。

朝堂上的官員們都是聰明人,當然不會沒事給自己找不痛快了。

所以李恪話音落地,並無人出言反駁,所有人的目光都齊刷刷落到了李世民身上,等着皇帝最終聖裁。

李二陛下微微遲疑,看着李恪的目光有些深沉,一雙眼睛不着痕跡從羣臣中掃過。

近前而立的岑文本下意識動了動衣袖,他知道瞞不過皇帝,也從來沒打算瞞着。

“李恪所言不無道理!”李世民一句話定下了基調。讓很多人心中泛起強烈的起伏。

李世民目光掃過階下羣臣,悠悠道:“杜伏威一案,既然江淮百姓多有疑問,再審一次,釐清事實又有何妨?

如此以免流言誤導,猜疑不斷,也好以安民心。馬周,此案就由你來負責審理,大理寺孫伏伽協助。”

“是。臣遵旨!”馬周和孫伏伽雙雙出班領旨。

孫伏伽是鬆了一口氣,這個案子太棘手,無論自己怎麼判,最終都會得罪人。現在另外有主審人。便不必再擔責任承風險,如此甚好!

馬周略微無奈,但也沒有多顧慮,便欣然領旨。他是侍御史。素來忠直,深得皇帝器重的天子近臣,對刑獄之事多有了解。負責審理如此大案不足爲奇。

李二陛下之所以選馬周,也與他的出身有關,博州寒門學子,與世家權貴沒有多少瓜葛,審案時能少去許多顧忌和麻煩。

不過也有人敏銳意識到一個微妙之處,那就是杜伏威是草莽英雄,仔細說起來也是寒門出身。與馬周的出身相似,馬周審理之時會不會同命相憐,暗中微微偏頗呢?

雖說細小微妙,但素來明察秋毫的李二陛下豈能沒有注意到?他還是這般決斷,而且是極短時間內做出安排,也許是皇帝態度的一種暗示……

很多人心中更泛起了猜疑,在朝堂上不怎麼說話的吳王殿下今日突然開口,還提到了如此驚天大案,恐怕不是巧合。

父子連心,也許是皇帝陛下暗中點撥也未可知……

想到這些,很多有心人便意識到,這個再審恐怕不簡單,結果也會很有意思。

最爲擔心的自然是李孝恭,他的臉色很難看,當初斷定杜伏威與輔公祏勾結之人正是他。多年以後,再審此案,不等於是質疑他嗎?

赤果果的打臉不說,更要緊的是重審的結果……要是身正不怕影子斜也就罷了,但想起當年自己在江淮所作所爲……

原以爲已經再無外人知曉,至少是死無對證,但闞棱突然死而復生,讓一切都變得不確定起來。

更重要的還是皇帝的態度,天下承平,皇帝已經不需要一個手握重兵的宗親了。或者說他已經有旁的替代者,比如眼前這位英武不凡的吳王殿下……

李孝恭的心情,突然間沉重非常。

御座上的李世民也不知看見與否,沉聲道:“至於謝逸,先赦其出大理寺,參與牛痘實驗,將功折……

馬周,闞棱行刺一案,你一併複合審理,務必釐清牽連人等是否涉案,罪行輕重等等。”

“臣遵旨!”

……

只是一句話,謝逸便出了大理寺。

不是無罪釋放,可人一旦出獄,還會再關回去嗎?

謝逸涉及的可是行刺謀逆的大案,皇帝都這般不在乎,再加上重申杜伏威一案,似乎足以說明問題。

皇帝有意規避了將功折罪的“罪”字,可見並非篤定謝逸有罪,甚至已經認爲其無罪。

這纔是關鍵,簡在帝心便是最大的保命符。

蕭瑀鬆了口氣,岑文本懸着的心也放下了,程知節等幾位老將的神情也輕鬆了很多。

李恪氣定神閒站回原位,表面上彷彿什麼都沒發生過,但是心中卻思緒起伏難平。

有意無意落在他身上的幾道目光更是銳利,彷彿隨時能殺人一般!

李孝恭神情凝重,大概是在想如何應對接下來的麻煩,馬周的調查會有多深入,自己能夠怎樣辯解反駁?皇帝那邊又打算如何處置自己?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難得心思一致,心中皆充滿怨恨。

一個等着報斷腿之仇,一個苦心佈置這麼久,眼看着就要成功的時候,卻橫生枝節。

謝逸竟安然出了大理寺,這往後……

還有一直沒怎麼注意的老三李恪,竟然不聲不響弄出這麼大動靜。

他爲何這樣做?又想要幹什麼?

更爲關鍵的是御座上君父究竟是什麼心思?

……

第191章 推恩令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24章 東宮烙印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51章 風疾復發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85章 李道宗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224章 姻緣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298章 武媚娘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31章 約定之期第48章 兩小無猜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262章 河東行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269章 慕少艾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章 同炕而眠第309章 龍擡頭第311章 雲騎尉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359章 暗棋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311章 雲騎尉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347章 齊州亂
第191章 推恩令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324章 東宮烙印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51章 風疾復發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85章 李道宗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224章 姻緣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298章 武媚娘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31章 約定之期第48章 兩小無猜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262章 河東行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423章 做我妹夫可好?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334章 皇家婚禮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269章 慕少艾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章 同炕而眠第309章 龍擡頭第311章 雲騎尉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98章 虛虛實實的熱情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359章 暗棋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349章 事已至此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52章 湊熱鬧的皇子第311章 雲騎尉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347章 齊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