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子洛陽行

謝逸不想做傻逼,卻也不能得罪人,所以只能婉拒再婉拒。

“賀蘭侍衛,在下少年不知事,深恐有負貴人期望。”謝逸微笑道:“家父爲在下取名爲逸,正是因爲在下自小任性,只求逍遙……”

年輕任性,隱逸逍遙!

謝逸給自己貼上了兩個不太積極的標籤,只爲婉拒賀蘭楚石伸出的這根荊棘暗生的橄欖枝。

賀蘭楚石沉默片刻,微微有些尷尬地笑道:“罷了,三郎這麼說也有道理,不過呢,時移世易,人是會變的。

日後三郎若改了主意,另有想法,可直接入府拜會刺史大;若是有前往長安的打算,定要來尋本官,爲你接風洗塵,引薦貴人。”

貴人是誰不言而喻,只是……呵呵!

“多謝賀蘭侍衛,一定!”謝逸心念一動,探問道:“你……你要回長安?”

賀蘭楚石點頭道:“是,此番前來陳州,乃爲護送岳父赴任,盡些孝心。不過身爲東宮千牛,不能擅離職守太久,該回長安了。”

侯君集乃赫赫有名的武將,年歲也不大,有必要千里迢迢專程護送嗎?盡孝這個理由好生牽強。謝逸不由猜想,也許賀蘭楚石此來陳州,還真不是擅離職守。

國公府的女婿,東宮侍衛,如此微妙的身份,想不成爲太子和侯君集之間的紐帶都難。

“眼看春日將近,本還想邀請賀蘭侍衛共賞龍湖春色的,可惜……”謝逸輕嘆一聲,端起酒杯道:“既如此,請滿飲此杯,爲賀蘭侍衛餞行。”

……

上元節過了,餞行酒也喝了,賀蘭楚石懷着複雜的心情踏上歸途,返回長安。

岳父早有提點,讓自己回長安去,當時還滿心疑惑。沒想到時隔不久,太子殿下召自己回去的密令就來了。

想起岳父侯君集曾有言,也許他自己不會在陳州待很久,賀蘭楚石清楚地意識到,長安有事發生。

果不其然,走到半道上,他便接到消息,皇帝陛下東巡洛陽,臨幸東都。

……

正月過後,皇帝李世民東巡洛陽一事正式擺上檯面。

朝堂上除了零星的勸諫外,並無多少反對聲音。突厥已平,吐谷渾臣服,難得海晏河清,國庫財力也頗爲充足。是個不錯的時機,可以滿足天子東巡。

畢竟皇帝只是巡幸洛陽,大唐王朝的東都,又不是隋煬帝當初乘龍舟遊江都,有什麼好反對的?

何況皇帝從武德九年登基以來,還不曾出巡過。老臣們都知道,洛陽乃是李世民爲秦王時,擊敗王世充的地方,一個讓他很有成就感,爲之自豪的故地。去一趟是應該的,應當滿足陛下這點微妙的虛榮心。

加之長孫皇后崩逝後,陛下哀傷日久,暫時離開長安這個傷心地,也有利於舒緩鬱結的心情。

當然了,天家無小事,皇帝的任何一個行爲都免不了政治意味。李世民東巡洛陽,自然也不是遊玩那麼簡單,這一點,朝臣們和目光高遠之人都心裡有數。

隨後關於天子離京期間的相關事宜,也做出了安排。

太子李承乾留守長安監國,司空長孫無忌、中書侍郎岑文本輔政,處理朝中日常事務。

當然了,每日都有快馬來往於長安和洛陽之間,向皇帝報備消息。重要軍國大事,同樣要快馬呈送洛陽,由李世民親自決斷。

身爲皇帝,要想保住身家性命,任何時候都需要將權力緊握手中,不會輕易相信他人,哪怕這個人是他的親生兒子。

譙國公,平陽長公主駙馬柴紹,鄂國公尉遲敬德分別擔任左右衛大將軍,掌控餘下的十六衛軍,再加上太子李承乾的東宮六率,共同負責長安防務。

皇帝出巡,安全尤爲重要,畢竟大唐立國不到二十年,魑魅魍魎,心懷叵測之徒甚多。長安到洛陽這幾百裡的官道上,不知道有多少人蠢蠢欲動,意圖不軌,豈能沒有大軍護駕?

十六衛軍被抽調了少半,由河間郡王李孝恭、盧國公程知節率領,左右護衛。

洛陽大都督府長史,鄖國公張亮親赴澠池迎駕。至於皇帝李世民身邊隨行的重臣,只有左僕射房玄齡一個。

聰明人們看得明白,無論是長安還是洛陽,皇帝的安排都很到位,保證了效用,也不失平衡。心中不由暗贊:皇帝陛下高明啊!

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這個東巡計劃,李世民已經醞釀很久了,最早的安排應該要從侯君集擔任陳州刺史算起。同樣也沒幾個人知道,鑾駕尚未從長安出發,一道秘密敕令已經送去陳州,召侯君集洛陽覲見。

……

貞觀十一年二月初十,甲子日,宜出行。

皇帝李世民東巡的鑾駕在這一天離開長安,在衆多人馬侍候和護送下,往東都洛陽而去。

後宮嬪妃眼巴巴目送皇帝出宮,一個個唉聲嘆氣,別提有多鬱悶了。自打長孫皇后崩逝,皇帝少有臨幸後宮,很多嬪妃指望這次出巡能隨行,得君王恩幸。

結果陛下一個嬪妃都不攜,真是……接下來的大半年的時間,少不得又要獨守空房,寂寞度日了……

皇子和公主們也是這般心情,離開長安,去個新鮮的地方遊玩,是件非常令人嚮往的事情。可是父皇很偏心,只帶了長孫皇后嫡出的幾個幼子女前往。

很遺憾,臨出發前衡山公主生病了,不能長途顛簸,只能留在長安將養。

如此,便只有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兕子伴駕隨行。事實上,這一子一女,一個九歲,一個四歲,自打長孫皇后崩逝後,一直由皇帝親自鞠養,深得寵愛,史上絕無僅有。

旁的皇子和公主眼巴巴地看着父皇的車駕離去,好生羨慕,隨後只能是一聲無奈的嘆息。

不過其中並不包括魏王李泰,他隨同太子與衆臣一同前來灞橋爲父送行。目送鑾駕遠去,他的眼神比較複雜。

就在幾日前,朝廷有改封宗室的詔書頒佈,李泰被加封爲“雍州牧,左武侯大將軍”。不過目前,左屯衛大軍由姑父柴紹掌控,李泰空有虛銜。

縱然如此,也意義非凡,尤其是這個“雍州牧”的頭銜。

雍州在哪裡?廣義上不就是在關中嘛!如此自己就不必像老三吳王李恪那樣赴任安州,可以久居長安,常伴君父。

對一個皇子,尤其是一個嫡出,且有才能的皇子而言,這意味着什麼?熟讀史書的李泰當然清楚。再加上老爹昔年在玄武門開創了一個先例,潛移默化之下,心中難免會滋生出些許念頭來。

沒能伴駕去洛陽無疑是個遺憾,就這一點而言,他還是很羨慕稚奴(李治)和兕子的。常伴父皇身邊,共享天倫,撒嬌博寵,多好啊!

只是一想到自己已經十八歲,是個五歲孩子的爹,是不是已經過了撒嬌的年紀了?自己不行,但是兒子行啊!

沒錯,十八歲的李泰有個五歲的兒子,名叫李欣,是皇帝李世民當前唯一的孫子,頗得寵愛。

不過常伴君前總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太子監國,不能離開長安的情況下,多得一份寵愛與青睞,意義非凡。

看着消失在天邊的鑾駕,李泰心中暗道:也許,得找個合適的理由和契機去洛陽……

身寬體胖的魏王李泰微微一笑,轉身道:“皇兄,父皇走遠了,我們回去吧!”

“好,回去。”李承乾的心情有些複雜,笑着和四弟打個招呼,聯袂離去。只是明明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腳步卻始終沒有默契……

一旁的長孫無忌看着兩個外甥的背影,神情也有些複雜,沉吟片刻後,不露聲色地登上了返回長安的牛車。

沒錯,是牛車。這是關隴貴族的傳統和特色,某種程度上也是身份的象徵。

皮鞭輕響,黃牛打個噴嚏,緩緩前行,車輪轉動的一剎那,長孫無忌隱約看到霸橋煙柳吐出了新芽。

貞觀十一年的春天,來了!

*

PS:感謝書友hz湖州傲霸的打賞。

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311章 雲騎尉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82章 薛仁貴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四一七章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268章 蒲津關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14章 氏族志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298章 武媚娘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章細嗅薔薇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290章 若真水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215章 窺探者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14章 長安驚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78章 利誘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2章 制勝有道第86章 暗箭雛形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5章 行卷難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24章 姻緣事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46章 貴客盈門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14章 神醫聖藥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297章 蕭月仙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
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311章 雲騎尉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82章 薛仁貴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362章 亂始平,民未安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63章 最後一絲安慰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四一七章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268章 蒲津關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114章 氏族志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298章 武媚娘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章細嗅薔薇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290章 若真水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215章 窺探者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99章 白衣刺客突襲來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14章 長安驚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78章 利誘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2章 制勝有道第86章 暗箭雛形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5章 行卷難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24章 姻緣事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46章 貴客盈門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14章 神醫聖藥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297章 蕭月仙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