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主次不分

李佑的處置確實是一個難題,按理說作爲謀反的主謀自然是必死無疑,但他同時還有個身份,他是皇子,是皇帝陛下的親生兒子。

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皇帝陛下慈父情懷,要殺自己的兒子恐怕也……即便是這個兒子曾經謀反。有道是你對我不仁,我不能對你不義,父子之間尤其如此,試問天下那個父親不能包容兒子的錯誤呢?

當這個錯誤大都不能包容的時候,那麼保住他的性命似乎……也許是唯一的奢求吧!

也許皇帝陛下確實生氣,能夠忍心殺了李佑,但是現在的情形變得有些特殊,已經不只是一個李佑,也關乎隨後的廢太子李承乾。

兩個人都是謀反,如果叛罪的話大同小異,如果給李佑定了死罪,那李承乾呢?

也許皇帝對李佑沒有格外的疼愛,但是李承乾不同,這是皇帝陛下的嫡長子,自小鐘愛,感情深厚。更何況李承乾是長孫皇后嫡出之子,天下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對長孫皇后感情甚篤,長孫皇后去世之後,皇帝對其所出的子女格外疼愛,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如今即便是皇長子李承乾犯錯了,但是他畢竟曾是摯愛之子,或許看在先皇后的面子上,李二陛下也很有可能饒他一命。

但如果李佑這邊量刑不準確,提前開個壞頭,到時候又怎麼對待李承乾呢?要是對兩個皇子全都網開一面也不行,雖說皇子犯錯與庶民同罪是一句空話,但至少要做的差不多。

謀反乃是一等一天大的罪名,不可饒恕,如果因爲謀反的是皇子就網開一面,那律法的威嚴何在呢?將來別人謀反是不是也該依樣畫葫蘆呢?單單是這一點,就註定了必須要有流血出現。

可到底該怎麼定罪量刑,“聯合調查審判委員會”的一干大臣們都集體沉默了。這件事是沒辦法皇帝聖裁的,李世民是皇帝也是父親,兒子犯罪的的情況下他該回避的。

而且如果他親自介入會很難做。殺了兒子別人會說他殘忍,可如果網開一面,會有人說他徇私枉法。所以在這件事上,只能交給一幫大臣們去處置。如果結果怎樣,都將是大唐朝廷的決定,可以讓他這個皇帝置身事外,不受作難。

皇帝在這件事上沒有表態,但下面的大臣們卻都按捺不住。特別積極的參與到了給皇子們定罪的討論行列裡,討論的方式自然是奏疏了。

一封封的奏疏送上去,大都是要皇帝陛下秉公處置,遵照大唐律法,嚴格處置謀反的皇子。不能因爲親情而徇私,該從重處置給天下以震懾。

這般大臣們的訴求十分明顯,主旨就一個,那就是要李承乾死。自古以來,廢太子都是個很尷尬的身份,即便是被廢掉之後。若是沒死很容易受到猜忌,甚至會是動亂根源。

前代隋朝文帝楊堅廢掉太子楊勇之後,將其幽禁,結果呢?隋文帝臨死之際卻出現了仁壽宮變這樣的事情,楊廣差一點沒能登上皇位。

這只是一個例子,古往今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廢太子畢竟有過儲君的身份,不同於其他人,具備復辟得野心和可能,這對於新的太子而言是個巨大的威脅。稍微控制不少便是動亂的根源。

所以這羣大臣爲了大唐江山社稷穩定着想,勸說皇帝陛下殺了廢太子李承乾。理由更是十足,其一是謀反作亂,弒君弒父。天理國法難容;其二是最近一段時間大唐叛亂過多,情勢複雜,必須要從重處置,以儆效尤。

這其三嘛,皇帝陛下你看看人家漢景帝,爲了保證太子劉徹的地位穩定。江山傳承穩固,不惜逼死了並未犯大罪的廢太子劉榮。所以皇帝陛下你得爲後來之君着想,都是疼愛子女,千萬不能厚此薄彼。

謝逸聽說過這些說辭之後,嘴角不經露出一絲冷笑,查案的時候動機是一個重要的追查方向。從現在的結果來看,是什麼人做的這些事似乎顯而易見,李泰真是目光長遠,只是卻有些過於急功近利了。

等坐上太子之位了再想這些不行嗎?反正太子之位已經被廢,李承乾已經沒有什麼威脅,何必非要苦苦相逼,置人於死地呢?這種時候,顯得過於小氣是好事嗎?聽聰明的人怎麼就想不通這些道理呢?

謝逸經不住搖搖頭,嘴角隨後露出一絲冷笑。

“笑什麼呢?”杜惜君端着一杯清茶進來,微笑詢問。

“笑有些人急功近利,笑啊我的期望快要達成了。”李承乾已經倒臺,完全是咎由自取,接下來便是李泰。

讓這個小氣的傢伙登上皇位絕不是什麼好事,他可是比李承乾更加不堪之人。謝逸還正在考慮如何才能從容搬到李泰,關於李治的刺殺案很有疑點,按照紇幹承基的說法,李承乾之前確實有想法對其他皇子動手。

但事發當天過於倉促,連對李泰的襲殺都沒來得及準備,怎麼會本末倒置,不分主次地前去行刺李治呢?而且李承乾時至今日也不承認這條罪名,一條實質上對他無關痛癢的罪名。

所以這件事便有意思了,也許李泰……如果是這樣最好不過,只此一條便可以徹底將他打入地獄。另外便是華陰襲殺李佑,既然不是李承乾所爲,那會是誰呢?這些事情實在耐人尋味。

只可惜闞棱主持的調查尚未有確切的證據,雖然暫時不能把李泰怎麼樣,但是這傢伙卻是典型的豬對手。他如今的舉動,毫無疑問是在坑自己,相信相關人等會看在眼裡的。

“三郎費心了!”

“費點心是必須的,畢竟我們這一大家子,將來的安穩日子……總不能舉家離開大唐吧?”謝逸淡淡一笑,這個年代,大唐應該是世界上最富足,最幸福的地方,沒有之一。

“那倒是,眼看着咱家的人越來越多,麗婉和媚娘都有……”

謝逸笑道:“我知道你也羨慕,不過彆着急,等再過上幾年,你有的是機會……”

“可那時候我就老了……”

“老什麼老?我家惜君風華正茂,什麼時候都風姿誘/人!”謝逸順手把杜惜君拉過來,嘴角浮起一絲邪笑。。

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299章 除夕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82章 薛仁貴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83章 初入長安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78章 利誘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206章 夷男的難處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94章 鄭女難嫁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235章 東宮策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299章 除夕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235章 東宮策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43章 靜候佳音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24章 東巡計劃第68章 流言擾君心第331章 長史的意義第51章 風疾復發
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299章 除夕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282章 薛仁貴第154章 談婚論嫁第247章 伯府四美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76章 越描越黑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83章 初入長安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78章 利誘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206章 夷男的難處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94章 鄭女難嫁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235章 東宮策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156章 才女的疑問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66章 莫名黑鍋附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330章 舉手之勞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299章 除夕第9章 縱馬小紈絝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20章 令人惆悵的勝局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235章 東宮策第302章 敲山震虎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43章 靜候佳音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44章 洛水紅霞映佳人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24章 東巡計劃第68章 流言擾君心第331章 長史的意義第51章 風疾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