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

不出預料,兩日後李世民從濟源回來,對大肆操辦中元祭禮的兩個兒子大加讚許。

李承乾和李泰皆得嘉許賞賜,看似平分秋色,不分勝負。

但這一遭,還有一個好消息從長安傳來——太子妃蘇氏已有孕兩月,李承乾特意派快馬向君父報喜。

果不其然,李世民聞聽消息後龍顏大悅,立即下旨給東宮賞賜了不少珍玩藥品,以及百濟剛剛進貢的上好人蔘,給兒媳婦安胎。

雖說已經不是頭一回當爺爺,已然有李欣這麼個孫子了,但李世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更甚往昔。

畢竟此孫非彼孫,大有區別。

一來李承乾是嫡長子,又是當朝太子,儲君有子意味着江山得有直系傳承,在重視血脈傳承的古代,這一點至關重要。

再者,有孕的是太子妃,腹中之子便是嫡出,是大唐正經的長子嫡孫。只要落草的是個男孩,身份將尊貴異常。

而李泰的兒子李欣,終究只是個庶子,若非是皇帝頭一個孫子,孫以稀爲貴,哪能這般金貴?

雖說李泰一直有意迴避此事,特意將李欣養在王妃閻婉膝下,仍舊不能改變兒子的出身。畢竟李欣出生之時,剛剛大婚不久的閻婉不過才十一歲,從生理角度而言,懷孕生子有些不切實際。

庶子終究是庶子,而且還是次子的庶子,出身差了太多太多。

毫無疑問,而今太子妃蘇氏腹中的孩子更爲尊貴,意義非凡。難怪李世民高興,倍加重視,皆在情理之中。

李泰少不得有些黯然,前番得了魏王池的賞賜,算是領先,風光一時。而今太子妃有孕,太子李承乾迅速追上來,並且大有反超之勢。

本來是重要臂助,可以加分添彩的兒子李欣,也驟然大失光彩,着實損失不少啊!

怎麼辦?

有人給他出主意,彈劾太子不孝,理由是守孝期間行房,致使妻妾有孕。

聽到此言,李泰哭笑不得,順手便一巴掌抽過去,這樣的傻逼實在不宜留在魏王府,丟人現眼不說,說不定哪天還會坑害主人。

先不說皇家守孝以日代月,只需守孝二十七日即可,縱然真該守孝三年,又能如何?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更何況長孫皇后生前一直期盼太子早日得子,如今如願以償,太子妃有孕算是大慰母后在天之靈,乃是天大盡孝的喜事,誰敢說句壞話?

關乎此事,只能默默祈禱太子妃蘇氏生個女兒。然後辦好魏王府的文學館,編好《括地誌》,幾日後的文會亦十分重要……

然而李泰萬萬沒想到,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洛陽宮中,有人剛剛“參”了他一本。

……

貞觀殿裡,李世民正在單獨接見柱國老臣虞世南。

“臣虞世南拜見陛下。”

“伯施不必多禮,快坐!”李世民對這位比自己父親更年長的老臣很是尊敬。

“謝陛下。”

李世民笑問道:“此番江都之行可還順利?”

虞世南激動道:“託陛下洪福,一切順利,臨終前能去拜祭一回兄長,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

提及故人,李世民似也頗有感慨,嘆道:“你們兄弟都是治世能臣,可惜令兄被宇文化及所害……朕得汝,甚幸之。”

“陛下謬讚了,臣垂垂老矣,能得陛下器重,實屬榮幸。”

“卿不必過謙,此去江都,一路見聞,可要向朕進諫點什麼?”李世民輕聲笑問,似想要通過虞世南瞭解些許江淮訊息。

“今年江淮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海晏河清,臣沒什麼可說的。不過前兩日到了洛陽……”

聽到虞世南話中有轉折意味,李世民當即問道:“洛陽怎樣?”

“回陛下,臣前日回到洛陽,曾前往伊闕故地重遊,見賓陽洞前工匠勞作,方知是魏王爲先皇后修造佛龕,殿下仁孝之心甚佳,但是……”

“但是怎樣?”涉及亡妻愛子,李世民眉頭緊鎖,目光陡然凝重了許多。

虞世南沉聲道:“臣見監工手持皮鞭,對工匠多有責打,似不惜民力,力求進度……臣以爲,如此急躁苛待,似有失皇家仁愛;

且先皇后在世,仁厚愛民的德行天下皆知,如今修佛龕既是爲娘娘祈福,卻有違娘娘教誨,此舉恐怕不妥……”

李世民眉頭幾動,追問道:“果真如此嗎?”

“臣親眼所見。”

“此事是青雀主持,他知曉嗎?”李世民沒頭沒腦地又問了一句。

虞世南沉吟片刻,低聲道:“殿下或許失察,或許盡孝心切,操之過急……”

沒有準確的答案,也未正面回答,但李世民心中卻已然有數。

至少有一點,李泰已然是罪責難逃。如果不知道,則是失察之罪,挨點訓斥,丟點面子罷了,沒什麼大事;如果知道,那可就是大事了,如此急功近利,意圖何在?

李世民雖然愛子無原則,但終究是帝王,絲毫不糊塗,尤其聞聽重臣諫言之時,考慮的自然就多了。

而且佛龕關乎爲愛妻祈福,李世民非常重視,更容不得旁人在這件事上有小動作,褻瀆愛妻。

李世民沉吟片刻,目光深沉,悠悠道:“關乎此事,朕會叮囑魏王,讓他勿急勿躁,愛惜民力,弘揚朝廷和皇后的仁德。”

“陛下聖明。”虞世南心裡有數,點到爲止即可。

“伯施,你有心了。”

虞世南頓首道:“陛下,諫言乃是爲臣者本分,陛下能夠採信更是爲臣者幸運,老臣深感有生之年,得遇陛下這樣的明主。

只是老臣已然年邁,自覺精力大不如前,恐難再侍奉君前,故請陛下恩准臣歸家安養……”

辭官!

奏上最後一諫,虞世南突然提出辭官!

八十歲高齡,提出這樣的請求似乎合情合理。尤其是長途跋涉,祭奠亡兄之後,更加心有感觸,這都可以理解。

但虞世南這一走,朝中局勢似乎會有些微妙變化,這是李世民必須要考慮的。

第一反應,李世民有心挽留,但轉念一想,虞世南已經八十歲了,又能再挽留多久?強留朝中,不讓老臣安養晚年,似乎也不是仁君作風。

所以這事,他不能反對,但是眼下……時機似乎不那麼恰當。

“伯施啊,你年紀確實大了,回家安養晚年,含飴弄孫也在情理之中,是應該。不過眼下,朕還離不開你啊!”李世民誠懇道:“再等等,待明年年初時再歸家,可好?”

李二陛下的心思,虞世南瞭然於心,皇帝需要這半年時間來重新佈置,也許還得尋找新的合適人選。

此事不只關乎皇帝,關乎朝堂,也關乎自己身後的一大羣人。這個時候,只要自己還能動彈,便不能立即撂挑子。略微的沉吟後,虞世南欣然道:“臣遵旨!”

*

PS:虞世南是次子,但過繼給叔父虞寄,故字伯施。按古代取表字傳統,“伯”爲嫡長子所用字眼。

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214章 長安驚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14章 氏族志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211章 疑陣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15章 窺探者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290章 若真水第203章 回紇人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311章 雲騎尉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82章 萬衆矚目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216章 盼救兵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282章 薛仁貴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268章 蒲津關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290章 若真水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76章 無理取鬧第183章 薛延陀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90章 若真水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四一七章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
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第12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13章 不想做詩人的醫生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285章 草原校軍第2章 百寶袋裡的圖畫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214章 長安驚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14章 氏族志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211章 疑陣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15章 窺探者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290章 若真水第203章 回紇人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311章 雲騎尉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82章 萬衆矚目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216章 盼救兵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60章 雙喜臨門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282章 薛仁貴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284章 定襄微寒時第268章 蒲津關第250章 李泰的算計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02章 兩姝爲郎憂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71章 廣而告之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290章 若真水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32章 燭照馬蹄急第355章 戰地玫瑰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76章 無理取鬧第183章 薛延陀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101章 有何隱情第290章 若真水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四一七章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