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

馬車走在長安城的街道上,鄭麗琬靠着窗戶沉吟不語。

一旁的阿碧不解道:“娘子,明明謝學士已經出了大理寺,再等等他肯定會回來,你何必着急走呢?”

“走與留有什麼區別嗎?”

阿碧嘟嘴道:“娘子,你這是口不對心,你明明想見謝學士的……”

鄭麗琬微微蹙眉,臉上迅速閃過一絲紅暈。

“娘子是因爲杜夫人的緣故?”

鄭麗琬道:“他們一家子團聚,我們在不合適。”

“娘子……你爲謝學士做了那麼多,甚至有損名節,就這麼走了……至少該留下等謝學士說句謝謝,或者……”阿碧似乎很爲自己主人感到不值,而且還有更長遠大膽的想法。

鄭麗琬輕輕搖頭,如果他真的有心,離開應該比留下更好,不是嗎?

只是……

也不知是想到了某些害羞的事情,還是因爲有人唸叨的緣故,鄭麗琬只覺得耳根滾燙……

……

一切突然似乎都平靜下來,李唐皇室在歡慶東宮嫡長孫的誕生。

馬周負責調查杜伏威一案,有條不紊;而謝逸和孫思邈的牛痘實驗進展也很不錯。

十名參與實驗的死囚在不斷安撫和照顧下,全部熬過了牛痘發作時的高熱,只有兩人因爲沒管住自己的手,撓破了痘痘,在臉上留下了麻點疤痕,卻無傷大雅。

這樣的實驗結果,實在喜人,連謝逸都覺得驚訝,即便是後世恐怕也不見得能有如此完美的效果。

當然了,這是建立在自己和孫思邈悉心周到的照顧醫治,以及完善的衛生條件。

真的大規模推廣開來,鑑於具體操作的環境和操作者的技術等因素,肯定會有人犧牲。尤其是在最初推廣階段,沒有經驗可循。最容易出現此類問題,難以避免。

接下來,便是實驗這些人是否如願獲得抗體。

讓他們在密閉的房間裡接觸天花患者用過的衣服,餐區器皿。甚至是搬運掩埋因天花亡故的死屍。

十天過後,這些人並無異常!

孫思邈徹底鬆了口氣,嘆道:“謝學士果然奇思妙想,此法可行,往後天下再無天花惡疾。挽救生靈不知幾何,功德無量啊!”

“哪裡,佛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此等普度行善之事實應該的。”話音落地,謝逸訕笑道:“忘了孫神仙信奉三清,提及佛家名言有些不妥當。”

“嘿嘿,只要在理,不管是佛陀經文,還是道祖所言,都當遵從提倡。何分彼此?”孫思邈笑道:“佛道兩家都講究慈悲,濟世救人,仁慈行善總是沒錯的。”

謝逸道:“確實是這個道理,百姓生活不易,能少受些病痛折磨自然最好不過;實驗結果如此,算有療效,先在同州開始推行吧,眼看夏日將至,天氣一旦熱起來,疫情傳播會加劇。須得及早遏制。”

“好!”孫思邈表示贊同,隨後便通過宰相房玄齡,將實驗結果上報朝廷。

李世民自然是高興萬分,當即令孫思邈和謝逸向太醫署。戶部調派的醫官教授牛痘之法,令其前往同州與鄰近州縣率先推行。

三省六部的朝臣們也都鬆了口氣,肆虐的天花總算能夠有效控制,更可以永久滅亡天花之害,意義非常重大。

不過凡事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高興。自然也有人不悅。比如李孝恭、李承乾等人,他們隱約期盼,如果牛痘實驗失敗,謝逸剛剛好轉的處境可能會迅速惡化,甚至可以尋機重新給予沉重打擊。

在他們心中,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李世民之所以轉變態度,很大程度上與天花有關。

可惜事與願違,牛痘成功,謝逸等於立下不世奇功,縱然有些小過錯,也可以將功折罪,將功補過。

更爲重要的是,謝逸在大唐君臣乃至百姓面前表現出其特有的價值和意義。不過一兩年時間,他已經爲大唐解決了吃飯和瘟疫問題。

也許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裡,他那顆靈光異常的腦子裡,又會蹦出許多奇思妙想,又會解決很多麻煩。

哪怕只爲這樣一個期許,皇帝便絕對捨不得殺了他,只要他不打算用這些手段來謀逆,顛覆大唐。

更何況在民間,謝逸的聲望越來越高,“爲瑞不宜多”的善舉仍就多有稱讚;這次又搗鼓出牛痘,預防天花這等可怕的瘟神。

據說在同州當地,有人聞訊後痛哭零涕,朝着長安的方向叩頭感謝謝學士和孫神仙。長安城裡,不再人心惶惶的百姓也對謝學士多有讚許和感激。

民意難違,這話頗有道理。

這等情況下,朝廷如果還一意孤行要殺了謝逸,恐怕老百姓都不會答應。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可是李世民的名言。

更爲重要的是,馬周的調查審理也出結果了。

根據弘文館與秘書監記錄的檔案文書,並詢問當年的人證,馬周得出結論,當年輔公祏叛唐,身在長安的杜伏威不知情,更不曾參與。

至於所謂杜伏威幕後主使的說法,馬周篤定是輔公祏爲了鼓動江淮軍諸多將領,矇蔽百姓而用了下三濫手段,僞造了所謂的杜伏威“密令”。

實際上,杜伏威遠在長安,根本不知情。

後來是輔公祏見大勢已去,向李孝恭誣告,所謂的證據“密令”乃是僞造之物,便是當年欺騙杜伏威義子王雄誕的那封,同時還誣告了從長安返回的闞棱的。

但馬周詳細調查,得知當時闞棱積極參與平叛,正是因爲他的威名,震懾了江淮軍,致其軍心渙散。

如此行爲,怎能是謀反?

除了昔年普通兵將的證詞,還有當時李孝恭的副手,如今的英國公,幷州大都督長史李績作證,真實性和效力不言而喻。

而杜伏威之所以被認定有罪,除了輔公祏的那份僞造的密令,便是闞棱所謂的謀反。

現在兩者都不成立,杜伏威謀反的說辭還能成立嗎?

只是事已至此,誰來爲當年的事情負責呢?雖說是有人誣告,但主事者也有失察之罪,甚至蓄意枉法的可能。

最終定案的是高祖武德皇帝,但誰敢說這是李淵的錯呢?

所以啊,這個過錯與罪責似乎只能有呈報主辦者,當年的趙郡王,今日的河間郡王李孝恭承擔?

只是罪名該如何定論,馬周不由有些犯難了!

……(。)

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91章 推恩令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290章 若真水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43章 靜候佳音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224章 姻緣事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235章 東宮策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214章 長安驚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9章 再賭一把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82章 薛仁貴第215章 窺探者第49章 問罪納諫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11章 疑陣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52章 公主有賞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47章 逍遙農夫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82章 萬衆矚目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47章 齊州亂
第399章 李治的疑問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91章 推恩令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391章 留下聲音的神物第290章 若真水第404章 朝堂上的好戲第244章 皇帝的暗示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43章 靜候佳音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224章 姻緣事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235章 東宮策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107章 狂徒尋釁,嬌叱怒摔第214章 長安驚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57章 爲人作嫁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19章 再賭一把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232章 皇子意動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82章 石破天驚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92章 矯詔救駕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87章 委以重任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82章 薛仁貴第215章 窺探者第49章 問罪納諫第36章 淚汪汪的小蘿莉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182章 狄家小宰相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11章 疑陣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317章 隱太子妃第117章 天上掉餡餅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52章 公主有賞第97章 燙手的獎品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342章 皇妃收割機第150章 灞橋叮囑第46章 御筆題招牌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67章 葬禮與皇恩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47章 逍遙農夫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82章 萬衆矚目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347章 齊州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