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跑路的原因

“三哥哥,揚子縣李縣令,當真轉任揚州都督府長史?”

“還能有假不成?”

換了常服,冬日武漢官吏下班,鮮有迴轉家裡的,多是在茶樓酒坊裡聽個段子喝點小酒。當打之年的官吏對時間跨度是相當敏感的,因爲他們年幼的時候,缺衣少食屬於正常現象。

門第高一點還好,倘若是倒了家中頂樑柱的“寒門”,日子也未必比庶民強到哪裡去。

於是當武漢弄個五香豆兒、鹹香芋頭,都能咂摸一點鹹絲絲的滋味,既是品味,也是回憶。

“哎——小心熱鍋嘿!諸位老客,粉條來了,慢用,慢用……”

跑堂的小哥忙不迭地將銅鍋放在了爐子上,爐子有手動調解的火門,燒的是木炭,也不知道是用了什麼木頭,少煙不說,還不嗆人。

“來來來,分食了去。這‘鼎香樓’的粉條,好食好味,江夏一絕啊。”

“三哥哥先請,先請。”

“客氣個什麼,開吃開吃,後頭還有一隻肥羊,都是關中的羊,好肉食。”

張利先嘬了一口粉條,這不是細細的粉條,而是寬粉條,用了芋頭和綠豆,這種雜糧粉條有一道工序和常見粉條不大一樣。但要說口感,着實不差。

“嘿……這‘鼎香樓’的粉條,怎地就要好吃一些?”

“倒也不是甚麼不傳之秘,掌廚的好漢弄這粉條,是加了冰塊的。尋常鋪子,哪能給你冰塊用?”

“冬天還怕少了冰塊?”

“嘖,今年是個暖冬,殺蛟灘連個冰碴子都看不到。再說了,人家掌廚一年四季都用冰塊,你當是胡來的麼?”

“也是,吃食難得就是口碑,如今武漢行市,你要是口碑差了,牌匾趁早摘了,免得虧的底朝天。”

“來來來,走一個,小弟先敬三哥哥一杯。”

“如今這商鋪酒樓也用了瓷器,當真是……不一般啊。俺七八歲那光景,莫要說甚麼瓷器,就是個瓦罐,碰了個缺口,都捨不得扔了,橫豎都要再打磨一番,用個三五六七年的。便是壞了,做個餵雞的槽兒,也是好的。”

“說這個作甚?俺們在武漢做事,腌臢事體少了恁多,橫豎不必跟京城的官兒一般,寒暑兩孝敬,一年下來,俸祿摺進去不說,還要倒貼。”

“年餘到了,說這些個作甚?來,再敬三哥哥一杯。”

“我先幹了,請!”

張利又喝了一杯,連忙夾了一筷子粉條下去,喝的有點猛,吃了口粉條,頓時把酒給壓了下去。

如今官場喝酒,老酒已經少了,反倒是高度酒越來越多。武漢這裡,除了曹夫子一塊兒的喝老酒,其餘的,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尋摸着烈酒來喝。

前者是買醉痛快,後者是爲了爽利酣暢,也算是殊途同歸。

武漢的生活節奏太快,即便是應酬,也和別處大不相同。以往應酬,酒過三巡是起碼的,什麼歌姬舞姬的表演都要來一下,一次非正式的應酬,也要去了二三個時辰。

但此時的武漢,什麼都是快,應酬雖然也會七拐八拐不入主題,但只要進入步調,很快就會出結果。

倘使都是二世祖,爲了“醉生夢死”,也多是喝個烈酒喝到“斷片”才覺得過癮。

至於民間散酒,白酒乾淨也乾淨,但度數差了些,低的可能也就十三四度,偶有邪門的烈酒,也能飆到六十度以上,但大多看運氣。

武漢的幾個酒廠,原漿很少發賣,都是拿來勾兌,壓下了度數之後,才供應到行市上。

快節奏的生活對酒的需求量極大,原本應該大量消耗的糧食,其實並沒有太過碰觸主糧,大多都是拿澱粉類作物深加工。

南人不喜麥飯,所以有些坡地的大麥,就被做了麥酒。因爲沒有啤酒花,所以口感跟熟啤差不多,價錢也不高,比武漢幾個酒廠發賣的散酒還要便宜一些。這種麥酒本地人不愛喝,反倒是胡商好這麼一口。

“三哥哥,你消息靈通,你看俺們能不能在李揚州那裡混個門路?”

“能是能,也沒甚要緊的,只是這光景去揚州,怕也是爭個頭破血流,若是揚州沒甚親朋的,還是不要去的好。”

“哥哥說的是,只是,李揚州換個位子,總不能還帶着揚子縣的老班底吧。淘換幾個人,俺們在那裡咬咬牙,總不至於連受氣也不會?”

武漢的業務量實在是太大了,混了貞觀朝的“進士”,來武漢這裡就是受罪,扔別處做個下縣縣令,實在不行做個縣尉,也要輕鬆的多。

但在武漢,撈是撈的多,這一點不假,即便只是職務便利,不弄灰色收入,也比他處爽的多。

就一個,武漢你租個房子,轉手做個二房東,也能賺不少利差。有官身的“進士”本身還有公家的房子住着,這就是正經的合法收入。

可撈的多做得也多,江夏縣縣尉下面一票從九品下的佐官,平均每個“派出所”所長要應付的坊內常住人口數量是多少呢?

七千。

渾身是鐵能打幾個釘?

關鍵是武漢規制相當奇葩,興許一幫苦哈哈就和哪個小官住在一個坊,這時候苦哈哈們“賴着”鄰居,你“派出所”所長還能管這個不管那個?同僚情誼還要不要了?

這還只是抓一點偷雞摸狗雞毛蒜皮的小事,遇上聚衆私鬥,那才叫慘。貞觀十五年以來凡是到了武漢的“進士”,只要是跟“縣尉”搭夥辦公,就很有可能死在私鬥中。

不死重傷的也有,缺胳膊少腿都是好的,瞎一隻兩隻眼睛的也不少。

別處聚衆私鬥,了不起就是爭水,兩個村子死了個把人就完事兒了。

可要是兩個工坊開打,搞不好就是同行競爭,然後競爭出了火氣,於是商業競爭變成拳頭競爭,最後拳頭不過癮,刀槍棍棒斧鉞鉤叉一起上。打起來那叫一個驚心動魄,有邊地出身的“派出所”所長,只覺得馬賊刀客遇上這種火併,什麼本事都顯露不出來。

饒是江漢觀察使府三令五申嚴查嚴打,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財帛動人心,奪人錢財如殺人父母,同行纔是赤裸裸的仇恨,不摻假的那種。

中了“進士”就死在武漢的街頭火併,這多冤枉?可這些年武漢的冤枉鬼還真不是,行市如此,如之奈何。

於是想要跑路的人就不會少,當然看在待遇的份上,也有人願意留下來,但爲了小命,不少“派出所”所長都是自己掏了腰包請“臨時工”。

關鍵時候,自己小命要緊不是?“臨時工”固然是掏錢的,可裡裡外外省了多少事情?

張利知道他們所想,但還是勸道:“你們想要去揚州,也不是不好,可若是李揚州平調,倒也罷了,就怕他是升格揚州都督府,到時候,日子未必比武漢輕鬆到哪裡去……”

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七十章 秉持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章 配合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經驗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十章 名額第四章 腦洞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六章 震驚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四十章 探底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三十章 配合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四章 癲狂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
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八十四章 江湖險惡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二十九章 直播剁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二十五章 效率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九十七章 皇后想的有點多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七十章 秉持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七十九章 狂熱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章 配合第三十八章 二代少年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九十三章 神采第五十八章 不急不躁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經驗第四十七章 形式相同第十章 名額第四章 腦洞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二十五章 閒談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六章 震驚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四十章 探底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三十章 配合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八十章 有恃無恐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五十七章 狗命不同第四章 癲狂第九十九章 激烈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