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販賣人性

“大人,這是嚤芭氏的姻親之國,自來爲範氏死敵。真臘爲範氏屬國時,多在此處呼應。”

歡州愛州以西,便是真臘之境,只是頂着真臘名頭的邦國極多。大者便是占城,有人口數十萬之衆。小者人口數千,散佈在山嶺河道之間,也以“國”自稱,其實就是村寨部落聯盟。

“能賺多少,看你們的本事。”

“是,範氏上下,願爲大人效死!”

“爲某家效死大可不必,只需知曉,聽何人吩咐,當何等差事……如是而已。”

“是、是……”

嘀——

急促的哨聲響起,幾個皮膚黝黑的披甲士猛地吹響了哨笛。四周七零八落懶洋洋的“土兵”頓時一個激靈站了起來,雖說站沒站相,但相較那些渾身上下就裹着一塊破布,比野生動物強不了多少的“民夫”,這已經算是不錯了。

南海邦國的特色,士兵披甲的極少,往往兩國交戰,大多都是赤膊上陣,手中有個尖銳的棍子,就是兵器。

唯有人口聚集的地方,纔能有足夠的社會分工,才能夠篩選出工匠來打造器具。而那些靠着雞零狗碎來盤踞一方的“土王”,大多還不如廣州郊縣的村長。

本地的範氏只是他們自稱姓範,實際上,這些以前朝王族血脈自居的土人,只是他們的姓氏發音,恰好和“範”相同。

本地迥異中國的地方,便是在於不論姓氏一概是沒有的,只有名。

而“範”這個姓氏,實際上是上代王朝的國名,還是兩晉及歷代南朝的賜名。

很快,這個被稱作嚤芭氏“姻親之國”的山嶺部族,就要面對來自“同族”的進攻。山間叢林密佈,督戰的歡州勇士早就安營紮寨,“民夫”們漢話說的不順,依舊還有歡州舊時土著的口語,交流起來效率不算高。

只是這些歡州舊時土著是見識過唐朝威嚴的,於是相當的聽話。唐人讓他們挖好地洞,將尖頭木樁插入,他們便照辦。營寨架設的效率比不上國內,和土著們相比,卻是強了不知道多少。

這幾年每次出來行動,留下來的營寨,大多都會成爲“國都”,隨後就是歸順的“土王”以此爲根基,跟外界交易。

而“土王”並沒有管理營寨的權力,武裝力量始終牢牢地掌握在唐人手中。唯有捕奴時刻,纔會讓他們參與。

只是這種時候,往往也是一場交易,每一個被捕獲的奴隸,都是明碼標價的。

呼!

噗!

一枚小小的尖刺突然扎入木樁,露出一小段尾巴,營地的披甲士臉色一變,吼道:“有吹箭手——”

嘭!

弓弦一聲震動,只聽一聲慘叫,就見不遠處的小小樹叢中,一個渾身塗滿顏料的土著吹箭手,直接被射爆了眼球。

飛鳧箭從左眼攝入,貫穿整個頭顱。

“冼老八好箭法!”

“八郎這箭術,着實深得樑校尉真傳!”

“原來八郎當真去過北天竺?在李真人駕前混過?”

“你以爲有假?”

原來,這個冼八郎,曾經去過天竺,東天竺內亂時,誤打誤撞,到了北地,然後進入了勃律國。

到了李淳風駕前受保護一陣子,期間跟隨樑猛彪學習箭術,一年多之後返轉東天竺,隨後在蒼龍道混了半年,靠一手“神射”闖出了名堂。

他手中的不是硬弓,弓弦用的是鯨鬚,故此類形制的南海弓,便稱“鯨鬚弓”。而使喚“鯨鬚弓”的射手,也稱“射鯨客”,在南海頗有一番名堂。

“來人!把那邊樹叢砍了!”

“是!”

爲數不多能夠威脅到唐人的土著戰士,大多都是這種吹箭手。只是吹箭手的攻擊範圍太近,三丈光景纔能有把握,離開這個距離,就是玄學。

只有極少數吹箭手,纔能有機會傷害到唐人,大部分都是死路一條。

整個真臘地區,真正能有組織抵擋唐人進攻的,大概也只有榻上的女人……只是,願意拖了褲子猛幹的唐人,也是少數。

大部分地區的戰士都是個位數,部落聯盟的總兵力很少有超過兩千。一個村寨,往往有一個隊的兵力,就已經是相當的可觀。

要知道,想要養活五十個戰士,需要的糧食、裝備……光靠他們那點土地產出還有平日裡的漁獵採集,基本就是極限。

所以,唐人商隊前去捕奴,遇到抵抗的次數是不多的。大多數願意抵抗的,基本上都是祖上闊過,那些本就窮困潦倒的部落或者村寨,往往除了頭人和那些掌管祭祀的“神職人員”,大多都會“望風而降”,有些時候,甚至會出現“聞風而降”,極個別時候,還有“追風而降”的狀況。

“大人……”

戰鬥開始的很快,結束的更快。姑且稱之爲戰鬥,“範氏”爲了邀功,很熟練地把捕獲的“奴隸”分門別類。

有老年,倘若四十來歲算老年的話,那便是老年。整個地區能夠活過六十歲的人很少,這種人,在真臘地區屬於“聞名遐邇”的“宿老”。

只是捕奴隊對於本地區的“名聲”,一向不看重,倘使年紀太大,又不願意效力,大多都是一刀了賬的事情。

哭哭啼啼的聲音此起彼伏,有男人,有女人,有老人,也有孩童。

分門別類的老人孩子男人女人,被一根根交州產的麻繩捆紮着。這模樣,還是比較好的下場,換做六詔,大多都會把鎖骨穿個洞,然後系起來……

“這些女子膚白貌美,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範氏”的人堆着笑,整個地區的人皮膚大多黝黑,頭髮捲曲,但是這個部落聯盟,不愧是嚤芭氏的“姻親之國”,膚白的女子果然不少。

“嗯……不錯。”

微微點頭,連歡州披甲士都是眼睛一亮,這種膚白女子,瞧着就很有**。只是和褲襠裡的快活比起來,還是開元通寶更加可愛。

“一百五十貫!”

“多……多謝大人——”

如此高的價錢,是頭一回,“範氏”一聽,頓時大喜,竟是忙不迭地跪在地上,狠狠地磕頭。

看着他不停地磕頭,那些在他身後的奴隸們,哭的更加大聲了。

第四章 腦洞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九十四章 賣到遼東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二章 王孝通第七十七章 花錢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七章 靠山第七十四章 穩第九章 朝會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四十章 開搞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二章 西行第二十九章 聊個天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一章 共識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十章 江夏王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四十章 探底第九十三章 變數
第四章 腦洞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三十三章 還是算計第九十四章 賣到遼東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六十四章 差距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七十幾章 從無畏懼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八十七章 表哥有大志(第一更)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六十一章 長孫的矛盾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二章 王孝通第七十七章 花錢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七章 靠山第七十四章 穩第九章 朝會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八十三章 幫會第七十六章 爲了民主(一更)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七十二章 分家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八十三章 閹人不易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八十九章 上面有人(第三更)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八十三章 小本經營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四十章 非常人行非常事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二十四章 探險家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四十章 開搞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十三章 別來無恙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二章 西行第二十九章 聊個天第九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一章 共識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九十九章 微變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十章 江夏王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四十章 探底第九十三章 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