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吃肉喝湯

弘文閣中真正算得上有話語權的,只有馬週一人,其餘弘文閣學士,暫時還是依靠“本官”來行使權威。朝野內外真正買賬的,也止馬周。

除了需要皇帝拍板的重大事務,一應流於執行的既定政策,馬週一個人就能搞定。“大學士”的“大”,絕非只是改了個稱呼。

此時,明確察覺到武漢準備“爆產能”的馬周,想着的就是怎麼在絲綢之路上好好地安排妥帖。

他既然放出話要給敦煌宮吃肉喝湯,受着敦煌宮管吃管住管錢管糧的兵頭,自然屁顛屁顛地邁過莫賀延磧,也不去瓜州吃瓜,直奔敦煌去了。

“五郎,去馬相公那裡……談得如何?”

真正屬於敦煌的“地頭蛇”,大多姓薛。若非“西秦霸王”這個白癡弄出來太多沒必要的虛名,也不至於薛氏根基從西北徹底衰退。

當年薛世雄留下的人脈,也盡數隨着一抔黃土,徹底煙消雲散。

越來越淡定的薛萬徹,邀着薛萬備吃茶,薛萬備喝了口茶,看着薛萬徹:“只要伊吾能湊個萬把鐵匠出來,敦煌宮可以供應鐵料。”

“馬周這是要作甚?”

薛萬徹眉頭微皺,供應鐵料這種事情,屬於可大可小。如果說在長安城這麼搞,那沒什麼好說的,你就是造一把三十丈的斬艦刀,皇帝也不會覺得這有什麼問題。

但伊州不同,就這光景,還有蠻子到處流竄。伊吾軍駐紮“蒲類海”,那也不是過來吃沙子修長城的。每年定期掃蕩,整個折羅漫山連有多少個兔猻窩都一清二楚。儘管現在不至於說是到“治安戰”的地步,但時不時就有當年伊吾城城主的心腹出來搞事,安心生產的行情,遠不如關內。

就算伊吾城城主是忠心的,可備不住有人要拿他的名頭做文章,當年山東六國起來反秦,也不是因爲大秦帝國如何如何殘暴,但這並不妨礙他們喊“天下苦秦久矣”。

“說是要修路。”

薛萬備看着薛萬徹,“兄長,這馬相公,是甚意思?”

搖搖頭的薛萬徹十分不解:“陛下難道不會猜忌嗎?動盪四戰之地,又是絲路北線,平白送了鐵料過去,還讓做鐵器生意,難道不怕打成一鍋粥?”

“去馬相公府上,聽說西軍來了個消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兄長參謀一二。”

“甚消息?”

“聽說程三郎手下幾條惡狗,把河中四面關隘盡數控制,如今波斯東土就在馬蹄之下。西軍戍堡最近的,跟木鹿就隔了半日腳程。”

“關隘盡數控制?這怎可能?程老三何來恁多人手?”

“我也是聽說,當時大嗓門的幾個,說的都是南方鳥語,也是打問了一個小廝,這才明白些許。”

“哪家鳥語?”

“贛州來的。”

聽到是贛州來的,薛萬徹摩挲着下巴,沉聲道:“若是贛州來的,這就複雜得多。甚地方的其實都有,浙水的,贛水的,廣州的,交州的……”

薛萬徹陸續說了幾個地方,都是跑贛州比較勤快的“老鄉”。但不管是哪個地方的,都有大靠山在朝中,這些人吹的牛逼,跟京城的車把式一個級別,大多離真相都是不遠的。

“兄長以爲,此傳言爲真?”

“若不爲真,馬周也不會如此行事。再者,敦煌宮之主又不是真的是他。”

說到這裡,薛萬徹眼神意味深長。

薛萬備一愣,頓時瞭然:“兄長的意思是,此事是陛下縱容?”

“敦煌宮能加些營生進賬,陛下有甚不滿意的?陛下滿意,出身內府的敦煌宮諸監,不是更滿意?那些個在敦煌留了家眷的軍頭,不也是滿意?”

“若如此,咱家可要使些氣力?”

“自是要的。想來這等事體,陛下也是樂見。”

言罷,薛萬徹更是笑的神秘莫測,“再者,不過是供應鐵料,又不是讓敦煌宮自己鍊鋼鍊鐵的,這又有甚麼好怕的?倘使前朝,倒是要懼怕些,有個百幾十把鋼刀,怎地也是個山大王。這些年,連炒菜的鍋都是鐵的,這他孃的多幾十把鋼刀又待怎地?”

“橫豎更長安城的些許物事一般,都是來料加工?”

“便是如此。”

“若如此,倒是妥帖。伊吾城還有些干係在,做個商號,咱家在大砂海也去抓些蠻子過來,也賺個辛苦錢。”

“莫不是你還想打鐵?”

“鐵器價錢高啊。”

薛萬備一臉的奇怪。

只見薛萬徹搖搖頭,對薛萬備道:“這吃肉的事情,輪得到薛家?你當敦煌宮那些個沒卵子的會鬆口?便是要做,咱家只做兩樣。”

說着,薛萬徹豎起兩根手指頭。

“哪兩樣?”

“一是抓捕奴工,薛氏在大砂海也好,莫賀延磧也罷,熟門熟路,多年的嚮導,那些個蠻子躲哪裡不躲哪裡,豈能逃得過咱們的追蹤?”

“二是運輸鐵料,不拘是哪裡的,石城也罷,武漢也好,都使得。”

這事情就是讀作“運輸”,寫成“轉賣”。

別人不清楚行情,薛萬徹能不知道嗎?別說河中這個“新興市場”了,就是西域現在填幾十萬把鋼刀下去,也照樣能消化乾淨。

更何況,這不是鋼刀的事情。當年薛氏跟西突厥做生意,有時候的一般等價物,就是鐵錠或者鋼刀。

突厥人說是說打鐵奴出身,可實際上的鋼鐵產量相當的低,大頭不是自產,而是來自掠奪和貿易。

貫穿百幾十年的動盪時代,突厥人真正富起來,那都是投降李董之後的事情。

“只是不管捕奴還是運鐵,都繞不開那家做門栓的。”

“……”

聽到老哥牙癢癢地吐槽,薛萬備一時間也不知道是說安慰呢還是繼續就着這個話題討論下去。

要不是張公謹做了門栓,保全了李董的妻兒,這後來的事兒吧,還真不好說。

薛氏全線崩盤,倒黴就倒黴在一根人形門栓上了。

眼下的湖北總督張叔叔,當年相當帥氣地把薛萬徹、馮立當作生死大敵。可萬萬沒想到,他把他們當敵人,偏偏敵人把他當爸爸……

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三十九章 終始第六章 震驚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九章 櫻桃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四十五章 身懷絕技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十九章 課業第五十八章 服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二章 名動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十章 名額第九章 套路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五章 大買賣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十五章 搞定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十一章 無豚不成家
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四十八章 陰差陽錯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三十九章 終始第六章 震驚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四十七章 階級屬性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三十章 大新聞的背後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四十六章 教育大鱷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九章 櫻桃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三十七章 憂慮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十三章 豪門稻草第四十五章 身懷絕技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六十七章 怎麼看第十九章 課業第五十八章 服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六十幾章 推油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二章 名動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八章 南海宣慰使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十章 名額第九章 套路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九十六章 出行第五章 大買賣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六十章 九月初二的共識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六十一章 隨意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三十三章 胡無人第十五章 搞定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八章 拿下(我只是想要點票)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十一章 無豚不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