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

哐!

“呼……”

完成最後一組臥推,老張略微活動了一下,擦了擦汗,就踩着木屐沿着太湖湖堤隨意地走了走。

此時在望亭以西的泥沙灘裡,正在刨蜆子的鄉民極多。男女老少都有,頭戴竹製的斗笠,褲腿挽到膝彎,一腳深一腳淺地在泥沙灘裡撿拾着這太湖中的極品美味。

和泥螺不同,淡水蜆子用蒜葉或者韭菜來烹製,味道極爲鮮美。

在這個沒有味精的年代裡,固然也可以用沙蟲、海帶、野生菌來提鮮,但食物本味溢散出來的鮮香,千幾百年後也是難得一見的絕品。

海產蛤蜊勝在肥美,口感絕佳。但淡水蜆子,尤其是太湖沙蜆,在老張非法穿越之前,已經是產量極少,而且因爲水質太肥,導致沙蜆口感每況愈下不說,連僅剩的一點鮮甜也隨之不見。

“宗長,陸君來了。”

“噢?師兄倒是快,叫他來‘月堤’這裡。”

“是,宗長。”

小白師兄最近也很忙,因爲望亭鎮逐漸發達之後,扶風竇氏從咸陽迂迴到了蘇州。又通過蘇州這邊的人情,跟徐州崔弘道搭上了線。

之所以這麼麻煩,是因爲竇氏和崔氏徐州房有共同的利益需求。

崔弘道一直想要籌辦徐州鋼鐵廠,但長期只能產生鐵,粗鋼生產比較粗放,產量也有限。

再一個,崔弘道想要把鐵器或者鋼製品賣出去,渠道一直做不起來。誰叫他姓崔呢?京城那些大商號有這個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

萬一扔個莫名其妙的罪名過來,實在是血虧。

可若是做散單,少了純粹就是虧損,多了還是要看行銷。

而竇氏就不一樣了,扶風竇氏本身就有百幾十年的渠道和人情關係在。只要竇氏願意,竇太后的招牌,還能打兩代皇帝。

除此之外,遂安公主李月的母族莫名其妙就跟扶風竇氏牽扯上,至於原本李月的母族到底姓什麼,基本也沒人在意。

有了遂安公主李月這層關係,原本在潤州的白沙馬場,等於說就能借用扶風竇氏的名聲。

這是雙贏的好處,竇氏正好也要借用白沙馬場在出口貿易中的角色。在崔弘道那裡,這是很有說服力籌碼。

三方兩家一合作,徐州鋼鐵廠就不缺資金、勞動力、渠道、市場。

在崔弘道的主持下,徐州鋼鐵廠的主營產品有三樣,鐵鍋、農具、兵器。

尤其是後者,在“扶桑地”很好賣,即便朝鮮道行軍總管牛進達面面俱到,“扶桑地”的征服事業也是按部就班,每年蠶食鯨吞,基本上“膏腴之地”不是佔了下來就是有了軍事存在。

但想要保證軍事存在,後勤壓力就極大。

東海宣政院有所支持,但還是不夠的,所以杜構就通過自己的老關係,找到了王孝通老爺子,然後從石城鋼鐵廠臨時採買朝鮮道行軍總管定製兵器。

這些兵器不可能給雜兵、民兵、僕從兵用,所以很多民間武裝,就不得不尋找購買武器裝備的渠道。

和遼東作戰不同,因爲“扶桑地”地理上極爲割裂,這就使得很多民間武裝在佔領一塊地區十幾個月後,居然被當地人當作“領主”來看待。只是這種“領主”毫無疑問是沒有法律依據的,皇唐朝廷不認,那就是個屁。

好在東海宣政院給了迂迴的方法,效仿信度河故知,大量民間武裝在金主的支持下,以某某社某某號的護衛名義,來保護某某社某某號的財產。

這個財產所有權是可以確認的,因爲掏了錢,一共兩份,一份是朝鮮道行軍總管府,這是勞軍的心意;一份是東海宣政院,這是對母國的敬愛……

只是問題來了,儘管財產所有權可以確認,但也只是在當地,東海宣政院還無法代表中央政府。在“中國”,這些土地財產的所有權,還是模棱兩可。於是乎,今天一家民間武裝搶佔了一個山谷,明天另外一家實力更強的,也能搶過去。

一來一去,武器裝備的消耗量劇增,對武器裝備的需求,也就不僅僅是原先的水準。往往唐軍前鋒打了一塊地連成一片,那些邊角料谷地,就是民間武裝的爭奪場所。爲了佔據地盤,民間武裝不但僱傭扶余人、新羅人,甚至連倭地土著也會僱傭。

對山嶺之間的倭人部落而言,給誰賣命不是賣命?只要有口飯吃,刀口舔血根本不是問題。

於是就出現了一個非常荒誕的一幕,唐軍趕鴨子一樣擊潰各個扶桑小朝廷的抵抗武裝。完事兒之後,就在一旁看“大片”。

因爲民間武裝打起來的規模、力度,遠比唐軍趕鴨子要強得多。

甚至兩支民間武裝搶地盤的時候,雙方會動用騎兵五百以上,披甲士最少一百,持矛仗劍者最少五百,其餘僕從雜兵僱傭兵數量二三千。

整個過程,唐軍就是看戲。

參演這場荒誕大戲的幾路“巨頭”中,“崔-竇”聯盟算一個,不但有鋼鐵製品,還有相當不錯的甲具,還有馬匹和糧食。

而石城鋼鐵廠同樣是其中一路“巨頭”,同樣也有豐富的鋼鐵製品,甲具供應完朝鮮行軍總管府之後,同樣還能有次品流入市場。

至於馬匹,早年在朝鮮道肆虐的突厥馬賊,就是石城鋼鐵廠的重要盟友。

除了這兩家之外,還有登萊、黑齒國、杭州、揚州等等權貴豪商勢力,大多都是不缺武器裝備,但因爲投入資源有限,遠沒有“崔-竇”聯盟和石城鋼鐵廠來的規模龐大。

最激烈的時候,圍繞還未探明的金銀礦,雙方投入飛鳧箭總量二十萬支以上,各類騎乘類牲口兩千以上,管制甲具一百以上,普通甲具六百以上,橫刀一千多把,招募各類僱傭兵總數破萬。

規模之大,在“扶桑地”已經可以完成滅國之戰。

要不是牛進達知道雙方底細,絕對會下令唐軍幹掉雙方。實在是這兩家的威脅,比扶桑小朝廷還要大得多。

打出火氣來的雙方,爲了爭奪礦產等各種資源,已經根本停不下來。投入這麼大,如果金銀礦拿不到,那就是真的血虧。

不過海外打歸打,國內依舊是和和氣氣,雙方金主後臺彷彿就不知道這個事情一樣。哪怕是談判,也是不緊不慢和風細雨的,時不時還在京城半個碰頭會,喝喝酒聽聽戲,談談停停,停停談談,總之,彷彿這太平盛世真是美得冒泡。

只不過總歸是要有一個結果,雙方都是不斷地找“援兵”,找到蘇州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陸飛白就是說客中的一個。

“操之。”

“師兄,怎麼風塵僕僕的?”

“石城和徐州在‘扶桑地’的爭鬥,操之聽說了沒有?”

“聽說了。”

微微點頭,老張也是感慨,“這哪裡是甚麼爭鬥,這就是打仗啊。兩家誰也不缺錢糧兵器,也不缺兵員馬匹。”

哪裡是兩個鋼鐵廠或者什麼權貴,分明就是兩家軍火商,誰都有用不完的武器裝備。飛鳧箭二十萬支……用在倭地。

自牛進達主持征討事宜以來,飛鳧箭都沒射出去二十萬支。

唐軍沒做到的,兩家軍火商,他們做到了。

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十四章 筵席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十一章 公關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八十三章 憋悶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五十三章 掏錢花錢第四十章 充錢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九章 櫻桃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章 心態第三十章 深挖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十二章 亂第四章 傳奇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蹟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四十章 爭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十二章 睡吧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十二章 睡吧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九十八章 垂涎
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四十一章 孰爲南都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十四章 筵席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十一章 公關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十七章 大局爲重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八十三章 憋悶第二十三章 再起高樓第九十四章 過時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五十三章 掏錢花錢第四十章 充錢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六十一章 薅羊毛(薅點推薦票)第九章 櫻桃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八十五章 大建是大計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五十章 家生子第六十八章 一支穿雲箭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四十二章 刑天舞干鏚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六章 心態第三十章 深挖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十二章 亂第四章 傳奇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二十六章 汝北小竈第四十八章 大建出奇蹟第十四章 雞湯有毒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四十章 爭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七十七章 良心少年(二更)第八章 陸氏前程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十二章 睡吧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七十五章 別緻唐茂約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三十九章 做媒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十二章 睡吧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七十六章 深藏不露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八十七章 心癢難耐(二更)第五十四章 文風頗盛務本坊(三更)第九十一章 共同認知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九十八章 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