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福壽

杜宅有兩處,一處在崇仁坊,一處在勝業坊。早先在永興坊還跟魏徵做“鄰居”,但因爲皇帝的封賞緣故,杜宅變化多在崇仁坊和勝業坊之間,偶爾跟李績搭夥,偶爾又在寶剎寺跟光頭們閒聊。

大約是臨死之前的最後一點倔強,杜如晦並沒有去寶剎寺讓和尚們給祈福續命,硬挺着返轉了勝業坊。

等到了勝業坊,就徹底昏了過去,依然是偶爾清醒偶爾昏迷的狀態。

“大人來時叮囑過,他想和操之談談。”

“我知道。”

張德點點頭,拍了拍眼眶通紅的杜構,“兄長放心,我就守在這裡。”

“有勞了。”

沒有客氣什麼,這時候再講什麼客氣,也是多餘的。

“都守着吧。”

連張大象都開了口,他一向不着調,但這時候,作爲鄒國公家的大公子,他的態度並非全然爲了照顧杜氏的情緒。而是將來,鄒國公張公謹早晚也有這麼一遭,到那時候,何嘗杜氏兄弟不要到場呢?

“尋幾張凳子過來。”

“隨便找個地坐吧,都是自家兄弟。”

李震直接倚着牆柱,雙手環保在那裡發呆,半晌沒說話。

整個杜氏的兒郎早就到了長安城,只是這光景,杜氏兄弟的“小弟兄”顯然比杜氏宗親更加親近。

從來都是個混蛋的杜荷這時候已經憔悴的不行,坐在那裡時不時地擦拭眼淚。他大約是悔恨的,也應該悔恨。直到這一刻,他才無比後悔,後悔辜負老子的期望,後悔自己無比混賬……

“大人常說自己六十有四,可以了。”

半晌,打破沉默的,是杜構自己。

衆兄弟看過去,想要安慰,又是無從開口。

張德看着杜構,看着裡間門口的簾子,心中卻很清楚,杜如晦本該早早累死。這個洞察世事的宰相,的的確確對自己的人生看得很清。

於杜如晦而言,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多活一天都是賺到的感覺,這讓他很是灑脫。

作爲一條亂入貞觀朝的工科狗,張德本以爲自己應該對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徹底不屑一顧的,只是到此時此刻,卻又不得不羞愧難當,終究還是血肉之軀,終究還是有着感情。

“唉……”

各種情緒化作一聲長嘆,引得一幫而立之年的老爺們兒全都不受控制地哭出了聲來。

和尉遲恭程知節不同,杜如晦對他們這些後輩的照拂,大多數時候,都是細緻入微不着痕跡。要等過了很久,纔會反應過來,啊,當時杜相之舉,竟是有如此深意。

“山東之門戶,河南之庭柱”,總統河南的時候,他們這些勳貴子弟,能夠一口氣打開局面,何嘗沒有杜如晦在朝堂跟李皇帝“過招”的緣故?

不敢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心懷感激,這是最起碼的素養。

“老夫出去一下。”

李震深吸一口氣,紅着眼睛推門而出,不多時,門外便傳來抽泣聲。饒是李績的兒子,也並非那般剛硬冷血。

此時此刻,禁苑中太上皇李淵坐在躺椅上,神色也是頗爲感慨,眼睛望着天,半晌突然道:“二郎那裡論功,‘房謀杜斷’實爲第一。”

一旁刺繡的宇文昭儀聽到他說話,將手中的活計放下,雙手交疊在膝上,看着李淵道:“你又不能出宮,何必過分傷神。”

“當年高孝基,他言語杜如晦必成棟樑,數十年風流,杜克明這一去,乃成千古名相啊。”

“阿郎這是怎麼了?”

“老夫若有所感,不成麼?”

李淵沒好氣地扭過頭,瞪了一眼宇文昭儀。

“你都八十多了,若有所感個甚麼!”

也算是“老夫老妻”吧,當然宇文昭儀也不算多老,姑且算是“老夫少妻”,興許是“老夫少妾”,總之,宇文昭儀難得反嗆了一句。

一時有些發愣的李淵回魂了一般,這才神在在地來了一句:“也是,老夫都八十有二,怎麼算也是長壽帝王,還計較個甚麼。”

李唐這份家業,眼下看來,比劉漢也不差多少。

“‘夔牛’在山東,可有來信?”

“他一個閒王,在山東除了寫信,還能做甚麼?說是去洛陽跟人學畫,也沒見學着甚麼。如今又去學甚麼寫真,着實不像個親王。”

“夔牛”是魯王的小名,人送十九郎,早先爲燕王時年紀小,但也白撿了不少便宜。親王府不少官吏沾了燕王府的光,在幽州滄州撈了不少好處。閒王裡頭,十九郎屬於有錢的那種。

“這光景也不知道回家看看他老子的嗎?”

“你這是怎麼了?”

宇文昭儀這才覺得李淵有些怪異,將手中的針線放下,“阿郎,莫要因杜克明而傷神,你又不再年輕。”

握住了李淵的手,輕輕地拍了拍。

多年“夫妻”,再沒有感情基礎,這麼多年下來,兒子女兒都有,親情總歸是有的。

更何況,宇文氏除了依靠他李淵,也真是沒什麼靠山。

“老夫只是覺得……老夫也快要去了。”

李淵目光平靜,看着天空,微微擡手,卻再無當年指點江山的霸氣,只是一個頤養天年的尋常老者:“老夫有時候總在想,八十有二……怎會是老夫該享的福壽呢?似老夫這般,豈能七老八十?”

“莫要胡謅!”

“想來,杜克明……也是有過這種念頭的吧。他本就是個體虛身弱的,當年杜淹之事,傷透了他的心。二郎功業,又有他出謀劃策,都說房喬善謀,可這史上,奇思巧謀之輩多如牛毛。似他這般斷事如斷刀之輩,纔是少之又少啊。”

說到這裡,李淵就像是自問自答一般,“心神勞累,能活一甲子,當真不容易。”

“這是天妒的才能!”

李淵提高了音量,“天妒之才,怎可長壽?!”

“阿郎在胡說個甚麼!”

聽到李淵這句話,宇文昭儀的臉色都變了,這哪裡是在說杜如晦?

“老夫宣泄一下抑鬱,不行嗎?”

“行、行……還是去泳池宣泄一番算了。”

言罷,宇文昭儀連忙叫來宮婢,吩咐了一番,頓時有年輕的妃嬪趕過來伺候李淵。

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二十章 怠慢第八十三章 甜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六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四十九章 揮毫潑墨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十八章 大哥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十六章 開闢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七十三章 調查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十五章 搞定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十一章 備份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十九章 反轉
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二十六章 串聯(第二更)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二十章 同人不同命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二十章 怠慢第八十三章 甜第六十二章 毀的徹底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六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八十八章 讓利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十一章 看透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四十四章 沒見過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四十九章 揮毫潑墨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十八章 大哥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十六章 開闢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換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九十三章 判斷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九十一章 求生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七十三章 調查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六章 嚐鮮第十四章 講文明愛衛生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十五章 搞定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十一章 備份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五十四章 業餘愛好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十四章 忙碌的狗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四十八章 投資第十九章 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