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

“兵部!”

李奉誡猛地從團凳上站了起來,酒盅磕碰了一下,灑了一地的酒水。

“噯,坐。”

不緊不慢地橫看了他一眼,張德安慰道:“莫要驚慌,程知節舉薦我出任工部四司之一員外郎,檢校工部員外郎,協理水部。”

“工部四司,哥哥竟要參議二司?”李奉誡又是眉頭緊鎖,“如此一來,豈不是佔了兩個位子?”

“哪有甚麼兩個位子,一個位子,兩份差事罷了。”

張德隨意道,“以我在軍器監中履歷,皇帝自不會回絕,況且杜公在朝,又有長孫公考察,自是無人敢放肆。不過,正所謂不能棒殺便要捧殺。溫老兒言荊襄獠人不服王化,統軍府擴軍在即,當強其軍器。”

滋……

呷了一口黃酒,張德嗤笑一聲:“這老兒,不愧是體面紳士,殺人不見血啊。”

“我等在荊襄欲興百工乃至百業,此事,社中知曉根底者不多。溫彥博想必也預見不到哥哥的謀劃,想必是有所思量,這才試探。”

成長起來的李奉誡,雖說未必和李大亮那般成熟,卻也腦子不是愚鈍的,一個念頭轉過來,立刻緩緩地坐回了凳子,然後手掌直接抹去桌上的酒水,又給自己倒了一杯:“總計是要給太原老巢謀些好處。”

“所謂士族,不外如是。”

張德一手持着酒杯,手肘支在膝蓋上,轉着酒杯嘲諷道,“勳貴子弟中,善工器者止我一人。哪怕閻氏,於大河工坊,於保利營造,不值一哂。溫老兒舉我以軍器監造攝入荊襄統軍府,便是想要瞧一瞧,‘忠義社’在貞觀九年,到底要玩些什麼。”

“哥哥,這差事,回絕就是了。”

“不。”

張德搖搖頭,“大郎有所不知,皇帝迎回定襄軍將佐之後,擺宴功臣。叔父迴轉和我說起一事,皇帝要擴軍,首先是內府,玄武門再設二營,納入‘飛騎’,二軍爲左右龍武軍。成軍之後,改名‘萬騎’。”

“內府衛兵,乃是拱衛京師之用,和荊襄無關啊。”

李奉誡有些詫異。

“除開龍武軍,還有四軍,暫無名號。”張德有些狐疑道,“東海之事你是知道,江南世家及山東士族獲利頗豐,此事瞞不住。所以,我猜測,皇帝欲在定襄一帶新設四軍,歸屬水師。調往洛陽的張亮,已經重返長安,二月便會上朝。”

聽到張德的話,李奉誡更是詫異,“哥哥,你的意思是?”

“這新設四軍,不出意外,是皇帝想要染指海貿手筆。”張德目光深邃,“我們這位皇帝,是真的想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五姓七望在中原陽奉陰違尚且難平其心,更何況有類‘草莽’的海貿商賈?”

“可是哥哥,朝廷戰船老舊,新式大船皆在幾家手中,非保利營造大匠不能督造。一艘‘八年造’大船,需人工萬人以上,大匠二人,王學匠師二十餘人,大工二百餘人,小工千餘人。實話講,朝廷便是湊出這等人力,已是吃力非凡,沒有三五十萬貫,是湊不出這等人力。”

“八年造”大船,其實就是貞觀七年定型建造,貞觀八年下水的大帆船,目前只有三大船隊之一的“東風”船隊在用,主要還是爲了保證在探險活動中能夠出動足夠的武裝力量鎮壓土著反抗。

至於“王學匠師”,指的就是學習王孝通一脈應用數學的初級工程師或者說初級技工。這些人已經能夠繪製圖紙,並且按照“王學”標尺來建造常用工具。王孝通老爺子之所以在石城鋼鐵廠遲遲不退休,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工教學,能夠快速地給滄州提供優秀的船工和帆船建造師。

然而這些人才,在朝廷是比較尷尬的,至少他們絕對拿不到主導權,更別說人事權。即便是張德在軍器監時期,他也只是可以拿佐官名額去交易,更底層的人事安排,基本上就是說了別人也當沒聽到。

“朝廷可以等。”

張德當然比誰都清楚朝廷對“王學”的遲鈍,不像商賈,他們雖然沒有文化,也沒有搞明白爲什麼高買低賣走南闖北就賺了這個錢,但是他們能很快地反應過來什麼能夠迅速賺錢或者加強賺錢效率。

凡是反應不過來的商人,當然已經被淘汰了。

“等?”

“如今‘王學’子弟,赤子之心也好,社中薪水供奉豐厚也罷,總計是沒那麼容易專門跑去工部諸司下面任勞任怨做牛做馬。但是,朝廷只要等到時機成熟,比如‘王學’子弟愈多,社中競爭激烈,總有遠走之人。此時,若朝廷拿出官位委任呢。”

當官,終歸是最要緊的。

當了官,什麼資源什麼權力什麼地位都有了。這不是普通豪門子弟組成的會社下屬匠人可以比擬的。

甚至可以這麼說,朝廷只要能狠心,要多少想要翻身的匠人都會有。

但這又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朝廷想要這些人才,勢必會讓“忠義社”一方減少人才,當然未來可能人才大增,就沒了這個危害,可是終究會讓“忠義社”減少收益。於是最直接的利益分配問題,“忠義社”中勳貴極多,尤其是貞觀新貴,多的驚人。

這些家族,怎麼可能眼睜睜地割自己的肉,去餵飽皇帝呢?

第一代新貴或許會同意,比如尉遲恭,比如李思摩,比如程知節……

但如果換成了尉遲環、李毅、程處弼……這就是兩回事情。

“朝廷不會的。”

李奉誡搖搖頭,覺得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之所以李奉誡會這樣直截了當地下結論,那是因爲,於朝廷中的士大夫而言,哪怕是馬周那樣的寒門,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爲馬周至少是屬於“門”。寒門,也是有門第的。

但是,讓黔首泥腿子讀了點書,學了點知識,就堂而皇之地和諸公一起上下班,一起山呼萬歲,太難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王侯將相原本有好多“種”。

“所以,這就是爲兄準備接下溫老兒這一擊捧殺的緣故。”

張德笑了笑,看着李奉誡,“爲兄要保證,朝廷不會這麼做。”

言罷,拿起酒杯,看着一臉呆滯的李奉誡,啪的一下,酒杯碰出來些許酒水,張德一飲而盡。

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八章 期望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六章 生無可戀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九章 不順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十章 歪腦筋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十二章 睡吧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八十章 冬季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八十八章 快上車!(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七十五章 崇道
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四十五章 老漢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二十八章 運作第七十三章 時機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五十三章 苟富貴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十七章 謎一樣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十一章 不合理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十二章 糊里糊塗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八章 期望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七十八章 一陣風第七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六章 生無可戀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四十一章 苦逼一家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三十九章 假裝自己是好人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二十八章 感慨第六十一章 可憐第三十二章 暗鬥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九章 不順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四十三章 和平保證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十章 歪腦筋第八十四章 文化人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八十一章 退路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十六章 荒誕時代第四十二章 門路第十二章 睡吧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六十四章 講道理第二十八章 歸去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八十章 冬季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八十八章 快上車!(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七十五章 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