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對李滄海雙手合十,誦了聲佛號,隨即離開了大殿。
“滄海,這可真是太好了,大唐來了十萬援兵,此番定能夠將東瀛倭寇趕回老家去!”新羅王興奮地道。
李滄海點了點頭,說道:“不過,眼下大雪封山,十萬大軍無法來到金城,這也正好可以作爲奇兵。”
新羅王頗爲激動地說道:“這下我就放心了,哈哈,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當天晚上,新羅王爲李鈺接風洗塵。
而東瀛大軍則因被大雪所困,缺少禦寒衣物,反而凍死了百多人。
東瀛大軍因糧草被燒,缺衣少糧,軍心逐漸開始渙散,而這對新羅來說,卻是最爲樂意看到的。
趁着大雪阻擋住了東瀛大軍,金城百姓總算是從緊張的生死邊緣暫時解脫,緩了口氣。
王宮之中,也逐漸恢復了往昔的熱鬧。
一本本的奏摺被送給新羅王,上面記載着各地傷亡情況。
從奏摺上來看,東瀛大軍攻佔了新羅三分之二的國土。
百姓死傷近二十餘萬,可以說是新羅自建國以來,死傷最爲慘重的一次。
這些百姓,有十多萬都是被東瀛過城屠城的手段而殘殺。
屍山血海,國仇家恨,讓新羅王一夜之間蒼老了許多。
這一日,狄晴推着李滄海,準備去園中賞雪,路過御書房之時,卻被新羅王給喊住。
進到御書房,李滄海看到新羅王憔悴的面容,心中頓時有些不忍。
“王兄,你多久沒有休息了?怎生如此憔悴?”李滄海問道。
新羅王放下奏摺,咳嗽了幾下,說道:“滄海,我有幾句話想和你說。”
“王兄請講。”
新羅王揮了揮手,讓衆侍衛退下,房間之中頓時只剩下他們三人。
“王兄,你有何事?”李滄海有些詫異。
新羅王走到一旁的桌子上,給兩人倒了杯水,認真地道:“滄海,你覺得我這幾個兒子如何?”
李滄海愣了下,他沒想到新羅王會問這個。
想了想之後,李滄海說道:“大王子性情剛毅,頗有王者之風。二王子滿腹經綸,深諳治國之道,三王子雖年幼,但也是人中龍鳳。王兄爲何會突然問起這個?”
新羅王沒有回答他,而是反問道:“若是讓你從中挑選一人繼承我之王位,你覺得誰最合適?”
李滄海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王兄,你如今身強體壯,怎會突然提起繼承王位之事?”
新羅王嘆了口氣,說道:“滄海,沒有人比我更清楚自身狀況,我之身體已經快要熬不下去了。其實,在你來之前,我就已經身受重傷,而今雖僥倖未死,但也沒有多久好活了。”
“王兄鴻福齊天,定會安然無恙。”李滄海臉色凝重地道。
新羅王搖了搖頭,嘆道:“滄海,我身爲新羅國君,卻沒能保護好自己的百姓,我死不足惜。但新羅絕不能在我手中被覆滅。所幸,我還有幾個兒子,依你之間,他們之間,誰更合適繼承王位?”
見新羅王認真的模樣,李滄海嘆了口氣,說道:“王兄,在你心中想必已有最佳人選了吧?”
“不錯,我心中確實已經有了人選。但我想知道你對他們的看法。”新羅王盯着他說道。
李滄海想了想,說道:“諸位王子之中,有能力者,當屬大王子和二王子。據我所觀察,大王子性情剛毅,在軍中似乎威望頗高,二王子滿腹經綸,頗爲仁義,這二人實在難以抉擇。若是說到帶兵打仗,自然是大王子最爲合適。若是說到治國安邦,自然當屬二王子。”
“不錯,熙泰擅武,熙元擅文,他們確實各有千秋。諸子之中,也確實是他們深得我心。”新羅王點頭道。
李滄海說道:“想必王兄心中人選,就在他們兩人之間了吧?”
新羅王沒有說話,而是走到龍案之前,從一堆奏摺之中,拿出一個長形錦盒,說道:“滄海,我想將此物交給你保管。”
李滄海接過錦盒,皺眉道:“這是何物?”
新羅王搖了搖頭,他沒有回答李滄海的問題,而是認真地道:“滄海,我最擔心的就是在我死後,諸子會因爲爭奪王位而手足相殘。若是真的到了這一天,希望你能夠幫我化解此劫。”
說到這裡,新羅王深深地道:“外敵會讓整個新羅團結起來,而內亂,纔是滅國之根本啊!”
李滄海見他一臉嚴肅的表情,也不忍拒絕,只好點頭應了下來。
兩人又談亂了一些事情,直到夜色將近,李滄海和狄晴才各自回房。
次日清晨,李滄海尚在睡夢之中,卻突然被一陣哭喊聲,從睡夢之中給驚醒了過來。
正在這時,狄晴突然衝了進來。
“晴兒,發生何事了?”見狄晴一臉匆忙,李滄海心中頓時有些驚訝,還以爲是東瀛大軍攻城來了呢。
“滄海,出大事了!新羅王……死了!”狄晴快步走到牀邊,邊給他更衣,邊凝重地道。
“什麼?”李滄海頓時失聲尖叫了起來。
“怎麼回事?”李滄海忙問道。
狄晴邊給他更衣,邊說道:“我也不知,方纔我出去練劍,途徑佛堂之時,發現一名內侍哆哆嗦嗦地坐在門前。我上前詢問,卻見他臉色煞白,用手指着佛堂,我順着門縫看去,卻發現……新羅王死在了佛像之前。”
李滄海胡亂披上雪貂皮的披風,立即讓狄晴推着自己前去。
佛堂位於王宮後花園之內,新羅王每天夜裡都會來到佛堂誦經,這是人所皆知之事。
來到後花園,他遠遠地就看到一衆王子和臣子,跪在距離佛堂二十餘丈處,涕淚不止。
狄晴說道:“我是怕他們破壞現場,是以命人將他們全部攔了下來。”
李滄海欣慰的點了點頭,新羅王身死,定會引起軒然大波,他最擔心的就是現場會被破壞。
沒想到狄晴竟早已想到了這點,這着實讓他有些詫異。
跟着李滄海經歷瞭如此之多的事情,狄晴的心思也變得更加細膩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