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行舟

古代對坊市實行嚴格分開的制度,一是出於防禦的目的,二是市場管理的需要,但是隨着人口的增加和商品交換需求的擴大,限時交易的封閉型市坊制度已不能適應城市的發展,中唐時候就已經敗廢。

就是現在,像長安、洛陽一些坊市裡面,也出現了晝夜喧呼,燈火不絕現象,或許揚州城也有,只不過是沒人告訴自己而已,韓瑞暗暗懷疑,也沒有再問,片刻走到青石街道的盡頭,坊門之前,確實有兵丁把守。

看得出來,錢緒在坊間也頗有名望,還未走近,幾個兵役就笑臉迎了上來,稍微揖身行禮,例行公事問道:“錢郎率衆出行,所爲何事呀?”

“送侄兒返家。”錢緒回答,揮手讓奴僕放下禮盒挑擔,任由兵丁檢查。

隨意看了下,也沒怎麼挪動翻找,兵役就讓路放行,走了坊門,沿着修建整齊的街道行走片刻,韓瑞就明白爲什麼說揚州城內水道縱橫了。

青石板鋪就的曲巷,有一座古樸玲瓏的石橋旁邊,是烏瓦白牆的房屋,古樸之中透着似曾相識的親切,其下就是縱橫交叉、清澄狹窄的水巷,映照出街道上那彎彎的小橋、青石板的小路、古樸靜雅的房屋,遠處還有三、兩個身披蓑衣的漁人搖櫓盪舟,構成一幅精巧雅緻、韻味十足的江南水墨畫。

雪白的牆、烏黑的蓬船、碧綠色的江水,這些畫面以前只有在電影、電視劇裡看到,現在親自置身其中,箇中滋味難以描述,反正韓瑞覺得,如果這時天上下着絲茸小雨,再遇見一個撐着油紙傘,溫婉如丁香般結着愁怨的美人,那麼就更加完美了。

“船家!”

奴僕的叫喚聲,打斷了韓瑞的浮想聯翩,卻見曲折蜿蜒的水巷,幾條烏蓬船由遠而近地搖了過來,櫓槳打破了水中的倒影,攪動着河面,碧綠的河水層層散去,漸漸地又合攏回來,形成絲絲縷縷、連綿不斷的波瀾。

贈禮過多,把兩隻小船填裝得滿滿地,加上隨行奴僕,足足顧了五條船隻,這些瑣事也不用韓瑞操心,韓晦自然會安排妥當,並沒有想象中,臨別時候的依依不捨,錢緒倒是十分乾脆,叮嚀幾句,要常來常往,就在岸邊揮手作別。

“客人們坐穩了。”船家殷勤提醒,長篙微撐,木船就隨着咿呀的櫓聲緩緩前進。

韓瑞站在船頭,長揖與錢緒告別,身形隨着船隻漫不經心地搖晃,在微風拂面和小舟盪漾中,沿着清清的河水,緩緩地搖過,搖碎一片片波光瀲影。

小船漸漸遠去,錢緒身影變得模糊不清,韓瑞才放下手臂,靜靜地注視着水中建築、楊柳、石橋的倒影,悠閒地欣賞着地地道道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

水巷之內,船速稍慢,似是悠然自得地滑行,青石砌的河堤上,細柳輕擺,風吹在臉上,清涼而溫柔的,幾株婆娑的垂柳,隨風間地掠過清清的水面,柳枝嫋娜,水波柔媚,疏秀的枝條上籠着煙一樣的春綠。

漸漸地,小船順着曲折水道彎向前行,錢緒的身影消失在眼前,韓瑞走返回艙中,韓晦還在整理凌亂的禮盒。

把匹絹繡擱在上面,騰出空間上韓瑞盤腿而且坐,韓晦苦笑說道:“正如郎君所言,每次都這樣,下次都不敢再來錢家拜訪了。”

“阿耶(父親)走之後。”韓瑞感嘆說道:“族中叔伯兄弟且不提,這麼多年來,只有錢叔父一如既往……。”

“也是。”韓晦目光迷離,像在懷思:“還記得九郎仁義恩情的,恐怕也唯有他了。”

“不然。”韓瑞微笑道:“晦叔還算漏了個人。”

“誰?”韓晦迷惑不解。

“當然是晦叔自己呀。”韓瑞輕聲說道:“這幾年,韓家可謂是內憂外患,全憑晦叔支撐操勞,着實辛苦了。”

微微一怔,韓晦心中觸動,慢慢地,笑了,笑容燦爛,心情十分舒暢,伸手搭在韓瑞肩膀之上,好像能感覺到纖瘦的身形中,有股稚嫩的堅強氣息。

“郎君,你變了。”韓晦嘆聲道。

“人如流水,總是要變幻流動的。”韓瑞偏頭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平靜說道:“變則生,不變則死。”

“善。”韓晦非常贊同,突然沉默不語,眼神沒有焦距,應該是又回憶起以往的事情。

韓瑞沒有打擾,靜靜地欣賞水巷景色,一排排依水而建、灰瓦粉牆、整潔古樸的宅居,一座座新穎別緻的石橋,一條條彎彎窄窄、古樸幽深、青石板鋪就的街巷,還有蜿蜒折回的小河,泛着柔柔地盪漾着漣漪的清波,倒映着岸上的粉牆黛瓦、綠樹蔭澤……

都說江南好,是人間天堂,果然沒錯,韓瑞感慨萬端,怪不得隋煬帝楊廣,會留下我夢江都好,徵遼亦偶然的詩句,哪怕王朝傾倒在既,也要在揚州大興土木,建造新宮,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寧願醉生夢死,也不想面對殘酷事實。

“錢緒,本是餘杭大族子弟。”莫明其妙地,韓晦說起話來,聲音有點渺茫:“當年,杜伏威、輔公祏佔據餘杭,錢氏不願意歸附,結果可想而知,錢緒還幸運,拖家帶口逃脫出來,來到揚州之時,已經身無分文,又沒有親戚可以投靠,眼看就熬不下去。”

“是九郎心慈,把他們接回莊園,待到日子太平些了,又拿出家蓄錢財,供他作謀生之用,不過錢緒倒也頗具才能,憑藉家庭遺留下來的人脈,硬是在揚州打開局面來,雖然不比錢家以前的聲勢,卻也不失爲揚州大賈之流,最爲重要的,他也是個仁厚之人,曾經想把大部家業贈給韓家,當然給九郎拒絕了。”

“平日掛在口邊的,決然不是場面話,若是郎君有什麼難事找他幫忙,哪怕是竭盡家財,他也不會有半點猶豫。”韓晦眼睛恢復了些神采:“不過,我還是希望郎君能秉承九郎的訓誡,若是能自食其力,還是不要開口求人爲好。”

“那是自然。”韓晦認真說道。

到底是老了,總喜歡回想以前的事情,郎君自己知道就好,別胡亂宣揚……。”欣慰而笑,韓晦說着,突然臉色大變。

“十五郎……。”

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302章 鄉趣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109章 海量第131章 再遇第102章 去長安?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384章 親臨巡視第298章 憫農第222章 抹油第222章 抹油第252章 惦記第142章 國色天香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85章 與之相比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281章 聖覽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448章 指責第146章 隱情第294章 成了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438章 不吃藥第215章 破陣樂第325章 擱置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531章 出行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215章 破陣樂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34章 夜宿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359章 帶溝裡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3章 錢氏夫婦第152章 支招第367章 出征第449章 抉擇第29章 孽障第344章 矇蔽?第43章 祝壽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254章 火浣布第312章 突襲第466章 樂極生悲第52章 獻禮第55章 辯解第399章 紙窗戶第359章 帶溝裡第509章 你乾的?第247章 供奉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449章 抉擇第401章 隨她心意第155章 信任第22章 曲轅犁第480章 凱旋第62章 結論第49章 浮想聯翩第47章 耳光響亮第295章 要走了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349章 野味第287章 傳統第275章 差距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176章 玄乎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424章 怪異第58章 素來厚道第40章 半醉撲懷第136章 心動的滋味第234章 迎親了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31章 悟了第377章 頭痛第282章 蠻多的第67章 鄉村來客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48章 紅顏禍水第8章 敲詐勒索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470章 召見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386章 又是他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457章 回來了第387章 天要塌了
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302章 鄉趣第341章 差別待遇第109章 海量第131章 再遇第102章 去長安?第366章 真是個混蛋第384章 親臨巡視第298章 憫農第222章 抹油第222章 抹油第252章 惦記第142章 國色天香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85章 與之相比第166章 尋歡作樂第138章 表明態度第281章 聖覽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448章 指責第146章 隱情第294章 成了第409章 微臣羞愧第438章 不吃藥第215章 破陣樂第325章 擱置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41章 奪妻之恨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531章 出行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215章 破陣樂第269章 漁人之利第434章 夜宿第147章 商量點事情第359章 帶溝裡第167章 你是草包第3章 錢氏夫婦第152章 支招第367章 出征第449章 抉擇第29章 孽障第344章 矇蔽?第43章 祝壽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254章 火浣布第312章 突襲第466章 樂極生悲第52章 獻禮第55章 辯解第399章 紙窗戶第359章 帶溝裡第509章 你乾的?第247章 供奉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510章 細微之處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449章 抉擇第401章 隨她心意第155章 信任第22章 曲轅犁第480章 凱旋第62章 結論第49章 浮想聯翩第47章 耳光響亮第295章 要走了第268章 官場大忌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349章 野味第287章 傳統第275章 差距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176章 玄乎第456章 雁南船北第424章 怪異第58章 素來厚道第40章 半醉撲懷第136章 心動的滋味第234章 迎親了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31章 悟了第377章 頭痛第282章 蠻多的第67章 鄉村來客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48章 紅顏禍水第8章 敲詐勒索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470章 召見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386章 又是他第523章 衣錦還鄉(二)第457章 回來了第387章 天要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