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親近
兩人靠着膩了會兒,直到西洋鐘響了,陸毓衍才鬆開謝箏,起身回去。
謝箏送他出去,守在中屋裡的花翹垂着腦袋,眼觀鼻鼻觀心,謝箏也不曉得這丫頭瞧見什麼沒有,但轉念一想,花翹這個機靈鬼,便是沒看見,大約也能想得到。
門簾撩開一角,屋外的冷風就灌了進來。
“記得藥酒。”謝箏指了指陸毓衍的腿,說完了還不安心,見松煙提着燈籠來迎,又與他交代了一回。
松煙咧着嘴笑:“姑娘放心,藥酒就放在桌上,奴才和竹霧都記着。”
回去路上,又飄了雪花。
身上的暖意被吹散了,那股子燥熱也歇了不少,鼻息之間,似乎還留着那股胭脂花露的香氣,引得平復了的情緒又漸漸翻滾起來。
陸毓衍按了按眉心,憶起小姑娘那嬌柔乖巧的樣子,他自個兒也說不準,下回還能不能迫着停下來。
若能早些娶進門,也就不用添這些煩惱了,更不用守着那西洋鍾,響了就吹着冰冷的夜風回去。
真真是折騰人。
另一廂,唐姨娘倚在羅漢牀上,翻着冊子聽桂嬤嬤說話。
這麼一說,桂嬤嬤也領會過來了,想到謝箏那笑盈盈的模樣,和自己沾沾自喜的樣子,桂嬤嬤恨不能打當時的自己一拳。
可再怎麼說,她也沒法從正門進來,姨娘將她供着就好,等過兩年二爺娶了二奶奶,自然有人頭痛去,姨娘操這份心做什麼?”
依着往年的慣例,舊都的特色點心小食,並府裡備下的各人年禮,以及年節時要送往京中各處相熟府邸裡的禮物,都一一齊全。
“怎麼的?媽媽也當我眼皮子淺了?”唐姨娘哼了聲。
錦盒裡的東西,下午送來時,唐姨娘就過目了。
唐姨娘嗤笑一聲,道:“二爺那張臉,高興和不高興一個樣子,媽媽能從她臉上看出什麼花來?”
若說與舊年有什麼不同,那就是添上了謝箏的東西,與兩隻鹽水鴨子。
大把年紀了,竟然叫一個小丫頭片子給作弄了,真真可惡!
“姨娘,照奴婢說,不用將她放在心上,”桂嬤嬤咬着牙道,“姨娘說過的,咱們夫人慣會做人的,那阿黛姑娘,總歸是二爺領到夫人跟前露過臉的,又是蕭大姑娘身邊的,衝着蕭大姑娘的臉面,夫人在年禮上也不會落下了她。
桂嬤嬤陪着笑,道:“不過,阿黛姑娘倒是挺高興的,那麼一隻普通鐲子,還問奴婢好不好,奴婢當時想,莫不是二爺平素沒給她買過什麼好的,這才稀罕個尋常的銀鐲子?”
不好不壞,中規中矩,沒落下這身份不尷不尬的姑娘,又不見得多喜愛。
“媽媽這是叫人戲弄了吧?”唐姨娘啪得將冊子放在一旁,道,“你當她是個眼皮子淺的鄉里人?人家是蕭大姑娘身邊出來的,什麼好東西沒見識過?大姑娘平日裡賞她的,都不會比那隻銀鐲子差,東西好壞,襯不襯人,她會不曉得?”
那冊子是孫氏送回京城的東西的清單。
可就算不喜歡,添上了這份禮,就等於是認下了這麼個人。
桂嬤嬤一面拿美人捶給唐姨娘敲腿,一面道:“奴婢其實也看得雲裡霧裡的,要說二爺喜歡她,看起來是真喜歡,她脫口一句‘大老爺們’不懂,二爺面不改色,大抵平日兩人說話就是這樣,可要說二爺費心費力想擡舉她,夫人這麼一份不高不低的禮,二爺看起來也沒有不滿意的……”
桂嬤嬤一怔,這話可叫她怎麼接?
她只好堆着笑,試探着問了句:“那姨娘怎麼看這事兒……”
唐姨娘從羅漢牀上坐了起來,一面趿了鞋子往內室裡去,一面道:“二爺的臉上看不出花來,滿意還是不滿意,媽媽只管過幾日看二爺做事。使人看着吧,新衣裳送去時,人屋裡有沒有添好的新首飾。”
桂嬤嬤通透了,連連點頭:“還是姨娘想得明白。”
--
第二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