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

“主公,吳明已經將我軍即將北上的消息送到了朱全忠手中。”薛洋見到向傑一臉興奮的走了進來,頓時笑道:“光是這個就讓你如此興奮?不至於吧?朱全忠猜也能猜到我軍不會坐視宋州大亂的。”

“主公猜得沒錯,王重榮入境河南府的消息也被張全義送了過去。”向傑在旁邊笑道:“朱全忠和大齊軍決戰的日期不遠了。”

“那也就是說張全義已經倒向了朱全忠了?”袁襲在旁邊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也難怪,如今中原地區能夠讓他有所依靠的也就是朱全忠了。其他幾路諸侯包括我軍在內都是鞭長莫及,難以持久在中原逗留。這個張全義輔佐諸葛爽一心一意經營河南府,想着能夠重現中原榮光,除了依靠一路強勢諸侯之外,還真沒有什麼好出路。”

“中原雖好,卻位處天下之中,四面受敵,周邊也無險可守,一馬平川,在亂世根本不足以支撐一路諸侯崛起。”李振在旁邊笑道:“再加上聽說諸葛爽已經重病,所以張全義能有如此選擇也不爲奇。不過接下來難保張全義不會傾盡全力支持朱全忠打贏這一仗了。”讓黃巢入境宋州和朱全忠爭鋒是他一手策劃的。而事到如今雙方已經開始短兵相接,李振卻有些感嘆道:“要想斷朱全忠的念想,逼迫他全力一戰,只怕光靠王重榮還不夠分量,還必須引入其他勢力介入,讓朱全忠放手一搏才行。”

“各位放心,此事交給我十三司。”向傑一抱拳匆匆而去如今中原局勢看似是勤王大軍各自爲戰,然則各路勢力卻相互牽連,牽一髮則動全身,要想穩坐釣魚臺,只有未雨綢繆,將一切變數都事先算好。這極大地考驗着執棋人運籌盤算的能力。所以淮南軍北上征戰看似是大軍征伐,然則這戰場之外的角力纔是最兇險的。自第四衛隨薛洋進入亳州之後,幾次大戰和中原戰局的幾次逆轉都無一不在說明情報和運籌帷幄佈局的重要性。也正是依靠着這種背後推手,薛洋才能夠舉重若輕的調動這互不統屬的各路大軍彼此串聯,讓他們始終按照自己的預想出現在合適的地方。

不過向傑雖然將挑動李克用所部南下的任務接了下來,但是此時已經秘密穿越宋州,準備直接深入幷州大地的吳明卻時不時的眉頭緊皺。李克用和朱全忠是截然不同,這位沙坨部族的領袖,如今幷州大地最強的藩鎮首領如果光靠用謀略的話可能會適得其反。

“李克用,這位飛虎子到底在想什麼?如此大舉南下進入中原的時機連王重榮都看到了,難不成他真眼瞎不成?”吳明手中有十三司送來的關於李克用和他河東節度使旗下各大將領的基本資料,但是他這都研究一路,眼看着已經進入河東地界,他卻越來越迷惑。河東節度使名下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大將,文臣很少,甚至連帶着謀臣也都是手下將領臨時充當的。這樣的勢力若是放在戰場之上,說不得會所向無敵,再加上手中那支遠近聞名的遊牧騎兵,按照吳明的估計,只怕拉到戰場上一對一硬拼,自己背後的淮南軍能不能贏都難說。

但是這樣一個勢力如果真的放在爭奪天下的大局之中,吳明根本就不相信他們能夠贏得最終的勝利。作爲一個在淮南道內部混了十幾年江湖的吳明,自然能夠明白謀略在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有時候根本就不比一支強大軍隊小。

“看樣子不能用對付朱全忠的辦法去對付李克用了。”吳明在八月中旬的時候進入幷州,開始調動十三司提前進抵幷州的暗線商議此事的可能性。

不過此時有一件事吳明不知道的是,在他北上幷州準備攢動李克用南下的時候,實際上汴州和宋州的戰事已經開始了。沈勇接替吳明之後,將宋州前線的暗線情報呈遞體系改了一下,使得信息傳遞的速度變得更快了,而且在如今雙方大戰在即的情況之下,各路斥候紛紛出動,也讓十三司的情報刺探變得方便起來。

“看樣子是不能等李克用了,不過如此也好,楊希古這種硬碰硬的攻勢也能幫助朱全忠下定決心,畢竟如今他除了進入河南府和張全義合流,然後給王重榮當副手,已經沒有別的出路了。”薛洋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既然如此,我軍也從譙縣轉移北上吧。”

“主公,你先看下這個吧,趙犨已經帶着殘部從陳州撤了出來,正在往鹿邑轉移。”袁襲在旁邊匆匆而來,道:“這是趙犨送過來的情報,楊行愍近期動作很大,很有可能在王成的兵馬退回申州之後進入蔡州。”

“呵呵,看來秦宗權被我們給打狠了,所以惹來了他的覬覦。”薛洋微微一笑道:“而且這個楊行愍未免有些小家子氣,總想着和我軍一爭高低。”

對於薛洋這種無所謂的態度,袁襲也是摸了摸鼻子有些無奈,不過隨即就笑道:“楊行愍如何動作不管他,蔡州既然他想爭,那也隨他。我已經讓向傑派人去挑動被黃巢收編的秦宗權部將,給他填填堵。不過這個趙犨要來亳州倒是能夠幫我們一個大忙了。”

“哦,看樣子軍師已經想好了?”薛洋笑道:“也罷,讓陸明率軍先行北上,騎兵都留下隨我在譙縣等着,看看這個趙犨能不能遂了軍師的心意。”

幾人商議好之後,由陸明統兵北上,先行進入宋州的谷熟附近,威逼尚讓的大齊軍主力側翼,爲留守宋城的袁敬初爭取一點撤離的時間。但是在襄邑方向,楊希古卻已經和朱全忠的宣武軍主力展開了正面廝殺。

楊希古原本就是黃巢的姻親,位居大齊軍四相之一,本身還是僖宗的朝臣,只不過在黃巢攻陷長安的時候,跟隨金吾衛大將軍張直方一起投誠,成了黃巢軍中的重臣。此時的他坐鎮領軍攻擊襄邑,和朱全忠大軍正面對峙,再將大齊軍的家眷移交給尚讓之後,騰出手腳的楊希古在襄邑城外和朱全忠臨陣對決了五六次,每一次都憑藉着優勢的兵力將朱全忠逼得步步後撤。

而此時楊希古身邊站立的一人如果淮南軍的高級將領在場的話一定會大吃一驚,林遠圖的身形伴隨着楊希古一起站在襄邑的城樓之上。

“衛相,淮南軍已經啓程北上,在左相大軍的南面,勢必會對宋州戰局產生極大的影響。依屬下之見,是否提醒左相,讓他分兵圍剿?以免給目前的局勢帶來隱患?”此時的林遠圖一身戎裝,根本就看不出此前在舒州的時候那股子書生之氣,在說到淮南軍的時候也是一臉平靜。

“呵呵,遠圖啊,你還在記着以前的事情是嗎?總想着再回去和那位淮南節度使分個高低?”楊希古卻對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彷彿很瞭解,所以只是短短的一句話就讓他聽出了林遠圖的話外之音。

“確實記得,若不是當時薛洋強行將我父子扭送長安,我父親他也不會重病不治。”林遠圖低聲說了一句之後隨即道:“不過衛相放心,遠圖知道事情輕重緩急,此時是我大齊的生死存亡之秋,個人恩怨在此時不該提,一切都應以大局爲重。”

“既然你知道,那我這有件差事需要你去辦。”楊希古看了一眼林遠圖,眼神之中透出一絲欣賞的神色。他自然是知道這位年輕人當初剛來長安的時候吃過多少苦,那時候長安新破,內外混亂,根本就沒有任何秩序可言,就算是他們這些已經投誠大齊的官員,也是朝不保夕。而這位年輕人喪父不久,居然能夠在混亂的長安城裡生存下去,還順勢抓住了大齊這個靠山。依靠着大齊剛剛建立的時候黃巢宣佈大赦天下的機會成功的進入了大齊軍高層的眼線,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個位置。

“你立即前往左相中軍,將這封信送給他,然後就留在中軍聽候差遣。”楊希古掏出一封信遞給他之後道。

“衛相的意思是?”林遠圖一時沒聽明白,有些愣神道:“如今我軍和朱溫這個叛徒廝殺正是當時,衛相爲何讓我離開?”

“因爲我大齊軍的方略也在改變。”楊希古道:“黃皓的虎狼軍不日就要從雍丘地區撤離,和我軍合兵一處,先期剿滅朱溫的主力,然後回頭一同收拾葛存周這支偏軍。”

楊希古的話讓林遠圖一陣皺眉,隨即道:“衛相可是覺得目前我軍和朱溫在襄邑附近相互僵持,短期內難以取勝?所以準備讓黃皓的虎狼軍回軍?如此一來豈不是平白的給了朱溫機會,讓他可以得到葛存周的支援?”

“你覺得葛存周區區兩萬偏軍一旦離開雍丘的城牆,還能和虎狼軍相抗衡不成?”楊希古冷笑道:“朱溫是得到了兩萬援軍,但是我卻得到了我大齊最精銳的虎狼軍從旁側擊朱溫的側背,依靠着襄邑城牆之便利,我軍自可趁勢一舉將朱溫徹底剿滅。”

“你不是想要和淮南節度使整個高下嗎?待我掃平朱溫,和左相合兵一處,自當奏報陛下,讓他獨自領兵和會會淮南軍。”楊希古的話讓林遠圖沉默了,平心而論,虎狼軍抽調回來的確是解開目前僵持局面的好辦法,畢竟虎狼軍是大齊軍中唯一一支全員齊裝鐵甲的精銳,只有在目前襄邑這邊的陣而野戰之中才能夠發揮出最強的戰力。這一點確實不是葛存周能夠比擬的。但是林遠圖總覺得此時忽然決定調回虎狼軍裡面有些什麼隱患,只是他一時之間沒能夠弄清楚,再加上最後一句讓他獨自領兵的話,也一下子打到了他的心坎上。

“傳令下去,從明日起,大軍急攻朱溫大營不止,務必不能讓他有察覺的機會。”楊希古在林遠圖走後立即派人去各軍傳令。襄邑的戰事一時之間變成了整個送州大戰的焦點。驟然壓力倍增的朱溫本來軍力就不如楊希古許多,被逼得在這裡野戰之後,滿腔的謀略一下子都發揮不出來,以短擊長,讓他根本就發揮不出自己的長處來。而且目前宣武軍所處的位置也非常惡劣,葛存周在雍丘,他在襄邑,袁敬初還在宋城,看似擺成了一條長蛇,橫亙在宋州和汴州之間,左右逢源,然則實際上卻被大齊軍各個分割,彼此之間無法串聯一氣,時日一長難免會被對方各個擊破。

“軍師啊,如此可不是長久之計,存周雖然在雍丘拖住了虎狼軍,然則我軍在襄邑卻連戰連敗,真讓楊希古那個書呆子逮到了一頓胖揍,只怕我軍堅持不了多少時日了。”朱全忠在大營之內來回走動,嘴角都要起泡了,見到謝瞳進來急忙一把拉住他道。

“主公,這是斥候送來的最新急報,轉機已至,只是子明這裡只有一條險招,就怕主公不敢動啊。”謝瞳苦笑道。在朱全忠面前也不需要太過於講究禮儀,實際上朱全忠懂得也不多,甚至還不如自己的夫人在這方面有研究。他還是那個一着急就會蹲在地上直抓頭皮的那個朱溫,沒多大變化。

“黃皓這個傻大個動了?”朱全忠長吁一口氣道:“那軍師的險招是什麼?”

謝瞳說了什麼沒人知道,但是黃皓的這個虎狼軍一動,也飛速送到了另外一人手中,當袁襲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幾乎是顧不得和李振在陪着趙犨談話,匆匆起身去找薛洋。

“這麼說來,軍師也覺得,朱全忠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了?”薛洋正在和陳燁在城外一面查看最新送過來的新式武器,一面詢問揚州那邊的情況,見到袁襲匆匆而來將情報遞上來之後微一沉吟笑道。

“這是朱全忠唯一的機會了。若是他放過了,只怕就算是我軍立即投入戰場也無濟於事。一旦虎狼軍順利和楊希古匯合,依靠着龐大的兵力和虎狼軍的戰力,沙坨騎兵來了也啃不動。”袁襲笑道:“就算是朱全忠看不到,那謝瞳也一定會提醒他的。前後無路之下朱全忠一定會孤注一擲,想要依靠這一手逆風翻盤。”

“軍師,你馬上告知趙犨,讓他來刺史府等着,亳州也該扔出去了。如此一來我軍才能輕裝北上。”薛洋點了點頭道,然後看了一眼陳燁道:“不過後勤部要和十三司密切配合,這個趙犨雖說是絕境之下投靠於我,但是難保不會有壞心思,而且我軍後勤在時溥未曾北上之前還要依靠亳州通道,不要被人端了後路。”

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決戰福州(上)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夜襲(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千零八章 朔方底定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
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決戰福州(上)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一千零二章 朔方大戰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七百八十三章 夜襲(上)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三百零七章 反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一千零八章 朔方底定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五百九十章 動盪不安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九百二十二章 偷襲南皮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五百零八章 夜戰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