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

中和三年十月中旬,在歷經了谷熟大戰和襄邑之戰以後,中原的各路諸侯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進軍宋州,北面李克用在進入滑州之後得知襄邑之戰後續朱全忠和楊行密會師合兵一處之後,放棄了南下汴州的打算,轉而進入曹州,逼近濟陰城,前鋒李克修所部更是直接越過菏澤,朝定陶方向前進。

這個消息讓黃巢都無心去追究楊希古戰敗的責任了,匆忙讓尚讓將大齊軍主力從宋城附近轉移到楚丘和東北的單父一帶,甚至還打發霍存等人提前進入金鄉等地,籌謀下一步的出路。並且責令楊希古在隨後留守宋城,繼續蒐集襄邑之戰被打散的兵將,重建各部,並且讓自己的外甥林言以原先的虎狼軍殘部爲核心,重建虎狼軍,和自己手下的另一支精銳狼虎軍並列。

這一番連續不斷的人手調動和部署也表明了大齊軍從黃巢開始已經做好了離開宋州的準備。尚讓作爲實際上的統帥更是在此基礎上提前讓趙璋帶着大齊軍的大部分家眷和後勤人員秘密啓程。在楊希古的屯糧基地被連續燒燬之後,尚讓對於後勤物資的保護和蒐集更加重視。如今已經進入深秋,大齊軍在冬月裡的食用和補給除了就地徵收之外大部分就得依靠自己手中從關中各地搜刮過來的儲備了。

大齊軍這邊因爲李克用的忽然轉向提前動作,而原本已經下達了出兵命令的朱全忠實際上卻沒有那麼將大軍主力派出去,甚至連帶着劉威和李神福也停兵不前,都被身後的河中兵馬給牽制住了。王重榮基本上算是此時中原各路參戰的諸侯當中最不積極的一位了。本身防地就在河中,和關中毗鄰,在唐皇已經準備在年後從興元府返回長安的時候,他來中原更多的還是爲了應付差事。所以河中兵馬幾乎是一入中原就行軍緩慢,到處搶奪民財,如果不是被前有諸葛爽強勢驅逐,後又被朱全忠的襄邑之戰的戰果刺激,只怕河中兵馬此時此刻還在河南府打轉呢。

不過他直接進入汴州卻讓朱全忠原本的計劃落空,爲了防備王重榮在身後給他一下子,朱全忠值得咬牙讓前鋒部隊先行越過襄邑,朝着宋城試探前行,自己和劉威還有張全義抱團待在襄邑附近,時刻戒備。

不過他心有顧忌,但是南線的淮南軍卻對此絲毫不顧,陳瑜率領的兵馬甚至在半道上就直接接到了改道的命令,直接從柘城北上,直逼寧陵,在朱全忠的兵馬尚未抵達之前拿下了宋州西面的要隘。

這一動作倒是讓朱全忠和謝瞳鬆了口氣,至少在自己的兵馬無法前行的時候,淮南軍還能夠如此強勢,依仗着一萬多人的兵力充當隔斷大齊軍反撲西面的道路。

“主公,這是薛相公的急令,讓我軍立即全軍北上,和他手下的陳瑜所部匯合,朝宋城進逼,驅趕黃巢軍進入兗州。”劉威在前線被牽制,但是已經從陳州治所北上太康的楊行密卻接到了薛洋的緊急命令。

“主公,看樣子薛相公的意思是要在年內將大齊軍逼入兗州,然後變四路合圍爲三面夾攻了。”戴友歸顧不得楊行密的臉色,接過這道命令若有所思道。

“我何嘗不知他此舉的含義,只不過薛洋此人是不是太過於囂張跋扈了?對我頤氣指使也就算了,還三番兩次用大軍逼迫我按照他的方略出擊。勤王大軍唐皇陛下都沒有指定統領,他倒好,好像這幾路兵馬都是他的下屬一般,真當自己是天下兵馬副都統了?”楊行慜氣呼呼的一拍案几,難以平定下自己的情緒。

這些話換作之前他肯定不會說出口的,但是自從北上用兵以來,楊行慜的地盤從廬州一路打到了陳州,如今他已然成了掌控四州之地,手下數萬大軍的一方諸侯,只要能夠給他一些時間修養生息,整飭好內部,廬州軍的實力肯定能夠一躍而起,甚至和薛洋平起平坐,所以他自然不願意再被對方屢次明火執仗的逼迫和強令了。

“薛相公之方略幾乎每次都是攜大勢而行,主公若是不遵從,一來破壞了整個中原大局,而來也會被對方拿捏住咽喉要害,我軍是不得不從啊。”戴友歸也是有些無奈,明明自己的實力已經可以擺脫淮南軍的掣肘,但是卻不得不按照對方的意圖辦事。這種近乎於陽謀的方略自己根本無法破解。

“罷了罷了,率軍北上吧,想來那個王重榮見到我軍北上,也不敢對朱全忠下手,做了這麼長時間人家的下屬,也不在乎再做一回。”戴友歸沒說話,楊行慜倒是自顧自的緩了口氣道:“軍師,讓田珺率軍立即出發,我隨後跟上,大軍前往寧陵,然後給劉威傳令,待我軍抵達寧陵之後,他也立即出發,不要在襄邑附近耽擱了。”

楊行慜在太康的動作自然瞞不住十三司的暗線,所以在他回覆薛洋的傳令使者尚未抵達谷熟的時候,十三司的緊急情報就已經擺到了薛洋的案頭。

“還是軍師厲害,簡簡單單一道命令就讓楊行慜不得不率軍北上。”李振在袁襲旁邊撫掌而笑道:“廬州軍北上,自然能夠解開朱全忠的心結和顧慮,讓他安心,同時震懾住肆無忌憚的王重榮。”

“陸明王成,你二人立即統帥大軍出發前往宋城,寧陵一旦被堵住,大齊軍就再無反覆之餘地,索性就由我來送他們出宋州吧。”薛洋點頭一笑,看着自己身邊的這兩位軍中大將笑道。

“主公很看好這位壽州大將?”袁襲在兩人拱手接令出帳之後有些好奇的笑道:“也難怪,此等人才從草莽之中數年就能夠一躍而起,成長成爲一名合格的統兵大將,屬於本身就非常有天賦之人,稍加歷練,我軍必然又可以增加一位統軍大將軍了。”

“王成確實有天賦,他手下的兵馬原本只是壽州軍改編而來,但是卻能夠在短短數月之內迅速被編練成不遜色第四衛的精銳,他是傾注了極大地心血。”李振在旁邊也是一臉的讚賞。他和袁襲不同,袁襲基本上只負責出謀劃策,和薛洋一起進行前期的方略謀劃,他的側重方向有時候還需要配合統兵大將進行具體的戰役部署,所以對於這方面更有發言權。

“亂世出英雄,只不過很多人沒有那麼多的機會而已,否則的話,這青史留名的只怕未必就只有我們知曉的那些人了。”薛洋點了點頭笑道:“將來,我們這一代人在後人看來說不得也是如此。”

三人說說笑笑之間,淮南軍主力已經開始從谷熟啓程,大軍浩蕩而出,風起雲涌,震撼了這自古以來就是逐鹿天下的中原戰場,也讓不足百里之遙的宋城山雨欲來風滿樓。幾次和淮南軍爭鋒,不論是哪一位出戰,大齊軍就從來沒有贏過。對方的那種沉默的震懾力甚至比起北面曾經讓黃巢本人都坐立不安的李克用還要讓人心悸。

不過在尚讓率軍北上之後,留守的楊希古此時卻面色愁雲慘淡。黃巢讓他受命組建新軍,收攏殘部,如果給他時間的話自然沒問題。當初在襄邑他的十數萬大軍只是被打散了,並不是被殲滅。就算是敗退,他也帶回來了數萬精銳,也算是保住了根基。但是此時費傳古所部被尚讓帶走,虎狼軍剩下的近一萬多人也被林言合併,他手下滿打滿算只有韋國素和劉塘率領的三萬大軍還算是建制完整,有戰力。其他的亂兵和裹挾而來的百姓根本甚至連統兵將領都沒有安排好。此時淮南軍忽然北上,依照兩地之間的距離,只怕兩三日之內大戰就要在宋城打響,自己拿什麼應對對方的數萬精銳?尚讓給他的命令是守住宋城至少十天以上,以確保大齊軍全軍脫離各路諸侯的圍追堵截。

“衛相,事到如今,不如將新兵交給學生吧。”林遠圖在楊希古一人站在城樓上的時候走上前道,“學生此前在谷熟城外被薛洋手下擊敗,這些時日痛定思痛,針對淮南軍如今的部署也有了些自己的定見,若是衛相願意給學生一次機會,學生一定不會讓衛相您失望的。”

“也罷,我就再相信你一回。”楊希古背對着林遠圖,沉默良久之後轉身道:“遠圖,這一次可不是意氣之爭了,而是我大齊上下的生死存亡之秋。希望你能謹記這一點,莫要再讓我失望了。”

林遠圖臉色有些漲紅,急忙朝着楊希古深深一鞠躬之後才匆匆而去。雖然楊希古在發愁那些亂兵該如何處置,但是在他看來已經有了好辦法。畢竟這些兵馬只是失去了指揮,而不像自己上次幾乎算是帶着一羣老百姓在和淮南軍相抗衡。只要理出頭緒,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部署編練,這依舊是當初在襄邑城外打得朱全忠連連退卻的強大軍隊。

不論林遠圖的想法能不能實現,至少在此時幫了楊希古一個大忙,在將新軍交給他之後,劉塘和韋國素兩人重新在宋城城外進行了部署,由韋國素守備城牆,劉塘則在城外進行攻勢防禦,林遠圖所部被安排在城北,準備在合適的時間增援劉塘,同時保護後續撤退通道。

楊希古如此安排也算是基本上將兵力運用到極致了,只不過在隨後這個消息被十三司暗線傳回陸明那邊之後,他卻和王成相視而笑。

“這個楊希古本身就不是統兵的大將,怎麼被尚讓給扔出來斷後了?該不會是黃巢打算放棄他了?如此安排真以爲天下事都是如他這般一廂情願的?”陸明隨手讓親衛將這則消息快馬送到薛洋那裡,同時搖頭道。

“這個楊希古聽說是黃巢的姻親,女兒嫁給黃巢那個傻兒子了,應該不會被當成棄子。”王成在旁邊搖了搖頭道:“大將軍要不要讓十三司查一下尚讓大軍的詳細動靜?以防這其中有詐?”

“你這一說倒是有可能,不行,咱們這一路兵馬身後可是主公,絕對不能有失,否則你我都會變成千古罪人。”陸明被王成說的聳然一驚,急忙讓親衛去找向傑,讓他緊急派人去查詢尚讓大軍的動靜。

“主公給我們的任務是進軍宋城,並沒有說讓我們立即發動攻城大戰,大將軍,不如明日我們就在宋城外面和楊希古對峙如何?看看對方到底是不是有什麼心思。”王成微一沉吟之後道:“至少在十三司的線報送過來之後再作打算。”

“也好,你我把情況彙報給主公和軍師,然後明日停兵等等。”陸明點了點頭,兩人寫了一份緊急彙報連夜送給了後方的薛洋和袁襲。

“看樣子八成是疑兵之計,只不過這個疑兵之計好像很奇怪啊。”袁襲第二天一早接到陸明的彙報之後當即搖了搖頭,朝着身邊的向傑問道:“你們有沒有什麼新的發現?”

“已經着手安排去查了。”向傑搖了搖頭道:“軍師以爲這不是楊希古的手筆?而是尚讓打算臨走之前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好給他們下一步回身作戰做一個鋪墊?”

“是不是的,已經不重要了。”薛洋搖了搖頭道:“十三司立即將我軍抵達宋城的消息散佈給其他幾路諸侯,尤其是朱全忠。我想如果楊希古這邊給我們擺了一個迷魂陣的話,那就讓朱全忠去闖一闖。”

“主公,您這話要是讓朱全忠聽見了,他一定會來找你拼命的。”袁襲在旁邊哈哈一笑,隨即點了點頭道:“也好,容我來籌謀一下,向傑,你讓十三司去告訴朱全忠,就說單父縣境內有幾處秘密倉庫已經被大齊軍發現,裡面的糧草和附近潛藏的人口已經被洗掠一空了。同時讓人隔斷袁家和單父之間的聯絡。”

袁襲的話讓向傑眼前一亮,隨即興沖沖的直接衝出了營帳。單父地區有袁家的秘密據點也是十三司無意當中察覺的。當初陳家在附近也有秘密倉庫,只不過後來因爲地點不合適被搬走,沒想到將袁家的據點給掀了出來。

“諸葛爽那邊可有迴音了?吳明什麼時候回來?”薛洋沒理會袁襲的話,反倒是一句話問的他和李振兩人臉色陡然變得嚴肅起來,袁襲更是直接道:“主公的意思是,下一步會師的事情?”

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一百章 破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九百九十三章 遭遇戰(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
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一百章 破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佔峴山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三十一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六十四章 府城鉅變(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九百九十三章 遭遇戰(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七百二十一章 自絕於天下(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四百零六章 岡州事了(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