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

“大將軍,是有敵情?還是主公有軍令傳來?”王成進來之後問道。他如今已經和第一衛合兵一處,本身兵力除了刪減掉缺額和不合格兵員之外,整編成三個都,和第一衛合併,他已經變成了向衝的副將,領軍衛將。

“主公讓我第一衛前出申州,威懾蔡州。”向衝將陸翊發過來的這份軍令遞給王成道:“主公的意思是讓我第一衛牽制住黃巢軍的部分精力,使其無法全力往陳州而去。”

“看樣子主公對於北面的戰事已經有了決斷了。”王成點了點頭道:“既然牽制,不如我軍派出部分兵力進入蔡州駐紮,對外宣稱保護商道,把聲勢造大一點。”

王成的這個辦法得到了向衝的贊同,衆人合議半晌之後決定由王成帶隊進入蔡州,向衝坐鎮申州,帶領第一衛主力沿邊境佈防,如此一來,整個申州北部,大軍殺氣騰騰,往來的軍民都需要在各個哨所接受檢查。而王成帶領的三個都一萬多人則大搖大擺的直接深入蔡州境內,將臨近的息縣縣城都給強行接管了,將裡面的縣官衙役一股腦全部都驅除出去。

王成這邊大張旗鼓,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已經進入蔡州境內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在平輿等地的秦宗權和黃巢耳中。因爲前方孟楷在陳州前線,黃巢的大軍主力由尚讓統帥和秦宗權合兵一處,正商議以蔡州爲根基向周邊進軍的事情,結果陳州尚未拿下,南邊淮南軍就越境,這讓秦宗權和黃巢兩人都一瞬間怒火中燒。黃巢久處關中,對於薛洋領導的這支淮南軍不甚瞭解。在他的印象中,淮南軍應該都是和之前碰到的高駢的軍隊相差不多,作爲正面擊敗過高駢手下干將張麟的黃巢當即表示應該率軍南下進入淮南道作戰,將富庶的淮南道州郡搶到手中才能夠快速壯大自己。

不過秦宗權此時卻不知道想什麼主意,沒有吱聲,在此前他和黃巢對抗的時候手下兵馬就被打散了,所以不得已投誠,雖然事後黃巢歸還了部分主力,但是他一個堂堂的蔡州刺史如今手中就只剩下不到一萬人。要知道當初自己手下可是足足有八都兵馬的,現在八都兵馬的都統都被黃巢打散安排了,他身邊就只有王淑和鹿晏弘,剩下的八都將都被調離了。

“陛下,此淮南軍和彼淮南軍不一樣,莫不如還是等陳州收復,我軍以陳蔡兩州爲核心,西北守住東都洛陽等地,往北佔據中原全境然後南下和這個薛洋爭鋒如何?”秦宗權想了想之後還是將目光盯在了陳州上面。不過此時他的心思已經有了新的變化,看向南邊的息縣也是目光一變再變。

黃巢被秦宗權說的一愣,隨即讓尚讓派人去催促孟楷,陳州如今治所都快被拿下了,趙犨除了困守城池之外,根本沒有反擊之力,自己大軍雲集居然被小小的陳州給擋住了。

黃巢的催促命令很快抵達陳州前線,原本剛要定下長期圍困趙犨的孟楷無奈之下只能改變主力,讓副將和自己分兵南北分進合擊,掃蕩陳州全境,將趙犨爲首的反抗勢力逐漸朝治所陳州壓縮,同時通令全軍暫停劫掠,全力進行大戰。

孟楷在朱全忠走後已經成了黃巢的大齊軍當家主將了,在將士們的心中威望很好,他的命令一下之後,原本散漫遊蕩,四處搶劫的大齊軍將士開始逐漸變得攻勢凌厲起來,而且還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特長,裹挾大批民衆,抽調青壯補充正軍。所以大齊軍是越打聲勢越大,甚至一度原本只有三萬多兵馬的孟楷在舉兵攻打陳州南部重鎮項城的時候兵力已經翻了一倍多,達到了七萬多人,這還不算他分出去在陳州周旋的另外一部分兵力。

不過孟楷在項城外面大肆集結兵力的時候,難免的潁州也開始天翻地覆,李神福領兵從壽州出擊之後迅速北上進入潁州,和王成的想法差不多,他一路上絲毫沒有掩飾自己蹤跡的意思,大張旗鼓沿着官道行軍,而且還直接派人通知潁州刺史,要求在黃巢亂軍逼近之時,潁州境內所有州郡務必全力配合自己的大軍行事。爲了加大自己說話的力度,李神福手中的兩萬兵馬還直接將擋在自己面前的潁上縣的縣城給端了。

這種蠻橫霸道的做法雖然讓潁州上下非常不滿,但是本來潁州地方軍實力就很弱,在陳州境內打的天翻地覆的時候,潁州刺史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還在李神福路過潁州治所的時候送了部分軍糧出來。

不過李神福倒也沒有真的出手去攻打郡城,他此來的目的就是要造成一股聲勢,同時利用大軍在手的時機壓制住潁州內部岌岌可危的局勢,所以在潁州城外縱馬而過之後直撲沈丘而去,在這個和陳州交接的地方安營紮寨。而與此同時帳前都的那些細作也開始飛速在陳州境內散佈消息,造成南線大軍緊急馳援陳州的態勢。

沈丘距離項城不足兩百里地,李神福的大軍抵達沈丘之後動作不斷再加上帳前都的作用,甚至就連沈勇和吳明都暗中聯手幫助帳前都散佈消息,所以幾乎就在第三天也就是中和三年五月十七這天早上,原本孟楷是準備近期進行攻城的,卻被這條消息給驚着了。他收到的消息不僅僅是帳前都散佈的消息,還有斥候前往打探的消息,李神福的兩萬兵馬在沈丘停頓之後,已經有了逐漸北上的趨勢。

“必須在他們北上之前拿下項城。”孟楷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定下了決策,當即命令大軍猛攻項城不止。

不過此時身在項城內駐守的趙犨的侄子趙明誠卻在此時醞釀了一個專門針對孟楷本人的計劃。

項城原本城池不大,內部守軍也沒有多少,孟楷手中七萬多大軍將整個城池團團圍住,本來這是十死無生的大戰,但是趙明誠卻沉着冷靜,指揮手下各軍將士應對敵人的一波波進攻。趙犨在陳州多年,依靠着家族子嗣訓練出了一支家族軍隊,而且暗中積蓄甲兵錢糧,所以這支軍隊只忠於趙犨一個人,其戰鬥力也非常強悍,在面對十倍餘己的大齊軍卻不慌不亂,跟着趙明誠牢牢把持着項城的各處城防,讓孟楷多方攻擊都無法奏效,反倒是被撞得頭破血流。大齊軍大部分將士都是裹挾而來,這些人打順風仗可能絲毫不遜色精銳,但是一旦戰局陷入僵持之時,其缺點立即暴露無遺,根本沒有任何的耐心和韌性,在攻城不順之後原本應該就地轉入僵持,或者四面發起不間斷攻勢,逼迫城內的趙明誠分兵而戰。但是這些人卻灰溜溜的拖着兵器直接潰散而逃,即使孟楷勒令各部軍將約束也無濟於事。

不過猛攻三日未果之後孟楷倒也是看出了城內的虛實,所以在第二天之後聚集手中精銳於城南,其他三面則依舊如昨日一般,讓大部軍隊齊上。如此一來在戰役進行到最激烈之時,他親率精銳悄然上前,突然發動致命一擊,一舉突入城內。

本來項城城池小,孟楷這一招虛晃突入城內之後基本上城池也就快告破了,所以在他率衆登城之後,幾乎所有的大齊軍都一起縱聲高呼,一瞬間低迷的士氣也隨之大漲。

不過孟楷不知道的是,他有心算計城內的陳州軍,趙明誠也在算計他。孟楷在進入中原之後就一直作爲黃巢的大齊軍的先鋒。這一路上數次大戰幾乎都是他在一力承擔。其爲人作戰勇猛,智勇雙全,而且臨陣之際常身先士卒,率衆衝鋒。所以今天孟楷率軍攻入城內與其說是他的計謀得逞還不如說是趙明誠有意放他進來的。

幾乎就在孟楷登上城牆率軍往裡面衝擊的那一瞬間,在城樓上指揮的趙明誠也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鐗,他一直隱藏的十幾架牀弩在一瞬間對準了孟楷突上城牆的軍隊中間位置,一陣射擊之後,兩邊的弓箭手齊刷刷轉變方向,硬生生的以箭雨截斷了孟楷的後續力量,然後伸手一揮,身後無數身穿重甲的士兵奮勇而出,將隔離出來的孟楷牢牢的圍在了裡面。

“逆賊,今日便是你的死期。”趙明誠手持長槍,親自領軍衝殺,雖然跟隨孟楷衝鋒的都是他手下的精銳,但是在被截斷了後續的衝鋒之後,孟楷突入進來的這一部分人手已經成了無本之木,而趙明誠卻很顯然對此算計良久,將孟楷困在甕城之中後,四面八方都是他自己安排下的重甲兵,城樓上則以弓箭手代替,阻攔後續大齊軍的攻城步伐。由他親自領兵衝鋒,重甲兵在這片區域內掀起了一陣腥風血雨,孟楷根本就擋不住這如湯潑雪一般的攻勢,很快將將圍攏在孟楷身邊的數百人一一斬殺殆盡,整個項城城南的甕城內是血腥氣漫天,遍地都是斷臂殘肢,孟楷自己也是力盡之後被抓住。

趙明誠直接將孟楷給帶到了城樓上,這一亮相直接打亂了所有大齊軍的進攻步驟,讓原本還高漲的士氣瞬間一落到底,戰場之上主將被對方抓住,換了任何一支軍隊都會大亂,更何況是大齊軍。所以趙明誠幾乎就在對方混亂的一瞬間聚集了城內所有的兵馬出城追擊,將這場戰役推向了高潮。混亂之下的大齊軍根本沒有任何反擊的力量,硬生生的被趙明誠數千兵馬追擊了數十里,六萬多大軍徹底變成了漫山遍野的牛羊,任人宰割。

“孟楷,舉手投降吧,學學如今的東北行營招討使朱全忠將軍,他投誠之後唐皇直接言稱,天賜上將軍。你的能力不比朱全忠差多少,投靠朝廷必有重用。”趙明誠大獲全勝,幾乎是一戰徹底將陳州南部的所有大齊軍全部打散,繳獲俘虜無數。心情大好之下他居然對着孟楷做起了勸降工作。而且有了朱全忠在前,趙明誠覺得自己肯定能夠說服孟楷投誠,到時候連帶着這場項城大捷,他趙氏父子的聲名必然會傳遍天下,成爲大唐新一代的中流砥柱。而且在趙明誠眼中,只要孟楷投誠,那麼也會變成趙家的一份助力,雖然他今日贏了對方,但是如果再來一次的話難保自己會不會輸,所以這一次他算是真心想要勸說孟楷投誠了。

不過事實卻讓他失望了,孟楷和朱全忠不一樣,作爲黃巢的心腹戰將,他在黃巢軍中一直以來都是最被看中的,而且孟楷本人對於黃巢也是忠心耿耿,否則的話也不會有單獨領軍而黃巢卻不派遣監軍的情況發生。可以說,黃巢對於孟楷的信任在整個大齊軍中除了尚讓根本就無人可比。如此信任倚重之下,孟楷又如何會投降?他的性格決定了這一生都不會效忠第二人,所以趙明誠算是言辭懇切的一番話遭到了孟楷的一陣痛罵,說到激動之處,孟楷更是對趙明誠不屑一顧。

這種蔑視也深深的刺痛了趙明誠,盛怒之下的他直接將孟楷一刀砍了,首級和此次大戰的戰果連夜送往陳州,向自己的父親報捷。只不過趙明誠不知道的是,此時他殺了孟楷,卻讓陳州原本還能夠控制的局勢徹底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中和三年六月初,當蔡州的黃巢得知自己的心腹愛將孟楷在項城折損之後,就再也控制不住怒火,責令尚讓領全軍出擊,進入陳州爲孟楷報仇,同時讓秦宗權和自己合兵一處迅速佔領陳州。如此一來因爲孟楷的陣亡而逐漸消弭的陳州戰火再次點燃,而且這一次當黃巢親自抵達陳州之後,原本在周邊戒備的所有勢力一瞬間得到了消息紛紛回報。

而也就在此時,沈勇卻收到了來自北方的另外一個消息,東北行營招討使朱全忠也已經開始籌備率軍南下,準備在陳州附近和黃巢決戰。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活捉李茂貞(下)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三十章 鯨吞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
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九百四十九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九十三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七百七十五章 活捉李茂貞(下)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三十章 鯨吞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鬥轉直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燒行宮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七百五十章 撐不住了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