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

“主公,水師傳來消息,襄陽城內守軍已經將旗出城,孫儒現如今隻身前來我軍大營。”向沖和沈勇聯袂而至的時候,薛洋和袁襲也是相視而笑,轉而起身道:“軍師隨我去見見襄陽之主如何?”

兩人來到轅門口的時候,正好,孫儒兄弟帶着襄陽城的一衆高級將領也全都到了,兩邊人手此時倒是沒有了敵意,只不過那種尷尬的氣氛卻讓現場陷入了沉默。

“你便是孫儒?這襄州刺史?”薛洋上前兩步,看着孫儒笑道:“不愧是坐斷荊襄的頭面人物,我聽說楊守亮的命令你都可以置若罔聞?”

“不才孫儒叩見王爺。”孫蘭成拉了一把自己的堂兄,後者看了一眼走上來的薛洋,似乎也有些詫異對方的年齡,但是此時此刻卻舉手一躬到地。伴隨着他的這一拜,身後襄陽來人幾乎是全都跟着拜倒。

“孫刺史請起來吧,能獨立保境安民這些年,你也算是有些功勞,不必行此大禮了。”薛洋將其扶了起來,轉而笑道:“這襄陽城倒真算是固若金湯,不愧是千年古城之名,你孫儒也不愧是此間主人。”

“王爺您說笑了,孫儒願歸順王爺,從此盡心盡力,爲王爺牧守一方。”孫儒微微色變,當即再次躬身。眼前的這個年輕人雖然話語輕鬆,但是此情此景卻讓他感受到了一股如山一般的壓力,以至於原本的堅持在這一瞬間蕩然無存。

“好了,不是說你,我也是有感而發。走吧,孫刺史,隨我入城,看看這亂世之中,襄陽百姓到底生活的如何。”薛洋擺了擺手,順着已經打開的城門進入城中。雖然大戰剛剛過後,但是本城倒是沒受到多大的影響,而且祖祖輩輩對於襄陽城防有着足夠信心的百姓也大致如往常一般,只是來來回回的行人對於從城外不斷開進來的天策軍還是有着不少的好奇,以至於雖然躲在大街後面,但是那指指點點的竊竊私語聲還是不斷傳出。

“軍師,當年三國時代,關羽水淹七軍,衝進了樊城,但是卻對於一水之隔的襄陽束手無策,現在看來,這襄陽比起樊城,到底是兼顧不少。”薛洋登上城樓,看着巍峨的城牆下面,襄水橫流而過,波濤洶涌,遠遠的和樊城拉開了距離,兩城之間的鐵索橋雖然被此前的大火燒斷了,但是卻依然阻止不了這兩城之間緊密相連,互爲犄角之勢,頓時點了點頭笑道:“此番若是孫刺史據城而守,只怕我軍除了火攻,也斷無其他辦法能在短時間內奪下城防。”

“王爺,不,主公您說笑了,襄陽城雖然堅固,卻未必有多大用處。天策軍士氣高昂,總有堅城阻攔,但是士氣如虹,必然可以移山填海,投鞭斷流。”孫儒跟着一路來此,沿途見到天策軍將士五步一哨,十步一崗,各自挺拔而立,城外,水師戰船更是一排排巡邏不停,雖然大多數戰場已經開始從襄陽撤走,但是那規模宏大的船隊卻還是親臨其境的他有了更大的感受,以至於此時不自覺的改了稱呼。

“呵呵,倒是難得。”薛洋微微一笑,轉而道:“稍後孫刺史還是組織人手將樊城和襄陽之間的鐵索橋給架起來吧,算了,鐵索橋還是算了,終究是無法通過大隊人手,我看,軍師派人回金陵,調來工部造橋工匠,匯同蘇州那邊的商團,讓他們在樊城、襄陽包括峴山之間各自架一座大橋,如此一來溝通三地,倒也是方便百姓出行。”

薛洋只是隨手指點,但是聽得孫儒卻猶如五雷轟頂一般,有些發愣道:“主公您說什麼?”

“自然是讓你繼續主政襄州。”袁襲知道薛洋的心思,所以當即笑道:“你在襄州多年,對百姓也算是盡力,所以此時你留守襄州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不過要去金陵一趟,遵照中書省的安排,讓嚴先生把東南新政之要旨告訴他。”薛洋回頭道:“我天策軍能崛起,並且長盛不衰,除了將士勇武,更多的還在於新政惠及天下百姓,能人人如龍,自然兵勢威猛,從而百戰百勝。這一點請孫刺史謹記,這是給你的機會,也是對你的勉勵。”

“多謝主公提點,微臣一定盡心盡力,不負所托。”這一次孫儒終究是跪了下來,朝着薛洋行禮,態度恭敬,沒有了此前的顧慮。能毫不眨眼的將襄州又還給了自己,而且還能當場提點,他已經感到差異了。

“你那個兄弟孫蘭成也算是有用之才,等大軍西進拿下均州之後,讓他過去吧,兄弟兩人能夠從平凡之中崛起,而且堅持到現在還能念及百姓,倒也算是難得。”薛洋點了點頭,沿着城牆邊走邊道:“往後,這山南納入南朝轄地,希望你們能夠儘快趕上江東步伐,如此,這天下氣運才能儘可能的不被消耗。”

“主公,李軍師已經南下了,不日內即可抵達襄陽。”薛洋和袁襲在沿着城牆邊說話邊查看周邊的景緻的時候,沈勇那邊也接到了李振的消息。

“興緒返回,必然是唐州那邊已經無虞,此時我等應當率軍西進,組成中央突進軍團,和楊守亮爭鋒相對纔好。”袁襲抱拳笑道:“如此,則山南方略才能不被拖延,順利展開。”

“也好,此間事了,也算是開了一番新局面。”薛洋點了點頭笑道:“讓陸翊率部南下出均州吧,責令第四衛率部北上,軍師,你我帶第一衛進入房州,去看看楊守亮還有幾分手段。”

“只怕是黔驢技窮,無法招架。”袁襲摸了摸鬍子笑道:“我軍如今的兵力對付三路大軍都綽綽有餘,更何況他這一路,我想如果我軍攻入房州,王建所部也一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甚至於有可能提前對通州等地出手。”

“好了,孫刺史,你安排一下,在李軍師返回之後,前往金陵,然後儘快趕回來主持襄州政務,要給山南道各州郡起一個帶頭作用,率先將新政在此地鋪開,惠及百姓。”薛洋點了點頭之後朝着孫儒道:“待拿下山南道之後,我會再次路過襄州,到時候查看你新政落實情況。”

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楔子 再回首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
第五百一十三章 援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翻越羅浮山(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九百五十一章 兵髮長安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二十六章 處置戰俘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九十四章 攻心(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下)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楔子 再回首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追擊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五百章 最後的決戰(五)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洪州(上)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五百九十五章 弄巧成拙(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九十章 當頭一棒(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