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

“父王,朝堂重臣反應如何?唐皇如今什麼態度?”李克用回到晉王府的時候,李存勖也在剛好回來,一見面就匆匆問道。

“存勖,朝堂上的那些人不過是些文官,你理會他們作甚?大軍征戰,靠的還是我們手下兒郎們。”李克用有些惱火,簡要的將今天發生的一些事情告知對方之後有些不解,自己的這個兒子似乎對於這些人感興趣。

“父王此言不對,這些人雖然不能上陣廝殺,但是他們可以影響下面的州郡官員站在我們一邊。”李存勖連連搖頭道:“此時,我沙陀部族內部人手不足,手下將士有一半以上是漢人,只有穩住了這些人和唐皇,這些漢人兵馬才能夠跟着我們上戰場。而且後勤輜重糧草也需要這些人幫着兒臣從各地籌措,這纔是最大的事情。”

“你能想得明白就成,父王也老了,這一次打完天策軍,日後的事情就要全都交給你去處置了。”李存勖說話的時候條理清晰,也讓李克用欣慰不少,雖然站在他的角度,依舊不屑於和劉允章這些人打交道,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李存勖主導晉王府事務之後,至少王府和朝堂之間的關係緩和了不少,這些朝臣對於他也沒有了之前那麼大的敵意,而且隔三差五的,朝堂那邊的政務簡報也會派專人送到自己這裡,詢問自己的意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但是如今還真讓李存勖給辦成了。

“父親,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兒臣有些想法,想請父親斟酌。”李存勖搖了搖頭,轉而鋪開輿圖,對着李克用道:“父親請看,如今天策軍對於關中是兩路大軍齊頭並進,其意圖很明顯,那就是繼續執行成王之前在南境的策略,先包圍周邊,然後往中原合圍。從南境、山南、西川,再到關中,大包圍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了,若是算上燕北,實際上對中原的包圍圈已經形成。只要關中我軍戰敗,那麼中原的朱全忠和楊行愍就再無還手之力。就算是此次在徐州,成王的腳步被攔下了,那麼下一次,天策軍橫掃千軍的打法,也會將其徹底剷除,從而完成天下一統。”

他這一番分析算得上是最接近薛洋方略部署的了,事實上從舒州開始,天策軍執行的就是先征服周邊,再進軍中原的策略,一方面是避開中原紛爭,避免被牽制住了本身的精力。這也是爲何薛洋大部分時候對於中原各路諸侯用的都是計策的原因,而天策軍本身卻在南境一刻不停的進行征伐,就是爲了在衆人反應過來之前,將南境握在手中,從而取得奪取天下的先機。

而其次,這種大包圍大迂迴的策略,實際上更符合亂世爭雄,邊角之地的爭奪,能夠最大限度的勾連四方,從而在最後包圍中原。

李存勖能夠看清楚這一點,實際上已經代表着他本身的能力和眼光,這是他和李克用等人截然不同的地方,能夠從大局上看清楚對手,比起在戰場上臨機決斷有時候要更重要。

“你想說什麼?”李克用沉默不語,半晌之後才擡頭看着對方問道,獨目在此時也帶着一絲奇異的光澤,似乎想看看兒子到底要說什麼。

“我想說,父親能不能帶着唐皇去藍田關穩住局勢,拖住高濟的天策軍主力,孩兒帶隊去對付眉縣的天策軍。”李存勖也知道這些李克用不感興趣,所以當即道:“父親莫要小看這支偏軍,他們從蜀中跋涉山水而來,決不能讓他們有機會攪亂關中後方,不然的話,遲早會讓我軍陷入進退兩難之境地。兵法雲,兵者,以正合,以奇勝,這支奇兵,就是這支偏軍。”

“所以我們不妨學學成王的籌算,正面戰場不急着決出勝負,讓德威領軍拖住高濟,孩兒集中長安附近所有精銳主力,星夜兼程直奔眉縣而去,只要站殺掉這支偏軍,我軍無後顧之憂,必然可以將高濟大敗,趁勢反攻山南。”李存勖毫不猶豫道:“我想德威如今應該也是這麼打算的。”

“既然你想好了,那就去做吧。”李克用目光在眉縣和藍田兩地徘徊良久,才帶着一絲沙啞道:“父親都支持你,你需要多少人?把騎兵都帶上吧,德威那邊雖說損失了些人手,但是党項兵已經來了,有本王在,他們不敢不盡心盡力,藍田方面,你不必擔心!”

“父親只需要給孩兒拖住高濟十日,十日之內,孩兒必會在眉縣打開局面,絞殺天策軍,爲我關中戰事贏得一個先機。”李存勖肅然點頭,看着李克用帶着一絲激動。這算起來是他第一次正兒八經獨立領兵,而且還是擔負着最重要的任務。

李存勖是匆匆而去,並且秘密在長安城外抽調人手,藉助於黑夜的掩護,開始朝眉縣進發。爲了迷惑阿六等人的視線,他將大軍分成三路,一路往東而去,明面上是增援周德威,大張旗鼓,於第二天一早出發,而剩下的大軍則趁着黑夜掩護,掉頭往西而去。

李存勖這邊採取動作的同時,李克用這回沒有犯脾氣,而是親自前往宮中,接唐皇入軍營,隨後豎起儀仗,擺出了御駕親征的架勢,直奔藍田而來,而且還直接讓人從長安送書直奔藍田縣城,要約高濟出城相見。

長安這邊,李克用父子擺出迷魂陣,試圖迷惑住十三司眼線的時候,高濟那邊實際上也收到了陸明的消息,而且在得知對方拿下了眉縣之後,實際上高濟就已經知道接下來的戰局會如何發展了。

“孝常兄,我打算剋日進兵,不管後方道路是否修通,先朝長安進發,將晉軍主力吸引過來。”高濟微微沉吟之後朝着李孝常道:“非如此,不能給第四衛機會。”

“朝長安進發過早了點,而且李克用只怕也不會給我們機會啊。”李孝常比劃了一下藍田到長安的距離苦笑道:“人家增援周德威的速度明顯比我們快,所以與其出發去長安,還不如直奔周德威大營而去,將他堵在營中,如此一來,他就算是不想打野戰,也不得不爲,如此也算是給第四衛爭取了機會。”

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次被俘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切斷戎州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
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一百八十五章 討要戰俘(上)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次被俘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九百一十五章 魚目混珠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八百四十六章 切斷戎州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五百零二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遭遇戰(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引動各方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