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

“這銅官山看起來是以前開採銅礦的地方吧,到是一處好所在,讓陳尚書想辦法將官道延伸過來,這地方以後就是我們天策軍的了。”高濟的行營來到銅官山的時候,第三衛已經在高勳的率領下前往金堂,但是他卻很有興致的登山銅官山看了一圈,轉而剛剛派人去通知陳悅,前方暗衛就迅速送來了消息。

“這個王建,這個時候還不死心啊?”線報只有一句話,也就是此前王淑給王建出的主意,只不過這個消息根本不需要他送,阿貴早就將李克用的動靜送了過來。

“去傳訊第三衛和第九衛,儘快掃清當面之敵,然後進佔成都府東南兩面,呈合圍之勢,威壓成都府,看看李克用有沒有膽子在成都府和我們打一仗!”高濟安排完這一切之後微微沉吟之後,轉而朝着暗衛道:“你去把這個消息散佈給李克用,去試試他。”

高濟的這一手實際上是直接用的王建的法子,轉而在給李克用下套,道理雖然簡單,但是對於李克用而言卻非常有效,等到消息傳到他的耳朵裡的時候,甚至於連晉軍的所有將領都憤怒了。這種謀劃部署和行軍打仗截然不同,夾雜的其他方面的謀算太多了。而晉軍這邊除了周德威之外,唯一一個擅長陰謀詭計的李存信現如今還在漢州,導致了整個晉軍大營內,幾乎無人察覺這是十三司在其中搗的鬼。

而此時天策軍兩路大軍制造出來的緊張氣氛卻也在隨之快速傳來,等於是宣告了天策軍這邊已經開始做好了準備,隨時可以和晉軍開戰,這種情況之下,李克用甚至於根本沒有其他的辦法可選,要麼留下來打一場無畏的戰爭,不論輸贏,都無法改變晉軍在西川失敗的大局,要麼趁此機會退走,直接承認失敗。

“不,立即命令各部,全速開拔,進入漢州。”李克用是沉吟了良久之後才朝着衆人怒吼道:“既然天策軍想要決戰,那好啊,本王就給你個機會,但是戰場在哪,那是本王說了算!”

“父王的意思是要對李存孝動手?”這一舉動差點讓李存璋嚇了一跳,但是隨即明白了對方的心思,這是臨走之前的最後一戰,也是消除李克用心中怒火的一戰,不打贏李存孝,晉軍上下誰都咽不下這口氣。

事到如今,對於安敬思的第八衛的作用,衆人全都明白,對方靠着三萬多人連續擊破李存信數次圍剿之後,已經將漢州掀的天翻地覆,直接讓整個晉軍原本完整的陣型一翼洞開,從而給南線天策軍主力機會,可以從容調動兵馬迅速打開成都府外圍的包圍圈。

而且因爲安敬思本人的因素,導致了晉軍上下所有將領對於他的恨意甚至於還在天策軍其他各部之上,這也就解釋了李克用命令下達之後,晉軍上下幾乎是連夜出動,風馳電掣一般直奔漢州而去。

“去,命令第三衛立即轉道進入漢州德陽附近,和第八衛並肩戰鬥,着令第九衛迅速準備攻城,李克用走了,但是我們來了,這成都府註定是不屬於他王建所有了。”李克用的動作瞞不住十三司,事實上他才一走,暗衛的消息就同時啓程,所以高濟這邊是火速讓第三衛轉到進入德陽,同時命令快馬通知安敬思,讓其做好準備。

實際上高濟此時已經不需要提醒安敬思了,在此之前,李嗣源的騎兵主力就已經進入漢州,甚至於在暗衛送消息的時候,雙方就已經在德陽城外打過一仗。

雖然如今安敬思的第八衛全都是步軍,但是這卻絲毫不妨礙他對於晉軍上下的威懾,時隔三年,當對方那猶如天神一般的身姿出現在戰場上的時候,還是震懾住了所有人。戰場之上,安敬思憑藉着自己一隊親衛兵馬出營作戰,卻硬生生的打的李嗣源兩千多人的前鋒無法靠近,直接給手下各部兵馬足夠的時間排兵佈陣,以步軍對抗騎兵,將其給逼了回去。

“大將軍,各部都已經準備完畢,就等着這李嗣源再衝上來的時候,給他一下狠得。”安敬思和安休休兩人對於沙陀騎兵的戰法和優劣早就是心知肚明,所以排兵佈陣的時候的針對性也非常強,所以等到葛有龍過來彙報的時候,對方甚至於不需要考慮其他,而是直接深入最前線,手中畢燕撾一舉,第八衛瞬間排列整齊。

“這個李嗣源看起來是決心要和我等打一仗了。”葛有龍坐鎮中軍指揮全軍,前鋒所部只有安敬思自己和安休休兩人,所以此時再見到李嗣源的陣型之後,前者冷然道:“多年的仇恨,今日一併解決。”

“大將軍,只怕李嗣源之後,還會有人過來,你看李存信那個小人在德陽城中絲毫沒有動靜,這是明顯的還在等待援軍呢。”安休休指了指德陽城的方向低聲道:“會不會晉王也會殺過來?”

“不管誰過來,我軍防線不能鬆動。”安休休的話讓安敬思一愣,但是隨即道:“以前的事我已經忘了,如今你我身爲天策軍統兵大將,得蒙主公信任,那就該忠心報效,這些人何時如此對待過我等?過去的事留戀無益。”

他的心思是安定了下來,也一下子讓安休休不再多言,事實上安休休和高思繼兩人從來效忠的對象都不是李克用,而是安敬思。他們是安敬思在戰場上收復的將領,對於他們而言,只要安敬思考慮清楚了,那麼他們也就明白了。

“大將軍,副帥急報,第三衛已經朝德陽而來,大將軍命令我第八衛就地堅守,晉軍後續全部兵馬正在朝德陽極速開拔。”暗衛急匆匆的彙報沒有讓安敬思動容,實際上這個時候擺在第八衛面前的就只有一個字:打!不僅僅是要打退李嗣源的兵馬,而且還要堅持到第三衛的到來,和晉軍主力開戰。

“吹號角,全軍準備!”這一瞬間,安敬思高舉畢燕撾,怒吼聲響徹全軍,帶動第八衛士氣迅速拔高,在面對李嗣源數萬精銳騎兵開始衝鋒的時候,直接發動了逆勢反擊。

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七百六十八章 萬縣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
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七百六十八章 萬縣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風雲突變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三百三十章 佈局徐州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零八章 流失內訌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九百九十章 被拋棄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七百七十一章 千軍萬馬進西川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帝都大難(上)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四百七十章 如坐鍼氈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二十三章 夜戰無雙(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五百九十三章 借東風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