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還都長安

中和四年正月的最後一天,當十三司將薛洋的這份急報送往西川行宮之後,整個興元府剎那間沉浸在無盡的喜悅之中。在被黃巢趕出長安長達四年之後,僖宗皇帝終於看到了回朝的希望。可以說這一次不論朝堂之上的諸位大臣、掌控中樞的田令孜還是西川的實際控制人陳敬瑄全都放下了成見,和唐皇一起,甚至是和興元府的百姓一起普天同慶。

正在興頭上的僖宗皇帝當即給前線的勤王將士發佈了犒賞詔書,並且要求各領兵藩鎮率領王師前往長安,一方面他要親自檢閱大唐將士,另一方面也是爲了自己還都長安增添威勢。

這份報捷底報也正式拉開了西川行宮結束使命,皇帝行轅開始返回帝都長安的序幕,無數在興元府帶了四年之久的大臣家屬以及散佈在西川境內的神策軍開始先行一步回京打點,而且田令孜還直接以唐皇的名義詔令關中各節度使出錢出力出人修葺長安,同時傳詔天下,讓東南各道立即敬獻方物錢財,以慶賀行宮還都。

興元府的行宮朝堂在黃巢被剿滅的刺激之下,開始飛速運轉,各項還都計劃迅速鋪開的情況之下,十三司西川分部的阿六也開始接到了向傑的命令,着令西川分部立即派遣人手進入關中,提前一步圍繞着帝都長安進行佈置,甚至必要的時候可以先行放下西川事務。

這道命令也標誌着在唐皇準備還都的同時,淮南軍十三司這個日漸龐大的情報機構也開始做好了準備,將觸角延伸到關中地區,將大唐的中樞和淮南之間的情報網絡進一步拓展壯大。

“立即將這份急報送往揚州,稟報大將軍,就說田令孜打算攛掇唐皇,威脅主公,以錢財換戰功,以稅賦換取主公的爵位。”阿六此時根本沒有官升一級之後的喜悅,作爲陳家人跟隨薛洋從起步階段走過來的老人,他比任何人都在意如今的淮南基業,所以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幾乎是第一時間將消息送回揚州,交給陸翊。

其實說起來田令孜此舉也是無奈,僖宗皇帝不知道長安的現狀,但是早就派人回去打探消息的他卻是一清二楚,帝都長安現如今已經是滿目瘡痍,黃巢在長安和李克用等諸侯鏖戰數次,徹底打破了城池,皇城在對方臨走之前更是一把火差點全都燒了個精光,整個皇城內能夠稱得上完整的宮殿只有祈年殿一座,剩餘的含元殿、宣政殿等早就煙消雲散不復存在。這麼多人還都,幾乎要皇城重新修復一遍,如果不想辦法從各處抽調錢財人力,只怕回去的日子還不如待在興元府。所以田令孜就想到了這個辦法,不僅僅是針對淮南道,幾乎天下各道其他的諸侯刺史,要想趁着剿滅黃巢之後封賞羣臣的機會獲得爵位賞賜,就拿錢財來換吧。

這個消息目前還處於絕密,朝堂大臣基本都不知曉,按照田令孜的預計,等到這些諸侯節度使率軍前往長安的途中宣告此事,在爵位官位的刺激之下,這些人就算是不願意,也不得不自掏腰包,總不能讓唐皇回宮之後住在廢墟之上吧。

不過此時在乾封城中,薛洋卻絲毫不知道田令孜已經開始打他的注意的同時把冒頭對準了天下所有的藩鎮諸侯。他此時還在看着時溥和李克用在自己面前打擂臺,在黃巢的屍首實際上已經被時溥控制之後,李克用放棄了獨佔功勞的打算,轉而開始將匆匆趕過來的王敬武和薛洋身上,準備聯合衆人一起要挾時溥,逼迫對方將這份大功勞讓出來。

“各位相公,以襲之見,如此爭來爭去也沒有解決之法,這賊首隻有一人,而尚讓等如今尚未找到,也不知遁逃沒有。不如這樣吧,這黃巢屍首依舊交給時大帥,但是以各位加上我家主公的命令上表一份,就說這件功勞屬於我們各家所有如何?”袁襲急忙拉住了快要打起來的李克用和時溥,見到薛洋點頭,頓時開口。

“我覺得可行,時大帥雖說拿住了黃巢屍首,但是這一仗若是沒有淮南軍、河東軍和平盧軍浴血疆場,爾等哪來的便宜可撿?”李克用一聽這話頓時引爲知己,拉着袁襲笑道:“薛相公,我以爲可行。”

“薛相公,這等搶功之事和相公此前所言不相符吧?如此作爲豈能讓我等心服?”時溥看着李克用在耍無賴,而旁邊袁襲很顯然是受命出來拉偏架的,偏偏自己對於眼前這兩人沒有辦法,更何況已經輸紅了眼,一心要指望着這一次在功勞簿上爲自己添上一筆的王敬武看他的眼神都讓他覺得自己被一頭狼給盯上了,所以在轉了一圈之後只得再次看着坐在主座之上,笑吟吟的看着自己的薛洋身上。

“對啊,薛相公,這件事該如何該如何裁定?”李克用聽到時溥看向薛洋也轉頭道。

“我說話你們能信服嗎?”薛洋知道李克用的心思,所以起身端着酒杯笑道:“我有一言,諸位請聽。此次剿滅黃巢,功勞最大者,自然是今日在座之人,所以若要按照我的心思,這最後的大功歸於一人之身,自然是不合理。”

“正是,這勤王大業,雖說打到最後是我們四家坐在這裡,可是論起來前前後後出力的可不是就我們幾個。”李克用一心要將水攪渾,所以直接接過薛洋的話茬道。

“所以我的意見是,功勞必須分給大家。”薛洋肅然道:“否則李相公前前後後付出數萬將士傷亡、平盧軍的兩萬多死傷又該怎麼算?都是爲了大唐天下,時大帥雖說最終拿獲黃巢屍首,大家同殿爲臣,總不能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吧?”

“薛相公年紀雖輕,但是此話卻讓我等心服,沒說的,李相公,下官以爲可行,你覺得如何?”王敬武當即端着酒杯上前,直接打斷了時溥的話,拉着李克用不聽的給薛洋拍馬屁。

“那我武寧軍如何算?”時溥被這兩個人給逼急了,當即怒道:“薛相公雖說此言不差,但是總該考慮考慮我武寧軍將士的感受吧?”

“我還沒說完呢,時大帥你急什麼?”薛洋一笑之後繼續道:“我們可以聯名上表,重點突出武寧軍在虎狼谷之戰中的功勞嘛,有功之臣和將領重點寫上,然後將擒拿黃巢的功勞平分到三位頭上,我淮南軍退出,這總可以了吧?”

“淮南軍退出不妥吧?”李克用搖了搖頭道:“之前的話下官沒有意見,然則淮南軍退出,那豈不是對不起淮南軍的兄弟們?”

“功勞就這麼多,多加一人確實不夠分,但是若是你們三家平分,以本官之見,唐皇也不會吝嗇爵位賞賜的。”薛洋笑道:“我只有一言,請諸位幫忙,自王鐸王相公被罷免之後,這個大都統之位一直空缺,所以——”

“下官覺得薛相公正合適啊,本就是副都統,此次淮南軍出力甚多,以下官之見,我們可以聯名上書唐皇,保奏薛相公爲天下兵馬大都統。”王敬武一瞬間明白了薛洋的意思,與此同時也想起了當初淮南軍使者前往青州之時對自己的許諾,所以當即點頭。

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炫耀兵威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婚(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
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四百七十三章 亂局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全軍開戰(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八十六章 斷敵分兵第九百一十七章 旋渦中心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六百八十六章 東都大典(下)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七百七十六章 炫耀兵威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婚(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全軍衝鋒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十章 撿來一位軍師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一千零七十章 前方打仗(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九百六十四章 偷襲眉縣(上)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八百三十五章 順水推舟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