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行險招

大順元年七月底,河東兵馬在經過最初的混亂之後終於開始了行動,只不過從一開始,就沒有按照此前所有人預想的那樣,出兵攻擊張浚所在的西路軍,而是直接讓康君立和李存孝領兵南下直奔潞州而來。

“這個李克用打仗倒是比以前進步了不少,只不過如此一來放任西面的張浚和赫連鐸不管,是當真不怕他們打到太原府啊!”這個消息傳到金陵的時候,袁襲笑道:“不過此招隨險,但是若是成了倒是可以一勞永逸。”

“李克用和赫連鐸是老對手,知道赫連鐸此刻手中的兵馬都是七拼八湊的吐蕃、党項和黠戛斯人的聯軍,打順風戰很在行,但是卻沒有什麼耐性,所以索性還不如讓李成嗣率軍節節抵抗,去消耗對方。”薛洋笑道:“等着吧,實際上此次此路兵馬圍困河東,真正要擺在正面戰場的還是這一對老冤家。”

薛洋這邊幾乎是瞬間看穿了李克用兵行險招的最終目的,而此時在戰場之上,李存孝和康君立也確實承擔起了改變戰場格局的重任。雖然和薛洋印象中不一樣,這一世朱全忠搶到了先手,提前在李克用之前將昭義軍收入囊中,但是伴隨着李存孝的南下,李罕之也快速起兵,將自己手中那些魚腩兵馬集中起來,三路圍攻潞州和澤州,拉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

李存孝雖然沉寂了很長時間,但是在戰場上,其近乎於無敵的風采還是一如從前,甚至於在飛虎騎兵在此前一戰中損失殆盡之後依舊沒有削弱他的實力。靠着高思繼手中的心腹五千人,一日一夜之間奔襲上百里之遙,硬生生的提前趕到潞州城下,和朱崇節大戰三場,以疲憊之師硬生生的將對方打回了城中。並且在隨後康君立率軍趕到之後將潞州城團團圍住,雙方的大戰從早晨打到晚上,死傷狼藉。

數天之內,李存孝幾乎是靠着一己之力硬生生的逼迫朱崇節不得不緊急向朱全忠求援,甚至於在隨後澤州兵馬擊退李罕之的時候,反過來潞州卻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而此時身在長安的唐皇的詔令也隨之而來,一面責令張浚和赫連鐸加快速度,推進到晉州城下,一面則快速任命副使李英爲昭義軍節度使,讓其前往潞州赴任。

這一舉動等於是在兩軍陣前搶奪城池,一下子讓原本打算出兵增援的朱全忠又停了下來,甚至於連前鋒王彥章的數千騎兵都被勒令停下腳步。而李英失去了朱全忠的掩護之後,根本沒辦法穿行在河東兵馬交叉防守的區域。不過好在這一世他和孫揆不一樣的是,見勢不妙的他直接躲回了張浚的大軍之中,沒有強行上任。

這樣一來,雖然朱全忠在隨後得到消息讓王彥章再次增援,但是卻錯過最好的時間。澤州提前陷落之後,李罕之率軍和李存孝回合,三路大軍圍困潞州,逼迫朱崇節只能閉關死守。

而前來增援的王彥章和李存孝在戰場上只打了三個回合就直接被對方一槊轟下馬背,根本不是對方的對手,帶來的四千精銳騎兵也被高思繼一衝而散,差點將朱全忠辛辛苦苦拉扯起來的這僅有的一隻騎兵獨苗給徹底消耗殆盡。這個消息嚇得朱全忠趕緊命令王彥章率部返回,不敢再強行出戰。

而且此時敬翔在前線謀劃的攻打鄆州的準備也已經全部就緒,所以按耐住性子的朱全忠不再理會河東境內的舉動,命令康懷英和朱珍爲先鋒,率軍在八月十五這邊攻入鄆州,和米志成兵戎相見,雙方在河東戰場之外快速將這個敬翔精心謀劃的大戰拉開了帷幕。

不過此時雖然潞州岌岌可危,朱崇節只能勉力守住城池,但是在西面,張浚和赫連鐸卻攻勢順利,李成嗣面對兩路大軍的圍攻,一南一北相互呼應之後,根本擋不住對方的齊頭並進之勢頭,甚至於還真讓張浚打到了晉州城下。

晉州和其他城池不一樣,這已經是河東的心腹之地,甚至於其地位和太原府都相差無幾,若是真被張浚給拿下,那麼李克用就真的只有太原府周圍的狹小之地了。

“王爺不能在此時收兵,必須先拿下潞州,否則朱全忠一定會看到我軍虛實,依照對方的性子,也肯定會放棄和楊行愍的糾纏,然後全力北上,那纔是真正的危局啊!”周德威一把攔住了李克用要調回李存孝的舉動,急切道:“張浚和赫連鐸雖然攻勢兇猛,然則卻都是苔蘚之患,不足爲慮。若是王爺信任末將,我去守晉州,只要德威還未死,那張浚就絕對無法突破晉州城防。”

周德威自己請命出擊,確實讓李克用緩過了手,周德威和李存孝幾乎算得上李克用一文一武兩大臂膀了,前者是有名的軍中智將,後者則是戰場無敵,有他在,沙陀人的士氣和戰力能憑空多出一截來。

周德威急匆匆率部趕到晉州城下,衝入城中之後快速和李成嗣換防,讓其連夜鑽出了張浚的包圍圈,趕回太原府北上和李嗣源一起對付赫連鐸。

如此一來,河東境內的變局一下子集中到了張浚所在的晉州和赫連鐸、李匡威所在的北面大軍。雖然此時李克用手中的兵馬也已經運用到了極致,但是在此時,周德威接替李成嗣之後,卻直接在晉州城擋住了張浚的兵鋒,甚至於在隨後,利用自己佔據着城牆之利,硬生生的讓張浚多次出擊都勞而無功。

“統領,張浚要分兵了,而且這一次打算繞過晉州,直奔汾州而去。”身處前線的吳明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有些詫異道:“這時候分兵?搞什麼鬼?張浚難道不知道晉州的重要嘛?若是拿不下晉州,他還不如率軍將河中府佔據了呢,如此一來還能斷了李克用西進的念想。”

“分兵這件事別人知道嗎?那周德威可知曉?”吳明自己想不明白,而且他馬上也要動身南下前往鄆州,所以想了想之後問道。

“張浚沒有隱瞞,城外大營內,兵馬調動我等尚且能夠探查,周德威不可能不知道。”暗衛的這句話倒是讓吳明點了點頭,隨即又搖頭道:“這個張浚還真不是打仗的料,如此明目張膽分兵,其意只怕是要算計周德威,但是人家又不是李成嗣,只怕偷雞不成蝕把米啊!算了,不管他了,他又沒請我天策軍來打仗,他想死隨他去。你收拾一下,我馬上去鄆州,這裡就交給你們,若有緊急線報,直接轉送金陵。河東打的在熱鬧和我天策軍也無太大幹系,打來打去,也傷不到李克用的根本,無用!”

吳明一句話直接將張浚的心思說的明明白白,而且此時的張浚和負責謀劃這件事的韓建不知道的是,除了吳明,城中的周德威也已經針對於他們的心思爭鋒相對,做好了準備。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七裡橋之戰(上)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一百零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轟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
第四百六十七章 二道山阻擊戰(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十八章 佛宗故事(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五百一十一章 桂陽之戰(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九百三十八章 七裡橋之戰(上)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八百八十二章 何以爲家國(上)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八百八十五章 內幕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三百五十五章 嶺南第一戰(中)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九百三十九章 七裡橋之戰(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徐州對峙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六章 敬翔的謀算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四百六十三章 突襲臨武(中)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一百零九章 半渡而擊第九百二十一章 改變戰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小戰變大戰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臨廣州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九百五十三章 對轟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