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

“朱溫,我等恨不得生啖你肉,豈能隨你而去,助紂爲虐?”霍存一聲怒吼之後,指着葛從周怒斥道:“爾等追隨叛逆之人,早晚會遭報應,我要看着爾等不得好死。”對於霍存等一衆高級將領而言,朱溫的叛變纔是導致大齊軍戰報的最關鍵因素,所以與其說是對楊希古的死不能釋懷,還不如說是對於朱溫的叛變恨意難消。這和歷史上霍存等走投無路投降朱全忠完全不同,在淮南軍和薛洋的善待之下,霍存等人沒有了歷史上的窘迫,自然不會再對朱全忠俯首稱臣。他們一帶動,整個大齊軍羣情紛紛,如果不是在場的淮南軍將士不斷勸說,憤怒的大齊軍將士真的會控制不住自己,在軍營之中就對朱全忠動手。

饒是如此,朱全忠等人走的時候,還是引來了無數大齊軍的嘲笑和怒罵,以至於一怒之下的朱全忠直接沒去薛洋的帥帳,帶着葛從周等人直接出營返回了宋城。

“主公,這一出一鬧,朱全忠對我軍只怕是恨之入骨,有了敬翔在旁邊挑唆,只怕會有變故發生。”袁襲站在薛洋身邊,看着朱全忠遠去的身影,搖了搖頭道:“我軍應該趁早防範纔是。”

“興緒來了,呵呵,主公,看樣子霍存他們對朱全忠失望之後,反倒是過來投效主公了。”薛洋正要說話,見到遠處李振和楊若蘭當先而行,身後霍存等一衆大齊軍將領紛至沓來。

“楊若蘭、霍存、楊能、劉捍、李讜、李唐賓、符道昭見過薛相公。”此時的楊若蘭和霍存並肩而立,帶着身後衆人朝着薛洋齊刷刷下跪行禮,霍存更是直接道:“承蒙薛相公不棄,危難之時收留我等,保住這數萬大齊軍將士的性命,而今更是爲了我等,不惜和朱溫交惡,我等無任感激,願傾心投效,萬望不棄。”

“大家快起來。”薛洋和袁襲相視而笑,上前將衆人扶起來,笑道:“我知道諸位的難處,也知道大齊軍曾經的輝煌,你們因何起事,不是你們暴虐成性,不尊王化,而是這世道不公啊,錯,不在諸位!”

“主公!”霍存被薛洋這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說的雙眼發紅,大齊軍自跟隨王仙之、黃巢起事以來,其實宗旨都是爲了窮苦百姓,尤其是這一世,在薛洋快速出現,斷掉後期黃巢的喪心病狂之後,其實大齊軍的形象並沒有歷史上記載的那麼差。相反,很多時候大齊軍比起諸侯節度使的兵馬要好得多。

“多餘的話我不會說,今日只跟大家交代一句。”薛洋看着在場的所有人,以及從後營跟過來的無數的大齊軍將士和那些跟隨淮南軍南下的百姓,聲音之中充滿了悲憫,“到了淮南,只要我薛洋未死,諸位就可有安穩、太平的日子可過。願意務農的就去耕田,願意經商的就去做買賣,願意做官的可以和我手下的淮南軍將士一樣,所有人都不會歧視你們,大家都是漢家百姓,都是華夏蒼生中的一員,我們在如今這亂世,自當攜手共進,爲了太平,爲了希望,諸君,請隨我一起努力、奮進。”

“我等參見主公!”這一次連帶着楊若蘭一起,所有人轟然下拜,無數人的吶喊在這一刻匯聚成雷霆一般的聲音衝散了天邊的雲彩。

薛洋的話很樸實很平凡,近乎於大白話,也不曾許願封官,但是對於鏖戰大半個天下早已經精疲力盡的大齊軍而言,這是他們最喜歡聽到的,也是代表着所有人的心聲。所以在這一刻,所有人包括那些百姓都對於這個看起來年輕的不像話,宛若鄰家男孩一樣的少年郎轟然拜倒。

“諸位請起,明日一早,我們拔營,回家!”薛洋清朗的聲音再次傳出,簡單的話語卻讓所有人都跟着沸騰起來,“回家”兩個字這一次從所有人嘴裡喊出來充滿了歸鄉的喜悅,和朱全忠之前所說的完全不同。甚至那些跟隨逃難而來的百姓這一刻也是歡呼雀躍,彷彿那個幾乎所有人都不曾去過的淮南,纔是他們的家一般。

“陳瑜,安排大齊軍的將士和百姓前去歇息,告訴後營,給大家多上些飯食,吃飽了纔有力氣走完這剩下的歸鄉路。”薛洋擺手一笑,朝着陳瑜吩咐道。唯有這一瞬間,旁邊的楊若蘭睜着杏眼,目光如水,看着這位自信恣意的少年,一瞬間所有的心思都化成濃濃的柔情,看着對方,一瞬不瞬。

“大家隨我進帳吧。”薛洋沒見到楊若蘭的表情,招呼身邊所有人重新入帳,換上全新的宴席笑道:“諸位能拜我爲主,我薛洋自當爲諸位謀福祉。然則有一件事還請諸位靜聽,淮南軍起家自最底層百姓,所以在淮南,不論是爲官爲將,嚴明律法、衛護百姓乃是宗旨,任何時候任何人都不得違背,諸位能做到嗎?”

“主公但請放心,我等皆是江湖草莽出身,不曾讀過多少書,但是以百姓爲先這一條還是能做到的,若日後有不肖之徒違背軍法,欺壓百姓,主公但請執法,我等絕無怨言。”霍存和劉捍出列對着薛洋深施一禮之後肅然道:“主公不必在乎我等感受,我等願和淮南軍諸位兄弟一樣,嚴以律己,寬以待民,尊奉號令,萬死不辭。”

“哈哈,霍將軍是爽快人,既然話一說開,那我多說一句。”袁襲在旁邊讚賞的點頭道:“諸位回揚州之後,願意從軍的可以來找我或者坐鎮揚州的陸大將軍,願意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可以去民政部登記。願意歸鄉務農經商就去找李軍師,他會幫大家安排。主公治下的淮南,雖不能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然則只要大家努力,就不會餓肚子,還有淮南軍這支勁旅護衛周全,上下官民均在齊心協力,自謀自強。所以這一路上你們”

“多謝軍師指點,我等雖說鏖戰沙場數年,百戰疲憊,然則恭奉明主,心念蒼生,願爲主公大業效犬馬之勞,萬望主公不嫌棄我等粗鄙。”霍存等人對視一眼之後肅然道。

“諸位請坐,軍師,上席,我們邊吃邊談。”薛洋點了點頭,吩咐一聲之後帥帳之內,不論是淮南軍將領還是大齊軍新歸之人都是喜笑顏開。

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爭鋒相對(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
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六十七章 一朝名喪盡(上)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六百七十四章 爭鋒相對(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七章 楊若蘭的抉擇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狗(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八十四章 剿字當頭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二百章 殺父之仇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平定世家(下)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包圍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八百七十章 登陸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王鐸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